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史之乱下,唐朝到底有多混乱?竟导致百姓十亡七八

前言

在唐朝,每一位皇帝的上位都需要鲜血的加持

太宗李世民登基前发动“玄武门事变”,由天下最有权势的秦王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中宗李显时期朝局被武则天掌握,甚至一度建立武周王朝,待他复辟登基时也经历“神龙政变”,由几位老臣扶上龙椅;

图|玄武门之变

睿宗李旦时期也是因为韦后乱政,身为宗室子弟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通过“唐隆政变”帮助睿宗登上龙位。

就连李隆基自己的皇位还是靠着长兄“让”出来的。

唐朝似乎就是一个喋血的王朝,但是它所创造的盛世是无与伦比,从李世民时期的“天可汗”,到开元盛世的万国来朝,无一处不彰显唐朝盛世的强大,可是在这强盛之中却暗藏着盛世的危机。

一、文武不和

安禄山原本只是一名待罪的异族小兵,因为朋友的帮助才勉强留下一条性命,好在他能说会道,也会左右逢源,也立下些许战功,这才让得到当地将军的赞赏与提拔。

随着安禄山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经不满足于小小的校尉,他想要爬得更高,想要成为人上人。

就这样,安禄山再次发挥自己的“癞皮狗”属性,这让自己的上司很满意。

因此,安禄山就在这一番又一番地递好话中迅速升官,直到他进京拜见皇帝。

按照唐朝官制,外省官员进京之前一般都要先到丞相府拜见丞相,好为自己的升职换一块敲门砖。

当时的丞相是那位“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李林甫虽然是奸相,但是他也一心为皇帝着想,他见到安禄山的第一眼就知道这个人以后绝对是大唐之患,于是在对他进行语言威胁与恐吓后就帮他引荐给皇帝。

没想到此刻的李隆基已经不复往日英明神武,安禄山的一首胡旋舞就将他迷得晕头转向,竟然将安禄山引为“自己人”,对他大肆封赏,倍加信任。

好在李林甫尚能扼制住他,他也没有造反的机会。

当李林甫去世后,杨国忠出任丞相,他的精明程度远逊于前任丞相。

当李林甫任相的时候,他对于安禄山的态度是“胡萝卜加大棒”,让安禄山从心里就敬服,可到了杨国忠这里,只是一味地打压。

图|安禄山跳胡旋舞

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是范阳节度使,掌管一镇的兵马钱粮,甚至还有皇帝的信任,这让安禄山更加肆无忌惮,面对杨国忠的嘲讽与威胁也不屑一顾。

在盛世王朝之中都讲究文武一心、报效家国,可现在文武不和让这表面煊赫的盛世之下隐藏着重重危机。

公元754年,安禄山为了收买人心,一次性向中央提出了500名将官的军事调动,面对满朝文武的反对,唐玄宗出于对安禄山的信任,直接照准。

公元755年,安禄山再次上表将自己手下的汉将全部换为番将,唐玄宗依旧照准。

此事一出,京都上下都流传着安禄山要反的声音,但幽居深宫的唐玄宗并不相信,认为这些都是杨国忠因为嫉妒传出去的风言风语。

唐玄宗明白这两个人一直在内斗,自己也是更加偏心于安禄山。

这一点唐玄宗明白,杨国忠更明白。

杨国忠为了让安禄山早早露出狼子野心,就密令有关部门搜查安禄山在京的宅邸希望能够搜出点他意欲谋反的罪证。

没想到搜家的消息传到范阳后,安禄山不明白是皇帝让搜的,还是杨国忠以意为之,纠结之下,安禄山起兵造反。

或许安禄山确实准备身登龙位,但是在杨国忠的紧逼之下,他的计划提前了。

二、临阵杀将

当安禄山造反的消息的奏报传到唐玄宗手中时,他仍旧不相信,甚至直呼“恶禄山者骗人”。

可见,唐玄宗确实将全部的信任都交给了他,可惜,唐玄宗最终还是得面对现实,他最爱的武将造反了。

一座又一座城市沦陷,奏报像雪片一般飞来,唐玄宗似乎也找到了开元盛世时的明君形象,立刻调兵遣将前往洛阳抵御叛军。

图|安史之乱

封常清是安西节度使,当时他正好进京叙职,没想到正好赶上,为了让自己的官位更进一步,封常清在唐玄宗的“忽悠”下主动请缨,解决了朝中无人领兵的窘境。

可是封常清能赢吗?

远离中央的封常清并不知晓皇帝给自己派的兵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果知道,他肯定不会主动请缨,因为这是一场必败之战。

由于大唐天下承平日久,在京的官兵们也不修武备,异常散漫,甚至武力值都比不上仪仗兵,带领着毫无士气、态度散漫的士兵们,封常清奔赴洛阳战场。

一群从未上过战场的散漫士兵如同绵羊一般被安禄山指挥的“群狼”扑杀,封常清败了,大唐败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强盛王朝惨败,东都洛阳城失守,被安禄山占领。

战败的奏报传到中央,朝廷大臣尽皆哗然。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唐居然连东都洛阳都丢了,这样的大败是不应该存在的。

封常清俨然成了那个最适合背锅的人,一道诏命,封常清由原本的安西节度使变成军前效力、戴罪立功的小兵。

接替他职务的人变成了十年前最受玄宗信任的高仙芝,并且玄宗为了鼓舞士气,还宣布要御驾亲征,亲自督军。

就在唐玄宗“意气风发”之时,前线突然传来奏报,“高仙芝放弃陕州,退守潼关。”

按照当时的状况来讲,高仙芝的决策是正确的。

安禄山的士兵以骑兵为主,且攻势正猛,自己手下的军队多为步兵,且大多数是新兵,有了封常清的一败后士气更加低迷,此刻更是不利于出兵。

潼关是“天下雄关”之一,城高墙厚,安禄山的士兵没有攻城经验,因此安禄山兵临城下之时,也就是他战败的那一刻,到时候彼方士气衰弱,我方士气高涨,借助潼关也就可以与安禄山一战。

虽然高仙芝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他忘记了远在京城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开元盛世”之主,他已经年迈,已经昏庸。

图|高仙芝

面对高仙芝的不战而退,唐玄宗直接下令监军太监阵前斩将。

一代名将高仙芝非但没有血染沙场,反而死在太监手中。

三、西幸而逃

临阵杀将后,唐玄宗再次发圣旨,宣布自己要御驾亲征,这任谁都知道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已经71岁高龄的唐玄宗如何能上得了马,拉得开弓。

此刻的中央王朝已经没有能够领兵出战的将领了,突然,他们将目光凝聚在赋闲在家的哥舒翰身上。

哥舒翰是曾经的百战名将,身兼两镇节度使,但是他由于生病在家赋闲。当他得知皇帝要派自己去战场的时候,满身拒绝。

无奈皇命难违,哥舒翰只得拖着残躯,前往前线抗敌。

为了能够让哥舒翰出山,玄宗下了大本钱,并且承诺哥舒翰在外领兵决策完全不用告知中央,给了他极大的便利,这也让哥舒翰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为笼罩着败绩的唐王朝打了一针强心剂。

就在哥舒翰在前方正面抗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李光弼也从灵武出发,牵制安禄山后方。

在三员大将多次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胜利的天平再次向李唐王朝倾斜。

原本陷入绝境的安禄山已经准备放弃洛阳,退回自己的大本营范阳与郭子仪等人周旋,没想到李唐王朝却送给他一份不好意思接受的大礼。

由于玄宗给了哥舒翰在外便宜之权,哥舒翰也是个直性子,对于手下的将领说杀就杀,压根就没有报知朝廷。

这引起了唐玄宗的强烈不满,为了将仗快点打完,唐玄宗重新拿回哥舒翰手中的兵权,连下多道旨意催促哥舒翰用兵,

哥舒翰手中有精兵八万,都是各地抽调上来的精兵,如果踏踏实实地打仗,安禄山必败无疑。

图|灵宝之战

但在唐玄宗的催促以及杨国忠亲自督阵的状况下,哥舒翰只得贸然用兵,其结果就是“灵宝之战”大败。

就连哥舒翰自己也被身边的将领绑起来送到安禄山的帐前。

“灵宝之战”大败让安禄山获得一线生机,哥舒翰被手下将领绑缚到安禄山的帐前,让安禄山堂而皇之地进入潼关。

潼关失守,都城长安危在旦夕。

身为皇帝的唐玄宗一边叫嚣着御驾亲征,一边却紧锣密鼓地带着皇子、后妃、亲近大臣“西幸”。

一路之上,道路艰难,而唐玄宗却不思悔改,这让护卫玄宗的将士们非常气愤,皇帝不能杀,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杀一个宰相也在合理之中。

于是,在太子李亨的默许下,禁卫军统领陈玄礼诛杀杨国忠。

杨国忠身死,为了避免被迫害,陈玄礼再次请示太子意见“是否威胁皇帝杀死杨贵妃?”

身为人子,自然不能说出胁迫父亲的事情,但是他也没有表示反对。

就这样,陈玄礼再次率领士兵哗变,包围皇帝以及贵妃所居住的驿馆。

唐玄宗在知道将士们只有诛杀贵妃后才能继续保护自己西幸的时候,哪怕他再爱杨贵妃,他也只能舍弃贵妃,保全自己。

一代美人沦为政治的牺牲品,白绫三尺,贵妃丧命。

这个时候的唐玄宗虽然年老,但是却昏而不庸,如果他详查起来,必然能够找出太子参与“马嵬坡之变”的蛛丝马迹。

当年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太子李亨联合将士威逼皇帝,这无论是谁也逃不了死罪,为了能够让自己活命,李亨在皇帝面前上演了一出“百姓留太子”的戏码,就这样,皇帝继续西幸,太子则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留在灵武。

图|杨贵妃马嵬坡之死

当然,唐玄宗身为皇帝是绝对不能将兵权让一人独掌,因此他还将自己年长的儿子都分封为各地的都督,让他们各自带兵,分权制衡太子。

但是,唐玄宗对自己的儿子们“太好”了,导致最后只有永王李璘带起一支军马抗敌。

而此时身在灵武的太子李亨为了保全性命,在众臣的拥护下登基称帝,并且遥尊在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前一秒还是一国之主的皇帝,后一秒却成了一位赋闲在宫中的太上皇,唐玄宗一时间难以转变身份差异。

但是太子登基已成事实,为了彰显唐玄宗的大度、皇室内部的团结,唐玄宗将代表皇帝身份的玉玺送去灵武,与玉玺一同来的还有唐玄宗身边有能力的亲信大臣,让他们在监视李亨的同时也着力帮助李亨平叛。

权力会让人的欲望无限增大,已经登上帝位的李亨不满永王李璘的兵力扩张,他不允许在一个国家之中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哪怕李璘正在带兵讨伐安禄山。

为了除掉李璘这个威胁,李亨昏招频出,甚至让当地围困安禄山的部队转而攻向李璘,就这样,永王李璘以莫须有的谋反罪被李亨诛杀。

此刻,李亨再也没有威胁,幽居深宫的唐玄宗再也看不到复辟的希望。

就在李亨与李隆基父子内斗不止的时候,两京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灾害。

四、都城沦陷

早在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时候,东都洛阳就已经被其占领。

此时,潼关被攻破,皇帝“西幸”逃难,抛弃了满朝文武以及长安城内的百姓,他们在得知皇帝已走的消息后,顿时大乱。

长安城的守卫们也都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守在这里,于是也都纷纷收拾行囊,加入了流亡“大军”之中。

此时的长安俨然如一座任人取夺的乱城。

果然,安禄山的军队一路南下,终于占据了大唐的国都长安。

图|安禄山攻陷长安

长安的失陷代表着大唐以往的威信全无,就连那些没有被战火波及的节度使和各州县官吏都在观望哪一方会胜出,自己也不敢轻易调兵投降或是进攻。

就在各地军队观望之中时,长安和洛阳的百姓开始遭难了。

安禄山的军队大部分都是番兵,何曾见识过大唐国都的繁华与美丽,再加上安禄山对于手下兵将做出的出格事情也并不阻拦,就这样,一时间两京哀嚎遍野,被杀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与此同时,随着唐肃宗李亨的继位,他对于军事进攻上进行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在前线指挥作战的郭子仪、李光弼从战场上调回灵武,美其名曰在帝前筹谋,实际上是为了控制他们的兵权,避免出现乱政的现象,可是皇位都坐不稳,哪里有政可乱呢?

在郭、李被调走后,前线战时全面崩溃,为了保住皇位,保住江山,唐肃宗只好让郭、李二人再次披挂上阵,不过为了制衡二人,他命令太子李豫为兵马大元帅,与二人一同出征。

李豫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空有名头的元帅而已,自己对于战事也并不熟悉,因此,对于郭子仪、李光弼的一切军事行动都不做掣肘。

在李豫的支持下,郭子仪与李光弼的两路大军大胜,收复长安的战争也正式打响。

当时的安、史军队依旧很有实力,凭借着唐朝自己的军队很难尽快打赢这场仗,为了速战速决,唐肃宗派人向回纥借兵,让回纥的骑兵攻打范阳骑兵,并且为回纥开出来一个他们难以拒绝的条件:长安收复后,土地和百姓归属唐军,其余金银财宝、未成年的男女尽归回纥。

面对这样的承诺,回纥自然答应。

有了回纥的帮助,长安终于被收复,就在回纥首领准备按照承诺索取回报的时候,身为大元帅的李豫站出来说:“我们并非毁约,但是想想,一旦长安被你们搬空,那么收复洛阳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和财宝,所以,你们还不如将长安留下来,洛阳才是你们最好的发财之地。”

有了李豫的承诺,回纥人主动放弃了长安,而离开都城一年有余的唐玄宗与唐肃宗终于回到了这个出生的地方,终于回到了国家权力中心。

长安收复后,大唐军心大振,士气大增,在与回纥势力合作之下,连败安、史大军,最终,洛阳也被收复。

这时候的李豫已经没有理由阻止回纥对洛阳百姓的残害与掠夺。

经此一事,昔日的东都洛阳如今只剩一片残骸,满目疮痍,洛阳城内十室九空,死伤无数。

图|回纥人

原本在收复两京之后,国家应该立刻组织军队对安、史部队进行有力打击,但随着唐肃宗的乱指挥。

这场浩荡的平叛之路走得异常艰辛,郭子仪、李光弼在唐肃宗的猜疑下被多次罢帅,但是前方战事吃紧的时候又被屡屡启用。

终于在多次罢免、起复中,郭、李二人终于不负众望,将困扰大唐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平息。

五、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息,但是它为大唐留下的灾难却远远没有结束。

为了让天下尽早恢复平静,作为皇帝的唐代宗李豫决定只杀首脑史朝义,作为跟随他的叛将一律不受处罚,甚至为他们加官晋爵,让他们继续回藩镇领兵。

可是在他们的带领下,本应归朝廷所有的河北三镇并不听从中央调遣,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国各藩镇也都渐渐不听从中央命令。

甚至在自己藩镇内,节度使的位置可以世袭罔替,藩镇内的所有钱粮可以不用上缴中央。

自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彻底激化,可是身为皇帝的唐代宗无法举全国之力进行讨伐,毕竟此时的中央不仅没兵,还没有将军。

为了能够让边外藩镇不轻举妄动,唐代宗继续选择靠谱的大臣,为他们封官赐爵,让他们成为藩镇守护京畿地区,可是人心思变,到头来他所分封的藩镇也成为转身刺向大唐的一把利刃。

图|唐代宗藩镇分布图

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郭子仪、李光弼等虽然都被加官晋爵,但是他们的后半生极其惨淡,或是被逼谋反,或是被宦官压制,或是终身不能染指兵权。

似乎这就是大唐君王对待功臣的特有方式。

结语

安史之乱结束了,但是这场大战为大唐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

盛唐时期,大唐约有8000万人口,可是一场大战过后,全国所余人口不足5000万,近乎半数的伤亡让大唐十室九空,经济、文化受到极大的破坏。

此刻的唐朝已经无法再现昨日之荣光,有了向回纥借兵的经历,大唐的威严荡然无存,甚至有了安禄山、史思明作为“前辈”,那些意图造反的武将就更多了,有了两京的第一次失陷,也就有后来的唐朝天子六易帝都的悲惨生涯复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释读中国历史229: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把大唐国运一劈两半,鼎盛之势一去不返
大唐安史之乱始末
仆固怀恩,亲自结束了安史之乱,也将唐朝带入了藩镇割据
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何即使孱弱还能延续150年?因控制这三个地方
干杨贵妃何事?
安史之乱中的六大猛将,到底有多猛?基本吊打大唐重兵联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