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月初七樟湖蛇王节

福建省简称"闽", "闽"的意思,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为东南越蛇种"。门为声旁,虫为形旁,虫即长虫,长虫指的是蛇。由闽这个简称,即可知福建是多蛇、崇蛇之地。目前福建省唯一保持着完整崇蛇传统的地方只有南平樟湖镇。从正月十五的游蛇灯,到农历七月七的蛇王节,以及拥有宏大气派的蛇王庙,樟湖人用这种特殊的风俗表达着他们对蛇的敬畏和喜爱。
    关于樟湖蛇王爷的来历,当地有一个动人故事传说。蛇王姓连,原是一条大蟒蛇。经过修炼得道于古田的再见岭,荫庇一方。相传明代永历年间,樟湖地区发生可怕的大霍乱,死了很多乡民,后来派人祈求蛇王。次日突然一条大蟒蛇出现于樟湖天空,口吐焰火,驱除了瘟疫。乡民得救,后立庙奉为菩萨。从此香火不断,并于每年农历7月7日举行蛇王节,以为纪念。

    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及争取合法化,将其改名“蛇文化旅游节”,今年是第12届。樟湖崇蛇习俗反映了古代闽越文化传统得到保留,“闽蛇崇拜民俗”被确定为首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蛇王节活动的标准程序是: 
    捕蛇——农历6月,人们四出乡野捕蛇,大小轻重不论,有毒无毒都在捕获之列。乡民把捕来的蛇都敬献到蛇王庙,放到庙正中的黑色大瓮里,由专人精心饲养。人们相信,谁捕获得最多,谁就对蛇王菩萨最心诚,也就会降福于自己。
    坐轿——7月7日晨,蛇王庙前己点燃起两支玫瑰色的大香,高2米,各重25公斤。乡民齐集庙前敬神,并抬来一座特制的轿,称为“神轿”或“龙亭”。轿四周用细铅丝编扎的网,罩住轿中设置的一个木制的大圆盆。
     出巡——7时许,蛇王菩萨巡行开始,炮铳三声,锣鼓齐鸣。队伍鱼贯而出,队列由大锣开道。旗队紧随其后。写有“行雷”“连公”“肃静”“回避”的木牌并列在前,引领神轿。后随各乡乡民,每人出发前,从大黑瓮中取出一蛇,或绕脖颈或围腰间,或缠手臂,连儿童也不例外,俨然一队长蛇阵。沿街各户人家,手持香火燃鞭相迎。并与队列中人交换三支香火,名曰“分香”,以显示对蛇王菩萨沿街驱疫、降福闾里的共同敬仰。
     归位——蛇王菩萨出巡完毕,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被乡民恭请回庙,并举行祭蛇仪式。
     放生——入夜,乡民纷纷从庙中大瓮中取出蛇蟒,成群结队拥到闽江岸边,以虔诚的心情将蛇放入江中,使其返回大自然。

 

     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蛇崇拜民俗、省级文物——樟湖蛇王庙

   

建筑风格特、规模宏大的蛇王庙

蛇王节出巡活动队伍按顺序从庙里出发游行

 

 

 

 

由四个人拉着游行的蛇王最吸引人

紧跟后面的还和种表演乐队、彩旗队等等

 

             

游行的菩萨

沿街村民交换三根香火祈求平安

游行中的蛇王

    

游行活动中的菩萨

跟着蛇王沿街行走的游蛇队伍

 

村民在沿街家门口放水盆供蛇洗浴

                                   沿街游蛇舞蛇的青年男女

           

游行结束后回到庙里蛇王

准备放归自然的小蛇

游行活动回到庙里主持的系列活动

 

热闹的活动现场花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樟湖蛇节的历史说明
闽北樟湖 蛇王庙
明代古庙竟供奉着一条千年大蟒蛇,被当地人尊为蛇王爷!
【视界】南平樟湖蛇节,让你放声尖叫(视觉盛宴!)
南平樟湖“蛇节”:传承崇蛇民俗,重振闽越遗风
仙游“三妃合祠”习俗的历史演变考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