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生学习理论概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我们通过两种重要的学习理论──行为学习论和认知学习论,首先从理论上懂得应当怎样正确地给学生呈现知识,以及怎样帮助学生战胜学习方面的心理困难等。行为学习论强调行为结果对今后行为的影响;认知学习论则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大脑活动过程。行为学习理论家试图揭示运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原理;认知学习理论家则更关心学习的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认知学习论和行为学习论之间的界限其实越来越模糊了,因为它们彼此都在运用对方的发现和发展来充实自身。

 

    一、  行为学习论

    在心理学中,对学习的系统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晚。19世纪后期,心理学才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有关学习的问题。开始时,研究者们主要是借助于一些生理学的研究和发现,用实验方法研究人和动物的学习。逐渐地,研究者们在对动物和人类比较严密控制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规律,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行为学习论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Pavlov)和桑代克(Thorndike)。在后来的研究者中,以斯金纳 (Skinner) 的研究为最有名,普里马克(Premack)由于提出了奖励原理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行为学习论概述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理论

    巴甫洛夫(Pavlov18491936)是俄罗斯生理学家,科学院院士。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耗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等生理学研究获诺贝尔生物学奖。但其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巴甫洛夫学说即研究高级神经活动规律的学说,这个学说的核心思想是关于条件反射的学说。

    巴甫洛夫将意识和行为看作反射,即机体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他把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机体生来就有的,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称作无条件反射;而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巴甫洛夫和他的同事在研究狗的消化过程中发现,只要把肉末放到饿狗的嘴边,狗就会分泌唾液。因为肉末唤起狗的这种自主反应不需要任何训练,也不需要任何条件,所以,巴甫洛夫把这个引起无条件反射的肉末称作无条件刺激物,唾液分泌则称作无条件反射。肉末引起唾液分泌不需要任何条件,但是,其他刺激物如铃声,就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因为这些刺激物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射(如唾液分泌),故被称作中性刺激物。巴甫洛夫通过一系列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中性刺激物和一个无条件刺激物相匹配进行刺激,中性刺激物将变成一个条件刺激物,也能立刻产生一个和无条件刺激物所产生的反应相同的反应。当无条件刺激物如肉末,和中性刺激物如铃声共同作用若干次之后,中性刺激物即可单独引起狗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个过程称作经典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理论为学习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推进了学习理论的研究,因为它揭示了一个重大事实:在无条件刺激物和中性刺激物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些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经典条件说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原理是:教师可以通过在无条件刺激物和中性刺激物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使学生学习。例如,通过在努力学习和不同形式的奖励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使学生不断努力地学习。

 

    2.桑代克的效果律

      桑代克(Thorndike, 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实验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早期的行为理论家认为,人们的某些反应,如眨眼反射、打喷嚏等,不需要大脑的活动即可发生。他们假设某些其他行为也是由这种刺激反应的方式决定的,而不是由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思维活动决定的。和许多早期的行为学习理论家一样,桑代克也把人们的行为和某些生理反应联系在一起。在桑代克的早期工作中,他也认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在上述认识基础上,桑代克进一步提出了活动的效果律。即,行为的结果对未来的行为是一个刺激物,未来行为怎样发生与这个刺激物的性质有关。桑代克做了一系列实验,他设置了这样的实验情境:把一只猫放在一个箱子里,这只猫若想得到食物就必须设法逃离这只箱子。桑代克发现,猫在几次尝试以后学会了从箱子里很快逃脱。在实验发现的基础上,桑代克这样总结:猫一旦找到能够帮助它们逃离箱子的有效行为,它们就会把这些行为运用到下一次行动中,同时,它们也会在下一次逃离行动中避免使用那些无效的行为。在此实验基础上,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情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因此,学习是联结的形成和巩固。他把这种联结看作是行为的基本单元,反映联结的有先天的和习得的两种。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效果律。

       效果律如下:如果行为引起了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会提高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反之,如果行为引起了一个不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会降低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简言之,个人当前行为的结果在决定其今后的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桑代克的效果律是对巴甫洛夫经典条件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科学学习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桑代克的探索揭示了这样的事实:积极的行为结果提高这类行为今后进一步发生的可能性;反之,消极的行为结果减弱这类行为今后进一步发生的可能性。

       效果律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原理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增强积极行为效果的方式使学生学习。例如,通过创设难度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很快看到努力的效果,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

        斯金纳(Skinner,19041990)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于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学位论文《行为描述中的反射概念》中,对反射作出了一种操作的分析,站在操作主义的立场上开始对行为进行科学研究。20世纪50年代前后,他开始尝试把研究的结论及行为主义的哲学观点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心理科学的其他领域,斯金纳同样获得了重大成就。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成就奖。1968年,美国政府给予他最高科学奖励──国家科学奖章。

      斯金纳的研究以他的“斯金纳箱”著称(人们将1938年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条件反射而创制的实验箱,称为“斯金纳箱”)。斯金纳箱包括一个很简单的研究动物用的仪器。他主要研究鸽子和小白鼠。一只为小白鼠设计的斯金纳箱包括一个很容易被小白鼠按压的杠杆,一个发放食品的箱子,还有一只发放水的箱子。小白鼠基本上与外界隔绝,因此,所有的刺激物都在实验者的控制之中。斯金纳观察到,在几次偶然的按压杠杆得到食物之后,小白鼠开始频繁地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这时,小白鼠的行为全部都集中在按压杠杆上,其他方面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之后,实验者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用电控制杠杆和食物的分配,这样,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按压几次杠杆才能得到一次食物;或者,有时按压杠杆能得到食物,有时却不能;到后来变成了按压杠杆再也不能得到食物。在上述每种情境下,小白鼠的行为都会发生改变。斯金纳称此条件反射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操作学习。他认为操作性条件反射具有工具性作用,故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因为工具性条件反射能有效地应付有机体的环境,在有机体的行为中占重要地位。 

      操作条件说是对桑代克的效果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是对科学学习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斯金纳的探索揭示了这样的事实:经过强化的行为倾向于再发生。

      操作条件说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原理是:教师通过及时强化学生中出现的积极行为,使学生学习。例如,通过创设奖励机制的方式使学生的某些偶尔出现的积极行为得以保持。 

    4.普里马克原理 

    普里马克(Premack1925  )是美国心理学家,因提出了奖励的原理而闻名于世。

    普里马克指出,行为的一个重要原理是:那些低渴望发生的行为能够通过与那些高渴望发生的行为的结合提高其发生率。换句话说,为了获得那些想要的东西,而去做那些不喜欢做但对他们有益的事情。例如,一个教师也许说:“只要你们完成作业,你们就可以到外面去玩儿。”小学生为了能到外面去玩儿,就会加快完成作业。教师可以运用普里马克原理让学生去参加那些他们本不愿参加的活动,或让他们去做他们本不太喜欢做的事儿。例如,告诉学生在完成了一项困难活动后将有一场引人入胜的电影,以提高学生参加并完成活动的积极性。

 

    普里马克的探索为学习理论提供的最重要帮助就是提出了奖励原理。

       普里马克原理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原理是:教师可以通过在学生喜欢做与不喜欢做的事情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使学生去做那些他们不喜欢但是必须做或对他们有益的事情。

http://www.xinli110.com/education/jsxl/jjxl/201207/314538.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为主义
联结学习理论
第二章 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主要流派之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2011年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