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教育案例

mzdzxczf 发表于 2006-10-16 21:57:00

由一篇周记所引发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探索

已经是七年级第二学期了,回想起刚分到这个班的时候的我,再看看现在的我,真的和以前大不一样了。那个时候的我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小女孩,脑后梳了一个辫子,(成天)只向往“快乐”这两个字。但是,当我一天天长大,我变了,不只是模样变了,而且性格和内心世界都变了。

我变得爱美了,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打起了耳洞,带起了漂亮的耳环,我的嫉妒一下子升到了最高点,我学着她们(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一下子打了四五枪,然后插上耳棒,以为自己很漂亮似的。学校不准打耳洞,戴耳钉,我就换透明的棒插(上去),自己在家里非常自恋地偷偷地戴(耳钉)。看着镜子里(时髦)的我,有时(自己)还会咯咯地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看着别人打扮自我的时候,总是觉得,自然美比较好,这样往脸上涂这抹那纯粹是在伤害自己的皮肤。而现在的我,是在笔直地朝着自己以前最讨厌的方面发展。

我变得特别自以为是。我以为自己长大了,已经是大人了,开始学习喝酒,一天天的长大使我的心理变得异常古怪,我的报复心理开始变强,这一改变使我妈也觉得我有些变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放肆,成绩也是越来越差。我不愿意和任何人多说什么,……

──摘自我班学生小N周记内容节选

 

读了上面的周记不知你会有怎样的感想?如果你是一位学生家长,你可能认为现在的孩子变化太快了;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会把它作为社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明证;如果你是一位学生的班主任老师,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作为小N的班主任老师,我想得最多的是她怎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后来,经过多次家访,我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一、家访中的发现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海员,由于工作需要,一年中很少几天的时间在家。更不用说有充足的时间和自己的女儿交流。母亲在物流公司上班,且经常加班,对女儿缺少必要的照顾。孩子回家,要么是磨磨蹭蹭地写作业,要么就电视机前度过课余时间。渐渐地就造成了她自以为是、固执任性。

这让我想起上次与她妈妈的对话。“你女儿最近变化较大,学校明确禁止的事情,她偏偏要去做,且听不进老师意见。”“是吗?她在家一直是老大啊!也不大听我们的话。”她的妈妈这样对我说。

不久前,其父母又闹离婚,使她受到很大打击,加上她母亲常常在女儿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于是,她走向极端,一方面靠打耳钉来“刺激”自己;一方面干脆自我封闭,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拒绝和别人交流。通过家访,我明白了她受到的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原因,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若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越片面,心理的自我封闭就越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二、工作中的对策

首先,我认识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负的因素是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长的联系,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是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父母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做好她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女儿面前过多的情绪宣泄,因为这样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影响她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让其父母,说服她的父母尽可能多的在节假日抽些时间带女儿出去走走,多关心她,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要让破裂家庭的阴影长时间笼罩孩子的心灵。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选择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更乐意和老师交流。

其次,在师生间、同学间编织的爱的花环中,使她感受到集体的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其失衡的心理恢复。

开学初,因为她隔三岔五缺课,我去到她家家访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保持缄默。我知道这是一种防御心理的作用结果,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她极需要被爱的感觉。我表现得不急不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给她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和她交朋友,和她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她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慢慢地,她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笑意。

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她重新振作的契机。我了解到这个孩子自觉性很强,也很爱读书。有一天,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她。开始,她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回答错了不要紧,试试看!” 结果她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后,我还多次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她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她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我还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激发起她对生活的热爱,学会自强,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为了使这孩子学会自强,也教育其他学生,我特地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如何面对成长中的困难》。在这次班会中,同学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进取,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有的说,只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人,才是坚强的人……

同学们还用精彩的小品,悦耳的歌声等形式表达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主题。我细细地观察,发现这孩子的眼圈红了。于是,轻轻地走过去,悄悄鼓励她:“想说说你的看法吗?”她缓缓地抬起头,坚定而清晰地告诉大家:“我要从现在做起,面对现实,做一个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的人……”她的话博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还谈到了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焕发光彩。

通过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创设一个宽松有益的心理环境,引导这孩子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工作之余的思考

1、 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不仅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将大打折扣,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而且会加重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的精神负担,引发其他问题的出现,如厌学,和教师产生对抗情绪,有时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厌世乃至自杀等。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切实注意划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界限,尽量不要“上纲上线”,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2、 我们要以对孩子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有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的机会。只是不同群体有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和各自的特点。青少年正处于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阶段,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矛盾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教师只有洞悉他们成长的背景,真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才能理解属于他们这个群体或个体的困惑与苦恼。孩子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至不少孩子行为变得难以理解,孩子本身会觉得孤立无助,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倍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

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孩子们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

3、整合多种力量,参与帮助孩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生心理问题出现频率是越发提高,且问题涉及因素越发多种多样。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尽管深深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对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而苦恼。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可能有缺陷,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能给予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在探索解决孩子心理的过程中,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千万不能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班主任老师的“专职”。当然,个人也呼吁社会工作者在履行己任的同时,不要忘记对未成年人应尽的责任——创造一个相对净化,对孩子心理健康有利的社会环境。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我想我们的孩子心理问题就会更少些,社会上关于“救救孩子”的呼声或许就会更弱些。

                                                                                                                                                        程志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中学心理辅导总结
为学生迷惘的心灵点亮一盏灯
《怎样班集体建设》
从一则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中引发的思考 仇正达
班主任德育论文荟萃
高一班主任班会警言:用功≠努力,学习方法错误,只是重复劳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