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哪些醍醐灌顶的建议,让你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象一个场景:你坐在一间教室里,讲台上放着一本书。

书就放那里,一动不动。

这时突然有人过来指着那本书问你:你快看,那本书是不是在动?

你感到莫名其妙:你有病吧,书怎么会自己动?

见你不说话,提问者转向教室里的其它人:你们快看!那本书是不是在动?

此时你内心开始有点同情这个年纪轻轻就脑子有问题的人了。

可万万没想到:你旁边的几个人看了看讲桌上的书后都一脸严肃:书自己在移动!

你有点恍惚,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看讲台上的书:确实没动啊!

随后提问者又问了更多的人一样的问题。

他们也是几乎毫不犹豫且无比确信的回答:书在动!

你彻底懵了:我瞎了吗???

你揉了揉眼睛,扇了自己两个耳光后又仔细看了看,这时候你看到:书好像在动,又好像没动。。。

那么书到底动了没?

当然没有,一本放在桌上的书,怎么会自己动?

那?嗯,没错,他们是一起玩你呢。

是不是觉得这个玩法有点无厘头,是谁这么无聊?

还真有人。

195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Asch就这样实验(玩耍)了一次:

他在校园中招聘志愿者,号称这是一个关于视觉感知的实验。

实验形式非常简单,给参与者呈现两张纸,一张纸上印着一条线段,参与者只需要在另一张上印有几条线段的纸上找出与刚才那条长度相同的线段就行。

这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对吗,只要是智商正常没有喝多的人都不太可能答错。

而奥秘在于实验的目的:当参与者来到实验房间时会发现,屋子里的七个座位已经坐了6个人,只有最后一把椅子空着。工作人员会告诉你你们七位都是来参加实验的被试,你当然会以为别人都来得比你早。

但有趣的是,其实那6个人都是阿希的助手(也就是“托”)。

接着好戏就上演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参与者按座位顺序一个接一个回答问题,这样每次志愿者总是最后一个回答。在18次测试中,实验助手有12次故意出错,当然他们是一起给出相同的错误答案。

结果,这项测试志愿者们的最终正确率只有63.2%(这可是一道如此简单的题目呐~)。

而没有受到“托”们的干扰,单独测试的参与者正确率高达99%(确实是一道如此简单的题目呐~)。

同时,有四分之三的参与者至少有一次从众行为,也就是选择了跟“托”相同的错误答案。有5%的人甚至从头到尾跟随着大部队一错到底(托说哪个对就觉得哪个对~)。

这简直......

不科学!

这种现象,就是从众,是指个人因受群体的压力,改变初衷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

这些从众情况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内心知道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选择错误的答案只是为了不被孤立,合群的需要(举栗:指鹿为马)。第二种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他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答案,故选择随大流了(举栗:看文章不点订阅的人)。而第三种人则彻底被群体洗脑,认为那个大多数人选择的答案是正确答案(举栗:看文章点了订阅的人)。

请想想,如果是你,你能否找到并坚持正确答案?

也许你觉得这不重要,这种小事,对错能奈我何?

那来聊点影响大局的事,比如,

嗯,定目标,找工作,挣钱….这事大不大?

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每天有无数人生导师试图告诉你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有导师说,你必须去创业,而且要选择互联网+才能顺应潮流(猪在风口都能起飞),

也有导师说,你必须考个公务员才是人间正道。

一批接着一批导师正在出谋划策ING......

该听谁的?

冷静一下吧朋友,你想想,那些让你去创业去互联网+的,是不是都是房地产公司招聘HR和互联网公司里的策划专员呢?那些告诉你考公务员的导师是不是培训机构里的广告运营专员呢?那些宣扬跳槽来实现高薪的文案是不是出自一些职场中介?

形形色色的“导师”扮演的角色类似于从众实验中的“那些托儿”。(扰乱了大部分人的视听)

听信这些“导师”的言语,踏入职场。

炮灰,呵呵。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做,成为炮灰的恰恰是我呢? (你运气不好吧朋友)

当然,生活也没有那么险恶,也有些热心的朋友是真的想告诉你正确的信息(当然,这是他认为对的,也只有他认为是对的)。这就解释了,有时候,害我们最深的是朋友,害死我们的是亲友)。

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这个道理。

举个栗子: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商道是主流,创业和互联网+或许是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之一。但在北方一些经济落后地区,有些岗位则既是旱涝保收,又是星辰大海。

所以你还以为可以凭借北上广导师们的人生建议来谱写自己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渺茫人生?

怎么办?

波澜壮阔的大海很美丽。

绚丽多彩的神仙鱼很美丽。

可神仙鱼是淡水鱼,如果你将它放入大海,它就会死。

是大海错了?还是神仙鱼错了?

都没错,只是不匹配。

不论是拯救世界,还是岁月静好,本质上都只是一种选择。

唯一的原则是:一切的判断和选择都应该建立在深刻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上。

接受一切信息之前我们先想想自己的位置、立场和生活状态是不是匹配,然后聆听自己的内心,去走出选择,毕竟见过自己之后,才能见天地众生。

如果你岁月静好,那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去找份适合自己的闲适安逸的工作,不想改变这个世界不丢人。

如果你争强好胜,那就去征战四方,做一份激情洋溢的事业,即便浴血归来,一无所有。想改变世界的决心也不丢人。

切记:

1一切不先问你是谁就征战四方或岁月静好的建议,都是耍流氓。

2鸡血一定要洒在该洒的地方,不然,就是狗血。

3讲台上的书没动就是没动,不管谁说它动了,对你来说它就是没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不见的影响力:揭秘社会从众的心理机制
不要让自己的从众变成盲从——读《社会心理学》
人生导师的建议为何不实用?
好书推荐 | 您想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2015-2-11
王健:找寻人生的三件宝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