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陵墓

关于陵墓

一、 墓葬的起源
古代文献中对“墓”这个字的解释与“没”字相同,即埋在地下就没有了。远古时代,人死了只是在地下随便挖一个坑掩埋而已,有的甚至不加掩埋,那时没有墓葬这个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身体的构欤⑶沂苊沃芯跋蟮挠跋欤谑蔷筒艘恢止勰睿堑乃嘉芯醪皇撬巧硖宓幕疃且恢侄捞氐摹⒃⒂谏硖逯卸谌怂乐本屠肟硖宓牧榛甑幕疃!庇纱吮悴恕傲榛瓴凰馈钡墓勰睿?古人认为人的肉体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灵魂仍然活著,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而且还会回到人间来降临福祸。
随著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后人对死者的崇拜和信仰,人们对逝去的人除了存有感情上的怀念之外,还希望他们能到另一个世界去过美好的生活,并对本族、本家的后人加以保护和庇护,死者虽然离开了人间,但他们的灵魂也应该有一个安居之所,他生前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他喜欢的装饰品也应该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享用,氏族成员、妻子儿女死后也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同他欢聚。这个死者灵魂的安居之所、亲人死后同他团聚的地方,就发展变化为墓葬或墓葬群。但这样也只是将死者的墓穴挖的更大一些,随葬的物品更多一些,埋葬死 者的方式更隆重一些而已,因为当时还没有产生把死者的墓穴作为永远祭祀的意图,所以,地面上也就没有留下什么特殊标志。这种挖坑掩埋死者的方式,在目前发现的夏、商、周代遗址中已得到证实。如河南安阳的殷墟,商代在这里建都达三百年之久,现已发掘出商王墓十一座,而墓的地面上就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标志。这种埋葬死者的方式,经过了夏代、商代、一直到周代的春秋时期,延续了几千年。古代墓葬有各种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亚”字型墓是最高级别的,是古代天子和皇帝的墓葬;“甲”字型墓是大臣级的墓葬。
二、封土的起源
封土,既俗称的坟头《礼记•檀弓》上说:“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大约是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的,据《史记》、《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没有封土的。
古人自从迷信灵魂以后,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们就在墓穴的上面垒坟或种树为标志。《礼记》上有一段孔子寻找父母之墓的故事,说明了垒坟和种树的作用。孔子是春秋时人,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孔子成人后,想去祭祀父亲时,却找不到墓地,后来经过许多老人的回忆,费尽工夫才找到了。孔子是一个很“重礼”的人,他认为子孙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礼节。为了经常方便的前来祭祀、悼念祖先,于是他就在父亲的墓上培土垒坟作为标志。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在墓穴的上面垒坟可能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引用这段故事作为封土的起源,还是比较合理的。
在墓穴的表面垒坟种树,开始是为了辩识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但后来就变成了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周礼》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就是说,按照官位的等级来定坟头的大小高度和种植树木的种类、数量。《白虎通•崩薨》明白地说明了封土的高度和植树的种类:“天子坟高三仞(周代一仞为八尺;西汉为七尺;东汉为五尺六寸),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一种落叶乔木,又叫灯笼树);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扬柳。”虽然如此,敢于奢侈逾制者也大有人在,如东汉明帝时,桑民枞阳侯


因坟冢“过制”就被处以“髡削”(剃光头)之刑。
随著墓葬封土的普及与发展,封土堆逐渐变的高大起来,形状好似山丘,因此墓葬的名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各类墓葬统称为“墓”,到了战国时出现了“陵”、“冢”、“坟”
“丘”等多种名称。“陵”的原意是高大的土山,这时用作了帝王墓葬的专用词,“冢”和“丘”也都指高起如山的土堆,《方言》说:“冢,秦晋之间谓之坟。”《周记•冢宰》说:“山顶曰冢。”用“丘”来作墓葬名称的有如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的虎丘,战国时赵武灵王的灵丘,楚昭王的昭丘。历史上最早将坟墓称“陵”的是战国时七雄之一的赵国国君赵绁(公元前349—326年)。《史记•赵世家》记载:“肃侯(赵绁)十五年(公元前339年)起寿陵。”
帝王陵的封土:帝王陵的封土,主要有三种形式:
(1)垒土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著的 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就是迄今为止封土最大的一座垒土陵墓,它高1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长10米,看上去象一座小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也都是方上形式,现在在陕西西安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方上帝王坟头。汉代封土的等级不仅表现在封土的高低大小上,同时还表现在封土的形状上。皇帝的陵墓封土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式。高级贵族和大官僚的封土多呈正方形。封土以方形为贵。
(2)以山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秦始皇陵是用了38年的时间建造的,动用劳动力最多时达70万人,当时,秦国人口有2千万人,劳动力只有400万,这就是说,有六分之一的劳动力每年要从事建陵工作。象秦始皇陵这样大的封土(秦始皇陵的封土体积达11241375立方米),用工之多(仅土方工程就用了170130000多万个工日),工程之大,不是一般的帝王所能办到的,而且高土垒筑也不安全,容易被盗掘,于是就出现了以山为陵的形式,如唐代帝王陵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选择了长安西北礼泉县海拔1188米的九旁兴崭坟,凿山建造。据说这一葬法是长孙皇后提出的,她在临终前对李世民说:“为了节俭,要薄葬,请因山而葬,勿需起坟”。这实际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张,借长孙皇后之名提出的,她在为长孙皇后撰写的碑文上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及为己有,今因九稷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贼盗息心,存没无累”。说是如此,实际上李世民并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的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宏大,而且还可以达到防止盗掘的目的。以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方式来看,唐代帝王陵墓的雄伟气势,连秦始皇硕大的封土也难相比。至于防止盗掘,唐太宗的昭陵却没有能逃过,唐亡时被军阀温韬所掘。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至今没有开掘过,这与山石坚固、巨石铅水封固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这种以山为陵的方式,也不是从唐代开始的,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如陕西西安白鹿原上西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河北保定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等,就是开山凿洞建成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只不过没有唐代帝王的雄伟宏大罢了。
(3)宝成•宝顶。自秦汉时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经过唐代的以山为陵后,帝王们对方上和以山为陵的形式有所触动,因为方上形 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风蚀,成为圆钝,山形也很难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时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现了园形(即馒头形)。如南京五代时南唐李升、李景两个帝王的钦陵和顺陵,四川成都前蜀王王建的永陵,都采用了园形封土。王建墓为了保护封土的流失,在封土的脚
下还砌筑了条石基础,这种形式在以后的一般墓葬坟头上也被广泛采用。
北宋时的帝王陵墓虽然又恢复了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宋时称陵台),但是规模已经小的

多了,并且发展为重层方上的形式,如山东曲阜宋代建筑的少昊陵全部是用石板砌成的方上形式,与埃及的金字塔如同一辙,可谓巧合。到了元代,却又回到了远古时期墓而不坟的古制上去了,地面上没有任何封土标志,直到现在,元代帝王陵墓只知记载在起辇谷,确切位置至今没有找到。
从明清时期起,帝王陵的封土完全改变了方上之制,两个朝代30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封土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在墓穴上面砌筑一个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使土高出城墙形成一个圆顶,在城墙上面设置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这种城墙就叫作“宝城”,高出城墙的圆顶叫作“宝顶”。宝城的形式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明朝帝王陵一般为圆形,清朝帝王陵多采用长圆形。在宝城的前面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一个方形明楼,叫做“方城明楼”,楼内竖立著死者的谥号碑,方城明楼是和宝城、宝顶一起联体建筑的。这种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建筑构造上比以前的方上复杂多了,它不仅突出了陵墓的庄严气氛,也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明清时期的陵墓封土算是达到了高峰。
三、 墓穴的发展
墓葬自从出现了封土以后,就分成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而这两个部分的建筑也随著社会的进步越来越豪华、坚固,由其历代帝王陵墓最为突出。帝王陵墓的墓穴,因为奉行“事死如事生”的制度,因而死者生前享受的东西死后仍然要供奉到坟墓中去。帝王陵墓的墓穴结构豪华富丽,可与人间的宫殿相媲美,所以又称为地宫,玄宫、幽宫等,俗称“地下宫殿”。历代帝王陵的地宫,因为年代的不同,建筑形式也不尽相同,追溯其源,它原是以最简单的黄土墓穴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大概分为五个阶段。
(1)土穴墓坑;这是原始社会早期所有的墓葬形式,它结构简单,只是在地下挖个坑就行,即无棺也没有墓室,死者的尸体也没什么特殊的东西加以包裹。大约从母系氏族社会后期,才对死者的尸体加以保护,但也只是以树枝、树叶等覆盖物加以遮掩,这就是古代文献里“厚之以薪”的说法,这时还谈不道墓室的结构。
(2)木材、木板墓室;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贫富开始分化,埋葬方式有了一些发展,稍微富裕者,对墓葬开始注意起来,墓坑除了土璧之外,又加用了木材围护,如山东泰安大汶口氏族墓群就有了长1—4米,宽2—3米的大型墓坑,坑内在围置木材和铺垫木材作为木椁,有的木椁底部还涂上朱色,但这时的木椁还是用没有加工过的天然木料。到了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经过加工的木板围成的椁室,如浙江嘉兴马家滨的墓葬就属于这一种,说明当时的墓葬建筑向前发展了,但这和后来的奴隶主和帝王陵墓的地宫还是差的很远的。
(3)木椁墓和黄肠题凑;进入奴隶社会后,奴隶主和帝王们除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建造生前使用的宫殿、坛庙之外,对其死后地下宫殿的营造更是不惜一切。于是原来简单的木材、木板墓室很快就发展成了坚固的大型木椁“玄宫”,并出现了十分考究的“黄肠题凑”形式,开创了地下宫殿的先河。这种木椁玄宫的建筑结构,从奴隶
社会直到封建社会初期都在沿用,大约经历了两千年。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岗一座大墓,地宫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地宫的中间位置放棺,棺外用长大的木杠构成椁室,椁室的内壁雕饰花纹,其建筑艺术在那时已经相当精美了。
大型木椁墓室是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奴隶主和封建帝王广泛使用的。“椁”是盛放棺材的“宫室”,它寓意著生前的宫殿。它的做法是将砍割整齐的大木枋子和厚木版,用卯榫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面有底盘,上面有大盖,椁内分成几个方格,正中放置棺材,两旁和前后围绕的几个方格,称之为“厢”,也叫“左厢”、“右厢”、“头厢”、“脚厢”。有的厢内又分成几个格,分别贮藏殉葬物品,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主人,他只是一个侯爵,在他的

椁室厢中就分别放置了帛书、帛画、竹简、漆器、丝织品、木俑、陶器、农畜产品和中草药等三千多件。汉代帝王陵墓的地宫尚未正式发掘,想来规模之宏大,殉葬品之多必然会超过马王堆汉墓。据文献记载:陕西兴平市西汉帝王陵中最大的一座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即位的第二年开始建造的,他以全国税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建造陵园,用了53年的时间才完成,《汉书•贡禹传》说:他的地宫中:“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相传武帝身穿金镂玉衣,玉箱、玉仗和武帝生前所读的杂经30余卷盛入金箱,一并埋入。虽然记载武帝殉葬品甚多,但是他的地宫结构却没有记载,想必宏大,是否也是大型木椁玄宫,现在还不知道,但根据已发掘的同时代帝王陵墓来看,春秋和西汉这个时期的地宫大都是木椁墓,还没有发现大型砖石砌筑的墓室。唯有一个未解之迷,就是处在春秋战国和西汉两个时代之间,今陕西临潼由于科学技术等原因而无法打开的秦代秦始皇陵。关于秦始皇的地宫,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这样记载:地宫穿三泉,下铜而置棺,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今匠作机弩失,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意思是说秦始皇的地宫挖的很深,直到地下水层,用铜液浇灌,并涂以丹漆,上面再放棺椁,地宫中有文武大臣的位次,并有大量的珍宝器皿、珍奇异兽。地宫门上置有弩机暗器,以防止人盗掘。墓室顶上绘有天文星宿图像,地下则模拟山岳九州的地形,灌注大量的水银做成江河大海,并以机械的动力使之川流不息。用娃娃鱼脂膏做成蜡烛,这种蜡烛可以点燃很长时间。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有的以得到证实,如地宫中灌有水银,1981年和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研究所用地球化学探汞方法两次对秦始皇陵进行测试,发现秦始皇陵封土的中心部位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呈不规则的几何形,面积达12000平方米,封土堆中的水银成分大大高于周围地区,这说明两千多年来,地宫中的水银还在不停的蒸发,直到今天还起著作用。在陵墓中使用水银,并不是秦始皇的创造,在秦始皇以前就有人使用了,如江苏苏州春秋时吴国国君阂闾和山东临淄春秋时的齐桓公等,他们的陵墓中就有水银。在陵墓中放水银,一是因为水银有防腐作用,二是水银易挥发,盗墓者如进入地宫,就会被毒死,所已,秦始皇陵地宫中有大量水银是有可能的。
另外,秦始皇地宫中有上具天文的记载,在今天发掘的西汉陵墓中大量发现,如近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发现的一座西汉墓中, 其上顶部即有28宿图象。活人在世时受日、月、星、辰的影响,死后必然有所反映,因而秦始皇陵地宫中出现天文图像不以为怪。
人鱼膏为烛的问题:人鱼即娃娃雨,人鱼膏就是娃娃鱼的鱼油。在今天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仍在使用鱼做蜡烛。有一种叫“艾乌拉霍”的鱼,体内含有大量脂肪,它除了可以吃之外,还有一种作用就是照明,扑来这种鱼之后,先把它晒干,用一根绳从鱼身穿过当作灯芯,然后把它挂起来点燃灯芯照明,出海的人经常用这样的灯。据说这种办法是很久以前印第安人发明的。从史记的记载来看,中国人在秦以前也发明了这种用鱼做灯的方法,而且在陕西秦岭一带盛产娃娃鱼。
从目前来看,通过对秦始皇陵地宫的钻探得知,秦始皇陵地宫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2米,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108320平方米,相当于270亩地。秦始皇陵地宫的建筑结构因为没有发掘,我们不得而知,如按史记记载,这样一个浩大的地宫恐怕不是木椁玄宫所能承担的,因为秦始皇陵地宫顶端跨度为392米,而据说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建筑只有200米,如秦始皇陵地宫中不是木椁玄宫构造,或者出现了砖石砌筑或发券的结构,那将又是一个世界奇迹了。
“黄肠题凑”是木椁玄宫建筑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木制结构地宫建筑的高峰。黄肠题


凑这种墓葬形式,根据文献记载,最晚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到了西汉时期这种地宫形式更趋于完善。黄肠题凑就是“以柏木的黄芯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的一端皆向墓室中心,故曰“题凑”。但这种地宫形式,以前只是知于史书记载并没有发现过实物,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一直是个谜。直到1974年6月在北京丰台区郭公庄发现一座西汉时期可能是燕王旦的陵墓,才算真正发现了黄肠题凑这种地宫形式。这一发现,我们还可以设想,西汉长安的帝王陵墓可能也是黄肠题凑这种地宫形式,当然,这些真正的天子地宫肯定会比燕王陵墓的地宫大的多,也豪华的多。随著1991年开始发掘,我国保护最完整的西汉第四位皇帝刘启的阳陵,西汉帝王陵地宫之谜和许多重要的学术问题将得以解决。
(4)砖石砌筑和砖石发券的地宫:可能是由于木椁地宫容易被盗、被焚的教训以及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到了东汉时期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木椁玄宫的建筑形式,并逐渐被砖石结构所代替。从考古发掘得知,在西汉后期,已经出现了砖石结构的墓室,如在河南安阳曾发现了好几座西汉后期砖石结构的墓室。这是一种大型空心砖的结构,砖长1米左右,有的1米多,宽40至50厘米,厚10几厘米,砖的表面刻有各种装饰花纹。这种大型空芯砖好像现在的预制构件,用它来砌筑墓室非常方便。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用小砖发券起拱的墓室,从墓室的规模和墓主人的情况来看,这些墓室不是帝王陵墓,而是一般中等官吏和一般平民的墓室。自东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种砖石发券和叠涩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都在发展。由于早期帝王陵墓发掘的不多,只能从晚期的陵墓中得知一些帝王陵地宫的情况,如前面谈到的南京五代时南唐李弁、李景,成都前蜀王建墓等都是用砖石发券和叠涩砌筑的。明清帝王陵的地宫规模更大,建筑材料更为坚固,如1956年5月发掘的明代十三陵中的定陵,它的主要建筑材料就是汉白玉、艾青石和花斑石等巨大的石块以发券的结构建筑的,铺地的青砖为所谓的“金砖”(即澄泥砖)。这种以砖石材料发券的结构比木椁方式优点更多,它即能使地宫更为宏大、坚实,并且还具有防腐、防火等功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下宫殿”,在杨弃了木椁方式以后,砖石结构的地宫形式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从清东陵开放的几个地宫来看,基本上是继承了明代帝王陵地宫的形式。
(5)土洞地宫:由于黄土高原的土质良好,在六朝、隋、唐时期还盛行过由天井、壁龛等组成的土洞地宫,如西安乾陵陪葬墓中的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等墓的地宫,就是这种土洞结构,也就是现代人所称的“生土建筑”,它虽然不是砖石结构,但甚为坚固,不易毁坏。
四、 帝王陵园的发展
我国的墓葬建筑分为三个部分:即1、墓坑、墓穴和地宫;2、封土坟头、宝城宝顶;3、
地面陵园。这三个部分都是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古人迷信向先人祷告祭祀,除了封土坟头以外,还需要有一个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和祭祀时使用的建筑物,如庙和祠。出现高封巨冢以后,祭祀建筑就更发展了,不仅帝王陵如此,一般大小官吏、平民百姓的墓也是如此,现四川、河南、山东、北京等地保留的石祠、石阙、墓表、石兽等就是我国最早的墓葬地面建筑,如四川雅安市的高颐墓阙,芦山县的樊敏墓阙,渠县的冯焕、沈府君墓阙,梓潼县的李业墓阙;山东嘉祥县武翟山的武氏石祠、石阙,长青县的郭氏石祠;北京的秦君墓表等等。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帝王陵墓的地面建筑,因为年代久远,加之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早以毁坏,当时的情况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可能要比秦汉时期简单的多。自秦汉以后,帝王陵墓的地面建筑才有址可寻,并且有了完整的实物存在,在现存的遗址和实物中得知,帝王陵的封土或宝城前面,还有一大片陵园建筑(即祭祀建筑区),和“像生”仪仗队(即神道)以及陵园管理机构的建筑群(即护陵监)。陵园占地面积非常之大,同帝王们生前的宫阙没什

么两样,如秦代,秦始皇陵园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以后帝王陵园的范围更大,如唐代,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连同陪葬墓的陵园范围周长60公里,占地30万亩。北京的明十三陵陵园范围40平方公里,河北遵化的清东陵陵园面积达250平方公里,河北易县 清西陵陵园面积也达100多平方公里。
帝王陵园的地面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
(1)祭祀建筑区:这是陵园建筑的重要部分,用来作祭祀之用。主要建筑物是祭殿,早期也称作亨殿、献殿、寝殿、陵殿等。明代叫棱恩殿,清代叫隆恩殿。棱这个字的意思是祭而受福,恩字是说祖宗的恩德深厚之意。在这一主殿两旁,还有配殿、廊庑,前面还有焚帛炉(烧纸帛之用),棱恩门等建筑。大殿前还有朝房,值房等,这一组建筑往往用围墙围成一个大的区域,建筑物非常多,如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曾有房屋378间。帝王陵园的建筑群和皇宫中的主要宫殿一样。
(2)神道:又叫“御路”、“甬道”等,是通向祭殿和宝城的导引大道。它纯属是摆排场,壮观瞻之用的。神道也是从很小发展起来的,自从出现了封土坟头之后,前面又有亨殿,通向坟前必然要有一条整齐宽大的道路,称作墓道或神道。起初神道并不长,唐代乾陵的神道只有1公里左右,而到了明代十三陵的神道全长7公里,清东陵的神道也长达5公里。在神道的两旁,排列著一群大型石刻,由文武官员和珍贵的动物组成,象仪仗队一样,名叫“石像生”。意思是犹如生的一般,表示与帝王生前一样的威仪,俗称“石人石马”或“石人石兽”,因为它们一共有18对,也有叫做“18对”的。
(3)护陵监:护陵监是专门保护和管理陵园的机构。历代帝王都把保护祖宗的陵墓作为一种特别重大的事情来办,第一是相信祖宗有灵,还在保佑他们的江山社稷,永远统治著他们所打的天下。第二是对祖宗的感恩报德,因此不惜付出很大的代价,花费很大的财力、人力来保护,担任护陵任务的一般都是具有高威望的亲王大臣。护陵护墓的建筑同样很早就有了,但是非常简单,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就曾分别到他的墓去庐墓,当时就是搭一个简单的房子在那里守墓。一般坟墓不一定专门看管,也不一定常住,而帝王陵墓几千年来盛行“厚葬”制度,殉葬品极多,就必须要设立一个护陵的机构,以防止盗掘和破坏。护陵监的外面也有城墙,里面有“衙门”、“街市”、住宅等,设置了陵令、属官、寝庙令、门吏等专职管理人员。西汉武帝的茂陵采取了将文武大臣, 豪绅富户迁居陵区的做法,以加强保护,并把原来的茂乡升格为县,当时迁到茂陵的官宦富商很多,人口达27万,使当时的茂陵县有富甲长安之称。有了这样多的护陵人员,就得有更多的为他们服务和供应的人员,据记载,当时茂陵只是在陵区负责浇水,打扫的人员就5千多人。这样,处在荒郊僻野的一个陵区很快就繁荣发展起来了,如西汉长安的汉高祖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就先后分设了5个陵县,使这里都成了富庶之地。河北遵化的清东陵,除设置了护陵监外还专门修了一座“新城”作为护陵之用。
五、 帝王陵的殉葬
(1)原始的殉葬:殉葬也叫陪葬或随葬。原始社会早期,当时生产力还十分低下,人们对死者的埋葬并不十分注意,更谈不上有什么东西来为死者殉葬了。殉葬是在人们注重了埋葬死者以后开始的,因为在人们埋葬先人或同伴的遗体时,往往会想起他们生前所喜爱和使用的东西,于是就把它们同时埋葬起来,以使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使用、玩赏。
通过考古发掘的数据来看,殉葬大约是从原始氏族制度形成的时候开始的。如距今1800年前的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下洞中埋葬的一个青年妇女,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已经有了生产工具,装饰品等殉葬物了,其中,有取火用的燧石,石制的生产工具和作为装饰品用的兽牙。随著氏族公社制度的发展,出现了母系家庭和父系家庭以后,生产力

有了一定的提高,殉葬物品也相应的提高了,这时的殉葬品一般都有一套3件或5件用于炊煮、储盛、打水和饮食方面的陶器、少量的生产工具和少数骨簪、骨珠、玉坠、陶环之类的装饰品。还有一些作为防身武器的工具,从这时殉葬的物品来看,数量很少,也很有限,只是他们个人日常使用的物品,与其它各氏族之间所用的物品大同小异,数量和质量也差不多。虽然如此,一些制造不易并且经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如磨制的刀、斧等石器,则殉葬的不多。
随著父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有了剩余,一些物品被少数人占有,逐渐形成了贫富分化,殉葬品的差别也随之增大,如南京北阴阳营青年冈文化墓葬群中,有一座墓殉葬石器12件,实用陶器4件,玛瑙等装饰品11件,个别石器20多件。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氏族墓葬群中,一般富有者殉葬品30至40件,最多的达180件,其中有精美的彩陶、黑陶、白陶器物,磨制精细的石制工具,骨制工具和非常精制的装饰品。有的墓葬中还有透雕的骨梳和象牙筒,而同一时期的另一些墓葬殉葬品就很少,甚至没有。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财富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随著宗教迷信观念的增强,在“事死如事生”观念和礼制的支配下,厚葬之风盛行。厚葬风起于商代,如商王武丁诸妇之一的妇好墓中,就随葬有铜、玉、石、陶、骨、蚌、象牙、宝石制品1900多件,贝币6800多枚。两周时期,丧葬礼仪开始制度化、法律化。西周天子随葬品中单是衣服一项就有120称(衣服的一单一复为一称),王公国君的丧事拟比天子。《吕氏春秋》记载,帝王死后:“载之以大春(载棺柩的车),羽旄旌旗如云……珠玉以备之,黼黻(福伏,绣有火和龙黑白相间的衣服)文章以饰之,引佛(下葬时牵引灵柩入穴的大绳)者左右数万人以行之”。在帝王的墓穴中《墨子•节丧》说:“金玉珠玑比乎身,纶(系官印的青丝带)组(佩印或佩玉的绶带)节(一种古乐器)约(捆束之意),车马藏乎圹,又必多为屋幕、鼎鼓、几梃、壶滥、戈剑、羽旄、齿革”。可见帝王随葬奢侈至极。
到了秦朝,帝王殉葬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水经注》记载:“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秦始皇13岁刚一即位便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公元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秦王朝。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士之滨,莫非王土。当时的秦国不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实力都是比较雄厚的。因此,他把营建陵寝与修建宫殿同样看重。《史迹•秦始皇本纪》记载,皇陵地宫设施与地面宫殿一样,墓内陆底见水,用铜加固,上置棺椁;文武百官依次排列,宫廷楼阁塞满了奇珍异宝。《吕氏春秋•节葬》记载;“国弥大,家弥富,葬也厚。含珠鳞施,夫玩好货宝,锺鼎壶滥,与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就目前还在发掘,占地面积56•25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园来看,秦始皇陵园自1974年8月到2001年8月为止的近30年间,已发现各种陪葬坑、陪葬墓600多处,其中仅陪葬坑就200多处,这些陪葬坑中,除已发掘和待发掘反映秦始皇生前军队的兵马俑1、2、3号坑,和反映秦始皇驾车巡幸的两座铜车马坑外,近几年又发掘出供秦始皇狩猎用的珍禽异兽坑31座和饲养鸡、猪、羊、狗、獾等十几种动物的动物坑一座;供其娱乐的百戏俑坑一座和用来养马的马厩坑和跽座俑坑98座,为军队和战马准备的石铠甲坑和未确定性质的“巨”字形坑,六号坑、七号坑等,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各种陪葬坑,反映了秦始皇生前生活的方方面面。
(2)人殉和人祭:社会出现了贫富,产生了阶级以后,被迫沦为奴隶的人生活在社会最低层。他们和牛马、牲畜一样可以被奴隶主买卖、宰杀。在商代的一件青铜器上就有一个奴隶主用一匹马、一束丝换取五个奴隶的记载。周代天子赏赐一个贵族一次就给了他1700个奴隶。奴隶主平时把成百上千的奴隶和牛马牲畜一起关在牢里,专供殉葬和祭祀之用。在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西北冈的一座帝王墓中,墓室的中央底部埋著一个执戈的奴隶和一条狗,墓底四边又分别埋著8个执戈的奴隶和8条狗。奴隶埋好后,奴隶主的棺椁才开始下葬。椁的顶部排

列著奴隶主的兵器和仪仗,使用兵器和充当仪仗队的奴隶也同时殉葬。墓室的四周、上下和墓道内埋满了奴隶,奴隶主人殉的具体做法是,先把墓中殉葬的奴隶埋好、填土、夯平,留下南面的墓道作为出口,然后把10人一行或20人一行的奴隶反绑著牵入墓道,强迫他们东西或成排的向墓室跪著,逐个把头砍下,先埋好无头尸体,然后把人头一个个面向墓室东西成排摆放,在填土夯平,仅在这一座墓中,就有被砍掉头的奴隶躯体8排59个,头颅27组73个,还有一些破碎了的尸骨无法统计,这些被殉葬的奴隶大多是不到20岁的青少年,有的还是脑门未合的儿童。在安阳殷墟,处处可以看到王陵大墓中人殉的惨景,有的活埋,有的被杀,一般一座墓中都要殉葬300至400个奴隶。据载,秦始皇死后,秦二世下令,皇宫内凡是没有生育的宫女嫔妃悉数殉葬。为了防止“泄密”,所有参与墓内修造的工匠,全部封杀在墓道之中。
除了“人殉”之外,还有“人祭”。奴隶主对他的祖先或神灵进行祭祀的时候,也要杀掉许多奴隶来祭祀,有一块甲骨文上记载,一次祭祀先王用了小臣(男奴隶)卅,小妾(女奴隶)卅,共达60人。在安阳殷墟大墓内到1976年时已发现181个祭祀坑,每个坑中都有8至10付人骨,将近有2000千奴隶被杀祭。
奴隶社会这种特有的“人殉”、“人祭”悲剧,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封建社会才逐渐停止下来。
(3)冥器:冥器是殉葬品的忌称。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模仿的“俑”,二是实用品。俑有各种各样的人物、禽畜、用具、房屋、武器等等,而实用品则是无所不包,从奴隶社会后期到封建社会近三千年中,形成了一套极为复杂的埋葬礼仪,殉葬品也极为庞杂,不能一一述说。但关于俑的起源和变化,因为它在殉葬中起著极其重要的作用,不能不简单的介绍一下:
俑和偶是一种东西,最初是用木头或其它质料仿制的人形,用以代替活人殉葬,以后又发展到牲畜、动物、禽兽和各种器物的形状。这种用偶像“俑”来代替活人和牲畜等殉葬的方法,确实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开始的时候,可能在奴隶社会后期,一些奴隶主感到用大批奴隶和牛马殉葬未免耗费生产力太大,损失也太大,便想出了用木头人或泥人的方法代替。在河南安阳殷墟的墓葬中就发现过用炭青泥制做,带著桎梏的男女佣俑,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很快的发展起来,直到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还是用活人活兽来殉葬。孔子当时虽然对人殉非常痛心,但是以俑代替人殉还是不理解,他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又说:“为俑者不仁”。发明俑的人是谁,我们不知道,但是始作俑者确实是一个大仁大智之士,因为他的始作俑,不知有多少生命免于惨死 。在以后的封建社会里,某一些地方还存在著以活人祭祀的情况,如《三国志》上记载:诸葛亮在渡泸水时,按照当地习惯要用活人祭河,而诸葛亮则用面人代替了,面人也是俑的一种形式。
俑的制作形式很多,有泥烧的、木刻的、石雕的,金、银、铜、铅制成的,还有草编的、纸糊的等等。春秋战国时期以木刻的为多,木俑身上还穿著丝绸衣服,戴著头饰,有的木俑身上还画著彩绘。河南洛阳金村还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金属俑,但为数太少。1974年在陕西临潼发现的秦始皇陵殉葬坑中的兵马俑,其数量之多,体形之大,制作之精美,不仅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这个殉葬坑中有战车百余辆,陶马600多件,各种陶俑8000多件,陶俑的大小和真人真马一样,如此多的人马如果是真人真马殉葬,可以想像那是一个多么大,多么可怕的悲剧。兵马俑虽然是用陶俑、陶马来殉葬,但如此的气派和规模,可能是除秦始皇之外其他帝王很难做到的。虽然似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形式在其它地方也有发现,但规模就小得多了。如1984年12月江苏徐州东郊狮子山发掘的西汉兵马俑坑,在6个兵马俑坑中出土各式陶俑近4000件。1991年开始发掘,陕西咸阳西汉景帝刘启的阳陵,在96000平方米范围内,

发现殉葬坑24个,可出土陶俑40000多件,这些彩绘陶俑也形象各异,表情丰富,色彩鲜艳,但这些俑通高只有62厘米,为真人的三分之一。2002年11月29日在山东章丘圣井镇危山风景区发掘的汉兵马俑规模就更小多了,发掘的骑马兵俑通高只有20厘米,马长30厘米。
汉代,俑的尺寸虽不如秦始皇陵那样大,但是种类丰富了,有各种骑射俑、舞蹈俑、杂技俑等等,除了人俑之外,还有各种生产、生活用的陶屋、陶楼、井、灶、圈和猪、羊、牛、狗、鸡、鸭等等,而且还有了专门制造殉葬器物的作坊,帝王宫中也有了专司此职官吏,如《史纪•百官表》中就有:“东园匠令丞,主做陵内器物”的记载。
唐代的三彩俑在造型艺术上达到了高峰,女俑多丰腴园润,表现了唐代当时的审美风尚,而南北朝时的审美观点是清 挺秀,所以,这时俑的形象也是非常俊秀的。
唐代以后,墓葬冥器又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以纸扎、焚烧代替的方法,神道上出现了由文武大臣和各种珍禽异兽组成的石刻仪仗队,不再入葬了,墓葬内的殉葬品转向于珍宝和实用物品。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明代的墓葬中也有时发现陶俑人马,但总的来说是少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敢挖,挖不开,找不到!这三座帝王陵墓太神奇
秦始皇陵地宫到底有多深,其棺木真的是用铜造的吗
由秦始皇陵到清东陵期间的中国历代陵墓变化
中国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秦始皇陵
陕西到底埋了多少位帝王?
说一说陕西的帝王陵墓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