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引领孩子融入集体大家庭
——培养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策略
【教材内容】
江苏省教育系统家长学校教材《家长必读》幼儿园小班第二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增进家长对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认识。
2.通过活动,让家长掌握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有效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分享成功的家教经验,增进家长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策略,引导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教学形式】
观看录像、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互动
【教学时长】
100分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录像、幼儿园课程丛书、《幼儿健康状况调查表》
【教学对象】
幼儿园小班幼儿家长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声中迎接家长的到来,并请家长朋友签到。
2.导入语:孩子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就像小鸟开始学习自由飞翔,免不了让人担心:他(她)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吗?今天,我们通过观看录像、共同讨论就大家关心的一些话题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二、基本部分
1.案例分析,引出话题
案例内容:佳佳3岁了,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妈妈张罗着给佳佳找幼儿园,可是爷爷奶奶不赞同佳佳上幼儿园。奶奶说:“佳佳不会吃饭,到幼儿园怎么办呢?”爸爸说:“没关系,老师会喂饭的。”奶奶说:“那么多小朋友就几个老师,老师管不过来,佳佳肯定吃不饱的。”爷爷说:“佳佳胆子小,万一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怎么办呢?”爷爷奶奶不想让佳佳上幼儿园,说再过两年等佳佳大一点,直接上幼儿园大班。爸爸妈妈没有听从爷爷奶奶的意见,还是把佳佳送到了幼儿园。第一天从幼儿园回来,佳佳的眼睛哭得红红的,爷爷奶奶看了十分心疼,说佳佳在幼儿园肯定受了欺负,不同意让佳佳在上幼儿园。
讨论:佳佳的父母这样做对不对?佳佳还要不要继续上幼儿园?
教师小结:
(1)入园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孩子到3周岁以后,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与婴儿期有了很大的区别,这时的孩子渴望与外界接触,喜欢和同伴交往。同时,他们开始对周围世界发生兴趣,萌发了求知欲望,常常表现为好奇,好问,他们会不时地重复做一些在成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比如:反复开关电灯,反复装卸、摆弄物体,甚至会制造些故意弄坏玩具之类的“事故”。这些看起来是故意的“破坏”活动,恰恰是孩子一种最初的探索行为。此时,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按时送孩子入园,家园合作,给孩子提供及时的教育、引导,这对促进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极大作用。
(2)幼儿园是孩子社会生活的开始
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儿童提供专业的保育和教育的机构,除了幼儿园具有符合标准的固定场所与设施、专业的保教人员外,幼儿教师将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通过组织开展教育、游戏、日常生活等活动,来完成各项保教目标,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接受幼儿园教育,能够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少玩伴,更多的是对成人的依恋和依赖感。3岁以后的孩子有了建立密切同伴关系的愿望。幼儿园是孩子集体生活的场所。孩子在幼儿园可以结实自己的朋友、同伴,满足孩子交往的需要。幼儿园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幼儿在与老师相处和其他同伴平等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尊重、合作和服从等,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幼儿在与老师和同伴等多层面的交往中,能够体验人际间的关系,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有利于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儿童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意识的养成。
可见,集体环境下的系统教育,是我们家庭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发展,为了孩子能有更好地未来,家长应当及时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接受集体教育。
2.观看录像,了解表现
对幼儿来说,家庭是他可以依赖的、安全的、自由的生活环境。从家庭到幼儿园,是一种生活环境的变迁。这种变迁对幼儿来说是巨大的,陌生的,因幼儿还没有建立与新环境的某种和谐,种种的不习惯和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必然使幼儿产生许多不适应。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了解新生入园的一些表现。
(播放录像《新生入园第一天》)
(1)依恋对象转移型
【案例】晶晶来幼儿园时,妈妈为她带来了一条她在家最喜欢的小花被。妈妈离开幼儿园后,她一直紧紧抱着小花被不放。只要老师把被子一拿走,她就会哭喊:“我要小被!我要小被!”离园时,她从不忘记把小被带回家。第二天,她即使忘了带小被到幼儿园,也一定要家长回家把被子拿到幼儿园。
【分析】亲子依恋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3岁的孩子虽然独立性有所增强,但他们还没有长时间地离开过家长,并且对离开父母的时间判断不足,因而产生了期盼无期、焦虑和不安全的心理。家里带来的她眼前生活中最熟悉的小花被,自然成了晶晶唯一可以依恋的对象。可见,晶晶身上发生的状况来自于依恋对象的转移。
(2)家长焦虑影响型
奇奇一直随爷爷奶奶生活,入园第一天,奇奇奶奶到幼儿园仔细检查了教室、卧室、卫生间等场所的所有物品,看看是否有危险和不适的方面,还陪了奇奇一天。第二天,奇奇奶奶送奇奇到幼儿园门口,很不放心,一会儿问:“奇奇喝水吗?”一会儿又回头:“奇奇上厕所吗?”“热不热?”“想玩什么玩具奶奶给你拿”……奶奶一步三回头,当奶奶准备离开时,奇奇开始哭闹:“奶奶,我要奶奶!”奶奶离开后,奇奇自然加入了新生哭闹的行列,哭累了,就呆呆地坐着。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根据奇奇的情况,老师建议早晨由爸爸送奇奇入园。爸爸把奇奇送到老师手里,对奇奇说了声:“和爸爸再见!”就头也不回地走了,这天,奇奇意外地不再哭闹了。
【分析】奇奇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突然离开了亲人的照顾,内心感到恐惧和无助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奇奇奶奶由于对幼儿园的不放心、不信任,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焦虑情绪。反过来,家长的焦虑又通过他们不恰当的言行举止影响了孩子,更加加剧了孩子的焦虑反应。
而爸爸送奇奇入园时的那种果断,可能是奇奇还来不及用哭声来拒绝入园爸爸就已经离开了。他没有了撒娇对象,爸爸的情绪让奇奇反而感到了心理上的安全和对幼儿园老师的信赖,所以他也就不哭了。
(3)生活能力困难型
【案例】妈妈怀胎十月才有了洋洋,自然是疼爱有加,生活照顾无微不至。在洋洋入园前,妈妈为了减少洋洋的焦虑情绪,经常跟他说幼儿园是如何好玩,老师会怎样地喜欢他等,做了不少的前期适应教育工作。洋洋入园后虽然也哭,但妈妈走后,老师抱着他,也就不哭了。但他老是一步不离地黏着老师,特别到需要他自己解决的一些生活环节,如吃饭、午睡时,他就会经常哭起来。
【分析】洋洋妈妈虽然注意用语言引导孩子,减少了孩子对幼儿园和老师的恐惧和陌生感,但由于妈妈没有注意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使洋洋在生活活动中经常感到困难,因为又不会向他人求助,所以只能用哭诉来倾诉他的无助、无望和对集体生活的种种不适。
(3)交往能力缺失型
【案例】晨晨入园前跟同伴接触很少,入园后难以融入到小朋友之中去。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呆呆地发怔,不愿参加游戏,表现孤独。老师想请其他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会突然发怒,用手打人或用脚踢人,有攻击性行为出现。
【分析】出现晨晨这种现象,主要与家长平时不注意让孩子经常与同伴接触,从而造成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缺失有关。
当然,有些幼儿入园不适应,与其自身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有关,这种敏感性表现在他们对环境的恐惧或陌生上,这会加剧他们入园不适应的程度。也有的是因为行为规则方面所发生的变化造成幼儿入园的不适应现象。如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大多活动自由,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随意进行活动,但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一定的行为规则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对于那些较少受到约束的孩子来说,新入园免不了会有一定的不适应。
3.交流学习,探索策略
(1)经验交流 “我这样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请家长朋友讲讲自己的做法,分享成功经验。
(2)教师小结
上幼儿园,对于年幼的孩子,是他(她)正式离开家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独自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过群体生活,入园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一是心理准备。在孩子入园前,家长要经常有意识地提示孩子:你已经长大了,快要上幼儿园了,在幼儿园里,有喜欢宝宝的老师,可以教你学好多本领;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可以和你一起玩滑梯,做游戏,可开心啦!等等。可以全家模仿幼儿园的游戏、上课情景。使孩子从内心向往幼儿园。增加宝宝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采用积极暗示和鼓励的方法,消除孩子对幼儿园的陌生感,增强宝宝的自信心,并逐渐转化为对幼儿园生活的美好期盼。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与上幼儿园有关的书籍,以帮助孩子放松对幼儿园的紧张情绪;
反之,家长如果采用消极暗示:“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管你!”或者说:“这几天多陪宝宝玩玩吧,过几天就要送你去幼儿园了。”等等。那么,家长的这些言语会让孩子产生错误,误认为在幼儿园不如在家,幼儿园是惩罚自己的地方,从而造成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二是环境准备。孩子从家庭生活走向幼儿园生活,从家庭环境步入幼儿园大家庭,是生活环境的巨大改变。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幼儿园环境,从而缩短适应周期。在入院前,家长可以抽时间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环境,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幼儿园里看看玩玩大型户外运动玩具,看看小朋友是怎样做集体游戏的。还可以参加幼儿园组织的“适应班”游戏活动,认识老师及小朋友,让孩子熟悉放物品的小柜子、吃饭的小桌子、午睡用的小床以及小便和洗手的地方,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
三是能力准备。幼儿入园的能力准备主要是指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自理能力和初步的交往技能。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帮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家长可以在报名前后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在家中为孩子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并逐步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一般情况下可以晚上9点多睡觉,早晨7点多起床,然后用早餐,上午安排一个小时左右户外活动,中午12点左右午餐,饭后半小时开始午睡,下午3点左右吃水果和加餐。建立相对稳定的作息制度,能够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形成有张有弛的生活节奏。
基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如自己握勺子吃饭,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脱鞋袜及简单的衣服,学会提前表达大小便,自己如厕以及独立入睡等等。遇到困难或身体不适时,知道要向老师求助,如口渴、尿湿裤子等。
初步的交往技能:良好的社会技能所产生的良好同伴关系,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必要前提,也是人生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做法来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
首先要提供儿童合作的机会和鼓励儿童的分享行为。特别在独生子女家庭,家长要多带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并鼓励孩子想到别人,把玩具或食物与同伴分享。家里有好吃的东西时,可以让孩子充当分发东西的人,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分享行为所带来的快乐。
二是教会孩子一些交往沟通的规则、方法。从许多家庭教育方式的研究发现,如果家长热情而态度鲜明地要求孩子遵守社会礼节所要求的各种规则,那么孩子往往懂规矩、善于和别人交往;相反,纵容孩子的家长培养出的往往是攻击性强、不受同伴欢迎的孩子。因此,家长要根据儿童交往的内容和特点,适当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规则和方法。如爱护物品,礼貌待人,用请求、、交换的方法来获得自己需要的玩具、食物等。
三是要利用榜样的力量。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看电视、看图书、讲故事及孩子和同伴一起玩等机会,发现其中良好的交往榜样,明确地向孩子作赞扬的姿态。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待人的大度、诚恳,对于孩子是最好的榜样。
另外,还要让幼儿学会普通话,无论在什么地域,学会普通话可以方便孩子与他人交流、交往。
作为即将入园的孩子,可以和“同学”预热一下。家长可以策划一些活动,帮助孩子熟悉将来的同学。请老师帮忙联系住址较近的小朋友,开个室外聚会,帮助小朋友相互认识。或者自主地组织居住在附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帮助孩子学会交往。。
四是物质准备。提前预备开学用品,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选择一些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的衣服;软底鞋;准备一个孩子喜欢的小背包,放置孩子两套合身的换洗衣物、小手巾等。同时别忘了在孩子的衣物上绣上孩子的名字,也可以缝上简单的字母缩写。无论什么方式,为安全起见,要把名字绣在老师能够找到的地方,而陌生人无法轻易见到的位置。
4.关注细节,提升能力
孩子入园时,家长如能注意好以下十个细节,将有助于提升自己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能力。
(1)家长要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个人喜好及特殊习惯等,让老师在熟悉、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减少孩子在园地不适。
(2)每天早饭后要间隔半小时再送孩子上幼儿园,避免孩子到幼儿园一哭闹把食物吐出来,使孩子感到害怕和不舒服,而且孩子静心后会感到饥饿而影响情绪。
(3)刚入幼儿园的孩子也许还没有养成喝水的习惯,回家后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补充水分和维生素,避免孩子因分离焦虑而带来的大便干结状况或因积食上火生病而延长孩子入园适应的时间。
(4)孩子偶有不适或小疾也要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要一鼓作气,让孩子少哭或不哭就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如果孩子需要服药,可以将药品送到医务室,并告知孩子的班级、姓名,以免请假中断入园,延长孩子的适应时间。
(5)如孩子有特殊情况,比如体质特别弱,家长可以缓一些时候,等大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再送孩子入园。这时,不会再有特别厉害的哭闹情绪影响孩子,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老师也会有更多的精力照顾他,有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6)爸爸送孩子入园。根据权威人士调查研究和我们实践的经验,发现孩子和爸爸分离起来比较容易。所以建议开始的几天最好不要由孩子平时特别依赖的人来送,而是由爸爸送孩子入园。
(7)孩子入园后,家长须立刻离开。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或中途来看望,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让孩子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有妈妈来,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8)新生入园宜早接。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更怕上幼儿园。
(9)认识新朋友。家长可利用入园和离园时间,认识本班的一个或者几个小朋友,互相介绍后,鼓励孩子在一起,拉拉手,玩一玩。另外,老师也是孩子的新朋友。开学前几天,家长可利用离园时间和老师交谈,增强孩子上幼儿园的信心。
(10)谈论幼儿园的活动:全家人以乐观的态度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倾听他(她)谈论在幼儿园参加的活动;认识的老师、小朋友;共同欣赏孩子带回来的作品和奖品,哪怕只是一个贴画,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强化与激励作用。
5.知识链接,丰富经验
(1)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观看录像、照片)
幼儿园教室通常称为活动室,一般为单元式,包括活动区、午睡室、盥洗室等。幼儿园还设有科学发现室、美术活动室、图书室等。
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和设施主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来设置。场地软硬兼备,软质场地包括草坪和塑胶场地,供幼儿户外活动时使用。共用场地设有大型玩具区、玩沙区、玩水区及饲养、种植区等。饲养、种植区由幼儿参与管理。
幼儿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每个班配备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在刚开学时,小班还会有教辅人员协助照顾孩子。
幼儿园的食谱每周由保健医生参与制订,通过营养计算达标后方可实施。每周公布在橱窗里,接受家长监督。
(2)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与其他年龄段学校教育不同,我们的特色是课程整合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我们幼儿园目前的课程主要是渗透式领域课程,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这些课程时,不仅仅关注它相对的领域目标,还关注了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所谓相互渗透,就是不同的课程领域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举例,请家长翻阅小班幼儿用书)
广义的幼儿园课程泛指幼儿园与幼儿相关的一切活动的组织和教育,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日常活动、自由活动等有潜在教育意义的生活教育活动。(举例)
三、结束部分
1.填写幼儿健康状况调查表(身体情况、病史、过敏情况)。
幼儿健康状况调查表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为了让班级老师全面了解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便于我们今后为您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请您如实填写幼儿健康状况调查表。谢谢合作!
幼儿姓名
班级
性别
健康状况
备注
1
有无特殊病史
(高热惊厥、癫痫等)
2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蛋、鱼、虾、青霉素、头孢等)
3
有无特殊体质
(便秘、慢性肠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盗汗、遗尿、哮喘等)
4
其他
2.公布班级老师的联系方式,便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
3.个别交流,解决困惑。
结束语:孩子能否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在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思想上重视,行为上细致”,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宝宝就能很快适应集体生活。相信在各位家长朋友和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定可以很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作者姓名:任 钰
单    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
职    务:保教处主任
电子信箱:mmrenyu@126.com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公园路17号
邮政编码:226300
选送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关工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害羞不爱说话怎么办?
**幼儿园新生入园家长手册
“如何与家长沟通”专题
初上幼儿园注意事项[1]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要“对症下药”
期末班务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