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分层布置减负提质|成都出台作业管理“七要”“六不”

:老师怎样布置作业?

:家长是否应该管小孩作业?

:作业量,多少才算合理?


家长们关心的“作业”问题都得到了解答

成都为中小学作业管理立新规

市教育局印发了

 “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明确提出“七要六不要” 

校内校外双管齐下  家校协同减负提质

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政策具体做了哪些规定

来跟成教君一起看下去



01

   义务教育阶段 

         作业管理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01

统筹管理作业

学校校长是学校作业管理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制定作业管理规范,建立教务处、年级组(学科组)、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总量。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定期开展学生作业情况反馈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到学科教师。实现小学书面作业在校内完成,初中大部分在校内完成


02

精心设计作业

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系统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探索设计不同学习环节不同功能型作业,形成不同学段不同科目作业序列化。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学习发展情况,精选作业内容,提前研判试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与时长,注重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03

科学布置作业

学校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布置书面作业、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多种类型作业,落实五育并举。根据学生发展差异,分层布置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鼓励布置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避免大量的同质化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04

认真批改作业

教师批改作业要工整规范,讲评要准确详实,反馈要靶向精准,全面分析学情,及时查漏补缺,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做到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探索课堂作业互评互改,指导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05

督促完成作业

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孩子教育,承担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管义务,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养成主动独立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开展适宜的课后锻炼,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特长。坚持家校协同共育,避免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06

研究指导作业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统筹纳入教研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制定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和辅导能力,将作业设计、实施与指导能力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考核指标;加强优质作业资源研发和选用,开发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相配套的练习,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推动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07

督导监测作业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作业管理监测督导机制,制定作业监测指标,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的日常检查、效能监测和督导,发布作业监测报告,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并推广先进典型经验。畅通社会反映渠道,引导学生家长共同监督作业情况,切实做好减负工作。



01

作业布置不超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1小时,初中阶段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节假日学生每天的书面作业总量不得高于平时作业量的要求。


02

作业安排不随意

教师布置作业应避免“一刀切”,不布置机械重复性等低效作业,不布置与教学实情和课程标准不符的作业,不得要求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作业,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


03

作业批改不敷衍

教师不得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坚决杜绝作业只布置不批改、作业批改方式随意、作业评价方式单一或无针对性的现象


04

作业批改不推诿

教师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05

作业监管不缺位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不得缺失作业监管督导、培训指导职责。学校不得忽视作业管理主体责任,不得缺失教研、统筹、检查和反馈环节。家长要承担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管责任。


06

课外培训不留题

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其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区(市)县中小学同期进度,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机械训练强化应试。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培训机构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违规行为,对严重违规的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02

         “作业新规”政策解读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合理布置书面作业、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实践等多种类型作业。


不同学科不能简单采取布置书面作业“一刀切”的方式,作业布置的形式应更加多样化,要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孩子们真正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对学习充满兴趣。




清单提出,教师要负起设计、布置、检查、批改作业的责任,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学生要负起完成、订正作业的责任。


家长要承担孩子在家学习的监管责任,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的责任。


教研机构要负起组织研究作业、提高质量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负起监管督导的责任。


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负起不超前教学、不留作业责任。




今年两会期间,校外培训机构成为关注热点,在“校内减负”初见成效的当下,校外培训机构成了“校外增负”的主力军。近日,《半月谈》发布了一篇名为《不能让校外培训再造一个“教育体系”》的文章,直指教育培训的种种乱象。


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公安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就明确规定:“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名称、招生对象、培训进度、上课时间等要经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市、区)中小学同期进度。杜绝机械训练、强化应试等不良培训行为。不得留作业。”


清单明确提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其培训内容不得超出国家课程标准,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区(市)县中小学同期进度,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机械训练强化应试。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严重违规的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03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 胡霞

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



作业批改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工作量的重要指标。教师每天用在批改作业的时间不应低于授课时间。作业批改是督促学生完成必要练习的重要方式,是师生情感交互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应全批全改并倡导面批面改,以达成深度交互。作业批改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渠道,是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信息。


教师要准确统计单个题目整体与每个学生全部作业完成情况,精准分析学情。作业批改是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在备课时应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补救措施,做好新旧知识衔接。


专家解读 — 张航

青羊区教科院副院长




作业管理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事关落实课堂教学的标高,有什么样的作业布置清单,就有什么样的教与学的导向。


成都市教育局印发的《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就是落实教学评价改革方案的具体举措。其“负面清单”所列的“作业布置不超量”“作业安排不敷衍”“作业批改不推诿”“作业监管不缺位”等方面,直指教学过程中过重的课业负担、超课标要求作业等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样的规定,引导教师认真研究当前中小学作业设计和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认真落实中小学作业设计和批改的要求,认真研究课标教材,认真进行以改进作业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强化不同学科作业设计与批改经验交流,以作业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把教学过程真正变为立德树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学习过程。


专家解读 — 黄进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清单实际上是处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在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方面的一系列具体规范,减负是重要的诉求目标。


一方面,学生的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教师、学校要履行管理和批改的主体责任,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另一方面,也不能矫枉过正,家长就此撒手不管,还应当自觉履行在家督促、监管的责任,与教师一道培养孩子独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项作业。


同时,也要避免另一种倾向,认为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又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造成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局面。


(转自:成都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前的老师包班教学都不觉得累,现在的教师一天上几节课就觉得很累,这是什么原因呢?
市教育局发布中小学生减负令!严禁让家长批改作业,严禁节假日补课,严禁教师参与校外培训……
长沙教育局:小学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批改作业
叫停“家长改作业”让教育回归本义
南平市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措施!今后这些作业不得布置
教师批改学生作业的精彩评语,家长也可借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