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谈“劳动教育”的前提是如何理解“劳动”

今天当我们讨论“劳动教育”的时候恐怕必须在特定的视域里来分析,今天的孩子跟我们这些年龄的人相比,一是大多是独生子女,二是经济与物质条件远比我们的孩提时代好许多,三是他们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劳动”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讲远不是“体力劳动”这一窄化而狭隘的观念。在他们的认知里恐怕更倾向与“脑力劳动”或者“知识劳动”。有数据表明,64.7%的中小学生认为所谓劳动教育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课,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春游、秋游和参观;70%的学生认为劳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只有6.8%的学生愿意将来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或农民。随着学段的升级,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小学占11.29%,初中占8.06%,高一占5%,高二占3%如果我们还只是将劳动理解为“体力劳动”的话,那么就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即便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去工厂的原因了。

须知,知识经济时代在发达国家里,最大的劳动者群体是知识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一些先行进入知识经济的国家的劳动者已经出现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特征,知识型劳动者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处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年轻一代,他们自出生之日起,就在“字节中”浸泡和长大,就有意无意地接受了“知识劳动”的教育。手机、基于IP通信的语言交流、远程会议、网络会议、便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数据库、电子表格、日历和接触软件管理、电子邮件、短信、网站、在线合作空间、社交网工具……已经使他们意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运用脑力和数字工具,将经过反复检验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随着用于思考、学习、交流、合作和工作的数字工具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集成、越来越互联化、越来越易用,完成知识劳动层面的任务(访问、搜索、分析、存贮、管理、创建和交流信息与知识)也将会变得更加容易与有效。

如上所说,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唯一。家长对孩子只有学习要求,没有家务要求,许多学生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体力劳动的观念了。劳动即教育,劳动的缺失,即教育的缺失。问题是,今天的劳动教育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体力劳动”而忽视“脑力劳动”或者“知识劳动”的话,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仅仅将“劳动”视为“体力劳动”的话,也要知道没人会喜欢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如果要让人从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获得成就感的活,那社会各界就要让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得到应有的尊重,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获得某种成就感。如果每一位体力劳动者都能像媒体报道的47岁的中国大妈郭春艳那样被日本人封为“国宝”,“清洁女王”收获着作为一名清洁工所能享受到的最大荣誉的话,或许今天的青年人会从新界定“劳动”的内行与外延,也或许就不会“好逸恶劳、嫌贫爱富、不劳而获”了

我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落实在具体的体力和脑力的劳动上,而不能局限在“体力劳动”上,至少要让学生明白“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知识劳动”都是劳动。劳动教育的目的在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基本能力。要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培养人生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教育。当然从生存与生活的立场出发,劳动教育有责任教会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形式(无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知识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更要让他们明白,无论选择怎样的劳动形式只要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至少能保障自己的生活,就会得到他人与社会的尊重。

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体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今天学校教授知识的方式必须能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繁荣生产出知识型工人和改革型人才。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劳动”的话,就有可能误人子弟,更不可能使我们的国家走入世界科技进步的前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柳夕浪 : 再谈什么是劳动教育
“不光荣的劳动”与“光荣的不劳动”
容易早衰的脑力劳动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都知道劳动最光荣,家长又为何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打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释义
【教育读书】学生学习是“劳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