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记者问邓小平一天工作多长时间,邓小平回答:“两个小时”

前言

“敢向时代潮头立,沧海一粟也永恒!”这便是对邓小平同志的真实写照。

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能够做到毫无保留。面对数次危机,他不甘于平庸;面对不公的对待,他不愿明哲保身;面对祖国,他永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他就是“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面对“十年动荡”,他率先提出“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大胆地创!面对祖国流浪在外的“孩子”,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面对苏联解体后“危机四伏”的新中国,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图|邓小平在联大发言

难以想象,一位耄耋老人,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1986年9月2日,邓小平在中南海接受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的采访,当被询问到每天工作多长时间时,邓小平目光坚定回答道:“两个小时”,无不震惊众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奇领袖”——邓小平。

一、人民的领袖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在他5岁时,便进入当地小学学习文化知识。毕业后顺利考入广安县中学,继续完成学业。

“五四运动”爆发后,在学生群体中的反帝爱国热情变得空前高涨,这对当年处于学生时期的邓小平来说,无疑不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同年秋天,邓小平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9月,年仅16岁的邓小平从上海黄浦码头出发,乘坐游轮前往法国留学。

在游轮经过当时被英国殖民下的香港时,邓小平不禁心生屈辱感。在经过新加坡时,游轮停靠一日,在此期间,邓小平上岸参观,感受到了“赤裸裸”的贫富差距,更加深了自己对社会的印象。

邓小平在法国接受正式教育的时间并不长,而更多的时间便是用来打工,以此来赚取足够的生活费。在此期间,邓小平省吃俭用,做过很多兼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施耐德钢铁厂打杂工。

钢铁车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邓小平没有想到的,原本是带着“国家的希望”出国留学,现如今却无奈在异国他乡体验着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令邓小平唏嘘不已,便以“体力不支,自愿离开”为由辞去了钢铁厂的工作。以致后来邓小平曾多次“解释”道,他个子小的原因,就是年轻时干了重苦力,吃不饱饭。

图|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的邓小平

1922年,为了生活,邓小平在又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但没干多久便又辞职,因为此时的他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目标——“共产主义”!

同年,邓小平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1924年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式开启了属于邓小平自己的革命事业!

1926年1月,根据组织上的安排,邓小平离开法国前往莫斯科学习。在自传中,邓小平这样回忆道留俄的这段经历:“我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必让自己对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可以说,在俄的这段学习经历,让邓小平对共产主义有了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认识。

次年,在党的号召下,邓小平离苏回国,就任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中共组织书记、政治处处长一职。

1927年,蒋介石公然叛变革命,为了躲避“白色恐慌”,邓小平跟随大伙开始迁往上海。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大革命失败之后,邓小平先后带领当地百姓发动广西起义、百色起义以及龙州起义,成功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八军,并担任政治委员以及前敌委员会书记。

在之后的工作中,邓小平的主要工作便是负责协助中央领导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邓小平亲赴抗战前线,投身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所发起的上党、邯郸战役,遏制了国民党企图北上的“阴谋”,全歼侵入解放区腹地的国民党军队。

图|邓小平与刘伯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邓小平当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出席之后的开国大典仪式。

在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时时,邓小平与老搭档刘伯承向西南进军,成功收复云、贵、川、西康诸省,并成功实现了西藏和平解放事宜,使得中国大陆实现完全解放!

1952年7月,邓小平被调往中央工作。在推选邓小平担任总书记时,毛主席这样形容他“比较顾全大局,有才干,比较周到和公道,是个厚道人。”

在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的十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这段时期里,邓小平开始对我党领导人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了解。并且多次率领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进行谈判,期间他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然而在之后长达十年的“动荡时期”中,邓小平遭到许多不公的对待,职务也被一一撤除。

1976年10月,“动荡时期”结束之后,邓小平于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自己原先的职务。

新的征程正等待着他去谱写。

二、“改革开放”

从邓小平的人生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名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而成长起来的革命工作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历史上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转折,邓小平也由此成为我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人物。

此次全会以后,邓小平针对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国情,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如何促进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提出:“新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要想搞好建设,就必须要能够适合新中国的国情,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图|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邓小平

他还提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要学习别人先进的长处。”于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新中国也正式踏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了要在广东建立“特区”的设想:“给你们广东也划出一块地方来,就叫特区。原来陕甘宁就叫特区,虽然中央没有钱,但是可以给你们政策!”

1979年,经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不仅如此,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提出了“三步走”战略计划,并在十三大时被正式确定。

在邓小平的主张下,我国逐渐开始成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国家,不仅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并且还要尽可能地吸收一些外国智力来“协助”我们进行发展。

1984年1月,“特区”建设工作已经过去了五个年头,当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特区考察时,在深圳国商大厦上,他为眼前的一幕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又巨大的影响。与其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不如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次伟大飞跃!

三、“一国两制”

除了对新中国经济建设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实现祖国领土完整上,“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一直都是任劳任怨,以此为己任。

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时,在对于如何处理“台湾问题”时,周总理便提出了战争方式或者和平方式的解决方法。而到后来,毛主席又相继对于这一问题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等主张。

图|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我党便提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光荣使命。

众所周知,当时我国我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获得解放,但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却迟迟未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并且二十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外局势也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之前与我国“针锋相对”的美国也开始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双方关系正常化。

面对这样的情况,邓小平从结合实际、按照事实的思想路线出发,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理论思想。

对于这一十分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便巧妙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也就是所谓的'一国两制’。”

其实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其首先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但是却因为种种国内外的原因,而导致香港成为第一个“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的地区。

“香港问题”是英国武装侵略入侵的历史产物。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软弱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得香港地区近百分之九十三的地区,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新中国成立之后,便就“香港问题”明确表明立场。

而对于如何处理“香港问题”,我国暂时采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

二十世纪70至80年代之间,解决“香港问题”已经接近成熟,但当中国向英方提出要收复失地的要求后,英方却提出要继续延续在香港的统治。

虽然中英双方之间的态度没能达成一致,但却都表现出了想要通过谈判解决这一“纠纷”的意愿。

图|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也就是在这时,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也将发挥出它的意义和价值。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邓小平就香港问题与其展开谈判,提出对于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可以使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来解决。

并明确表示,在主权问题上,没有任何可以回旋的余地!并对英方下达了“最后通牒”——中国将于1997年收复香港。

在其间经历了长达22轮的中英谈判之后,1984年9月26日,中英双代表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并于1997年7月1日0时整,顺利完成交接仪式!

香港回归之后,中国政府信守承诺坚定不移地执行了“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与此同时,在1999年12月20日0时整,澳门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中方正式恢复对澳门的行使主权。当然,“一国两制”在其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实践,已经可以充分说明一切。中国政府以及全国人民有能力和信心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中国领土的完全统一!

四、“力挽狂澜”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色旗帜”最后一次飘荡在空中。

作为“红色阵营”中的老大哥苏联轰然倒塌,令同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其他国家感到莫大的压力。

这条“伟大道路”到底如何才能顺利进行下去?成了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苏联解体之后,“雅尔塔体系”也就此宣告结束,“社会主义”建设进程遭受重创,“国际社会运动”进入低谷时期。同时,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也可谓是“危机四伏”。

图|邓小平南方视察

要知道,当初美国之所以会对新中国表现出“善意”的一面,很大程度上与苏联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而当苏联解体之后,中美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发生比较微妙的变化。中国开始成为“资本主义阵营”所要“防备”的新目标,这份压力新中国必须面对。

甚至在当时国内,出现了一小部分“异样的声音”,会认为走社会主义路线不能适应新中国,显然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其实早在“苏联解体”之前,邓小平便认为一味地“照搬”别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不能适应新中国,只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找到适合新中国的改革路线才是正解。

而他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坚持着。

早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就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可以说不忘初心是邓小平“取胜”的法宝。

而反观苏联之所以会走到解体的地步,正是因为苏联领导人背离了“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在一条错误的路线上越走越远。

之后邓小平相继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至关重要的指导思想,才能够确保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能够走得这样坦荡。

在“苏东剧变”之后,邓小平也曾敏锐地提出:“我们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再把好事变成传统,永远丢不得'祖宗’。”而他口中所谓的“祖宗”正是“马克思主义”。

图|邓小平在深圳视察

“苏联解体”之后,邓小平虽然已经卸任了中国领导人的工作,但他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他明白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站出来回应国内出现的一些“不好的声音”,将会导致新中国错失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

也就是在苏联解体的二十多天后,这位88岁的耄耋老人便带着“焦虑”的心情踏上了南巡的列车。

在为期三十多天的日子里,邓小平先后视察了南方诸地,并且进行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意义的讲话。

在此期间,邓小平无论走到哪里,都始终在强调“基本路线”一定不能动摇!对于一些出现“抵触”心理的人,他再三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就要胆子大一些”!

在视察深圳时,邓小平看着眼前早已发生“巨变”的场景,感到十分欣慰。在邓小平南巡的路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讲话以及超越时代的思想观点,让陷入“迷茫”的人们重新看到了希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热潮也由此展开。

戈尔巴乔夫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到,“为什么苏联会在一夜之间崩塌”?他毫不犹豫地回到道:“奈何苏联没有邓小平!”

五、“二小时”工作制

1986年9月,邓小平在面对美国记者的专访时,被对方问道一天要工作几个小时?邓公的一句“两个小时”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不已。

图|邓小平与华莱士

我们很难想象,为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作出这样突出贡献的邓小平,每天居然仅仅只工作两个小时,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但事实证明,邓小平所说的“两小时工作制”的确是千真万确的!

邓小平的办事效率很高,一般在每日上午十点便将需要处理的重要工作处理完善,如果没有其他会议或者外事活动,他便会看看书报,打打桥牌。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工作方法是尽量少做工作,其他时间我会用来读书、运动和休息,还要和孩子们在一起。”

喜欢打桥牌是邓小平被很多人熟知的“秘密”,在他眼里,这并不是一项娱乐活动,更像是一种排遣方式。

1984年10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德国总理科尔时,曾被对方询问道“长寿秘诀”是什么?他回答道:“我一向乐观,就算是哪一天天塌下来,也砸不到我,还有高个子顶着。”

邓小平的回答看似诙谐幽默,但这却是他为什么能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的重要原因。

“乐观豁达、勤于动脑、坚持锻炼、合理膳食、家庭和谐”,这是邓小平所总结的二十字“养生秘诀”。

邓小平很喜欢在大海里游泳,一般能够连续游一个多小时。他回忆道,这和他在抗战时期喜欢洗凉水澡有关,也许是这个原因,能够让他的身体比同龄人都要好。

这是1986年邓小平在会见新西兰总理朗伊时所谈到的。

年过八旬的邓小平,身体依然十分健康。邓小平的保健医生回忆道:“我认为他能保持长寿,主要是有三大法宝:散步、做健身操和游泳。”

图|散步锻炼身体中的邓小平

散步是邓小平一直以来所保持的运动方式。不论工作再忙,在闲暇之余,他都会抽出时间在自家小院散步,并且保持不偷懒、不取巧、不走近道。

当他看到有些年轻人在运动时喜欢偷懒抄近路时,他还会站出来批评他们“不许偷工减料”!

当时在接受华莱士的专访时,邓小平还提出了一个请求,“我抽烟可以吗?”华莱士不但爽快地同意,并且也提出了“我也抽一根”的要求。

众所周知,邓小平和毛主席一样,都有着几十年的烟龄,也正是在香烟的“陪伴”下,伟人们做出了很多至关重要的决策!

邓小平身边的警卫秘书张宝忠曾经回忆道邓小平的这个“爱好”:“通常情况下,小平同志的烟都是由我替他保管。为了能够让他少抽一些烟,我就把一根烟分成两半,一次只给他抽一半,这样就能够让他少抽一些。”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后来邓小平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医生建议他以后要少抽一些烟,没想到邓小平便再也没有抽过。“说戒就戒,非常干脆。”张宝忠对此十分感慨。

1997年2月19日,这位为实现新中国富强付出了毕生心血的“人民的领袖”邓小平,在北京安详地离世,享年93岁。

图|“人民的儿子”邓小平

结语

“伟人垂青史,丰功励后人!”在国际风云、变化难测的特殊时期,邓小平不卑不亢,勇立时代潮头,用自己的智慧,带领新中国以及全体人民渡过难关,走向辉煌!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上哪件事做的最有智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高考历史:中国现代史考点,你要的都在这里~
高中统编版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