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作者:林玲

农村小学推行全员寄宿制教育,家长最担心的两个问题:一是孩子在家里生活惯了,能否在学校独立生活?饭是否吃得饱?能否自己睡觉……二是学校的管理能否跟得上,尤其是孩子在学校的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证。我结合学校推行全员寄宿制教育的经验,就家长担心的两个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给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材料,旨在抛砖引玉。

一、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意义

1、家长担心什么,学校首先就应该解决什么,把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在家长担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上,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农村小学推行寄宿制,家长清楚地认识了寄宿制教育给农村孩子所带来的希望,主要的问题是孩子在学校能否在校把饭吃饱、吃好,家长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了第二位。例如,A校开学时,就有数百家长,站在食堂门口,看着自己的孩子吃饭,甚至有个别家长,担心孩子挤不上饭,亲自站在学生队伍里,替代学生排队。我们不去评论家长的做法对不对,但就这件事情所反映的问题,却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工作能否让家长放心,能否让家长迅速适应农村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新情况。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认可,我们的寄宿制教育就等于是一句空话。我为家长算过一笔帐:一名学生在校一月的最低开销为100元,平均每天生活费用为4元左右。这4元钱能够让学生吃多好,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寄宿制教育中,保证让学生吃饱,合理营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我还为家长算过另一笔帐:一名学生一月的最低开销为100元,一年的最低开销为1000元,这个数字,对于农村普通家庭来说,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极贫困的家庭,困难重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解决了家长担心的问题,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放心地去挣钱,不必担心子女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减少家长不必要的牵挂。

2、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必须弄清楚家长为什么在实行寄宿制以前,坚持早送晚接,实行寄宿制后,又给家长带来什么便利。有的学生距学校十多里,途经茂密的森林,或湍急的河水,或遇飞禽走兽、流浪狗,513岁的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令家长担忧,家长们只有放下繁重的农活,天不亮就送孩子去学校,下午放学提前在路上等接,孩子疲于奔波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不能拥有自己的时间读书、学习。学生在学校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就可以安心在校学习,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家长只要星期一送到学校,星期五来学校接孩子就可以了。

3、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培养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当今社会对儿童终生发展的要求。儿童喜欢自由自在,随意行事,嬉戏打闹,并且充满了个性。现在,农村夫妇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养双子女的家长很少,又大多外出打工,绝大部分学生是祖辈或亲友照管。祖辈大多缺乏文化,溺爱孩子,孩子缺乏意志磨练和独立生活能力;托管在亲友处的孩子,大都性格抑郁、缺乏自信。学校教育正是弥补家庭教育缺陷的有效形式。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学生的婆婆,到学校给孩子换被子,担心把公寓楼的地板踩脏了,我让她比较一下学校的育人环境与家庭有什么不同,这位老婆婆对学校赞不绝口。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寄宿制教育是让家长认可的、放心的,能够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给农村孩子一个较高的教育起点。

二、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低年级女生,生活教师就必须亲自给他们疏头、洗脸,并在具体生活中,让他们大胆尝试,储备一些经验,逐步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这些日常琐事。再如,对高年级学生,生活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生活、独立做事,主动辨别生活中对与错,学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小同学。现在的农村孩子,不管是家庭贫困的,还是家庭条件好的,养尊处优的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性格,如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安于享受……实行寄宿制后,大同学、小同学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发展,互相影响,共同进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层培养,同学之间又相互交流,形成一个和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集体。

2、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我们在培养学生生活能力的时候,不能把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培养学生如何生活的活动,他涉及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应该把他纳入学生学习、生活这个整体中去思考,也不能一提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就认为是生活教师的事,其实,生活教师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更不能把学生的生活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学生的吃饭、穿衣、睡觉,要把他理解为更广泛意义上的一种综合能力,贯穿于学生的一切活动中,当然,吃饭、穿衣、睡觉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生首先应当具备。生活教师、任课教师以及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承担起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任务、目标以及对生活的审美,都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与寄宿生活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独立生活,每天都生活的很快乐。

3、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替代家庭教育,他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家长是学生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的最早的教育,且受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母爱教育、父爱教育、亲情教育等内容。实行寄宿制前,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较长,很多观念、思维方式受家长影响较多。实行寄宿制后,学生与老师生活的时间增加,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内容增加,这种量的变化,不是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一是学校教育增加的内容,既有家庭教育的内容,又有学校教育的内容,例如,学生就餐必须排队,排对——这是家庭教育“吃饭”没有的内容,不被家长所强调,但“吃饭”这件事情,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二是学校教育增加的部分,弥补了家庭教育的不足,目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孩子由祖辈或亲友托管,性格往往表现为孤僻、缺乏爱心,学生在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与同学相处,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恢复信心,树立全新的集体观、荣辱观,并不断地在“一帮一”的活动中关爱周围的人和事;三是学校教育增加的部分,是家庭教育无法替代的,“生活管理重于教学管理,生活设计重于教学设计”,学校的学生生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这是家庭教育无法达到的水平。

4、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必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一个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学生终生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活技能,激发学生终生爱生活的愿望,引导学生占有人类共享的普遍价值观,养成终生对生活负责任的态度,并具有基本的实践能力,从而具备规划人生的能力,切实奠定学会生存的价值支柱。

三、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

1、针对年龄不同的学生,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学校在构思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后勤工作计划时,必须做到“胸中自有一盘棋”,必须遵循“生活管理重于教学管理,生活设计重于教学设计”的原则,并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导教师科学地制定具体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计划。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时,必须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工作融会贯通于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生活教师在制定工作计划时,要在具体上下工夫,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不同个体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

2、生活管理、生活设计是实现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生活教师既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服务者,又是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合作伙伴。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大多数是年龄在40岁以上且责任心非常强的教师,他们过去担任教学工作,现在担任专职生活教师,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作观念也相应的发生了许多变化。生活教师就是要管好学生的穿衣、睡觉、吃饭……并对这些活动进行科学设计,让他们充满童趣,被儿童所喜欢。例如,“吃饭”这件事可以这样设计:“饭前一支歌,饭中定位子,饭后走一走”,这样的生活设计,既解决了学生就餐的问题,又加强了学生的养成教育,一举两得。再如,年龄小的女同学疏头困难,生活教师很难独立完成这项工作,采用“一帮一”的形式,让大同学帮助小同学,这样的生活设计既减轻了生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每位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得到锻炼。

3、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在生活中自理,在自理中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如何生活、如何自理的方法,这是寄宿制教育的一个亮点,它克服了学生在家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弊病。如何教给学生正确的生活自理方法呢?一是生活教师设计好专题生活讲座,把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嫁接到生活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创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教学情景,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方法;二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给学生讲生活自理的方法,与生活教师互相配合,形成教育活力;三是指导学生自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方法。

4、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强化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开始推行寄宿制教育时,生活教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管理方面如同丝麻,理不清头绪。生活教师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借鉴“分层教学法”:一是让学生安心住校,保证吃好、住好,做好寄宿生的思想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全面了解寄宿生的生活基本能力,开展“一帮一”、“结队子”活动;三是树立榜样,以一个寝室或一个班级作为突破口,搞好试点,然后将取得的经验广泛推广,引导全校学生借鉴、学习。

5、拓宽培养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一是开展学生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开阔学生眼界,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二是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生活教师制定文明寝室的评比方案,组织各班、各寝室认真学习,严格按照评比方案定期评出文明寝室;三是开展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评比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四是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竞赛活动,让学生把自己在学校学习中得到的生活知识应用于实践,例如,帮助妈妈叠被子、洗碗。

四、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农村小学实行全员寄宿制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全员寄宿制教育的办学声誉。无论是教学一线的任课教师还是生活教师,必须具有爱心、耐心、细心。一是教师要具备父母般的爱心,对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任劳任怨,用科学的方法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二是教师工作要有耐心,对学生就象对待自己的眼睛一样,用最大的耐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引导学生从小独立生活、独立思考;三是教师工作要细心,细心是寄宿制教育的底色,教师要用自己敏锐的眼睛,悉心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并给学生做细致的教育工作;四是教师必须勤奋,俗话说:“教小学,说的话多,做的事多”,小学寄宿制教育,对教师的“勤奋”更是提高了要求,职业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持续发展

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必须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可操作性强,形成学校自己的特色,每位教师都能自觉遵守;二是建章立制工作必须与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相结合,充分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三是建章立制工作必须具备前瞻性,始终代表农村教育的最新改革;四是建章立制工作对教师要有激励性,在实践中不断激励教师开拓进取,挖掘教师主动工作的潜力。

http://www.anrene.com/2009/1214/5494.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自理能力培养法
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能力研究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三年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大全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盲童家庭教育,促进盲童健康成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