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一、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谈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答:(理论回答)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优势和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前儿童施以多种影响,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体质,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结合自己的实际)

二、结合社会现状,谈谈实施学前教育儿童家庭教育中健康教育、认知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前儿童坚持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注重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2、学前儿童认知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激发学前儿童的认知兴趣;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储备;发展学前儿童的认识能力。
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帮助学前儿童认识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提高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
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引导学前儿童感知、欣赏日常生活的美;加大学前儿童对自然美的理解和升华;关注具体直观、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美。
(结合社会现状,要学员自己阐释)

三、就《美国的一分钟教育法》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悟。(见课本89页)
回答的核心是:用情感去感染和教育孩子。可以对照我们某些家长的做法,老师的做法。也可以从东西方文化差异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如果你是学前儿童的家长,你将会如何运用这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你认为最需要遵循的教育方法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五、阅读下列材料,试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给予评析。
一天下午,妈妈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孩子高兴地告诉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妈妈急忙问:“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呢?”孩子说:“因为吃苹果时,我挑了一个最小的。”妈妈听了后生气地说:“你真傻,我们家交的钱和别人家一样多,下次吃苹果时,你一定要挑一个最大的,把我们家今天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提示:妈妈和孩子的价值观有什么不同;妈妈这样的教育将造成如何后果;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中将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围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标,言之成理即可。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三)答案


一、什么是“胎教”?胎教有哪些方法?

答:胎教是指从怀孕开始,科学课控制和调节孕妇体内外的环境,有意识地给予胎儿感觉器官以良性刺激,促进胚胎发育,而采取的一系列保健措施。也就是孕妇在孕期要保持心情愉快、均衡合理的膳食、生活的规律,为胎儿提供创造优良的体内外环境,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胎儿进行感官的刺激,为出生后良好的智力发育及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胎教的方法一般主要有音乐胎教、抚摸胎教、语言胎教三种。

1、音乐胎教。胎儿在宫内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由听觉器官和听神经来接受外界传入宫内的声波刺激。音乐胎教就是根据这一情况,从三方面进行:孕妇听胎教音乐;父母唱歌给胎儿听;胎儿听胎教音乐。

2、抚摸胎教。抚摸胎儿或轻拍胎儿这种方法通过孕妇腹壁传达给胎儿,形成触觉上的刺激,促进胎儿感觉神经和大脑的发育。抚摸胎教的方法包括:每天睡前听胎教音乐之前,孕妇仰卧放松,双手放在腹壁上捧住胎儿,依从上至下,从左至右顺序轻轻、反复做抚摸动作,一边抚摸,一边与胎儿讲话;在妊娠28周时,孕妇能摸清胎儿体型,可随音乐的伴奏,与胎儿的身体接触;抚摸胎教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放一些轻柔的背景音乐,显得更加静谧、平和。

3、语言胎教。父母用语言与胎儿进行交流,给胎儿期的大脑新皮质输入最初的语言印记,在大脑中形成粗浅的记忆,促进其出生后语言及智力的发展。同时将父母的爱传给胎儿,对胎儿的感情发育有很大好处。语言胎教的方法包括: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孕妇所经历和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和肚子里的胎儿诉说;给胎儿朗读文学作品:那些想象力丰富、有趣的童话和寓言,都是孕期最合适的读本,阅读这些作品会带给孕妇有益的启迪;父母与胎儿对话:胎儿在母亲腹中,最容易听到较低的声音,所以,孕妇可以邀请丈夫一起来参与宝宝的语言胎教。

 

二、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举例说明“逆反期”过度不好的危害。

答:儿童的逆反期一般发生在幼儿三岁左右,在此之前,幼儿完全依赖父母及成人的帮助,按照成人的指示去做。但到了三岁左右,幼儿突然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动。这就是儿童的“逆反期”。正确对待处在逆反期的幼儿,有如下几个方法:1、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长不要主观、武断地对孩子进行训斥,应该分析孩子产出逆反的原因;2、赢得孩子的信任: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时,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试用儿童的目光看待事物,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逆反期的孩子在保持自我的同时能够听从父母的建议或意见。3、给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家长对于反抗的孩子应该关心、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尽量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尽量创造一些条件满足儿童做各种活动的要求,使儿童有事可做。4、善于引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不正确行为,家长也不能一味的满足、迁就,家长应该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去做其他事情,而不要强迫命令,要用替代性活动满足孩子的独立需要。如果被孩子反抗,做父母的应该感到高兴,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祈求没有反抗期的出现。因为这标志着孩子的成长。

(举例说明,学员自己举例分析。)

 

三、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是什么?

答:1、一岁左右幼儿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发展特点:语言开始萌芽;学习独立行走;手眼协调能力有所发展;有多种情感表现。家教特点:培养语言能力;培养运动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关注安全问题。2、2—3岁幼儿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发展特点:语言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得到发展;情绪情感的体验突出了社会性的发展。家教特点: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要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3、5—6岁儿童入学时的发展特点及家教特点。发展特点:语言能力得到更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初步形成。家教特点:组织和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提供条件多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四、怎样鉴别超常儿童?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

答:超常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上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超常儿童的鉴定,主要是运用观察与实验方法和智商测验方法。而智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主要要重视几个方面: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了解兴趣发挥特长;抓住关键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整体提高全面发展;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五、根据你所了解的留守儿童的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题需要学员自己根据情况回答。

 

六、谈谈如何培养离散家庭儿童的健康人格。

答: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保持良好的心态;从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出发善待离散对方;让孩子多交朋友增加社会交往;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切忌期望值太高;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其自理自立的能力。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一)答案

一、说说电视对学前儿童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电视是普及率最高、对学前儿童最大的媒体。电视是声像艺术,它有活动的画面、艳丽的色彩、美妙的音响、生动的形象,对儿童有极大的吸引力,学前儿童普遍喜欢看电视。电视丰富了儿童的生活,扩大了儿童的视野,促进了儿童的发展。研究发现,从几个月就接触电视的婴儿在一岁时就可以指着电视图像用语言表达其认识能力,语言能力明显高于不看电视的同年龄儿童。电视也是家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借助于电视和影碟机,可以播放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教学片和有助于儿童发展的各种节目。电视的普及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基本特征,它已经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儿童基本上都是在电视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但是,电视也给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尤其是一些家长为图清闲和安静,便将儿童交给了电视机,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长久下去,儿童容易形成对电视的依赖,成为“电视儿童”,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第一,婴幼儿在心理发展初始阶段,主要是通过和父母进行情感、语言、信息的交流才能发展。如果在这个阶段,让电视陪伴儿童,实际上隔断了幼儿和人们的交往,使幼儿缺少人类的情感体验,这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极为不利。第二,电视主要是为成人服务的,电视中的许多节目,如爱情片、恐怖片、枪战片、武打片,学前儿童对此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但模仿性又极强,会增加儿童模仿不良行为的机会。同时,某些成人化的语言、行为方式也在儿童身上产生了,从而表现出某种“早熟”。孩子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和天真烂漫,变得“幼年老成”。第三,迷恋电视的儿童,户外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减少。儿童失去了许多与实际生活接触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儿童的活动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这对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第四,儿童收看电视是被动学习,迷恋电视的儿童较懒惰,少动脑。而且电视只能提供图像信息,而儿童今后的学习大量的是文字信息,所以,“电视儿童”往往不能适应学校生活,而成为学习成绩差、行为方式差的“双差生”。
家庭教育中,需要重视学前儿童看电视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件事。“不准看”是不可取的,“放任自流”也是不对的。只有通过正面引导和正面教育,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电视节目,安排健康的家庭活动,诱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以及推荐有益的婴幼儿读物,借助同龄人中榜样的力量,才能保证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其次,要保证孩子能够获取恰如其分的教导、正确价值观念的指引,那么在面对外来的知识或信息时,就可以明辨是非。再者,家长要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共同活动。电视是一柄“双刃剑”,只要家长懂得选取和引导,孩子们自然会获益良多。

二、联系具体实例,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答: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早期性与奠基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具有天然的早期优势。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人之初”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道德观念的形成、性格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举个例子,有名的“狼孩”事件。狼孩的行为大作、生活习性和狼完全一样,由于错过了人生发展的最佳时期——婴幼儿期和童年期,即便是回到社会后,对他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教育,也很难恢复人性。所以,早期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性。
2、全面性和广泛性。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是融合是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丰富。凡是与人、人生有关的一切知识,从刚到人间时的学吃奶、吃饭、走路、穿衣到学习伦理规范、社会知识、文明习惯、自然知识、生存技能等等,人们都是从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中学来的。远远超过幼儿园和社会教育所涉及的范围。另外家庭教育十分普遍,它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教育。在一个社会中,只要有家庭,只要有孩子,就必然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所有父母必须承担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从婴幼儿到成长长大的过程,期间,父母所给予的教育的全面的,广泛的。
3、自然性与随机性。家庭是儿童的天然学校,家长是儿童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大量地渗入在家庭日常生活中,通过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对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这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是伴随着自然生活的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是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家庭教育中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和固定的教材,更没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职教师,也没有对教育方法、方式的严格、明确地规定和对教育结果的检查与评定。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儿童的实际表现与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进行教育,方法十分灵活。从幼儿园的孩子看,没有那个孩子不对自己的父母依赖,没有那个父母不宠爱自己的孩子。而教育,正是在生活中随时进行的。
4、亲情性与权威性。家庭教育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这种天然的情感联系是其他任何教育不具备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也因为有了血缘关系,才有了子女对父母的信赖和依恋。建立了权威性。在年幼的孩子心中,家长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十分敬重家长,乐于获得家长的表扬,能自觉地服从家长的管教,这使得家长的教育往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幼儿园的孩子,还是依恋父母,服从父母的教育管教。我们在现实中常常能见到很多。
5、持久性和连续性。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比,它是稳定的,无论孩子班级提升、学校更换,但家庭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风格、家庭生活的环境都不会变。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这种持续稳定的教育教育方式,有利于家长进行全面、细致、系统、深入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效果是长期起作用的。我们成长的过程可以证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很多从小形成的习惯,至今还保留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中。
6、差异性和继承性。每个不同的家庭,形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形成不同的孩子个性。家庭教育决定于家长的素质、生活氛围、儿童发展特点等等。家庭教育有其针对性,是一个家长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的;家教传统和家风也的不一样的。象钱学森所在的钱家,几十年间,由于钱家优良的家风,培养出了一大批对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人文学者。这和家庭教育的风格有密切关系。

三、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学前儿童教育都具有制约作用。请进行具体的阐释。
答:家庭经济状况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制约作用:因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消费,能否进行这种消费与家庭经济密切相关。接受什么质量、等级类型的消费和家庭经济收入呈正相关。另外,经济收入的高低会影响父母的自尊,抱负、价值观,并间接地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发展。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有制约作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学前儿童会感到安全、幸福、心情愉快。教育孩子态度的不一致,会导致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特别是主干家庭里,祖父母和父母对孩子教育态度的不一致,直接导致孩子教育问题,是目前司空见惯的情况。

四、有许多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的家庭的孩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而许多父母文化水平很高的家庭的孩子却与大学无缘。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有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但家庭教育责任感强,教育方法合适,或者是用自己勤奋的劳动来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成员间关系和谐,教育观念一致,对孩子的教育能同心协力。因此,在困难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尽管父母水平不高,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但朴实勤劳的家风给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动力,他们能在学业上不断追求卓越,最终考上大学。
而也有很多文化水平很高的父母,由于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或是期望值太高,或不适合孩子的个性,或对孩子要求太高,教育不讲究方式方法,或根本没有基本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导致孩子叛逆心理严重,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品行上都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因此就和大学无缘了。如果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能虚心地学习家庭教育理论,更好地和孩子达成协商,平等关系,克服自身工作繁忙不顾孩子的问题,孩子教育成功的例子还是很多的。

五、举例说说不同家庭结构对学前儿童教育的影响因素。
1、主干家庭:即三代同堂的家庭。学前儿童能在这样的家庭中,在与家庭成员的交往中,通过观察祖辈和父辈的行为进行学习,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交往能力。但主干家庭中溺爱孙辈的情况,祖辈和父辈对教育孩子不同的观点,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
2、核心家庭:是父母双全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教育者之间的思想容易协调,教育观念一致。这样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及学业进步。但是,这种结构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照顾孩子,很容易使孩子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品行上出现不良状况。
3、单亲家庭:即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或许是离异、或许是病故,这样的状况总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伤害和打击。有时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孩子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控制等方面,与完整家庭孩子比,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孩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问题。
4、隔代家庭:即由祖父母代替父母承担教育任务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虽然父母都在,但一年甚至几年才看望孩子一次。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容易受到心理伤害,不能和父母建立良好的依赖关系,不利于学前儿童的良好发展。
5、混合家庭:父母离异或丧偶后重新组合的家庭。由于没有血缘关系,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赢得双方的信任。而双方相处更需要磨合和宽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综合练习及答案


《儿童家庭教育》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后面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  )

2、目前,尚未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         (  )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研究怀孕到 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活动。        (  ) 

4、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伴随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而产生的

                                                                       (  )

5、夫妻关系是组成家庭的第一种基本关系,是判断家庭的第一标准。          (  )

6、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长久的社会群体。                            (  )

7、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建立,“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  )

8、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年长成员对年幼成员进行的一种单向的教育。(  )

9、社会化,简单说,是“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  )

10、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  )

11、家庭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  )

12、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建立自尊与自信必不可少的条件。                      (  )

13、家长需要不断学习的原因是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总在不断变化。            (  )

14、做父母“实在是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陈鹤琴           (  )

15、学前儿童最需要的是心理的安全感。                                    (  )

16、观察学习是学前儿童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  )

17、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  )

18、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态度对学前儿童个性品格,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

                                                                        (  )

19、有求必应,是年轻父母对待婴幼儿的正确方法。                          (  )

20、“核心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管教,问题较多。             (  )

21、教育是一种消费。                                                    (  )

22、父母经济收入的高低,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发展。                    (  )

23、家庭教育是家庭系统内部互动的过程。                                  (  )

24、“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                         (  )

25、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                    (  )

26、全国妇联组织编写了《现代家长应知应会手册》丛书。                    (  )

27、传统家庭教育中,教育目的是为了获取功名,也就是现在的升学。          (  )

28、孩子要是多元社会中生存、竞争、成功,需要学会自主选择。              (  )

29、孩子扫地越扫越脏时,要制止他继续扫。                                (  )

30、孩子从称呼自己的名字到称“我”,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 (  )

 

附参考答案:

一、正确:1、2、4、5、6、7、9、10、11、12、14、15、16、17、18、21、22、23、25、26、28、30、

二、不正确:3、(正确答案在课本前言中)8、(正确答案在课本9页) 13、(正确答案在课本25页)19、(正确答案在31页)20、(正确答案在课本35页)24、(正确答案在课本38页)27、(正确答案在课本44页)29、(正确答案在课本52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讲稿


《儿童家庭教育》讲稿
   第一章   家庭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本章涉及三大块内容:家庭概述,家庭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教育本质、地位和作用

2.理解: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概述
一般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是研究出生至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活动,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规律,以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
家庭教育发生于家庭之中,应该包括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教育活动。但是由于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所以,家庭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就是由家长向子女发起的。因此,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重点便是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教育活动。
1、家庭的概念与特征(了解)
家庭是指亲属同居同财的生活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有九大特征。
家庭的演化包括: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家庭的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2、家庭教育的本质 (理解)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性质: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持续的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初步了解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3、家庭教育的特点(掌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早期性和奠基性;全面性和广泛性;自然性和随机性;亲情性和权威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差异性和继承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条件具有不平衡性;家庭教育的非理性;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第二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制约因素

   本章涉及四大块内容:家长自身素质,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了解:家长素质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会历史背景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2.理解:家长正确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3.掌握:家庭结构、经济状况、成员间关系和家庭生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1、家长自身素质(理解)

▲家长的教育素养

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教育观念:指家长在培养子女过程中,在孩子发展、教育等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包括人才观、教子动机、教育观等。

▲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知识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处理亲子关系,分析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一系列的能力。

▲家长的文化素养是指家长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气质以及文化背景的总和,拥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父母通常会更加重视子女受教育的状况,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营造家庭文化氛围,使子女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等,进而使其子女能够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

▲家长的道德素养。家长的道德素养、家庭的德育水平是奠定子女品德的基础。

▲家长的心理素养。家长为做好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辅导应做的准备:认识环境;认识孩子;认识自己。

2、家长的教养态度与方式(掌握)

▲家长的教养态度类型:专横、遵循封建旧规;过分娇宠、有求必应;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民主型。

▲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教育方式是指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态度和采取的具体教育方法,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父母教养方式指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比较稳定的教养观念。

▲正确的教养方式:信任;民主;宽容。

3、家庭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混合家庭

▲家庭经济生活状况:教育是一种消费。能否进行这种消费,接受什么质量、等级类型的消费和家庭的经济收入呈正相关。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好坏影响到孩子对否感受到安全、温暖、快乐。

▲家庭生活方式:真正的家庭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弥漫在每一个家庭的每一天里。

4、家庭教育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政治经济背景  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时代特征  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时代,家庭教育要和时代合拍。

    第三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本章涉及两大块内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

2.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健康教育、认知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理解)

▲家庭教育目的概述:即人们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学前儿童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些什么变化,产生怎样的后果。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家长充分利用家庭优势和社区资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施以多种影响,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增强体质,激发认知兴趣,提高认知能力,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塑造良好个性品质,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掌握)

▲健康教育内容:创设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注重心理健康发展

▲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悉心照顾学前儿童、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认知教育任务和内容:激发其认知兴趣;丰富知识储备;发展认知能力。

▲社会教育任务和内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帮助其认识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了解实施社会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艺术教育任务和内容:引导其感知、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美;加大其对自然美的理解和升华;关注具体直观、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美。

第四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本章内容涉及两大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2.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家庭教育的原则。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准则。家庭教育原则对于确定家庭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具体的教养方式,组织和实施家庭教育过程,都起着指导作用。正确理解、掌握和贯彻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是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理智性原则:在教育时,在感性对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即理性施爱,要求适度,严爱结合。

▲主体性原则: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学前儿童家长应认识到孩子是社会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特点,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一致性原则: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应一致;家、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要求要一致;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一以贯之。

▲从实际出发原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教育;抓住时机适时教育;因势利导发展特长。

▲正面教育原则:讲道理、正面疏导,提高学前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通过正面榜样和实例激励孩子。

▲言传身教原则:善于说理;以身作则;身教言教结合。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环境熏陶法:重视家庭环境影响;创造和谐家庭生活氛围;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文化素养,追求高尚精神情趣。

▲实际锻炼法:重视实际锻炼;有恒心、舍得让孩子吃苦;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具体指导。

▲说理教育法:谈话时做到情理交融;讨论时做到民主平等。

▲榜样示范法:重视榜样示范;引导孩子向榜样学习。

▲兴趣诱导法:重视孩子的兴趣;发现兴趣,引导孩子发展个性特点;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孩子的兴趣。

   ▲暗示提醒法:掌握暗示方法:语言暗示;行为暗示;表情暗示;情景暗示。

▲活动探索法:重视活动探索;具体指导探索活动。

▲奖惩激励法:正确进行表扬和奖励;慎用批评惩罚。

 第五章   特殊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本章分阶段阐述从胎儿到婴幼儿四个阶段的家庭教育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胎教的含义和作用 孕期保健 胎教的科学方法。

2.掌握:幼儿个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和家教要点。

1、胎教(理解)

▲胎教的含义和作用 胎教是指从怀孕开始,科学地控制和调节孕妇体内外环境,有意识地给予胎儿感觉器官已良性刺激,促进胚胎发育,而采取的一系列保健措施。胎教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孕期保健  了解孕期保健的知识。

▲胎教的科学方法 记忆胎儿的成长过程。三种胎教方法:音乐胎教、抚摸胎教、语言胎教。

2、0~1岁婴儿的家庭教育(掌握) 

▲新生儿的保教策略 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求建立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进行母乳喂养;认知能力训练;进行运动训练。

▲一岁左右幼儿的家教要点 语言能力培养;运动能力培养;认知能力培养;安全问题关注。

3、2~3岁逆反期幼儿的家庭教育(掌握) 

▲2~3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发展;自我意识发展;情绪情感的体验促进社会性发展。

▲2~3岁幼儿的家教要点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儿童的优良个性;正确对待儿童的逆反期。

▲做好入园准备工作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加强自理能力培养。

4、5~6岁儿童入学时的转折与家庭教育(掌握)

▲5~6岁儿童的发展特点 语言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初步形成。

▲5~6岁儿童家教要点 组织和指导儿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提供条件让儿童多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儿童求知探索精神;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创造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

▲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心理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独立生活准备。

第六章  特殊类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本章内容涉及四个模块: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离散家庭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对特殊类型家庭教育问题进行阐释。

    教学目标:

1.理解:智力超常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智障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2.掌握:各种特殊类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1、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理解)

▲智力超常儿童的发现与鉴别

超常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上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

超常儿童的特点:感知觉敏锐,观察力强,语言表现好,表达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逻辑性强,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充满自信心和好胜心。

▲智力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掌握) 正确认识孩子;了解兴趣发挥特长;抓住关键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整体提高全面发展;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

▲智障儿童的发现与鉴别(理解)

智障儿童,又叫弱智儿童、智力落后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儿童的智力和活动能力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的水平,并表现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掌握) 运用游戏训练幼儿的感知觉和动作;加强语言能力的学习;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与正常的儿童交往能力;注重对孩子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经常带孩子去户外活动。

3、离散家庭的教育问题 

▲离散家庭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理解)

离散家庭指夫妻双方因离婚、丧偶而仅有一方同未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也叫单亲家庭或缺损家庭。影响:对身体发育影响;对心理健康影响;对性格影响;对人际交往影响;对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影响。

▲离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理解)

教育之责难履行或不履行;教育方法失偏;父母之爱不完整;家长往往缺乏良好的心态。

▲离散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掌握)

走出阴影保持良好心态;从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出发善待对方;让孩子多交朋友增进社会交往;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切忌期望值太高;严格合理的教育培养其自理自立能力。

4、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理解)

对孩子片面重视物质满足忽略精神需求;忽视隔代教育的弊端;忽视思想道德上

行为意识上的教育;忽视对孩子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理解)

性格孤僻、情感冷漠;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内心封闭、情绪低落,缺乏爱心和主动交流;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缺乏道德感和抗诱惑能力,有撒谎欺骗行为。

▲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掌握)

    强化监护意识,确保家庭教育力量;增强对留守儿童的亲情关心;更新观念,提高水平;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重视净化周围环境的影响;建立民工子弟幼儿园;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社区教育一体化。

      第七章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

本章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和任务;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和任务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

2.掌握和运用:掌握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  学会运用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教育合作活动设计的原则。

1、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和任务(理解)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为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校、社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向有子女的家长提供教育帮助和指导,使被指导者及其家教水平发生积极变化的一种社会公益型活动。

它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带有师范教育性质的成人业余教育,是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前家庭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和任务

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指导家长家园合作教育;向家长进行法治教育;

▲教师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教师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作用的中介和桥梁,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是儿童家长施教的合作者;是儿童家长参教的评价者;是儿童家长意见的采纳者;是儿童家长心声的倾听者;是儿童家庭隐私的保护者。

2、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理解) 

▲尊重家长原则:

要尊重职业身份、自身条件不同的家长;要尊重孩子情况不同的家长;还要尊重喜欢提意见、反映问题的家长。

▲区别对待原则:

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出发,进行分类指导;要从家长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分类指导;从家庭教育具体问题出发。

▲要求适度原则:

由于家长的文化教养、职业状况、精神面貌、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切合实际,是家长能力和物力所能够达到的。不苛求,不硬性指派,符合科学,符合实际。

▲双向反馈原则:

要变幼儿园的单向宣传为家园双向沟通。既要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的信息,也要努力收集家长反馈的信息。

3、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途径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期一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与规律;幼儿的个别特点与实际水平)幼儿园教育的有关知识;更多地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幼儿园工作与家长交换意见;有关儿童保护和教育的法规政策和文件;指导家长提高个人的一般素养和教育素养。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家庭教育讲座和报告会;家长会;辨析评论会;家长园地;家庭教育咨询;家庭访问;家长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电话访谈;网络互动。                                   

4、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活动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活动的意义

为幼儿身心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幼儿园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可以密切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教育合作活动设计的原则

教育性;娱乐性;适宜性;针对性;发展性;经济性。

第八章  社区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本章内容涉及两个具体内容: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

教学目标:

1.  理解:社区教育及其特点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  掌握: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

1、社区教育概述(理解)

▲社区的概念 社区是由一定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地缘文化的、有秩序的、有感情的人群,进行一定社会活动的地域空间,是具有共同利用的居民的结合,重视人和人的相互交往和互动。

▲社区教育及其特点

社区教育就是由社区举办的教育。为了把本社区的劳动后备力量培养成具有一定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实用人才,或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其他非专业性的诸如文化、艺术、修养等各方面的教育,专门设立一些社区学校或利用一些其他公共场所组织的一些专门的活动以承担和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地域性;大众化;开放性;伙伴合作。

2、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掌握)

▲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家庭教育的意义

能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能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能提高学前儿童的运动能力;能培养学前儿童的民族精神。

▲社区资源的开发

全面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资源优势;充分体现社区资源特色;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的价值。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

便利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灵活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途径

日常生活中利用社区资源;通过专门的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利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

情感体验法;探索发现法;尝试操作法;情境学习法;亲子活动法。

▲家长在社区教育活动中的角色

支持者;参与者;孩子的伙伴;观察者。

第九章 新形势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本章涉及两个内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新形势及其发展。

教学目标:

1. 理解: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2. 掌握:纠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的方法

1、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理解) 

▲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迷信消费、人情消费等“伴生物”,给儿童的成长和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家庭结构和规模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家庭内部的关系。由于家庭关系单纯,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这容易造成双亲对子女的过度关心、过高期望以及以溺爱子女为特征的不良教育态度,从而给孩子的健康发展和家庭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家庭类型的变化趋向多样化

有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留守家庭、隔代家庭等多种类型。

▲家庭劳动的日益机械化和社会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家用电器大量涌入家庭,部分代替了繁重的家务劳动,家庭生活日益科学化。中国社会转型特点之一就是家务劳动向社会转型比例愈来愈大。

▲家庭生活日益信息化

现代信息传播工具大量进入家庭,从积极方面看:信息来源多样,极大地拓展了孩子眼界及家庭教育内容,受到娱乐同时,得到了教育;从消极方面看:以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日益抢占了孩子在家庭中的时间和空间,减少了亲子间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减少了孩子户外活动和与外界的交往。

▲家庭早期教育备受重视但存在的误区较多(掌握)

期望值偏高;过度超前;过度教育;过度关爱;教育内容片面化。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变革(掌握) 

▲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正确认识和评价子女

儿童是人,生来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

儿童是迅速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儿童是一个完整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独具个性特点的人,其发展具有个性差异;

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发展自己的主动性;

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儿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给成人以启示,家长应该向儿童学习。

▲改进亲子交往方式,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

坚持民主平等、尊重儿童人格;讲清道理,制定明确的行为标准;重视沟通,促进情感交流;适当运用奖励,避免使用惩罚。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创建学习型家庭

创建学习型家庭: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保证共同学习的时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正确发挥老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年轻父母要明确自己的教养责任,不应将教育、抚养的责任全推给老人;

    老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可以协助料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不能替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父辈与祖辈优势互补,父辈的书本知识与祖辈的实践经验相结合;

    老年人要主动地更新知识和观念;

年轻父母要尊重祖辈的感情需求,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

社区和幼儿园要承担起提高祖父母教育素质的责任。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纲要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复习纲要

1、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a、学前儿童(0-6岁儿童)b、学前儿童家长(父母、祖辈老人、非亲监护人)c、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老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d、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幼儿园、)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由四类对象、四个过程、两种环境和社会大背景四个要素构成

3.  学前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具体过程:a、学前儿童的发展b、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c、学前儿童家庭的指导d、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者

4.  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5.  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的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集体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6.  调查研究的类型:a、现状援救、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比较研究d、发展研究

7.  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研究方法。

8.  实验研究的变量:a、实验变量、b、效果变量c、无关变量

9、行动研究的兴起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后期)

10. 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时间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研究方法。

11.  学前儿童家庭的发展趋势:a、“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b、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c、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

12.  教育的四大支柱四种基本学习能力:a、学会认知b、学会做事c、学会共同生活d、学会生存

13.   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

14    家庭的特征:a、两性结合,延续后代、b、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c、是人类的基本群 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因此满足人 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需要。

15.  家庭发展的形式: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b、一夫一妻制家庭

16.  血缘家庭: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以结为夫妻。即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的婚姻构成了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血缘婚姻。

17. 普那路亚家庭:属于群婚制,也叫团体婚姻。

18.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再向前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

19. 家庭的生命周期:一个家庭成立到消失,大约经历五六十年,四个阶段:a、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b、孕育孩子阶段c、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d、孩子长大成人阶段e、老年阶段

20. 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又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1. 家庭结构内容:a、家庭成员(的分类构成了家庭的类型结构)b、家庭成员(的多少构成家庭的规模)

22. 家庭结构的类型: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残缺家庭e、隔代家庭

23. 核心家庭:指已魂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4 主干家庭: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5. 隔代家庭:指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父母出去形成的留守子女)

26. 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一个以上的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27. 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小型化、核心化

28. 家庭关系:又称家庭日记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互相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9.家庭关系的特点:a、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b、家庭关系最为持久、稳定c、家庭关系表现出一种其他任何社会关系都不曾有的连续性和承先启后性.d、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道德的监督。

30.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31.亲子关系的特点:a、是不可选择的b、是永久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c、有特定的权利与义务

32. 家庭的功能:固有的的功能和历史的功能

33. 固有功能:a、生育功能b、性生活功能c、抚养和赡养功能

34. 历史功能:a、情感交往功能b、生产功能c、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e、宗教功能f、政治功能

35. 宗教和政治功能不为家庭所须,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

36.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湿度和法律c、传统习俗与伦理道德

37.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

38. 家庭功能的变化:a.生育功能逐渐退化b.生产功能从丧失恢复c.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

d.教育功能分化e.赡养功能弱化

39.  家庭教育包括:a、父母教育子女b、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

40.  对学前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重要地位

41  家庭教育的性质:a、非正规教育b、是亲情的教育c、是稳定、持久的教育

42.  家庭教育的特点:a、教育内容包罗万象b、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c、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43.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b、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c、集体教育不仅是家庭内的个体行为,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44.  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注意:a、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工作,发挥整体合力

b、要充分调动家长主动关心子女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发扬家庭教育的优势

c、学校对家庭教育的知道要加强可操作性,落实到实处d、家庭教育指导要面向全体家长

45.  家庭对学校工作的参与主要体现:a、家长应该为孩子成长创设良好的条件b、在日常生活中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不足c、热心学校工作,充当学校教育的好参谋、

46  社区教育:就是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

47.  终身教育:就是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教育的过程中

48.  终身教育的推进是以建立学习社会为标志的

49.  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因为现代社会唯一能持久保持的优势就是你比对手学得快,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学得越多,越感觉自己无知。因为永远达不到永远的卓越,所以必须不断学习,家庭也是一种组织形态

50、建立学习家庭对于人们体验生命力的发挥,体验生命的一样,重新创造自我有无限价值,

51.学习型家庭的表现特征:a、家庭成员有终身学习的理念,b、要有自主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c、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投入

52.生活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父母的角色:a、社会地位b、教育背景c、个性特征(性格)d、成长经历

53.  称职父母的典型特征:a、身体素质b、道德品行c、观念意识d、文化修养e、人生态度

54.  祖辈家长:比父母长一辈的家长

55.  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a、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c、监护家庭d、留守家庭

56.  祖辈家长的家庭类型以:a、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c、留守家庭为主

57.  亲子关系:就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58.  社会转形期的亲子关系的新发展:a、生活节奏加快,社会流动性增加,亲子之间交流接触机会降低b、子女的自主意思增强他们追求亲子之间的平等对话,并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不可忽视、

59、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直接、集中

60.  亲子间的良性互动的表现特征:a、相互尊重、相互信任b、对方之间有一种责任感c、彼此亲和,真诚的欣赏对方

61.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a、父母自身的因素b、子女的因素c、环境因素(A传统文化背景B、时代风尚)

62.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63. 家长教育观念它规定着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和行为。

64.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激励的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65.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包括1、儿童观2、教育观3、人才观

66.  简述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学前儿童家长的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就构成了儿童观

67. 《儿童权利公约》  无歧视原则:不论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其社会出生、民族、语言、宗教、性别如何,不论是正常还是障碍儿童,都应当在不受任何歧视或忽视的情况下,享受他们的一切权利。

68.  儿童利益优先原则: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

69.  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儿童观:a、孩子是一个非成年人需要家长的关心和照顾b、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应当尊重他的权利和人格c、孩子是一个有潜力的人,家长应当信任和培养他,d、孩子与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

70.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他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71.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教育观:a、儿童是独立的个体b、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需要c、家长应了解学前儿童作为正在成长中的个体,支撑其躯体、协调其行为是丰富的精神世界。

72.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的因素:a、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辈分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b、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c、学前儿童家长不同的职业对其教育观念的影响

73. 祖辈参与家庭教育,具有的心态:a、慈幼心理b、义务心理c、补偿心理d、享福心理e、返童心理

74.  慈幼心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5.  补偿心理(祖辈年轻的时候,没有精力对子女施行足够的教育,如今在孙辈上补偿)

76.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倾向,他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述,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77.  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  两个维度,将父母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威、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忽视冷漠型

78.  鲍尔特温以人格不同,划分教养方式

79.  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能够充分理解孩子的兴趣和要求,经常向子女提供足够而有效的信息,并言传身教、引导子女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而家长则表现出冷静的热情和克制的疼爱

80.  日本森重敏根据母亲不同性格,四种育儿方式a、细致干预型b、垂直的亲爱c、情动型d、水平亲和型

81、垂直的亲爱型教养方式的母亲。其忧郁性的倾向一般很少,易受性和主观性的倾向(空想、敏感、不能客观地待人处世)也很少,其适应性的倾向较强

82.  情动型教育方式的母亲,其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

83.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a、民主权威型b、绝对权威型c、娇惯溺爱型d、忽视冷漠型

84.  绝对权威型多采用体罚、训斥的教育方法

85.  影响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的因素:a、家长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b、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86.  孩子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a、孩子的性格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b、孩子的年龄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c、孩子的性别对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87.  家长本身特点对教养方式的影响:a、夫妻夫妻关系对其教育方式的影响b、家长受教育程度与职业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

88.  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条件下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89.  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的类型:(影响并要防止的要求ABCD)

一、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A、家长的主观随意性B、忽视沟通、拒绝沟通C、轻信、胡猜

二、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A、评价缺乏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及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   

B、评价缺乏依据,贬低孩子C、带有过重的感情色彩。D错误归因评价

三、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A、亲子关系没有一定的宽容和松弛度B、家庭教育没有规约

四、处理儿童问题的能力:A、片面了解,掌握情况B、未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的知识

90.  了解儿童需求的能力是学前家长必须具备的能力,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条件。

91.  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是学前儿童 教育孩子的基本条件

92.  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指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能力

93. 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水平的能力表现为:a、评价幼儿发展的趋势b、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

94. 评价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a、评价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b、评价幼儿的社会情感水平c、评价幼儿的社会行为水平

95.  提高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a、委婉真诚b、表达希望c、表达失望d、表达异议

96.  孩子的精神需要:a、安全感需要b、交往的需要c、信任的需要d、交往的需要

e、创造探索的需要f、成功的需要

97.  了解幼儿需求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一、了解儿童安全感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二、了解儿童被信任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三、了解儿童交往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四、了解儿童创造需要的能力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五、.了解儿童成功需要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98.  游戏规则法:做游戏时。是家长利用游戏规则,向孩子提问。例:这个游戏规则是什么?它能不能改变?

99. 故事难题法:家长在讲故事时,向孩子提出有关道德的难题,要求孩子作答的方法

100.  投射测验法:又称故事续讲法:家长讲故事,当讲到主人翁的行为以后,让孩子讲结局。

101.  移情测验法:家长设计能够引起移情的情景。来测量孩子对他人情感的各种体验的方法。

102.  在温饱获得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心理最突出的需要就是(安全感的需要)

103.  孩子的安全感从何而来?a、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和睦b、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同伴和团体的肯定和容纳

c、孩子的安全感来自对自己的信心。自信心能使孩子获得内心稳定和安全感。

104、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强的学前儿童家长:

一、给孩子时间、空间上的自由,注意亲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让孩子有自己做主处理事情的自由。培养孩子“从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坚持心、责任心

       二、孩子和家长之间有共同制定的约定和规定,孩子做到,父母也要做到,这样才能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

105、协调亲子关系的能力弱的学前儿童家长:

  一、由于父母子女相处的时间相当长名家台关系又没有相当的宽容和松弛度,造成孩子极为被动,失去行为空间和心理空间,亲子冲突必然频繁。

  二、家庭教育没有规约,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讲道理的约定,因此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不堪设想。

总之:亲子之间冲突频繁,有很多副作用,损害家庭正常气氛,损伤孩子的心理健康、破坏孩子积极的智力行动,因而不能等闲视之,另外、亲子工资冲突引起的紧张体验过多,过于持久,会从根本上伤害孩子,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阴影。

 106.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化的人。

107. 家庭教育的目的a、人的社会化b、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c、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

108. 后喻文化:是指年轻一带将文化知识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长辈的过程。(长辈向晚辈学习)

109.前喻文化:晚辈向家长学习

110.并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

111. 反向社会化---后喻文化:指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递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112.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和设想或规定。

11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包括:a、对家庭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幼儿在体力、智力、品德、审美等       方面发展的方向及其程度,以形成某种预想的个性结构。

b、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的社会需要

11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a、健康教育b、认知教育c、品行教育e、审美教育

115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是,把家庭教育放在第一位

116. 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激发孩子参加户外锻炼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117. 认知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任务---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的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 要求:(格外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a、发展孩子倾听语言的能力b、应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c、发展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d、发展孩子的识字能力

118.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一、2—6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二、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丰富词汇的关键期、三、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四、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119.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审美任务:a、引导孩子感受美b、启发孩子表现美c、鼓励孩子创造美d、塑造孩子心灵美

120.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a、寓教于生活和娱乐中的原则。b、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原则。c、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要求一致和教育方法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121.   理性施爱和要求适度原则:

理性爱施:a、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以无私的亲情热爱子女,更需要情感与理智相结合。b、家长热爱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针对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教育。这种爱是受理智支配的c、要贯彻理性爱施的原则,学前儿童家长不仅要有正确的教育观、而且要有正确的儿童观。

  要求适度:a、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严格的要求才是认真有效的教育b、教育要求的合理适当,主要体现在要求的目的性、可行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几方面。教育要求应从教育目标出发,有明确的教育目的。c、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教育要求的适当合理,可以转化为孩子的自身需求d、儿童合理要求获得适当的满足后带来的积极情绪,对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健全的个性品质有深远影响

122. 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原则

    全面发展与发展特长:

a、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全面发展和发展特长的矛盾,是家长必须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的问题

       b、木桶理论认为,木桶是由多快木板组成,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所有木板的共同长度和质量,孩子

各个方面如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审美等类似一个木桶,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

应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各方面都得到增长,全面提高幼儿的能力和水平,

c、在学前阶段,由于孩子的兴趣爱好非常的广泛而又不稳定,因此,家长只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发展。

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

a、个性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在孩子的个性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就越来越大,个性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b、孩子的个性特征不同,教育和训练也应因人而异,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因材施教。

c、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必须承认、正规、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发挥孩子的不同优势,使优良个性发展,不良个性纠正,应当根据孩子的个性倾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势利导,促使发展

总之:学前儿童家长要a、全面关心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子女培养造就成才。

 123. 维生素C对胎儿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造血系统健全和集体的抵抗能力都促进作用。

124. 妇女受孕后3个月内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

125.尽量避免病素感染,如: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肝炎、风疹、麻疹、腮腺炎和疱疹等

126. 避免药物乱用:如四环素、磺胺素、安眠药、避孕药、过量维生素A、K、B、O。抗癌药(维生素C无害)

127. 影响孕妇情绪的原因:a、夫妻关系不良b、孕妇与母亲关系不良c、担心体形变化

d、性别期待和产程危险的压力。e家庭生活压力。f. 影响孕妇情绪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家庭因素和孕妇自身的认识因素

128. 胎教:是指在妊娠期间,在外环境上,母亲自身的精神情绪上对胎儿发育施加影响,试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因素、促进胎儿身体与智力方面的良好发展。

129. 胎教的内容:音乐、言语和胎儿体操。

130.言语的刺激方式:1、多与乳婴儿交谈2、开展早期教育

131.乳婴儿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一、1-3岁是乳婴儿学习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二、2-3岁是乳婴儿掌握基本语法和句法的关键期。三、到3岁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132.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内容:1、发现个人能力2、建立常规,对个人行动负责3、区分社会角色,学习与人相处

133. 学前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家长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134. 民主权威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正面说理、表扬、鼓励为主,与恰当的批评惩罚相结合

135. 绝对权威型:对应的教育方法—强制压服、训斥打骂和禁止、管束

136.娇惯溺爱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无原则的赞许和肯定,或以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

137. 忽视冷漠型:对应的教育方法—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138.非期望行为:是指家长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39.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原则:a、理智性原则b、渐进性原则c、适切性原则

140 . 对非期望行为的管教方法:a、榜样示范法b、正面说理法c、暗示提醒法d、批评惩罚法5、自然后果法

141. 榜样示范法: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142. 正面说理法:就是通过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的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143. 暗示提醒法:是父母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能的家庭教育方法。

144. 批评惩罚法:是父母对幼儿不良的观点、行为作出否定评价,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与错误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145. 采取批评惩罚法有注意:a、要注意孩子的个性身心等发展特点b、要注意批评、惩罚必须公正、合理 c、批评惩罚要讲究方式和时机

146. 后果自然法:就是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147. 管教的策略:a、行为改变术b、民主儿童训练策略c、沟通策略d、父母效能训练e、沟通分析

148. 民主儿童训练策略是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

150.与孩子沟通的基础是建立在尊重和技巧上的

151. 父母效能训练是高顿为了教父母如何有效的教养孩子所提供的训练课程而提出来的

152. 父母效能训练的技巧:a、父母主动的倾听b、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解决问题

153.  在人际关系中有4种基本态度:我好----你也好;最健康的生活态度。我不好—你好;沮丧的生活态度。 我不好—你好;挑剔的生活态度。我不好---你也不好;破碎的生活态度

154.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属于一种成人教育。

155. 家庭教育的渠道:a、幼托教养机构的指导b、社区的指导c、企事业机关的指导d、大众传媒的指导

156.家庭教育指导的直接目标提高家长的素质

157.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教育外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一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158.对家长进行的家庭教育的目的:a、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成对子女正确的教养态度,培养 教育子女的能力。b、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包括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正确对待子女的行为、表现,对子女实施适当的主动教育d、恤金幼儿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159. 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任务:a、指导家长优化家庭环境。b、指导家长提高养育水平c、指导家长提高教育水平 d.指导家长与幼儿园合作教育 e、向家长进行法制教育

160.  学前家庭教育的指导的对象:a、家长与子女b、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家长c、不同身份的家长

161.  家庭教育指导的原则:a、双向互动原则b、家长主体原则c、共同成长原则d、分类指导原则e、因地制宜原则f、整体性原则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62. 指导内容的要求:a、指导内容的时代性b、指导内容的阶段性c、指导内容的针对性

163.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是指指导者有目的、有针对地直接指导家长,影响家庭教育的做法。

164.家庭教育的指导常用形式:a、个别指导b、集体性指导活动c、介绍、推荐、提供文字音像资料

165.指导形式的要求:a、指导形式的多样性b、指导形式的开放性c、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66. 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应改变单一性,提倡多样性,改变封闭式,提倡开放式,改变灌输型,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

167.  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a、家长学校b、亲子学苑c、家庭教育咨询站d、家庭教育网站

168.  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评价:

一、家长投入情况a、家长的参与率b、家长参与指导活动的认真程度c、家长参与指导活动的主动性d、家长主体发挥的作用

二、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有否变化:a、家长的教育观念b、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c、家长的教育能力。

三、家长的家庭行为有否改善:a、创设家庭环境行为b、对子女的主动教育行为c、对子女的被动教育行为d、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有否变化

169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基层组织指导单位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的经验,引导基层单位开展课题研究、指导筹建家庭教育实验基地和组织家庭教育研究成果的研讨活动是三项重要的工作

170.  家庭教育的科学研究:a、研究课题b、研究基地c、培训工作与研讨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庭教育中的格言精选,从中你会受到哪些启发?
过度期望:教育孩子的最大误区
2_幼儿一班,家庭教育的科学与艺术观后感
论家庭教育重要性
请家长进课堂——驼人新城学校幼儿园科技节
学龄前儿童性教育,作为家长该怎么引导孩子,才不觉得尴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