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2)
《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2)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158)
第二讲   发散药

◎麻黄

    麻黄的主要功用有四:1. 发汗散寒;2. 宣肺平喘;3. 行水消肿;4. 散阴疽,消症结。由于临床上最常用为辛温发汗药,所以一般都归在发散风寒药中。

    麻黄除了辛温发汗、解表散寒以外,并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凡是风寒外侵、毛窍束闭而致肺气不得宣通的外感喘咳,都可用麻黄治疗。即使是表证已解,但仍喘咳的,还可以继续用麻黄治疗,这时可改用炙麻黄。生麻黄发汗解表的效力大,炙麻黄发汗力小而平喘止咳的效果较好。
    用麻黄治疗喘咳,最好配上杏仁。麻黄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杏仁降气化痰以平喘止咳,麻黄性刚烈,杏仁性柔润,二药合用,可以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所以临床上有“麻黄以杏仁为臂助”的说法。喘咳的病人,如出现肺热的证侯(痰黄稠、喉燥咽干、口鼻气热、遇热则喘咳加重、苔黄、脉数等),则需加入生石膏,或黄芩、知母等,以清肺热而平喘。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定喘汤等,可资参考。
    麻黄除了解表平喘之外,还可以用它行水消肿。主要用于上半身水肿明显的,或头面四肢水肿或急性水肿兼有表证的治疗。麻黄可以温宣肺气、开发腠理、助上焦水气宣化而达到行水消肿的作用。用麻黄治水肿,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①水从汗解而消肿;②小便增多而消肿;③大便水泻而消肿;④身有微汗出而
小便明显增多而水肿消退。这与“肺主皮毛、肺布津液下输膀胱、肺与大肠相表里,水肿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等理论有关。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用越婢加术汤(麻黄、生石膏、苍术、甘草、生姜、大枣)加减,治疗肾炎病的水肿,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麻黄配熟地、白芥子、当归等可以散阴疽,消症结。麻黄温通发散,气味轻清,外可宣透皮毛腠理,内可深入积痰凝血,《神农本草经》有“破症坚积聚”的记载。‘外科全生集’的阳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角胶、炮姜炭、肉桂、甘草)就是把麻黄(五分)、熟地(一两)同用,来消散阴疽、痰核、流注结块的最好例子,并摸出了“麻黄得熟地而不表,熟地见麻黄而不腻”的经验。
    根据这些经验,我曾用麻黄、熟地、白芥子、桂枝、红花、鹿角霜、炙山甲等随证加减,治疗过肢端动脉痉挛病、闭塞性脉管炎等病,确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仅供参考。
    麻黄的用量一般是七、八分至二、三钱之间。治疗水肿时常比一般用量较大,可由三钱渐加至五钱,个别的还有时用到七、八钱,这时要配用生石膏八钱至一两半左右(生石膏与麻黄之比约为 3:1 ),以减少麻黄的发汗作用而达到宣肺利尿的作用。
    注意,肺虚作喘、外感风热、单臌胀、痈、疖等证,均不可用麻黄。

◎桂枝

桂枝性味辛温,有散寒解表的作用。常配合麻黄治疗无汗的风寒感冒,有助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配合白芍治疗有汗的风寒感冒,有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的作用。
    桂枝还能温经、祛风寒、活血通络。
    ①可配合当归、赤白芍、川芍、红花、桃仁等,治疗月经后错或经闭不潮以及行经腹痛、腹部症块等证;
    ②配合片姜黄、防风治疗因风寒阻络、气血不畅所致的肩臂疼痛;
    ③配合赤芍、红花、伸筋草等治疗骨节拘挛难伸、肢体疼痛等;
    ④配合羌活、独活、防风、威灵仙、当归、附片等,可治疗风、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四肢疼痛,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桂枝还有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的效能。
    ①常配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苏子、桑皮、炙甘草,治疗水饮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肿等;
    ②配瓜蒌、薤白、红花、五灵脂,治疗心阳不振而致的胸痹心痛。
    近些年来,根据这些经验,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但要注意辨证论治,不可用于有热证的病例。
    桂枝有横通肢节的特点,能引诸药横行至肩、臂、手指,故又为上肢病的引经药。
   用量一般为一至三钱。特殊情况下也可用到五钱至一两。

◎荆芥

荆芥味辛、性微温,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①配防风、苏叶,用于辛温解表;
    ②配薄荷、银花、桑叶,用于辛凉解表;
    ③配防风、当归、川芍、苏梗,用于产后受风。
    荆芥与其他辛温解表药不同的是风寒、风热的表证,都可以应用。
    荆芥还可以透疹、止痒、治皮肤病。
    ①配蝉衣、葛根、薄荷等,可治麻疹不易透出;
    ②配赤芍、苍术、黄柏、白藓皮、苦参等,可治风疹、湿疹、疥、癣等。
    荆芥兼能清血分伏热,有理血止血作用。
    ①配地榆、槐花炭,可用于治疗便血;
    ②配藕节、黑山栀、白茅根,可治衄血;
    ③配当归、益母草、棕炭、川断炭,可治月经过多、崩漏、产后失血;
    ④配红花,可行恶血等。
    用于止血时,须炒炭用。
    本品茎穗同切生用,称荆芥;只用其穗称生芥穗;炒炭用时散头部的风邪;荆芥炭和芥穗炭适用于止血,并可治疗产后失血过多和血晕症。需选用哪一种,处方时要写清楚。
    用量一般是一至三钱。治产后失血而血晕时,可用芥穗炭一两,单味水煎服。

◎防风

防风是最常用的辛温发汗剂。配荆芥、苏叶,治疗感冒风寒的表证。防风袪风解表治全身疼痛的效果比荆芥好,荆芥袪风解表发汗的作用比防风明显,
    临床上常常是荆芥、防风同用。
   防风有袪经络筋骨中风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脊痛项强、四肢挛急等症。这时常与羌活、独活、当归、苡米、威灵仙、伸筋草、鸡血藤等配合应用。
   防风还有明显的袪风解痉作用,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破伤风等引起的咬牙、吊眼、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这时要与全蝎同用,防风能增强全蝎祛风止痉的作用。还可随证配用藤、蜈蚣、僵蚕、白附子等。
    防风还用于肝郁侮脾而致腹痛、腹泻的治疗。常配合白术、白芍等同用,例如痛泻要方(防风、白术、白芍、陈皮),就是治疗这类疾病常用的方剂。
    防风还有治疗肠风便血的特殊作用。反覆发作、日久不愈的大便下血,前人经验认为是大肠有风邪,可在对症药方中,加入防风,每收良好的效果。常配合地榆炭、槐角炭、炒槐花等同用。
    用量一般二、三钱。阴虚火动的头痛不宜用。

◎紫苏

紫苏气味芳香,主要用于解表散寒,但兼有芳香理气、和胃止呕的作用。
    常用它治疗兼有胸闷、呕吐、胃部不适的风寒感冒(即俗话说的“停食着凉”)。常同藿香、荆芥、防风、陈皮、神曲等配合应用,例如藿香正气散。
    从近些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本药常用于急性胃肠炎的治疗。解表散寒用苏叶,行气宽中用苏梗,和胃止呕用紫苏(梗叶齐用),降气消痰用苏子(要略炒捣碎用)。苏梗还有理气安胎的作用,常用于妊娠呕吐、妊娠腹胀等的治疗。
   紫苏有香气,能芳香辟秽、袪暑化浊,解鱼蟹毒,所以也常用于暑湿秽浊、鱼蟹中毒而致的胸闷、呕吐、腹痛等的治疗。
   苏子下气消痰的作用比较明显,善治肺气喘逆、痰嗽等症,但脾胃气虚常有腹泄者忌用。紫苏配独活、苍术、槟榔,可用于脚气病;配生石膏、白芷,可用于口臭病。
    常用量是二、三钱。用苏叶时,一般要写明“后下”。

◎羌活

羌活的主要功用有三:1. 辛温解表;2. 祛风胜湿; 3. 升太阳经和督脉经的阳气。
    羌活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表证,对身冷无汗、头痛明显的有显效。由于羌活兼有胜湿的作用,所以对夹有湿邪的感冒(恶寒、发热、身体沉重、骨节疼痛、嗜卧、不愿转动翻身)具有特效。
    羌活除用为辛温解表药外,“祛风湿”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对治疗风湿相搏而致的全身骨节疼痛,颈项疼痛,脊背强痛,脊柱骨节疼痛等,有良好作用。根据这种经验,近些年来多用它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都取得一定的效果,常与独活、桂枝、赤芍、红花、威灵仙、苡米、松节等同用。
   羌活祛风湿与独活不同。羌活偏于祛上半身的风湿,善治脊、项、头、背的疼痛。独活偏于祛下半身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羌活与桂枝都能祛风散寒,但羌活善于祛散头项脊背部的风寒,而桂枝则善于祛散肩臂手指的风寒。
    羌活:
    ①配片姜黄、桂枝,可治肩、臂、手等部位的风湿疼痛;
    ②配荆芥、防风,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尤其对后头部疼痛明显的,效果更好;
    ③配苍术,治头痛如裹;
    ④配菊花、白蒺黎、蔓荆子,治受风目赤。
  羌活又常用为治疗上半身疼痛和后头部疼痛的引经药。
  羌活的常用量是八分至三钱。本品辛温燥烈,由于血虚而致全身空痛、虚弱乏力者禁用。

◎独活

独活也有辛温发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所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腰腿酸痛等症。但由于独活祛风胜湿的作用较为明显,故临床上,常把它用为祛风湿、治痹痛的药。可与威灵仙、防风、秦艽、豨签草、松节、透骨草等同用。我常用它配合桑寄生、川断、补骨脂、威灵仙、牛膝、泽兰、红花、附片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于虚寒性者效果较好,尤其是对腰痛、腿痛,效果更为明显。一般用法是:上半身疼痛明显者用羌活;下半身疼痛明显者用独活;全身疼痛者,羌活、独活同用。
    独活发散解表的力量不如羌活。独活①配细辛能治疗少阴头痛(头痛、目眩、痛连齿颊部,或见风即痛);②配牛膝、木瓜、苍术、地龙、五加皮、川续断,可治两脚风湿疼痛、软弱、难于行走。③独活配黄柏炭、川断炭、桑寄生,还可用于子宫出血。
    一般用量为二、三钱;个别体壮而病重者,可用至四钱;外用为风湿痛、骨节痛的薰洗剂时,可用到五钱至一两。外用为薰洗剂时,常与桂枝、透骨草、乌头、当归、红花、防风、生艾叶等配合使用。
    血虚头痛,肾虚腰痛,阴津不足等证,均不宜用。

◎白芷

白芷性味辛温,有散风、除湿、通窍、排脓、止痛五大功能。
1.散风:白芷辛温发散,能治疗风寒感冒,尤其是头痛重的,更为有效。还能治风疹瘙痒,时起时落。
2.除湿:白芷气味芳香燥烈,燥可胜湿,有除湿作用。可用于寒湿下注所致的白带,常配合苍术、炒苡米、茯苓、樗白皮、白鸡冠花等同用。对脾虚湿盛所致的久泻,也有治疗作用,可与肉豆蔻、诃子、茯苓、芡实等同用。
3.通窍:白芷辛香走窜,有芳香开窍的作用。常用于通鼻窍,治疗鼻塞不通,鼻流腥臭脓涕(鼻渊)等,常与细辛、苍耳子、辛夷、薄荷等配合应用。
    临床上常用这些药随证加减治疗各种急、慢性鼻窦炎、鼻炎等,每收良效。
4.排脓:白芷还有消毒排脓,生肌长肉,去腐生新的效能。可配用丹皮、冬瓜仁、败酱草、红藤、生大黄等,治疗肠痈(包括急性阑尾炎)。配赤芍、红花、公英、地丁、野菊花、银花等,治疗痈肿疮疡。例如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银花、防风、赤芍、贝母、山甲、花粉、甘草、乳香、白芷、没药、皂刺、归尾、陈皮)中,就有白芷,是外科常用的著名方剂。
5.止痛:白芷善治各种头痛,尤其是对前头痛或眉棱骨处疼痛。有显著效果。除能治头痛外,还可用来治牙痛、胃痛、疮疡痛。但要注意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药物,配合使用。
    白芷与细辛都能止牙痛,但细辛偏治齿髓疼痛,或夜间牙痛,白芷偏治齿龈连面颊部肿痛的牙痛。
   近些年来,有的使用白芷治疗溃疡病的胃痛,除白芷的止痛作用外,它的生肌长肉、去腐生新的作用,是否对本病也有一定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常用量为一至三钱。
   血虚有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痈疽已溃者也宜少用,以免耗伤气血。

◎藁本

  藁本也有辛温发散的作用,主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顶疼痛。头巅顶处为督脉经所过之处,藁本散督脉经风寒,善治头顶痛;羌活散太阳经风寒,善治后头痛;白芷散阳明经风寒,善治前头痛;川芎搜少阳经风邪、解少阳经血郁,善治两侧头痛。
   本能直走头顶部,故又为治头顶部疾病的引经药。但又因督脉经与肾经相连,故本品也能治风寒侵入腰部而致的腰脊冷痛。
   用量一般为五分至三钱。

◎细辛

细辛气味辛温,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可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全身骨节疼痛。常与荆芥、防风、羌活、苏叶等配伍应用。本品有升浮之性,故又可用于头面部诸风百疾。
   细辛的主要特点是有窜透开滞的效能。“辛”味能“开通”,可用它开胸中滞气,通肺窍,疏通关节,而治疗咳逆上气,寒痰喘嗽,眼风流泪,鼻塞不闻香臭,风寒痹痛等证。
       细辛可入心、肾、肺、肝四经, 故:
   ①与桂枝、薤白、当归、丹参同用可治胸痹心痛;
   ②与独活、桑寄生、川断、乌药、当归同用,可治腰、膝、腹部疼痛;
   ③与干姜、五味子、半夏、麻黄、杏仁同用可治寒饮犯肺的咳喘;(即小青龙汤)
   ④与当归、赤芍、川芎、红花、白芷、瓜蒌同用,可治妇人乳结疼胀,经血不行;
   ⑤与草决明、石决明、羊肝、木贼草、夏枯草同用,可治目痛,目痒,流泪等。
    蚕砂也能通凝滞,但偏用于祛风湿滞于肌肉而致的肌肉疼痛。细辛主要是搜风湿寒邪滞于肝肾而致的筋骨疼痛。独活善搜肾经气分伏风,细辛善搜肝肾血分风寒。
    细辛的常用量是三分至一钱,一般不超过一钱。前人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但这是指单服细辛而言。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临床上也有在处方中用一钱半、二钱、甚至三钱的。但须仔细分析,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不可贸然地使用大量。

◎辛夷

辛夷气味辛温,有祛风通窍的作用,尤善于通鼻,以散风寒。故常用于通鼻窍,为治鼻病的要药。例加:治风寒感冒的鼻塞不通,可配合细辛、荆芥、防风、苍耳子同用;治鼻炎、鼻窦炎,可配合白芷、细辛、苍耳子、川芎、菊花、银花同用。临床上遇有鼻渊(鼻塞、流腥臭脓涕)、鼻鼽(音求,鼻流清水涕)、鼻塞(鼻中生肉窒塞鼻孔)、鼻疮、鼻塞流涕等,都可随证配伍应用。
    苍耳子也能治鼻病,但偏于散头部风湿,兼治头风头痛;辛夷则偏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
    细辛也有辛通走窜的作用,可通全身之气,但偏于入心肾两经。辛夷则以通上焦之气为主,但配合桑枝、桂枝、松节、红花等也可通利关节。白芷也能芳香通窍,但主要散头面的风寒而治前头痛、鼻塞。辛夷则善于散上焦风寒,宣肺而通鼻窍。
    辛夷配鹅不食草、苍耳子、白芷、薄荷、梅片为细末,用少许搐鼻用,可治鼻塞不闻香臭,鼻炎、鼻窦炎等。
    辛夷内服用量一般为二、三钱。阴虚火旺者忌用。

◎ 苍耳子

苍耳子性味甘温,有祛风、通窍、散结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1.祛风湿:用于治疗风湿所致的周痹(全身疼痛),四肢拘挛,常配羌活、透骨草、威灵仙、苡米等同用。治风湿头痛也有良效。
   2.通肺窍:用于治疗鼻塞不通,鼻炎,鼻窦炎,鼻流涕不止等,常配辛夷、白芷、细辛、川芎、菊花等同用。
   3.治皮肤病:苍耳子有祛风止痒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癣、疥、痒疹及麻风等。
   另外,秋季采新鲜苍耳子,连茎带叶切碎,加水煮,取汁熬膏,摊于布上,贴肚脐及囱门处,可治小儿疳疾,肚大黄瘦,两目少神,消化不良等症;也可用此膏贴瘰历,有消瘰历、肿块(如淋巴结核等)的作用。
   用量一般为二、三钱。本药有小毒,不宜使用太大量

◎ 香薷

香薷味辛,性微温,能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主治夏季感冒暑湿的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痛或腹痛、吐泻等。常与荷叶、扁豆、佩兰、藿香等同用。并可用于治疗水湿浮肿,小便不利者(如急性肾炎浮肿等)。
   扁豆健脾化湿而消暑;荷叶升达清气而消暑;香薷散利湿浊而祛暑。冬季伤寒的表证,解表用麻黄;夏季伤暑的表证,解表用香薷。
   用量一般为一、二钱,体壮病重者也可用三钱。体弱易出虚汗者忌用。

◎ 生姜

生姜味辛,性微温。常用于解表发汗、发散风寒的方剂中,以治风寒感冒。
   可配伍麻黄、荆芥、桂枝、苏叶等同用。也可单用生姜一味,切碎,加红糖适量煮汤饮服,治风寒感冒。前人经验中有“行阳分而发表散寒,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的记载,可资参考。
   生姜配半夏有明显的和胃止呕作用,并可解半夏毒。生姜也可解南星毒。生姜与大枣同用,能益脾胃元气,温中祛湿;与白芍同用能制白芍之寒而温经止痛。
    生姜汁可化痰止呕,用于治风痰口噤不语,风痰阻滞经络半身不遂等证。这时常配竹沥汁同用。一般用法是:竹沥汁一两兑入生姜汁六、七滴,分两次服。
    干姜温中祛寒、温肺化饮。炮姜温经止血。生姜发散风寒,并能止呕。煨姜治胃寒腹痛,和中止呕,比干姜而不燥,比生姜而不散。要注意根据病情,分别选用。
    生姜皮有行水气、消浮肿的作用。可配冬瓜皮、大腹皮、桑白皮、猪茯苓等同用。
       生姜的用量一般是二、三片,或一钱至三钱。
       干姜、煨姜、炮姜一般用量是五分至二钱。特别情况可用至三、四钱。
       生姜皮常用量是三分至一钱半。

◎ 薄荷

薄荷主要用为辛凉解表药,有辛凉发汗的作用。常用它治疗风热感冒,头晕头痛,咽喉肿痛等。多与荆芥、银花、桑叶、菊花等同用。
    薄荷有发散风热的作用,故可用于由风热引起的风疹、皮肤痒疹、麻疹等。这种情况常与连翘、赤芍、白藓皮、苦参、蝉衣等同用。薄荷尚能清肝明目,用于肝郁化火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头痛头晕等证。常配菊花、冬桑叶等同用。
   对于薄荷的用途,大家多注意使用它发散风热,清肝明目的作用,而常不注意
   它能消食下气、消胀、除霍乱吐泻的作用。这种情况常与木香、槟榔、大腹皮、焦三仙、草蔻等同用。
   薄荷配地骨皮、银柴胡、秦艽,能退骨蒸痨热;配桑白皮,能泻肺热;配四物汤(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能调经顺气,例加逍遥散(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炙草、陈皮、薄荷、煨姜)中,也用薄荷以助散郁调气之力。

   桑叶、薄荷都常用为祛风清热药,但桑叶偏于凉血清热,疏风明目。薄荷则偏入气分,富有辛凉解散的作用。
       久病、大病之后,不可用薄荷,以免出汗不止。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二钱,病较重者,也可用三钱

◎ 菊花

菊花甘苦微寒,有疏风散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温初起,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

    菊花也是眼科常用的药物,主用于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两目昏花、见风流泪、目生云翳等,有清利头目的作用。常配伍黄芩、密蒙花、草决明、青箱子、木贼草、桑叶、蝉蜕等同用。对肝阳上亢、肝风上扰所致的头晕、头痛,也有治疗作用,常与生石决明、白蒺藜、生地、白芍、蔓荆子等同用。
    菊花、薄荷都能散风热、清头目,但薄荷偏于发散,辛凉发汗的力量大于菊花。菊花则偏于清肝热,祛肝风,并有养肝明目的作用,可以常用。薄荷则没有养肝之效,不能久服。
     菊花还有清热解毒治疔肿的作用,为外科常用药。一般常与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等同用。这种情况有时用野菊花。
     菊花的用量一般为二、三钱,特殊情况也可用到四钱或五钱。

◎ 牛蒡子

牛蒡子辛苦而凉,有散风除热,宣肺透疹,清热解毒的作用。
   牛蒡子配桑叶、菊花、银花、薄荷,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的表证,对兼有咳嗽、喉痛、咽痒的尤为有效。小儿麻疹时,加果肺经郁热,咳嗽、咽喉红痛、麻疹出不透,这时可用牛蒡子宣肺透疹,常与荆芥、芦根、黄芩 蝉退、葛根、桔梗、薄荷等同用。
    牛蒡子有清热解毒作用,常用于咽喉红肿疼痛,如急性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常与山豆根、玄参、桔梗、甘草、黄芩等同用,也可配合银花、连翘、苦参、归尾、赤芍等治疗疮疡肿毒,并能促进痈结的部分消散。
    常用量为一钱至三钱。要注意脾胃虚寒、经常泄泻的入不可用。

◎蔓荆子

蔓荆子性味辛凉,主用于散风清热、凉肝明目、治头痛。蔓荆子配荆芥、薄荷、菊花、牛蒡子等,治疗感受风热所致的头痛、发热、口痛、面肿等症,具有辛凉散热的作用。本药能散上部风热,所以凡因风热上犯而致的头痛、目赤、目昏均可。用本品配合桑叶、菊花、草决明、青箱子、薄荷等进行治疗。
    蔓荆子最大的特点是能散头部风热而治头痛。尤其是对发于头部两侧近太阳穴处的头痛。临床上常与荆芥、防风、菊花、白蒺藜等同用。单用蔓荆子泡酒饮服,也可以治疗慢性头痛。配养血祛风药,如当归、川芍、白芍、熟地、羌活、防风等,也可用于治疗头风头痛。
  本常用于治风寒头痛;白芷常用于治风湿头痛;蔓荆子常用于治风热头痛。
    白蒺藜偏用于肝风上扰而致的眩晕头痛。蔓荆子偏用于风热上攻而致的头沉昏闷、头痛。
    用量:一钱半至三钱。注意:凡属于血虚而致的头痛、目痛均忌用。

◎浮萍

浮萍为辛寒发汗药,本品轻浮升散,可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无汗、口渴、咽痛、脉浮数等,用一般辛凉解表剂不能发汗者。可配薄荷、黄芩、荆芥、杏仁、淡豆豉等同用。因本品疏风散热、善达肌表,故常用于治疗热邪郁于肌表而致麻疹不透者。可与牛蒡子、蝉蜕、薄荷、葛根等同用。也可用于治疗风热瘾疹(荨麻疹等)。
     浮萍除辛寒发汗而散热外,还有宣肺利水而消水肿的作用。适用于全身水肿而兼发热者(如急性肾炎水肿等)。
   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二钱;个别重症可用到三钱;鲜的可用三至五钱,入汤药煎服(后下)。
   体虚自汗者忌用。

◎蝉蜕

蝉蜕咸寒,有四大功用:
   1.发散风热: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等证,常与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等同用。兼有音哑、咽痛者,效果更好,常与桔梗、胖大海、射干等同用。
    2.透发麻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发热而疹出不透者,用蝉蜕散热透疹,可防热毒内陷。常与牛蒡子、银花、薄荷、芦根、葛根等同用。配防风、荆芥、浮萍、白藓皮、赤芍等,也可用于治疗风疹(荨麻疹等)。
    3.祛风解痉:适用于破伤风、高热惊厥、颜面神经麻痹等,有祛风止抽、缓解痉挛的作用。常与全蝎、藤、蜈蚣、僵蚕等同用。
    4.退翳明目:适用于风热攻目,目赤目昏、目生云翳之证。常与菊花、木贼草、桑叶、草决明、蔓荆子等同用。蝉蜕善于散风热、退翳、透疹、祛风解痉。
   蛇蜕有小毒,善于除风邪,亦善退翳膜,多用于治疗皮肤疥癣、搔痒等皮肤病。
   一般用量为八分至二钱;体壮邪盛者可用至三钱;治破伤风时可用到八钱至一两。视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虚证、孕妇及无风热者,不用。

发表于:2011-05-18 20:10
评论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痰治头痛 川芎茶调散有妙招
400味中药速记歌诀,功效归经一次记牢!(1)
《方剂学》学习笔记228
中医内科学——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阴阳解析
头痛常用的药物【川芎茶调颗粒】,可以祛风祛寒还能祛湿吗?
头痛还在吃止痛药?一剂川芎茶,疏风止痛,治风寒头疼、偏头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