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管好学生的手机,也要管好教师的手机

许朝军

近日,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各级各类学生谈论的话题。笔者和一位中学生谈到这一话题,这位学生毫不客气地说:“不只学生的手机要管好,老师们的手机也要管好,老师也不能带手机进课堂!”这样的话语,引人深思,让人警醒。

中小学生因使用手机视力普遍下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现象屡见不鲜,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认真管理好学生手机,原则上中小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进入校园之后交由学校管理,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通知下发后,各地中小学纷纷行动,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生手机管理:有的在校内设立专门的学生手机保管设施,有的让学生参与制定手机管理惩戒机制,有的强化家校合作……经过细致认真的筹划和善意的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问题定会圆满解决。

学生的手机要管好,也能够管好。但是,在管好中小学生手机的同时,教师的手机是否也该管一管?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校内使用手机行为也并非毫无瑕疵。

前不久,一名老师监考期间刷抖音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这也从侧面折射出教师手机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当前,出于工作需要,教师利用手机浏览信息、开展网络学习、开设虚拟课堂、开展家校沟通交流等非常普遍。

正如学生无序无度使用手机会出现问题一样,教师无度无序使用手机同样会出现问题。比如,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正襟危坐,一下课就赶紧拿出手机,窝在办公室眉飞色舞地刷短视频、传照片、写动态。另外,一些教师高频率、无序无度地使用手机,同样也会对身体、视力造成影响或伤害。这些现象和行为严重影响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而一些因手机影响、中断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也违反了教育教学工作纪律,甚至触犯了师德师风的红线。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师者,楷模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坚持的,自己必须坚持;要求学生不得携带手机入校,不得携带手机入班,教师岂能不做到?否则,如何让学生信服?

因此,在强化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中小学教师乃至一线教职工的手机管理,如此,手机管理才能获得认可,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有利于重塑师者形象、师道尊严和师德建设。但是,教师不同于学生,在手机管理上也应有所区别。

一方面,可以从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角度出发,出台教师校内手机使用规范。比如,可以携带手机,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校内使用手机,但必须禁止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推行教师进入教室一律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态的红线制度,任何人不得出现因使用手机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要从严肃工作纪律的角度出发,坚决杜绝教师利用工作时间使用手机浏览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尤其要禁止教职工利用手机传看不良信息。

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监管角度,建立公开监督和追溯问责制度。在建立完善教师管理规定、严禁教师校内违规使用手机制度的基础上,按照过错相当、追责科学的原则,采取专门监督、开辟投诉渠道等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问责、惩戒教师,确保教师手机管理制度和要求等落实到位。这也是文明校园建设、恪守师德师风、重塑教师形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底线要求与基本原则。

(作者许朝军,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读书】手机,拿得起,放得下,管得住,用得好
手机进中小学校园,学校管理应该堵还是疏?
教育惩戒和手机禁入校园考验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
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
中小学教师教育箴言(100条)
对手机说不,学校有三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