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莽新朝短短十四年,是如何践行并粉碎儒家百年来的大同理想?

谈及王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自然是这首著名诗句:

“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千年岁月的流逝,让历史的真实如梦似幻,无从打捞,我们只能从历史典籍中找到一星半点的记载。

从政治的角度上讲,王莽篡汉的行为,无疑是一种不忠诚和背叛。但鲜为人知的是,在王莽14年新朝更迭的背后,去细究王莽这个充满矛盾的人时,有一个字是怎么也避不过去的,那就是“儒”

图丨王莽画像

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开始,儒家就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春秋时有“当世显学,非儒即墨”的说法,经过数百年的争鸣后,墨家已经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儒家却依然挺立在先民们的思想之中,经过短暂的秦朝,和汉初几十年的发展后,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彻底打败其他学说,成为汉王朝明面上的官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代代儒家弟子为此奋斗了数百年,终于将儒家思想变成了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官学,按理说应该是功成名就,欣喜若狂了。可很快儒生们就发现,皇帝所谓的独尊儒术,不过是一块遮羞布,大汉王朝骨子里实行的,还是法家的严刑峻法。

图丨汉代儒生

汉承秦制,这个王朝从来就没有真心将儒家思想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反倒是篡汉的王莽,一心一意地要恢复春秋之中的先王之治。与其说王莽篡汉是一个权臣对君主的背叛,不如说是逐渐壮大的儒家学派,一次对王朝统治者的集体反抗!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提出独尊儒术的政治宣言,已经成为大汉独领风骚的显学,培养出大量的儒学弟子,这些弟子,就是王莽篡汉的统治基础

历史书上一个“篡”字,让后世人印象中王莽的形象顿时倒塌,似乎他应该像是曹操一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一类的人物,然而实际上,王莽只是个两汉儒学思想熏陶下的非典型儒生。

说他是个儒生,是因为王莽师从当时有名的儒学经学家陈钦,而且其当政后的一切施政举措,都带着强烈的儒家色彩。说他非典型,是因为他出生外戚,并不是一个纯正的书生,而且从其篡汉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也不是真心想达成儒家“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儒学只是他用来稳固自己统治的手段而已。

汉武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与急于将儒学确定为官学的儒家“集大成者”董仲舒一拍即合,于是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董仲舒也投桃报李,主张“天人合一,君权天授”,这场政权与学说的交好,从一开始就透露出一股子市侩的感觉。

图丨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君权天授”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几十年朝廷推行,儒家学说不再是偏居在齐鲁一隅的民间学说,而成了通行大汉王朝的官学。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儒学弟子从这些官学中学到孜孜以求的知识,然后准备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原则,致君尧舜,抚境安民。可这个时候,他们却忽然发现,大汉国占据高位的,依然是那些功勋贵族,甚至是外戚权臣,法家酷吏。

所谓的“独尊儒术”,就真的只是“尊”而已,儒学被当成泥塑的菩萨一样,高高的供起来,却不允许参与实际政务。这岂能让儒生满足。儒家不同于道家,不是一门避世的学问,讲究的是积极入世,既然朝堂不给儒生机会,那我们就自己争取。这正是王莽以儒生身份篡汉的基础所在。

二、王莽篡汉对儒家大同思想的实践,是两千年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完全按照儒家典籍记载的方式来治国治民的实践,其失败具有必然性

我们常说两千年的封建史,就是一部儒家的历史。但实际上细读史书就会发现,不是儒家改变了历史,而是历史改变了儒家。

从先秦到隋唐,一直到明清,这时候的儒家学说已经彻底沦为统治者的工具,其中杂糅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以及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权而夹杂的各种私货,跟孔孟最早提出的儒家思想,已经是大相径庭了。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真的有一个朝代,是完全将儒家的思想,来当成自己的施政纲领的呢?还真有,那就是王莽篡汉后的“新”朝。

公元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他在儒生的支持下,完全按照孔夫子所说的,以上古的尧舜禹三代作为政治理想,重新建立井田制,推崇《周礼》,下至人民养生嫁娶,上至官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依周礼,等等一系列改革,完全是奔着致君尧舜上的目标去的,不说超越尧舜,至少保持跟尧舜一样的制度。

图丨王莽改制时期的货币

然而结果显而易见,不提王莽自己朝令夕改,改革的步子太大,就单说这些制度本身,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其实是一种严重的倒退。春秋战国几百年战火交织,才让井田制退出历史的舞台,结果王莽又给拿回来了。

短短十五年,王莽就众叛亲离,最终身死国灭,只在历史的潮流中激出来一个小小的水花。从整个王莽施政的过程来看,或者说从整个以儒家思想为施政纲领的历史来看,其改革虽然具有儒家仁义爱人的人文情怀,但在当时的环境,甚至是几千年以后的如今的时代下,依然只能说是一场不成熟的变革。儒家理想国的破灭,从一开始就潜藏着失败的必然性。

三、王莽改革的失败,对独尊儒术后迅速发展的两汉儒家经学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间接促成了魏晋时期以门阀为核心的九品中正制

在官学的加持下,儒学在汉朝迅速发展,直到王莽篡汉的失败。这就好比有人一直说自己家里有个金矿,所有人都对此将信将疑,你只要不打开门,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可一旦门被打开了,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有,要么没有。

很显然,王莽改革的失败,也佐证了儒家所谓大同世界,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无法推行,至少是不成熟,这几乎给正在迅猛发展的儒家经学以致命的打击。诸子百家之中,很少有人能真的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儒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终于打败其他学说,站在了金字塔的上层,而在这时,被王莽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儒家的最高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图丨儒家创始者孔子

不提其他学说的反击,就儒学本身,也因此迅速分裂,被董仲舒勉强统和起来的各家学派都认为自己才是儒学的代言人,谁也无法说服谁。更甚于,由于儒家内部个人对儒学经义理解的不同,形成很多派别,这些派别以家族为核心,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互不来往。而这一行为,又加深的儒家学问的固化,甚至间接的促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门阀为核心的九品中正制。

王莽改革的失败,不仅搭上了他的性命,对于原生的儒家学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四、王莽篡汉改革的失败,为后代儒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迫使儒家学说不得不更快更全面的吸收其他各家主张,以更好的适应统治者的需求

两汉四百年,王莽篡汉在其中只有短短十五年的时间,从整个历史长河来看,更是微不足道,但这件事对于我们中华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意义深远。

首先,儒家原教旨主义理想的破灭,迫使儒生们认清一个现实,那就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国不可能实现,儒家必须找到新的目标来建立凝聚力。此后历朝历代,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再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后辈儒家弟子们不得不不断改变儒家思想的行动目标,以期获得认同感。

这就好比一个宗教最本初的教义被证明无法实现,那么为了维持宗教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不断的强化各种信仰。

图丨儒释道的融合

其次,独尊儒术所带来的其他学说的强烈反扑,让儒家弟子们认识到了在这个世界,吃独食,或者单打独斗是不行的,于是他们迅速的吸收其它学说的力量,与之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至形成最后儒释道墨等诸家学说混合的怪胎。此时,儒即是墨,也是道,也是释,再也难分彼此。

同时,儒家理想国实验的失败,让后世的儒家思想很难像汉朝之前那样,完全独立于统治者而存在,作为一门入世的学问,儒家在往后的朝代里,与皇权打交道时,天然就丧失了一份独立性,不得不妥协自己,以适应统治者的需求。

综上,王莽篡汉改革对两汉及以后儒家学说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他证明了儒家理想国的不可实现性,至少在一定时期内的不可实现性;其次使儒家丧失了“唯一性”的行动纲领,后代儒家弟子不得不断的去更新换代,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自身的发展。

最后,儒家思想在经过一次与当权者的“亲密”接触后,逐渐丧失了一部分学术上的独立性,不得不整合其他诸子百家的思想,并与之彻底融合。总之,王莽改制,是儒家原教旨注意和理想者的失败,又是儒家文化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文献:

《汉书》

《后汉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唯一“民选皇帝”:只因多活了15年,从万众拥戴活成了千刀万剐
董仲舒是如何改造儒家
王莽成败皆因儒家思想,为什么会这样?理想型书生是不能搞管理的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为什么又不重用他呢?
汉武帝罢黜百家,实际上他真的是信仰儒家思想吗?
儒家在汉武帝之后就独霸朝纲了吗?王莽:我试过,但玩砸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