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行反坦克炮 38t窄体


(温馨提示:本文约4800字,配图38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在东线战场上与数量庞大的苏联红军的激烈碰撞和迥异于西欧的战场自然环境,让德国陆军痛苦地意识到装甲部队的装备体系要经历新一轮换血,现有的坦克型号势必要被火力更强、防护更好的新坦克所替换,而升级潜力不足的捷克Pz 38(t)坦克将首当其冲,遭到淘汰。尽管Pz 38(t)及其改进型的生产计划已经排到1944年9月,总产量将达到3590辆,但德军在1942年6月提前停产。


■这幅彩绘表现了“巴巴罗萨”行动期间,苏军T-34坦克与德军38(t)坦克猛烈冲撞的场面。

在做出停产决定的同时,精明的德国人也赋予了BMM工厂新的任务。虽然Pz 38(t)不再胜任主力坦克的角色,但设计优良、性能可靠的底盘却是改装其他装甲战斗车辆的绝佳平台。遵循物尽其用的原则,德军从1942年起利用38(t)底盘开发了一系列变型车,从自行反坦克炮到坦克歼击车,从自行火炮到侦察坦克,型号各异,功能多样,各型车辆总产量超过5200辆,是基础车型的四倍,是二战德军应用最普遍的履带式车辆底盘之一!38(t)的各种变型车在战争中后期活跃于各条战线上,在多变的作战环境中表现出值得信赖的可靠性和出色的通用性,使得捷克38(t)系列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甚至战后。

貂III型自行反坦克炮

在波兰战役后,德军便开始改装履带式底盘的自行反坦克炮,以提升反坦克部队的机动力和攻击力。在1940年至1941年间,德军利用I号坦克和法制雷诺R35坦克的底盘改装了I号及R35(f)自行反坦克炮,搭载斯柯达47毫米反坦克炮。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军T-34及KV-1坦克的出现令德军迫切需要更强力的反坦克武器加以应对。


■1940年法国战役中德军I号自行反坦克炮的彩绘。


■保存至今的德军R35(f)自行反坦克炮,利用法制“雷诺”坦克底盘改装。

前线部队的反馈很快变成兵工厂绘图板上的应急改装方案,这就是“貂”(又译“黄鼠狼”)系列自行反坦克炮,它包含了多种车型,依据底盘型号分为三型:貂I型采用缴获的法制洛林37L履带式牵引车底盘,貂II型采用II号坦克底盘,而貂III型则基于捷克38(t)坦克底盘进行改装,而貂III型是本系列车型中产量最多的型号。BMM工厂早在1942年初就着手生产貂III型自行反坦克炮,为了节省时间,尽快投产,直接利用原有的坦克生产线略加改造,于1942年4月交付首批车辆,在38(t)坦克于6月正式停产后,工厂的大部分产能都集中到貂III的生产上。


■利用洛林37L牵引车底盘改装的貂I型自行反坦克炮。


■利用II号坦克底盘改装的貂II型自行反坦克炮。

根据主炮型号的不同,貂III型分为Sd.Kfz 138和Sd.Kfz 139两种型号,前者安装德制75毫米PaK 40型反坦克炮,后者安装76.2毫米PaK 36(r)型反坦克炮,即缴获的苏制76.2毫米F-22型师属野战炮。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缴获了大量F-22型野战炮,经过测试后对其性能相当满意,以FK 36(r)型野战炮的名义装备德军部队,此后发现这种火炮的反坦克能力也十分强悍,足以在有效交战距离上击穿T-34和KV-1的正面装甲,于是略加改造,加装炮口制退器,进行改膛以发射标准的德制75毫米炮弹,命名为PaK 36(r)型反坦克炮。该炮使用普通穿甲弹可在900米距离上击穿108毫米垂直装甲,使用钨芯穿甲弹则穿甲能力达到130毫米!


■在东线被德军缴获的苏军76.2毫米F-22型师属野战炮。

Sd.Kfz 139型:貂III型最早生产的型号是Sd.Kfz 139型,其设计充满了仓促应急的拼凑风格,直接在38(t)坦克底盘上进行改造,底盘结构、行走装置和动力系统原封不动,拆除炮塔和车体顶部装甲,在车体上部铆接数块轻薄钢板形成低矮的装甲围壁,以保护火炮。在原炮塔座圈位置焊接了T型炮架基座,安装一门带有防盾的PaK 36(r)型反坦克炮,但防盾面积有限,仅能从正面和两侧为火炮提供一定的防护,防盾左侧开有瞄准具观察口。火炮安装有仰角限制器,以防仰角过大导致火炮后坐时撞击车体。在火炮后方的车体顶部并排安装了两张座椅,车尾加装了金属吊篮,用于收纳随车装备和待发炮弹。Sd.Kfz 139型的携弹量为30发,大部分储存在火炮下方的车体内,辅助武器为车体前部的1挺7.92毫米机枪,备弹1200发。在车体首上位置装有大型固定锁,在行军时固定炮管。



■Sd.Kfz 139型是貂III型的第一个量产型号,图为该车正面和后面。

Sd.Kfz 139型仍为四人车组,驾驶员和无线电员分别在车体前部右侧和左侧,车体上部构造经过改造后两者的座席空间扩大,并各自拥有出入舱口,而在坦克上驾驶员是没有独立舱口的。车长(兼炮手)和装填手坐在车体顶部的露天座椅上,车长在左,装填手在右,虽说视野开阔,通风良好,但难免日晒雨淋,在战斗时又暴露在火力之下,反而不如在炮塔内更安心。Sd.Kfz 139型继承了38(t)坦克优良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操纵灵活,引擎故障率低,公路时速42公里/小时,越野速度20公里/小时,行程在190~210公里,由于车重增加到10.7吨,悬挂装置负载增大,板簧容易断裂,需要时常更换。此外,火炮重量较大,安装位置又高,导致重心上升,降低了行驶稳定性,也无法做行进间射击。


■Sd.Kfz 139型侧面照片,在坦克底盘上直接改造上部构造并安装76.2毫米反坦克炮。


■通过与车旁德军士兵的对比可见Sd.Kfz 139型相当高大,不利于战场隐蔽。

Sd.Kfz 139型行动敏捷,火力威猛,但缺陷十分突出。首先是防护薄弱,虽然车体正面保持了50毫米装甲,但新增的装甲围壁和火炮防盾仅有10~15毫米,只能防御轻武器射击和破片,而且火炮顶部和后部全无防护,炮组成员过于暴露,易受伤亡;其次,外形高大,在加装火炮后整体高度达到2.5米,不利于隐蔽,尤其在平坦地形上,对阵地选择和伪装要求很高;最后,携弹量少,难以支撑长时间战斗,德军使用半履带装甲车携带额外弹药伴随作战,但弹药运输车的数量始终不足。


■1942年在东线南部作战的Sd.Kfz 139型,在平坦地形上该车非常容易暴露而遭到打击。


■一辆用植被进行伪装的Sd.Kfz 139型,良好的伪装是确保战场生存性的必要手段。

尽管设计不够完善,但在1942年初Sd.Kfz 139型对德军而言仍是极有价值的反装甲车辆,批量生产,BMM工厂在1942年4月到10月交付了344辆,其中176辆基于G型底盘制造,168辆使用了H型底盘,后者换装了引擎,输出功率由125马力增至150马力,在1943年又利用战场回收的38(t)车体改装了19辆,总产量为363辆。


■1943年英美盟军在北非战场上缴获的Sd.Kfz 139型。

Sd.Kfz 138 H型:1942年5月之后,性能优良的75毫米PaK 40型反坦克炮开始批量列装,BMM工厂也随之开发貂III型的新改型,以搭载新型主炮,这就是Sd.Kfz 138型。初期设计的车型以H型底盘为基础,被称为Sd.Kfz 138 H型或貂III H型,在基本结构上与Sd.Kfz 139型相仿,但在车体上部构造做了优化,将火炮防盾和装甲围壁整合为一个平面类似马蹄,带有倾斜外形的半开放式战斗室,装甲防护面积明显扩大,可以为火炮和炮组成员提供更好的防护,但后部和顶部依然敞开,缺乏保护,装甲厚度也较为单薄。改进后的上部构造相比Sd.Kfz 139型高度有所降低,有利于战场隐蔽。



■Sd.Kfz 138 H型是貂III系列的第二种型号,图为该车的正面及后面。

Sd.Kfz 138 H型的主炮为1门75毫米Pak 40/3型反坦克炮,有效射程可达1800米,发射PzGr.39型穿甲弹时在1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为121毫米,使用PzGr.40型钨芯穿甲弹时垂直穿深可达133毫米,足以对大部分装甲目标给予致命一击。Sd.Kfz 138 H型的主炮安装在车体中部战斗室中央,车体内可携带38发炮弹,辅助武器仍为1挺7.92毫米机枪,位于车体前部。Sd.Kfz 138 H型的车组成员构成和位置与Sd.Kfz 139型相同,但车长和装填手都处在战斗室装甲的保护下,不必坐在车顶吹风。由于车体高度降低,火炮身管长度也略有缩短,Sd.Kfz 138 H型的行驶稳定性和平衡性都有所改善,保持了不错的机动能力。首批Sd.Kfz 138 H型于1942年11月交付德军部队,至1943年9月陆续生产了275辆,并利用淘汰的38(t)坦克改装了175辆,总产量为450辆。


■Sd.Kfz 138 H型的侧面照片,该车搭载75毫米Pak 40型反坦克炮,战斗室位于车体中部。


■1943年夏季被苏军缴获的Sd.Kfz 138 H型。


■表现Sd.Kfz 138 H型向前线开进的画作。

Sd.Kfz 138 M型:在汲取了貂III早期型号的开发经验和作战教训后,BMM工厂于1943年初推出了貂III的最后改型Sd.Kfz 138 M型,其最大的变化是采用了38(t)M型底盘。这种底盘起初是为“蟋蟀”自行火炮开发的,修改了内部布局,将发动机舱由车尾转移到车体中部,将火炮战斗室设在车体后部,行走机构也做了相应调整,托带轮由两个减少到一个。Sd.Kfz 138 M型的车体首上构造改为大倾角设计,倾斜角度67度,正面装甲厚度减少为15毫米,取消了车首机枪和无线电员座席。



■Sd.Kfz 138 M型是貂III系列的第三种型号,图为该车的正面及后面。

Sd.Kfz 138 M型的上部构造也与之前的型号大相径庭,发动机前移使得设在车体后部的火炮战斗室获得了更充裕的空间,内部高度也沉降至车底,战斗室围壁也由H型的马蹄形结构进化为四面封闭式结构,使得火炮和炮组成员获得更充分的防护。战斗室正面呈弧形,两侧舱壁延伸到车尾,呈一定内倾,战斗室后部设有起倒式挡板,可以关闭,从而实现全向防御效果,战斗室顶部依然敞开,可以搭设帆布天蓬遮风挡雨,战斗室装甲厚度为10毫米。


■Sd.Kfz 138 M型的侧面照片,战斗室移至车体后部,整体长度相比之前的型号大为缩短。


■1944年行进在比利时城镇街道上的Sd.Kfz 138 M型车队,隶属于第19空军野战师第19装甲歼击营。

Sd.Kfz 138 M型的主要武器也是75毫米PaK 40/3型反坦克炮,由于安装位置后移,炮管不再突出在车体前方,改善了行驶性能,但携弹量下降到27发,置于战斗室内的3个储弹架上。车首机枪取消后,车组自行携带1挺MG34或MG42机枪作为辅助武器。Sd.Kfz 138 M型的车组仍为四人,但战斗位置和职能有所调整。驾驶员独自位于车体前部右侧的驾驶舱内,其余三个成员都处在战斗室中,无线电员兼任装填手,位于火炮右侧,炮手位于火炮左侧,车长位于战斗室后部,不必操纵火炮,从而可以专心指挥作战,提升了车组的整体作战效率。尽管防护薄弱、备弹不足的缺陷依然存在,但Sd.Kfz 138 M型是貂III型中设计最合理、战斗性能最优秀的型号,从1943年5月到1944年5月总共生产了942辆,是貂系列自行反坦克炮中产量最多的一款。从1942年4月到1944年5月,貂III型自行反坦克炮总共生产和改装了1755辆。


■在东线战场作战的Sd.Kfz 138 M型,车体施以迷彩,加强隐蔽性。


■从后方拍摄的Sd.Kfz 138 M型,可见战斗室后部挡板已经放倒。


■Sd.Kfz 138 M型的彩绘,作为貂III系列的终极型号其生产数量达到942辆。

编制与作战:貂III型自行反坦克炮最初计划编成独立自行反坦克营投入作战,每个营编有45辆貂III,下辖营部(3辆)和3个反坦克连(每连14辆),每个连下辖连部(2辆)和3个排(每排4辆)。自行反坦克营还装备至少20辆摩托车(半数带挎斗)、45辆乘用车、超过60辆卡车、13辆半履带牵引车(4辆Sd.Kfz 10、6辆Sd.Kfz 7和3辆Sd.Kfz 8)和1辆Sd.Kfz 251半履带装甲车,还会配备少量改装的弹药运输车,但比较少见。全营官兵约650人,各式车辆184台。上述编制只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由于装备短缺或战损维修,很少有自行反坦克营能达到满编,在更多的情况下只是零散地加强给陆军、党卫军和空军装甲师的反坦克单位。在性能更好的坦克歼击车列装后,部分貂III也被配属给装甲掷弹兵师和步兵师,或送往后方用于训练。


■一支正在集结的自行反坦克炮部队,至少装备了5辆Sd.Kfz 139型。


■这幅画作表现了东线战场上Sd.Kfz 139型自行反坦克炮攻击苏军坦克的场面。

貂III广泛运用于欧洲战场的各条战线及北非战场。1942年5月首批貂III运抵北非,增强了非洲军的反装甲力量,所有送往北非的貂III都加装了空气滤清器,以适应沙漠战场的沙尘环境。到1942年9、10月间,第15装甲师的第33反坦克营已经得到16辆貂III,第21装甲师的第39反坦克营也有18辆貂III,这两个营还混编有牵引式50毫米PaK 38型反坦克炮。貂III参加了1942年10、11月间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给进攻的英军装甲部队以有力杀伤,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到非洲军被迫撤退时,第33营仅剩1辆貂III,第39营尚有2辆貂III,在撤到突尼斯后得到少量补充。1942年底增援北非的第10装甲师下辖的第90反坦克营也装备了貂III,它们与第33、39营余部一道参加了突尼斯战役,迎击东西对进的英美坦克,最终在1943年3月损失殆尽。


■在北非战场上被击毁的Sd.Kfz 139型自行反坦克炮。


■准备送往北非前线的Sd.Kfz 138 H型自行反坦克炮,每辆车都搭载了额外的燃料和物资。

在东线战场上,首支装备貂III的部队是第37反坦克营,隶属于第1装甲师,于1942年7月在勒热夫以南地区首次参战,并在此后两个月内陆续击毁了99辆苏军坦克。在1942年秋季,第37营在特维尔地区的防御战中给苏军以重创,但自身损耗严重,被迫在12月底撤往法国休整,剩余的貂III被分散给其他部队。第2装甲师的第38反坦克营于1942年5月开始接收貂III,在长身管型IV号坦克于8月抵达之前,貂III是该师唯一能在远距离上击毁苏军重型坦克的武器。在7月间的战斗中,第38营创造了14∶0的佳绩,在8月11日第2装甲师击毁了20辆坦克,大部分属于貂III的战果。第38营使用貂III直到1943年6月,之后将剩余车辆移交第616反坦克营。此外,还有多个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和步兵师获得了数量不等的貂III,比如第7装甲师曾装备47辆,而第35步兵师仅得到2辆。


■1942年夏季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线作战的Sd.Kfz 139型自行反坦克炮。


■1943年的东线战场上,一辆正在跨越沟壕的Sd.Kfz 139型自行反坦克炮。


■德军第19装甲歼击营的官兵与一辆Sd.Kfz 138 M型的合影,大约摄于1943-1944年冬季东线战场。

党卫军装甲师的反坦克部队也接收了相当数量的貂III,比如“帝国”师的党卫军第2反坦克营在1942年夏季装备了貂III,于1943年2月的哈尔科夫战役首次参战,之后又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该营还利用俘获的T-34坦克改装成弹药运输车,为貂III提供弹药补给。在库尔斯克战役后,党卫军第2反坦克营因为装备损失较大而被解散,剩余人员补充到突击炮营。貂III的作战行动一直持续到战争后期,根据1945年2月的统计,德军仍有约350辆貂III在各个部队中服役。


■某党卫军装甲歼击营装备的Sd.Kfz 139型自行反坦克炮,可见车尾吊篮的细节。


■1944年的意大利战场上美军士兵在查看一辆被击毁的Sd.Kfz 138 H型自行反坦克炮。


■1944年夏法国诺曼底战场上被盟军击毁的貂III型自行反坦克炮,前方是一辆M型,后方是一辆H型。

实战表明,在1942年初貂III刚刚问世时,的确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其威力强劲的火炮可以在1000米以外摧毁苏军及英美坦克,增强了前线德军抵御装甲进攻的能力,在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大量装备前填补了德军机动反坦克火力的空缺。作为一款改装车辆,貂III的最大缺陷在于装甲脆弱,防护不足,相对高大的身形也使其容易成为显眼的目标,战场生存性较差,难以同坦克展开对射,也不适合支援进攻行动,顶部暴露的战斗室也使其在城市巷战中面临很大的风险,这一点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表现,在小镇防御战中就有一辆貂III被美军从楼上投掷的燃烧瓶击毁。总之,貂III最适宜的作战方式是在防御战中从伪装良好的隐蔽阵地上对敌军坦克展开伏击,尽可能避免与坦克正面硬刚,并充分发挥机动优势实施游动作战。(未完待续)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一辆Sd.Kfz 138 M型自行反坦克炮被美军燃烧瓶击中的镜头。


■在《兄弟连》第4集中出镜的Sd.Kfz 138 H型自行反坦克炮,支援伞兵进攻E连阵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鼠狼”的兴衰启末 德国经典自行反坦克炮~战争雷霆 爱好者集结地
二战中的德军装甲车辆载具及火炮
文》德国二战时期著名的坦克歼击车,自行火炮一览
二战德军车辆生产编号
臃肿的女神:Sdkfz 6/3”狄安娜”自行火炮
Stug III,Stug IV 3式,4式突击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