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前教育趋向商业化,家长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不可复制,不可重来。我们能给孩子怎样的教育?这是徘徊在幼儿园门口,奔波于辅导班之间,甚至带着孩子“决战”在大学自主招生战场上的家长们都在思考的问题。“教育不能用钱来买,而是发之于父母,寓于生活之中的,单纯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改变不了孩子的命运,也不会让他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全球加盟网获知,反对学前教育商业化,呼吁进行“早教反恐慌战争”,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刘焱近年来不断在两会上呼吁的话题,她对此接受了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的专访。
  
  利益链条中的牺牲品是孩子的童年中国经济导报:为什么会出现学前教育的商业化?家长们在恐慌些什么?这种商业化的现象是否正常?有哪些推动因素?
  
  刘焱:小孩的学前教育其实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早期教育,一个是“小”“幼”衔接的教育。那么目前这两个阶段的商业化都比较严重。在早期教育的阶段,比如说“月嫂”,现在全国各地月嫂的“身价”都非常高,可能都超越了孩子母亲本身的工资。但是值得吗?她不能替代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再比如很多早教的机构,家长以为花钱把孩子送进去就是在进行智力开发,就能让孩子今后能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如果一个正常的孩子出生在充满关爱的家庭里,父母本身给他足够的照顾,他的智力发育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成长和你是不是花钱请了月嫂,是不是花钱去所谓早教加盟机构智力开发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小”“幼”衔接的学前教育来说,很多小学的做法值得商榷。国家三令五申小学教育因为其义务教育的性质是不能进行入学考试、分班的,但几乎所有的小学都在做。所以家长心里很慌乱,因为上的幼儿园不一样,不知道自己孩子水平怎么样。这个时候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就“跳”出来,说没关系,我帮你辅导,我帮你准备,那几乎所有想让孩子上较好的小学的家长都会去。
  
  其实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很多针对这种“小”“幼”衔接的商业机构都是学校本身以各种名目开办的,其中的很多老师就是重点小学的退休教师。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利益驱动的链条,和孩子本身的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带来好处。
  
  一位北京市的教师就曾经建议国家,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从小学退休的校长、老师返聘到农村的薄弱校去?让教育资源适当的均衡。现在小学的女教师55岁就退休了,大部分人都还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她不愿在家待着,退休后经学校安排进行这种所谓小学入学考试的培训是非常普遍的。但这种利益链条的牺牲品后将是孩子的童年。
  
  中国经济导报:很多教育学专家都提出童年是不可复制、不可重来的,为什么童年对一个人的一生这样重要,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
  
  赵焱:人这种生物他所拥有的童年期是人类多少代进化的产物,它是进化的需要,并不是可有可无,没有价值的。它之所以宝贵就是因为童年期的可塑性。如果哪种生物它一生下来就是成熟的,那么这个种群就一定会灭亡。因为没有童年期,你就没有可塑性,没有逐步适应环境,去生长去发育的时间。所以为什么不能过早地用成熟的想法去塑造他,而是应该给他探索生活和世界的环境。过早地扼杀孩子的天性,让他提前掌握已经成熟的技能,对于整个种群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你想,一个种群要繁衍发展,下一代要超过上一代吧?如果下一代只是简单地复制、沿用上一代的技能,这个种群怎么去不断发展?只有新一代的人物去创新、去探索才能超过上一代人,使整个种群不断地优化。所以不能在新一代的童年期就把刻板化的技能灌输给他,让他不断地复制、模仿,去相信世界上就有一成不变的真理,我不需要想,只需要遵守。
  
  中国经济导报:市场来源于需求,由于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家长总会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心理似乎也无可厚非。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长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刘焱:不错,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请问,既然有起跑线,终点在哪里?终点不是考上大学,而是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终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现在很多家长不明白,即将入学的孩子他面临的不是学业知识技能的竞争,而是步入了一个小社会,他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所以这个阶段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能在这个群体中找到朋友,能够和老师很好地相处,在心理上他能在这个群体中生活得很好。其实这个道理和大人是一样的,你到一个新的单位上班,如果人人都抱有敌意,你交不到朋友,你会在那里好好工作?人是社会性动物,孩子能不能顺利地融入学校的这个小社会比他是不是比别人多会几道算术题,多有一样才艺要重要得多。
  
  所以家长要重视的是孩子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很多研究都已经证明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根本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他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这种能力又被称之为社会性交往动机,孩子往往是因为喜欢老师,喜欢和小朋友交往,希望在班级里受到认同重视,生活得愉快,才会去努力学习。这样的社会性交往动机是这个年龄的特点,可是现在的家长不明白、不重视,总觉得成绩好,其他的无所谓。但现在的社会竞争环境已经证明,死读书终不能为孩子带来成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部启动学前教育宣传:重点解决育儿4大难题!家长却不敢苟同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学前教育宣传月20 | 校长详解:为什么不让孩子提前学小学课程?
知时 顺时 适时
【小学家长自述:开学一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 父母、准父母必读!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