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不良人格特征及对策
 
 

作者:万 翼    来源:中国家庭教育

    一、研究背景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处于人生发展的十字关口。随着青春脚步的临近,青春勃发、精力旺盛的他们,眼界开阔,知识增加,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关注急剧增加,潜在的自我被激活,人格逐渐形成。“一半是孩子,一半是大人”的懵懂少年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关心,尤其更需要父母双亲的人格力量的感染及精心呵护。
    然而,对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来讲,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这个关键时刻,他们的双亲为了家庭的生存、发展而远离家乡,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祖辈们临时担负起父辈的监护子女的重任,教育孩子的责任主要落在祖辈身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加,这种“隔代监护”的现象在欠发达地区还会增多。如何使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已成为社会 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对“隔代教育”、“隔代监护”现象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但对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人格特征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试图通过校长、班主任的评价来了解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这个“特殊”学生群体人格特征中的一些负面因素,并提出调适的对策。
    二、研究过程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和座谈法。调查取样范围为经济发展在江西省属中等水平的一个县级市的8所农村初中,其中“隔代监护”的农村初中学生837人,“隔代监护”的农村初中学生比例为13.69%。问卷发至有关学校后,由所抽取的学校的领导及班主任分别填写《 农村隔代学生情况调查表》,并在部分学校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典型案例。调查表回收后进行数据处理,完成调查报告。
    三、研究结果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不良人格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厌学。在这次调查中,“厌学”成为众多的班主任描述“隔代监护”学生人格状况的首选。当问及这类学生最大的缺点时,有85%的班主任老师不约而同地把“厌学”作为首选。在问卷“学生成绩”这一栏目中,把学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良、中、差四档,请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为“隔代监护”学生的学习分档,统计结果表明,优为11.70%,良为22.08%,中为32.44%,差为33.24%,即这类学生中学业成绩中、下面达三分之二以上,这与学业成绩的正态分布的理论相距甚远,也与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业成绩正偏态分布的情况有相当大的不同。班主任老师反映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提不起精神来,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在这8所学校中,辍学学生中有26.47%是来自于“隔代监护”家庭。
    二是内向。本次调查有75%左右的老师认为“内向”是这类学生人格上的缺陷,班主任反映这些学生平时胆小,遇事不敢做主,从众心理强。性格内向本并不是一件坏事,由于青春期的来临,一些中学生的个性与小学时代相比可能更为内向一些。在同一地区的对照班中,性格内向的学生只有50%,而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人格内向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缺乏依*,有一种不安全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祖辈不能解决;第二、学业成绩不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他们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三是暴躁。这次调查中有53%的老师认为,这群孩子性情比较暴躁,自我控制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闹纠纷,一触即发,动不动就打人骂人,甚至跟社会上一些人打架斗殴。这群孩子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祖辈管教不严,家境的贫困及对社会,对他人认识肤浅等原因,容易对社会现状及他人产生不满,自尊心强,感情脆弱,当遇到不顺心及不能理解的事情时极易冲动,产生攻击行为。这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在班级中人缘不好,得不到群体的承认与接纳,也是他们性格暴躁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懒惰。在这个群体的孩子身上,有一人格特征比别的同龄孩子更明显,那就是懒惰,不勤奋、生活自理能力产左。有51%的班主任认为这些孩子比较懒,做事拖拉,依赖性强。由于是祖辈监护,传统的“隔代亲”使祖辈在监护孙辈上更容易满足孙辈的要求,溺爱、包办代替、骄生惯养等现象比较普遍。祖辈们“临危受命”,惟恐在生活上照料不周,亏待了孙辈不好交待,无形之中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事事依着他们,从而养成了懒惰、做事拖拉的习惯,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生活自理能力自然不如他人。
    五是冷漠。有51%的班主任反映,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人格上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冷漠,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集体观念淡,缺乏同情心。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呵护,缺乏亲子之间的沟通,虽然也有祖辈的照料,但这与父母亲的爱不可同日而语,一些孩子认为父母远离家乡,是不管他,不爱他的表现,故而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对社会及他人有强烈的不信任感。在多种因素的交织下,他们逐渐形成了冷漠的心理,对人、对事缺乏应有的热情。
    四、对策
    “人无全人,金无赤金”,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以上不良人格特征在同龄学生身上也会出现,但为什么会这么集中地在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身上表现出来,这与“隔代监护”这种教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对孩子成长负有重要责任的政府,学校及家庭,有必要采取措施,为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一是加大学校网点布局的调整的力度,加快农村寄宿制中学发展的步代。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的逐年增多,各地应加快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的调整速度,扩大农村中学的规模并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入住率。在目前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亲职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让更多的“隔代监护”孩子入住寄宿制学校,无疑是解决这部分孩子成长发展中诸多问题的一个好办法。许多农村中学的校长及教师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家里,还不如让孩子住校”,建议只要条件许可“隔代监护”的初中学生都应寄宿。这些孩子入住后,因缺失父母监护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可能会因为住校而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是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来人口就学问题。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对中小学生7来讲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的空间模式。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家长,若能让孩子随自己到务工、经商之地就学,一方面能够加强亲职教育,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减少孩子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孩子接受城市的优质教育。但由于现行政策的限制,外来人口子女上当地中小学,除了缴正常的费用之外,还要交各种名目的“借读费”、“赞助费”,高昂的费用使许多家长望而却步。国家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家长的愿望与利益,适时调整外来人口子女就学政策,使外来人口的子女有机会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
    三是办好家长学校,提高祖辈的育人素质。“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作为对孩子有重要影响的成人,无论是父母亲还是祖辈都应有正确的孩子观念及科学的育人方法。在农村,父辈的文化素质偏低,祖辈的水平更低。这次调查表明农村初中“隔代监护”的祖辈的文化程度为:文盲53.27%,小学38.29%,初中5.85%,高中以上只有2.13%。祖辈们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家教观念陈旧,家教方式简单,很难与孙辈有效沟通。祖辈育人素质低是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不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目前不太可能改变父母外出的情况下,举办各种形式的祖辈家长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办各种形式的隔代家长学校,把爷爷、奶奶这些“临时监护人”请到学校来或送教上门,向他们宣传先进的家教理念,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指导他们搞好家庭教育。
    四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初中学生正处于渴望亲情、友情的“情感饥渴”期,这种情感的满足与否,将会对他们的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学校的领导、教师要高度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交往中,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用真情弥补由于父母外出产生的失落感。在学校里,在班级中创设家一样的温馨氛围。努力办好寄宿制中学,使学生真正找到家的感觉。同时,学校还可为这些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加强与这些学生的父母与祖辈的联系,定期向远在他乡的学生父母通报孩子在校的情况,并做好这类学生的家访作,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及家里的情况,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这群学生的健康成长。
(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留守儿童成长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幼儿的隔代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隔代教养家庭初中生的学习困难及其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