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糖病尿的N种不科学说法

关于糖病尿的N种不科学说法

  
[收藏]
2011-11-07 12:21
标签:百家谈  第48期  艾新  糖尿病  

艾新:

男,满族,1964年1月21日出生,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1985年8月起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东院内科工作,历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糖尿病之友》杂志编辑部主任,北京糖尿病协会理事,《糖尿病天地 糖协会刊》付主编,《中华糖友》杂志执行主编。

进入百家谈专题

今年的11月14日是第五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仍是“糖尿病教育与预防”,宣传口号是:应对糖尿病,立即行动!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接近1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达1.5亿,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若血糖、血压、血脂等控制不达标便会产生各种并发症。不少人在糖尿病防治上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些误区:有许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许多年之后,仍然对疾病一无所知;许多人不知道怎样检查、怎样正确处理自己的病;另外,目前社会上仍经常可以见到游医假药的欺骗宣传,常常使患者的治疗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医务工作者有责任纠正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一些不正确认识和做法,以实现糖尿病控制达标,尽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我们国家对于糖尿病教育还比较匮乏,因此出现了种种糖尿病误区,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此,笔者将常见的关于糖尿病的种种不科学说法向大家一一道来。

糖尿病 大意疏忽型
1.“无糖尿病症状就没糖尿病”
       刚满40岁的常女士原来肥胖的身材突然消瘦,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瘦,但对于她来讲,管它呢,毕竟能瘦下来是件天大的好事。她得意地向朋友炫耀她的“减肥”成果。但不幸的是,接下来的两个月她老觉下肢麻痛,总感到倦怠乏力。最恼人的是外阴经常瘙痒,经在妇科诊治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排除了外阴白斑等疾病后,医生建议她检查血糖,病因才浮出水面——原来是糖尿病在作怪。
       事实上,40岁以上,特别是肥胖者,应至少每年检查血糖一次;家里有人患糖尿病,特别是原来肥胖突然无故消瘦,反复尿路或其他感染,或有四肢末端感觉障碍如疼、麻等症状,较早出现白内障、视力减退、动脉硬化等种种症状的人士,尤应注意是否患了糖尿病,应定期到医院作检查。

2.“局部肥胖不会导致糖尿病”
        陈阿姨今年60多岁,平时很注意保养,但最近感到皮肤瘙痒,她担心是不是新买的护肤品造成“皮肤过敏”,遂到化妆品公司要求赔偿她的损失。化妆品公司的某经理让她先到医院作检查,如果真的是产品造成的一定赔偿。医院检查发现,她皮肤瘙痒的元凶原来是糖尿病。陈阿姨听到这个结果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连说:“不可能!我又不是很胖,只是肚腩大点,我的体重还属于正常范畴,怎么会患糖尿病呢?”
       提示:体重正常的老年人如果身体脂肪分布的部位异常(如脂肪主要在腹壁或腔内蓄积过多,即腹型肥胖,又称苹果体型),也会大大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危险性。


3.“只有生活条件好,物质生活丰富者才会得糖尿病”
      说生活优越者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大这并不错,但生活条件差并非糖尿病的“保护”因素。事实上,如果不注意自我保健,染上诸多不良嗜好与习惯,特别是嗜酒、抽烟、偏食、嗜食油腻、不爱运动等同样会患糖尿病。

4.“我很瘦,不会得糖尿病”
       糖尿病并不是胖人的专利,有些人是因遗传因素所致,还有的人虽然消瘦,但生活习惯不好,经常吸烟、膳食不合理、活动少、饮酒、偏食、不讲究卫生、病毒感染等,同样会患糖尿病。在消瘦的老年人中不乏糖尿病患者,因此即便瘦人,出现糖尿病症状,也要做糖尿病的相关检查。

5.“糖尿病不过是血糖高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血糖高不可怕,可怕的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早期仅表现为血糖升高,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若不及早发现、积极干预,其眼、肾、周围神经并发症将在8~10年后出现;肾衰、失明、足坏疽、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将在15年后陆续出现。
         如果能在糖尿病早期接受正规治疗,不但血糖可以控制得较好,还能大大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反之,等出现了心、脑、肾、眼等并发症之后再治疗,即使付出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努力,也未必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在临床上,不少糖尿病患者是以“并发症”为主诉(如眼睛看不清,手脚发麻)来就诊的。这些患者虽看似“新人”,但实际上都已经有5~8年的糖尿病史,最佳治疗期已过。因此,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痛风、血脂紊乱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以及40岁以上成人,应定期查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每年做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眼底、神经传导速度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干预。

6.“我现在还年轻,不会得糖尿病”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习惯更是趋向西方的高脂、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加上坐得多、运动少、饮食不规律,二三十岁就患上2型糖尿病的人并不少见。

7.“只要空腹血糖正常便可高枕无忧了”
       血糖水平的确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但血糖正常不一定说明胰岛功能没问题。许多人在早晨空腹时血糖可基本正常,但如进食,血糖就会急剧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这同样对机体十分有害。
       中老年人检查自己是否患糖尿病,应去医院作糖耐量试验。如结果提示糖耐量减低,就要高度警惕,采取有效措施如运动、节食、补充铬元素等防止其向糖尿病发展。

糖尿病 过于消极型
     8.“糖尿病不能根除,只会等死”
       这类患者表现为自暴自弃,不能科学治疗,轻信偏方,或因为家庭亲友漠视,对经济负担过重的不满,对终身用药长期治疗的不信任,对医生不依从等。其实这种疾病只是不能想吃就吃,但控制好了基本什么都能干,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
        有些病人不把病当回事,治疗一曝十寒;滥用药,乱用药;轻信伪治疗方案,使病情加重。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和老人,过度依赖亲人,不能自我掌握治疗防范技术,离了人不行,病重怨天尤人,病轻不管不顾,用药饮食要别人算,别人管,一旦失去呵护,危险性极高。

9.“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病友们常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患糖尿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大错特错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每天适量喝水有很多益处: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毒物的排泄;喝水有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而且酮症酸中毒时更应大量饮水;喝水可改善血液循环,对老年患者可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严重肾功能障碍,尿少、水肿时,要适当控制饮水。


糖尿病 各种错误型
10.“糖尿病一定有‘三多一少’症状”
  正确观念:糖尿病患者不一定都有“三多一少”症状。所谓“三多一少”症状,指的是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这些表现的起因是高血糖。一般而言,当血糖水平超过10.0mmol/L时,尿中才会有糖。也就是说,若患者有“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大多在此水平以上。此外,由于老年人排出糖分的能力有所下降,故当老年人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血糖水平更高,一般在13.0~15.0mmol/L。而血糖水平低于10.0mmol/L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三多一少”症状。
国内几家大医院曾做过调查,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约3/4的患者没有任何糖尿病症状。因此,建议无任何症状的中老年人在做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病就医时,都不妨查一次血糖。

11.“尿糖阳性可以诊断糖尿病,尿糖阴性可以排除糖尿病”
      正确观念:没有血糖指标,仅凭尿糖阳性,不能诊断糖尿病,更不能因为尿糖阴性而排除糖尿病。
      尿糖不能精确地反映血糖水平,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因为如前所述,血糖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超过10.0mmol/L,老年人更高)时,尿糖才会阳性,血糖低于该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尿糖可以为阴性。此外,尿糖的有无与进餐时间、排尿时间、尿量多少,以及应用某些药物均有关。
尿糖可以作为筛查糖尿病的工具,当发现自己尿糖呈强阳性时,应提高警惕,进一步检测血糖。

12.“家用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正确观念:糖尿病诊断的依据来自于静脉血糖的测定结果。
糖尿病的诊断是很严格的,一定要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如果空腹血糖为6.9 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mmol/L,就不能被诊断为糖尿病,而只能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血糖仪测定血糖的优势是快速、便捷,但其血样本是含有红细胞等多种成分的毛细血管血,与用实验室方法测得的血浆或血清的血糖值有差异,一般要低15%左右。这种差值对监测血糖控制好坏无多大影响,但用于诊断就不行了。
家用血糖仪可以用作初筛和监测血糖控制好坏的工具,而确诊糖尿病还需抽血检查。此外,血糖仪的种类很多,不同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值会有一些小差异。

13.“验血糖当天早晨应停药,否则验不准”
       正确的做法是:验血糖(餐后)当天早晨应正常饮食和用药。
       验血糖是为了了解患者在治疗期间,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若在验血糖当天早晨停药,不仅会导致上午血糖升高,还会导致餐后2小时血糖化验结果失真(早晨没用药,测得的餐后血糖结果肯定比平时偏高),无法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提示:打胰岛素的患者千万不要在家中先打上胰岛素,然后再去医院抽空腹血化验,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带着早餐和胰岛素提前去医院,待抽完血以后,马上注射胰岛素,然后再进早餐。

14.“儿童患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过去大多数儿童糖尿病患者是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现在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也很多,而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可能与遗传、常进食高热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活动少而喜欢静坐看电视、玩游戏等有关。

15.“空腹血糖正常不是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因此,如果一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却不进行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查,并不能排除糖尿病的诊断。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的空腹血糖大多正常,而餐后2小时的血糖却较高。

16.“尿糖阴性或没症状就证明血糖尿糖控制得好”
      尿糖只能粗略地反映血糖控制情况,当血糖高于10.0mmol/L时,尿糖才会呈阳性,且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下降的患者,血糖甚至达到11.1mmol/L尿糖也阴性。所以,不要怕麻烦,要经常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来作为指标。
        另外,糖尿病人在出现并发症以前及并发症早期可以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即提示出现了并发症,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病情来预防,所以不能凭感觉,要经常监测血糖、血压、血脂等。

17.“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哪怕血糖低点也不要紧”
       事实上,血糖不能降得过低,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成人血糖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糖的危害是长期、逐渐发生的,暂时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仅一次严重低血糖发作就有可能会诱发脑梗死、猝死。因此,血糖不能无限制地降低,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监测。
       老年人降糖不能过快过猛,一般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8.9~10.0mmol/L即可。年轻患者或有并发症者,血糖控制可严格一些,建议将空腹血糖降至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6.7mmol/L。


18.“做家务就是运动,不必要再运动了”
      做家务虽然具有运动的部分特点,但与糖尿病治疗意义上的运动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做家务是以完成必要的家庭事务为主,不具有治疗运动连续性和运动量的概念。一般来说,做家务不能满足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调查发现,家庭主妇真正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每天大多不足两个小时,而且运动强度都较低,在家庭环境中,往往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应因人而异,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并要有一定的运动环境。

19.“只有糖化血红蛋白>8%,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
       血糖控制得越好,越不容易发生并发症。但是,糖化血红蛋白7%并不意味着血糖控制得非常好。美国糖尿病协会给出的建议目标是<7%。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正常值(<6%),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就越小。但是与此同时,您也增加了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与医生或专家讨论最佳治疗方案。


20.“糖尿病人只要把血糖控制好就行了”
        糖尿病人除了高血糖外,往往还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紊乱,上述多重危险因素使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因此,糖尿病人仅仅控制好血糖还远远不够,还应一并将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1.“胰岛素可增加体重,所以不该打胰岛素”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和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带来的好处要远远超过其使体重增加这一副作用的危险性。

22.“糖尿病患者更易患感冒和其他疾病”
       糖尿病患者并不比普通人更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但是,建议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接受流感疫苗注射,这是因为感染会影响血糖,使血糖处于高水平。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则会增加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危险。


23.“每天都很累,再运动就受不了了”
       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每天都感觉很累,说明你血糖可能控制很差,更需要加强运动,只有血糖控制良好,这种“累”才会减轻。认为“再运动就受不了了”只是自己吓唬自己。

24.“凡是运动都有利于降血糖”
       这种运动是盲目性的,认为只要运动就会降血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有严重并发症者,盲目运动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把糖尿病的治疗希望完全寄托于“运动”,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就诊,那更是有害无益的。而且盲目运动缺乏针对性,即使适合运动的人,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运动,不宜盲目运动。

25.“越早起床运动,血糖控制效果越好”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生物钟”,这个钟都是为你的生理节律而存在的,它不能随便被调拨,否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你的生物钟,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紊乱,使体内节律性分泌的激素发生紊乱,从而引起血糖波动。所以每天的起床时间不宜早于清晨6点,而且每天起床的时间要基本一致。

26.“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
       体育锻炼能够消耗热量、降低血糖、减轻体重,而减轻体重也能降低血糖。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使血糖下降。通过运动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27.“中医中药根治糖尿病”
       医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目前比较共同的认识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们如果盲信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中医”,而终止现行的正常治疗,其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目前,不少糖尿病患者因需长期控制饮食及用药而苦恼,于是听信那些“中药无副作用”、“中药可根治糖尿病”的广告,抛弃原来的治疗方案,不惜重金,以求通过几剂中药或秘方、偏方根治糖尿病。岂不知那些“不用控制饮食,可根治糖尿病”的所谓“纯中药”,不过是在中药粉末中掺入了优降糖、降糖灵这些降糖作用较强而价格便宜的西药。结果患者不仅花费不少钱财,更有害的是耽误了病情及治疗。

28.“西药副作用大,降糖药还是中药好”
       中药确实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降糖作用较弱,无法替代西药或胰岛素。降糖西药种类很多,疗效较确切,只要应用适当,可使血糖很快降至正常范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西药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并不常见,且一旦发生,只要尽快换药或改用胰岛素治疗即可纠正。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药并非绝对安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明令禁止几种中药用于临床。糖尿病患者不要相信不实广告宣传,认为中药安全、疗效好,若血糖不能达标,应尽快改用或加用西药,以求尽快使血糖达标。

29.“药物有副作用,见好就收”
        有些病人认为,是药三分毒,由于担心长期用药会损害肝、肾,因此,在药物使用上常常是“见好就收”或干脆拒绝用药,这种做法实属不当。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好转后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又出现病情反复的症状。如果已经用药的糖尿病患者任意停用药物,血糖将会很快回升,特别是中晚期的患者,更要长期服药或打针治疗。只有那些没有服用过药物和用过胰岛素的病情非常轻的患者,才能经专科医生诊断后,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来控制血糖。
       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不良反应仅见于个别患者,往往在停药后可消失,不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药物所致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需要指出的是,药物大都要经过肝脏代谢而失活,并经过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由于药物排泄障碍,药物原形及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而加重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故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须格外慎重,尽量选择对肝肾影响小的药物(如糖适平、胰岛素)。

30.“服用降糖药没啥讲究,什么时候吃都一样”
      降糖药的种类很多,用法上有不少讲究。比如,磺脲类降糖药(如达美康等)最好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二甲双胍应该在餐后服用,而拜糖平应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无效。有的药一天只需服用一次,但有的药却需服用三次,如果漏服,全天的血糖便难以得到满意控制。
糖尿病患者在用药前,应向医生询问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免因服用方法错误而影响疗效。

31.“胰岛素是鸦片,会上瘾,我坚决不打!”
       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口服药物对他们没有效果,因此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得接受胰岛素治疗。
       对于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友,要说服他们接受胰岛素治疗,往往是一件让许多医生都很头疼的事。原因就在于这些病友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但却非常错误的观念:胰岛素是鸦片,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这种观点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于我们曾经给两种糖尿病起了非常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两个不恰当的名称已渐渐被医学界废弃不用。另外,许多非专业医生的错误讲解和宣传也是造成这一错误观念的重要原因。关于胰岛素,在此我要为它鸣以下不平:
       胰岛素是体内的正常激素,因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产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起先可用口服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数以上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而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因此胰岛素治疗完全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岛素是正常人体激素,何以能用“鸦片”这种东西来形容它呢。

 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后,仍能再次撤掉胰岛素。长期在口服药物刺激下的人体胰岛,使用外来胰岛素后,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部分病人仍可能继续接受药物刺激,发挥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32.“胰岛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
       胰岛素不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一些患者担心胰岛素会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是这种担心只是基于实验室的一些研究发现——胰岛素能启动一些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过程,并没有获得实验的证实与支持,所以大可不必过虑。

33.“新诊断的患者无须用药”
       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人,通常先进行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控制不好,才给予药物治疗。
       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调节,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不能控制达标,而持续高血糖反过来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为了使血糖能够尽早控制达标,解除高血糖对胰岛及各脏器血管的毒性作用,保护和逆转残存胰岛细胞的功能,新版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应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并将二甲双胍列为首选降糖药物。

34.“降糖药越贵越好”
      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及伴随病情况差别很大,因此,药物治疗应当个体化,换言之,应当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择用药,切勿随意“跟风”,贪“新”求“贵”。记住:所谓“好药”,就是适合患者自己病情的药。

35.“降糖效果不好就该换药”
      药效的发挥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增敏剂)往往需要服用一段时间之后,药效才逐渐显现出来。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刚用药没几天,见血糖下降得不理想,便认为药物没效而急于换药,这是很不明智的。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服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血糖仍不下降或控制不理想,再改用其他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36.“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
       不少人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效。事实上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产生低血糖,甚至出现饥饿性酮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解1型糖尿病检查3个关键
中国传统中药黄连有助降血糖治糖尿病的功效吗?(转)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汇总 - 糖尿病网
老年健康知识100问(五)——糖尿病常识
『糖尿病』自我护理
1糖尿病防治的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