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驱逐舰英杰列传·美国篇》No.4:所罗门猛犬|战列舰|巡洋舰|美军



(温馨提示:本文约5700字,配图17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942年11月12日至13日深夜,日美海军在瓜岛海域的殊死较量迎来巅峰对决,埋葬众多舰船的铁底湾再度卷起腥风血雨。在方圆不过二三海里的狭窄海域中,双方大小27艘战舰展开群殴乱斗式的混战。在日军旗舰“比睿”号战列舰高耸的舰桥上,日军指挥官阿部弘毅中将透过舷窗努力分辨着纷乱复杂的战场,可是炫目的炮口焰、探照灯的光柱、照明弹的闪光让他的老眼更加昏花。突然,一艘美军驱逐舰逼近“比睿”,从几乎相撞的距离上发动贴身攻击,战列舰的重炮已然无能为力,驱逐舰却能火力全开,狂射目标上层建筑。“比睿”号的舰桥转瞬间被碎片、火焰和血肉所充斥,阿部中将负伤倒地,身边幕僚非死即伤,丧失了指挥能力。这艘乱军擒王的驱逐舰就是美国海军本森级驱逐舰“拉菲”号。

第四代驱逐舰

在《伦敦海军条约》签订后,美国海军于1932年至1939年间建造了六级60艘1500吨级驱逐舰和两级13艘1850吨级驱逐领舰,以替换一战遗留的数以百计的老式平甲板驱逐舰,是为美国海军的第三代驱逐舰。上述舰型为美军驱逐舰部队带来了新鲜血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部分主炮无防护、舰体重心过高等,对航行稳定性和高海况下的作战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美国海军西姆斯级驱逐舰“莫里斯”号,第四代驱逐舰以西姆斯级为蓝本设计的。

随着条约时代的结束和欧洲局势的紧张,美国海军加紧推进驱逐舰更新计划,于1938年启动第四代驱逐舰的设计建造,为了保持技术延续性和维持建造速度,新一代驱逐舰以西姆斯级为蓝本进行改良,在沿用艏楼船型的基础上采用锅炉-轮机交替配置的动力布局以提升生存性,恢复了双烟囱构型,加强船体结构,主炮配置为沿中线布置的5门127毫米单装舰炮,全部采用炮塔设计,鱼雷武备改为2座五联装发射管,虽然发射管总数较之前舰型的12~16具有所减少,但舷侧齐射能力获得提升,由8枚增至10枚,同时减轻了上部重量,降低了重心,改善了稳定性,但防空武器较为薄弱,起初仅为5挺12.7毫米机枪。新舰型的排水量较西姆斯级增加了50吨,达到1650吨。


■美国海军本森级驱逐舰首舰“本森”号,摄于1942年,安装了5座127毫米舰炮,拆除了一座鱼雷发射管。

第四代驱逐舰于1938年开始建造,1940年陆续竣工服役,根据锅炉和轮机的差异又分为本森级和格里夫斯级,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美国海军最新锐的舰队驱逐舰,同时也是弗莱彻级批量服役前的主力驱逐舰,其建造延续到1943年,本森级建造了30艘,而格里夫斯级达到66艘。本森级在建造过程中修改了初始设计,将主炮减少1门,拆除一座鱼雷发射管,加装1座28毫米四联装机关炮,12.7毫米机枪也被20毫米机关炮所取代,以加强防空能力,而本文主角“拉菲”号就是按照新设计开工建造的。


■1941年10月31日,“拉菲”号驱逐舰在旧金山的伯利恒钢铁造船厂下水。

“拉菲”号于1941年1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的伯利恒钢铁造船厂动工,1941年10月31日下水,1942年3月31日建成服役,以美国内战时期的海军英雄,荣誉勋章获得者巴特利特·拉菲命名,首任舰长也是最后一任舰长为威廉·汉克海军少校。“拉菲”号标准排水量1650吨,满载排水量2474吨,舰长106米,舰宽11米,吃水3.6米,安装4台锅炉和2部减速齿轮蒸汽轮机,输出功率50000马力,航速37.5节,燃油载量460吨,续航力为6500海里/12节,舰员编制为208人(平时)/276人(战时)。“拉菲”号主炮为4门38倍径127毫米高平两用舰炮,沿中线以前二后二方式配置,鱼雷武备为1座533毫米五联装发射管,安装在前后烟囱之间,防空武器包括1座28毫米四联装机关炮和5门20毫米机关炮,另有5座深弹抛射器和2条深弹滑轨。


■1942年9月在所罗门前线作战的“拉菲”号驱逐舰。

在美国西海岸完成简单的海试后,“拉菲”号经珍珠港开赴南太平洋前线,于1942年8月28日抵达埃法特岛,担负反潜巡逻任务,不久编入以“黄蜂”号航母为核心的第18特混舰队,投入瓜岛作战。9月15日,当“黄蜂”号遭日军潜艇伏击沉没时,“拉菲”号救起不少幸存者。之后,“拉菲”号调入诺曼·斯科特少将指挥的第64特混舰队,参加了10月11日夜间的埃斯佩兰斯角海战,重创由五藤存知少将指挥的日军舰队。这是“拉菲”号的首次水面交战,表现十分出色,以精准的炮火击伤日军“青叶”号重巡,配合友舰击沉“吹雪”号驱逐舰,还阻止了“初雪”号向美军发射鱼雷,自身毫发无损。埃斯佩兰斯角海战后,“拉菲”号编入第67特混舰队,继续在瓜岛前线奋战。


■1942年9月“拉菲”号搭载着“黄蜂”号航母的幸存者返回锚地,背景中是“朱诺”号轻巡洋舰,两舰均在11月13日的海战中沉没。

阻敌增援

1942年11月,瓜岛战役进入关键阶段,战况僵持不下。虽然日本海军在10月26日的圣克鲁斯海战中取得了代价颇高的战术胜利,但陆军对亨德森机场的总攻击以惨败收场,盟军依然掌握着战场制空权。为了在11月间组织另一次地面攻势,日军决定继续增兵,然而仅仅依靠驱逐舰和潜艇运兵数量毕竟有限,而且无法运送重炮等重装备,为此日军调集了11艘运输船,计划在11月中旬将第38师团的7500名官兵、大量弹药给养和重型装备送上瓜岛,登陆时间为11月13日。为确保增援行动的顺利实施,联合舰队也投入包括4艘战列舰、1艘航母在内的30余艘舰船,组成挺身部队、支援部队、运输部队等多个编队担负炮击机场、支援掩护、护航警戒等任务,其中挺身部队负责在运输船队抵达前先行炮击亨德森机场,压制美军航空兵,对于作战成功与否具有关键意义。


■1942年10月,日军第2师团对亨德森机场的总攻击被击败,战场上布满日军的尸体。

挺身部队实力相当强大,以第11战队的“比睿”、“雾岛”号战列舰为核心,配属第10战队和第4水雷战队的“长良”号轻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由刚刚晋升的阿部弘毅中将统率,于11月9日从特鲁克出航,计划于11月12日至13日夜间抵达目标水域,期待复制一个月前“金刚”、“榛名”两舰炮击机场的胜利。挺身部队在航渡途中被美军飞机发现,失去了行动的突然性,在11月12日入夜后又遭遇雷暴大雨,谨慎的阿部一度命令舰队调头等待天气好转再行突入,频繁的机动导致日军队形散乱。按计划,挺身部队分为主队和前卫,2艘战列舰在1艘轻巡和6艘驱逐舰的拱卫下组成主队,由5艘驱逐舰组成前卫,在主队前方约8000米处开路,另有3艘驱逐舰在瓜岛以西海域警戒。然而,当日军舰队于11月13日1时25分(本文统一采用当地时间)进入铁底湾时,仅有2艘驱逐舰还在前卫位置,其余3艘被甩到主队侧后方,而且前卫和主队之间的距离也不足1000米。


■这幅画作表现了1942年11月12日作为挺身部队核心的“比睿”、“雾岛”号战列舰向瓜岛开进的场面。

在日军大举增援之际,美军也在做着同样的事,计划将6000余名援兵和弹药给养送往瓜岛,支援苦战的海军陆战队。同时,美军情报机构也探知日军的动向,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威廉·哈尔西上将决定抽调兵力阻敌增援,然而他手头的航母和战列舰距离战区太远,鞭长莫及,能执行阻击任务的部队是斯科特少将的第62.4特混大队(TG62.4)和丹尼尔·卡拉汉少将的第67.4特混大队(TG67.4),它们的原定任务是为运输船队护航。两支舰队分别在11月9日和10日从圣埃斯皮里图启航,护卫运输船队于11日安抵瓜岛,尽管遭到日军空袭袭扰,美军还是在12日昼间完成卸载。指挥运兵行动的里奇蒙·特纳少将根据敌情判断日军将在12日夜间来袭,决定运输船先行撤退,卡拉汉和斯科特兵合一处,留在铁底湾迎击强敌。


■1942年初担任“旧金山”号重巡洋舰舰长的卡拉汉上校在舰桥上的留影。

得到TG62.4加强的TG67.4共有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特纳指定卡拉汉统一指挥全部战舰,这个决定颇具争议。斯科特和卡拉汉同为海军军官学校1907届毕业生,前者担任舰队指挥官已有半年,取得了埃斯佩兰斯角海战的胜利,而后者在战争初期主要从事参谋工作,10月30日才重返海上勤务,尚无海战经验。特纳以卡拉汉晋升少将比斯科特早15天为由任命他为舰队总指挥,这无疑是不适宜的。卡拉汉深知此战凶险,依据埃斯佩兰斯角海战的经验采取单纵队阵型,4艘驱逐舰居前,5艘巡洋舰居中,4艘驱逐舰断后,在22时由东向西深入铁底湾,向萨沃岛方向搜索前进。缺乏经验的卡拉汉在排兵布阵上有欠合理,先导驱逐舰“库欣”号和旗舰“旧金山”号都没有安装新型SG雷达,而装有该型雷达的“海伦娜”号轻巡洋舰又处在编队较后位置,限制了夜间感知优势的发挥,卡拉汉也未针对突发情况制定充分的预案。

勇闯敌阵

11月13日1时,排成一字长蛇阵的美军舰队以15节航速从隆加角以北海域驶过,“拉菲”号处在4艘前卫驱逐舰的第二位,紧跟在先导舰“库欣”号后方。当晚无月,夜色浓重,对于依靠肉眼观察的日军不利,反而增强了美军的雷达优势。1时24分,“海伦娜”号的雷达率先在24700米和28800米距离上发现了日军前卫驱逐舰和战列舰。卡拉汉接到报告后于1时28分下令转向西北,正面迎敌。然而,在接下来的近10分钟里,他既没有命令前卫实施鱼雷攻击,也没有下令舰炮开火,而是不断同各舰通话,确定目标方位,直到1时37分才下令舰队向北转向,加速至20节,企图抢占T字横头位置,然而日军前锋已然高速逼近,卡拉汉的犹疑不决让美军雷达创造的先手优势白白浪费了。


■1942年9月,“拉菲”号驱逐舰进行海上加油,右上角为该舰舰长汉克少校。

1时42分,美军舰队尚未完成转向占位,“库欣”号猛然发现2艘驱逐舰正从左向右横穿舰首,那是日军前哨“夕立”和“春雨”号,双方相距仅2700米,为了避免相撞并准备发射鱼雷,“库欣”号紧急左转,身后的前卫驱逐舰也不明就里地跟随左转,还带偏了巡洋舰编队最前端的“亚特兰大”号。这种与指令相反的行动让卡拉汉十分困惑,立即呼叫询问缘由,得到回复称“避免与己方驱逐舰相撞”。“库欣”号请求发射鱼雷,由于通信延误未能及时收到回复,转眼间2艘日军驱逐舰已从视野中消失了。现在,日美两军都目视确认了对手,但双方仍保持沉默,均未开火。美军一方卡拉汉正受困于队形的混乱,而日军一方正忙于将战列舰主炮里攻击机场的高爆弹更换成对舰的穿甲弹。令人窒息的静默又持续了8分钟,两支舰队以超过40节的相对速度迎面相遇,彼此插入对方的阵型中,瓜岛海战第一次夜战(日方称为第三次所罗门海战第一次夜战)在这种犬牙交错的迷乱状态中猝然打响了。


■1942年11月13日1时50分瓜岛海战第一次夜战爆发时日美舰队各舰位置,双方已各自插入对方的阵型中。

1时50分,“比睿”和“晓”号同时打开探照灯照射目标,顿时点亮了1500米外的“亚特兰大”号,后者的前主炮群立即瞄准灯光向“比睿”号开火,日军战列舰的356毫米重炮也展开回击,激战一触即发。面对突然爆发的战斗,卡拉汉下达了“奇数舰向右射击,偶数舰向左射击”的命令,意在避免误击,然而队形已乱,这道命令只让局势更形恶化,实际上各舰舰长只能依靠自己的判断各自为战了,而日军一侧的情况也相差不多。在交火开始时,美军前卫驱逐舰已经深陷敌阵,“拉菲”号作为偶数舰依照命令应向左舷射击,那个方向上最显眼的目标就是因为开灯而暴露的“晓”号。“拉菲”号集中炮火对其轰击并迅速取得命中,同时这艘倒霉的日军驱逐舰还遭到“亚特兰大”、“旧金山”等美军巡洋舰的集火,短短几分钟内就被打成一堆废铁,开始下沉。


■这幅彩绘表现了海战爆发伊始,美军“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的前主炮向打开探照灯的“比睿”号战列舰开火射击。

在解决了“晓”号后,“拉菲”号搜寻新的目标,猛然发现一艘巨舰从左舷正横方向约900米处直冲过来,汉克舰长立即指挥战舰自右向左横穿对方舰首后,做了一个U形转弯,向北追击目标,而那艘巨舰就是日军旗舰“比睿”号,其庞大的身躯吸引了多数美舰的注意,遭到猛烈攻击,被迫左转向北航行,而“拉菲”号从该舰左后方逼近,发起近身攻击,双方最近时仅相距6米,那光景仿佛大卫钻到了歌利亚的裤裆下面。在如此近的距离上,“拉菲”号处在“比睿”号的射击死角内,战列舰的主炮无法对其构成威胁,而驱逐舰却能以全部舷侧武器疯狂输出,双方悬殊的火力差距完全逆转!


■这幅画作描绘了瓜岛海战中2艘美军驱逐舰与“比睿”号战列舰展开近距离搏斗的场面。

汉克舰长下令发起鱼雷攻击,打出全部5枚鱼雷,至少命中2枚,然而由于距离过近保险未能解除而没有引爆,战后“比睿”号幸存者也证实听到了鱼雷撞击船壳的声音。虽然鱼雷攻击未能奏效,但舰炮攻击的效果超乎想象的好。“拉菲”号的127毫米主炮和28毫米、20毫米防空炮全部以平射姿态对准“比睿”号高大的侧影猛烈开火,几乎可以做到弹无虚发,瓢泼弹雨从舰尾横扫到舰首,在“比睿”号上层建筑上制造了成堆的弹孔残骸和四处蔓延的火焰,缺乏防护的探照灯、射击指挥仪等外部设备被打得稀烂,甚至部分副炮炮廓也被破坏,而最大的战果是直接端掉了日军舰队的指挥中枢:数发炮弹击中了“比睿”号的舰桥,飞溅的碎片令阿部中将和“比睿”舰长西田正雄大佐双双负伤,首席参谋铃木正金中佐当场毙命!此后,阿部再也未能对舰队作战实施有效指挥。遭到重创的“比睿”号只能向西北蹒跚撤退。

壮烈死战

在完成与战列舰贴身肉搏的壮举后,“拉菲”号由于冲击过猛,自身也陷入日舰的包围之中,在其后方是正在燃烧的“比睿”号,右侧是“雾岛”号战列舰,远方是“长良”号轻巡洋舰,而正前方是“朝云”、“村雨”和“五月雨”号驱逐舰,在黑暗中还有其他日舰虎视眈眈。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拉菲”号毫不退缩,以惊人的勇气放手一搏,以3门主炮瞄准距离最近的“村雨”号打出一轮齐射,当即命中,炮弹在目标锅炉舱内爆炸,摧毁一座锅炉,“村雨”号航速锐减,被迫退出战斗。随后,“拉菲”号又调转炮口与“朝云”号展开对射。


■瓜岛夜战中“比睿”、“雾岛”号战列舰主炮齐射的场面。

尽管“拉菲”号勇猛无畏,但终究难敌多艘日舰的交叉集火,舰体和上层建筑频频中弹,所有火炮均被摧毁,到处燃起大火,尤其在距离拉开后,“比睿”号的主炮重新投入战斗,对准这艘方才让其难堪无比的小驱逐舰喷射出报复的怒火,一枚356毫米炮弹击中了“拉菲”号后部锅炉舱,在剧烈的爆炸中“拉菲”号丧失了机动能力,不久一枚来源不明的鱼雷击中舰体后部,炸断了舰尾并使龙骨受损,所有损管措施都已失效,汉克舰长明白沉没已经无可避免,于是在1时55分下令弃舰。大约5分钟后,失控的火势蔓延至弹药库导致弹药殉爆,彻底终结了“拉菲”号的生命,并使很多未及撤退的舰员丧生,此外舰上的深弹在沉没过程中也发生了爆炸,造成了更多的伤亡。最终,“拉菲”号有59人阵亡,116人负伤,超过编制人数的三分之二,可谓伤亡惨重,汉克舰长也壮烈捐躯。


■“拉菲”号与同级舰“伍德沃斯”号并排航行的彩绘。

当战幕垂落,美军损失了包括“拉菲”号在内的4艘驱逐舰和2艘轻巡洋舰,而参战的13艘美舰中仅有2艘驱逐舰未受损伤,超过1400名官兵牺牲,包括卡拉汉和斯科特两位将军。日军方面“比睿”号重创(后沉没),2艘驱逐舰被击沉,4艘驱逐舰受伤。尽管阿部还有第二艘战列舰,并且半数驱逐舰仍有战斗力,但他还是下令中止作战撤退,也许在“拉菲”号的炮弹射入“比睿”号舰桥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失去了战斗的勇气。美军在付出极为高昂的代价后成功挫败了日军炮击机场的计划,而“拉菲”号无疑是此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战舰,被授予美军最高集体荣誉——总统集体嘉奖,而在二战期间仅有8艘美军驱逐舰获此殊荣,“拉菲”号舰长汉克少校也被追授第二枚海军十字勋章。美国海军还将1943年新建的两艘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命名为“拉菲”和“汉克”号,以纪念他们的英雄奋战和无畏牺牲。


■美国海军的总统集体嘉奖旗,授予获得总统集体嘉奖的功勋战舰,“拉菲”号因为在所罗门前线的杰出表现而获此殊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八十九)
击沉日本主力舰最多的军舰,“抗日奇侠”雪风舰,有怎样的传奇?
决定日本命运的海上决战——第三次所罗门海战
美军小驱吨位不及“大和”主炮塔 ,硬怼日军舰队赢得“雪风”致敬 2021-10-06 14:29 美军小驱吨位不及“大和”主炮塔,硬怼日军舰队赢得“雪风”致敬 (温馨提示:本文约5800字
客观上来说,雪风号如此“祥瑞”的原因是什么?
日落扶桑——从柱岛到苏里高海峡的“扶桑”级战列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