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激励孩子才是有效的?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激励孩子?是用金钱?玩具?还是其他好处?暖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奖励制度”这个话题。

PART1 有付出就一定要有物质回报?

收拾屋子得2块,坚持读绘本得1块,最近表现好,就能得到大玩具......

“有付出就有物质回报”,生活中会有不少父母会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孩子,不过,这种奖励制度是不是真的好呢?

我们激励孩子学习探索,都是为了将来孩子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实现自我,这点毋庸置疑。

而金钱奖励的方式大多数家长都是本能抗拒的。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金钱往往与功利画上等号。且不论这种观点的对错。事实上也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很功利。

那换一种表达呢?吃完饭奖励冰淇淋、一周不迟到奖励玩具车、做完作业奖励看动画、好好练舞就买新裙子、认真学琴就去游乐园……

其实,这也不过是把金钱换成了零食、玩具、好处而已,却变成了大多数家庭常用的奖励制度。

为什么我们能接受这样的方式,并屡试不爽呢?因为这些物质奖励相对简单又见效快,不用费尽心思说教,不用板起脸呵斥,轻松就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但长久来看,真是这么有效便利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逐渐发现物质奖励暗藏的隐患。

孩子习惯于将任何事情与获得奖励联系在一起。有奖励才做,没有就不做。而且这份奖励需要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没有冰淇淋,那我不吃饭了。”、“不给看电视,我就不做作业。”、“再跑一圈,我要5个棒棒糖。”

甚至有时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孩子原本喜欢或感兴趣的事,到后来都需要谈条件、给承诺才会去完成。

PART2 从“德西效应”看激励与回报

我曾经在一本心理学书里看到过著名的“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随机抽调了一些学生去解有趣的智力难题。

第一阶段,所有学生在解题时都没有奖励。第二阶段,将所有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后,就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另一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没有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每个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

结果发现,奖励组的学生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进入第三阶段后继续解题的人数就很少了,兴趣和努力程度都在减弱。而无奖励组的学生在第三阶段却有更多人继续解题,兴趣和努力程度都在增强。

这个结果表明,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实验中,解答智力难题本身带来的快乐就是适度的奖励,而解出难题给予的1美元则正是那份降低解题动机的过多奖励。

放在孩子身上同样如此,当他们因兴趣、爱好而从事某件事时,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催促或监督。他们从完成这件事情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来激发持续的动力,如果我们不断使用物质奖励,他们则慢慢丧失了原本的兴趣。

并不是说孩子付出努力不需要回报,但有的时候完成某件事的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相较于物质或金钱奖励,做一件事从中得到快乐就是最好的激励和回报。

PART3 奖励有时会有反激励作用

我们来大胆假设一下:有一位爸爸正在执行自己设立的奖惩办法。刚开始,孩子面对一套全新的规则很兴奋。因为好奇,把每个对应奖励的事项都认认真真做了一遍。一周就挣到30块,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资。他兴高采烈地买了一袋棒棒糖,还请小朋友吃了雪糕。

尝到甜头的孩子劲头十足,奖励办法顺利推行了一段时间。成果显著,孩子表现积极,主动做家务,按时上学,超量完成读书任务。爸爸也十分得意。

可好景不长。当孩子因一次赖床迟到后,他发现这周的全勤奖励已经不可能拿到了,剩下的几天便完全放飞自我,想赖床就赖床。每每催促,都会得到同样的回答:“反正这周拿不到奖励了,我再睡会儿。”

有次,孩子看上了一套玩具。回家问妈妈如果要买下玩具需要完成多少奖励项目。并开始暗自盘算,做哪些任务能更快更轻松地挣到奖励。然后,积极地投入到洗碗、扫地这些性价比高的工作中。

还有一次,孩子突然拿着十块钱走到爸爸面前:“这两周我都不想读绘本。按照奖惩办法,这是我的惩罚。”留下爸爸瞠目结舌地杵在原地。

或许你们会觉得我这脑洞开得太大。其实,这些情景是来源于我另一个做HR的朋友和他儿子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

朋友说制定奖励制度是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有强大内驱力去实现自我的人,却没想到孩子不仅没有学会承担起责任,反而变得功利之极,聪明才智全用在了制度的空子上。这就是奖励的反激励作用。

PART4 人的最大驱动力来自内心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有一个认知失调理论,就是说,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如果理由充分合理,行为才会稳定持续下去。而人们寻找原因又有一个特点,就是更倾向于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部原因。一旦外部原因充分,人们就会减少或停止对内部原因的寻找。

我们给孩子设定奖励实际上就是在给他创造那些“显而易见的外部原因”。

如果我们把行动的意义设定为获取物质奖励,比如洗碗奖励2元钱,那么孩子会将洗碗的意义归结于获得金钱,而忽视了这是他应该承担的一份家庭责任。当孩子没有得到这2元钱,或者觉得金额已不够时,他自然就没有充分的理由继续洗碗了。

如果我们对行动意义的设定与行动本身相违背,比如按时完成作业奖励打游戏、期末考得好假期可以不做习题,孩子自然会觉得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不学习,这种奖励也是有自毁性的。

人的最大驱动力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追求进步和挑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冲动。

其实,这一特性在孩子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常说孩子的快乐更纯粹,是因为他们做事更多处于好奇、兴趣和热爱,没有夹杂太多的附加条件。

那么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去做真正热爱的事情,发挥他们内在驱动力,给予尊重、认同和成就感,这些或许才是高级的奖励和回报。

听说我的那位HR朋友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奖励制度。

不过,这一次是孩子主动申请,并自行研发的一套“游戏方案”。比如他每天自己坚持组建两组不同主题的乐高,并邀请父母评分,如果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允许他参加更高阶的机器人课程。

我隐约觉得这次能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班主任制定一套奖励制度,目的是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激励学习兴趣和斗志,可行吗?
孩子做家务,我为什么不给物质奖励
孩子学习不积极?你亲手毁掉了孩子的自驱力,却不自知
四年级数学奖励制度
用制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荣誉奖励制度』实施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