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投行人看公募REITs:常怀敬畏之心
公募REITs政策出台后,用了几天时间思考沉淀。
关于REITs,之前已经写过很多,但了解的越深入,越觉得需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看待这个资本市场的重大事件。
丨敬畏法律
  • 基础设施项目的期限

做REITs,首先要理解基础资产的法律属性。
根据基础设施REITs指引,标的资产是“基础设施项目”,根据目前的分类,主要是指以下几类: 
1
仓储物流交通设施
2
收费公路
3
水电气热市政工程
4城镇污水垃圾处理
污染治理
5固废危废处理
6信息网络
新型基础设施
 但是,“标的资产”仅是一种商业语言,而非法律术语。 准确说,“标的资产”是指基础设施项目的所有权或特许经营权
对于所有权,主要是指仓储物流、大数据中心等所涉及到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商业用途的土地使用权最长为40年,而综合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最长为50年。
土地使用权人并无到期自动续期的权利,根据目前的讨论,将由所有权人提出延期申请,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形式进行续期。
对于特许经营权,根据《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且到期后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期限问题,将成为基础设施REITs首先面临的问题,这一点我在《基础设施REITs,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一)》中做过详细论述。
土地所有权,如果到期后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应该由谁来缴纳?如何缴纳?
特许经营权,到期后应无偿移交给政府,续期的机会都没有,又该如何处理?
综上所述,由于基础资产的法律属性,基础设施REITs必然要有一个固定到期日。
考虑到基础资产不是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到期处置会是一个难题,基于类REITs中的实践,加入到期优先回购或资产置换条款,或许是一种可行方案。 
  • 公募基金的利益冲突

REITs的发行载体是公募基金,这就让公募基金管理人遇到了和ABS业务中计划管理人一样的问题:

对于公募基金管理人来说,REITs业务到底是投行业务还是资管业务? 
投资银行业务,是传统的“卖方”业务,投资银行作为sell side,需要履行信息披露、风险揭示的义务,只要投行勤勉尽责,那么证券投资风险,是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的;
资产管理业务,则大不相同,这是典型的“买方”业务,资产管理人作为buy side,需要切实履行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为客户的利益进行投资决策。
而在基础设施REITs中,我们在公募基金管理人身上,同时看到了买方和卖方的角色:
公募基金管理人作为卖方,开展尽职调查、信息披露,基于SPV架构把基础资产转化成公募基金份额,充分揭示风险后,向投资者销售——这是投行逻辑;
公募基金管理人又同时作为管理人(受托人),投资者将资金交付(信托)给管理人,管理人通过封闭式基金的形式,投资于基础资产——这是资管逻辑;
我们知道,买方和卖方的角色,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由同一人担任的——这是明显的利益冲突。
况且,这么多年来,公募基金的角色一直都只是买方,让他们去开展尽职调查、估值定价、结构设计、发行承销等工作,实在有点勉为其难。 
我的建议是,应该在公募REITs指引中,进一步明确投行主承销商/牵头销售机构的定位,由投行而非公募基金公司,来扮演卖方(sell side)的角色。
我相信不久以后,证监会就会出台《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正式确立投行作为主承销商/销售机构的定位。
我们要敬畏法律,任何交易要素都需要坚实的法律基础。
我们还要敬畏法律逻辑,避免在规则中出现明显的利益冲突问题。
丨敬畏市场
发行公募REITs,毕竟是市场行为,监管机构不会乱点鸳鸯谱,强行“拉郎配”。具体的商务条款,还是要靠市场主体平等协商。这也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性作用”的应有之义。
那么,站在融资人和投资人的角度,需要关注哪些要点?
  • 融资人角度

抛开所有结构,REITs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资产买卖取得融资的过程。
因此,对于融资人来说,重点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转让定价
基础设施项目,绝大多数都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转让的定价,从来都是一个敏感话题:
太高了投资人不认可,太低了融资人不划算,甚至需要承担很大的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第二,债务融资替代方案
目前,大多数基础设施项目(比如高速公路、供水供热)都有长期限、低成本的贷款,融资条件非常好,质押率很高,实际融资额甚至可以高达评估值的80%。
那么,考虑到可能的估值波动,以及20%的战略配售,融资人实际获得的融资金额,可能还不如债务融资的效果。
这时候,就需要融资人慎重选择。
第三,财务报表影响
发行公募REITs“出表”,固然有降低负债率的潜在效果,但同时也会导致收入无法继续确认,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公募REITs要求对基础资产的完全控制,可以理解为100%的股权转让。而根据我的了解,手握优质资产的基础设施企业,一般只接受50%以下的股权转让,以保证合并报表层面盈利水平的稳定性,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共同诉求。
如何调和这一矛盾,实现基础设施领域“投融管退“的正向循环,是需要融资人慎重考虑的地方。
  • 投资人角度

在基础设施证券投资领域,未来摆在投资人面前的,将会有以下三类产品:
股票、债券、REITs
我以某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为例,帮大家测算一下投资回报:
PE为11倍,股利支付率常年维持在45%左右
今年3月份,发行公司债(3 2年),票面利率为3.05%
公司自持的一条高速公路,2019年底估值14.5亿,预计今年可供分配利润为2.1亿。
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选哪一种?
——不考虑现金流的稳定性,乍一看上去,REITs的收益非常可观,选择REITs几乎是必然的。
但大家不能忽略一个问题:特许经营权的有限期限,衍生出的估值问题。
根据收益法的估值逻辑,特许经营权的估值必然会逐年降低,这相当于让投资者购买一个未来肯定会贬值的东西。
因此,我们需要对基金的期限、收益和本金分配,作出更加妥善的安排。
也就是说,上述这2.1亿,并不都是投资收益,有一部分,需要直接摊还本金。
怎么摊?摊多少?最后清盘时,如何保证基金份额剩余本金的顺利清算?
这可能是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的地方。
  •  市场影响

商务条款(尤其是初始估值)要靠市场博弈出来。但由于基础设施REITs公开募集、公开交易的特点,其揭示出的估值逻辑和估值水平,势必会带来整个基础设施行业的资产重估。
市场普遍承认,基础设施行业多年以来的高增长和高杠杆,导致了资产的高估值,而REITs带来的这种重估,将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且这种影响,并不会因为你参加或者不参加公募REITs而发生改变,所以:

  • 评估师需要关注,市场更认可哪种评估方法?

  • 产权人需要关注,我持有的这个基础设施资产,现在还值这么多钱吗?

  • 银行需要关注,我的抵押物,重估之后还足值吗?

  • 投资人需要关注,刚拿的这块地,会不会“面粉贵过面包”?

  • 上市公司的投资人更需要关注,重估之后,企业还值不值这么多钱?

  • 运营方需要关注,如何通过优化运营,带来估值提升?

敬畏市场,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这个改变,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丨敬畏监管
  • 监管红利

基础设施REITs的推出,破冰意义重大,与PPP相关监管规则结合,标志着基础设施行业投融资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正在日臻成熟。
但也有很多人吐槽,REITs中,公募基金、专项计划、私募基金、SPV公司等等多层SPV嵌套,可以说是史上最为复杂的产品。
但是,请尊重监管机构的选择,我相信这已经是可以选择的范围之内,阻力最小、最为简洁的方案。
同时,我也相信,在市场发展早期,监管机构将本着对于投资人极度负责的态度,稳步推进公募REITs试点,早期投资人将享受到“监管红利”。
  • 监管资源越多越好吗? 

基础设施REITs新规,由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推出,自然是两个部委联合开展监管工作。
很多朋友调侃,为了一单公募REITs,需要经过省级发改委、国家发改委、交易所、证监会、基金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等等机构的层层审核和自律管理,沟通难度堪比企业债 IPO,其中工作的艰辛、流程的漫长,做过的自然会懂。
——承销费该怎么算,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监管机构的谨慎程度,希望把能够调动到的监管资源,都调动上,尤其是证监会。
但问题在于,监管机构越多,监管效果就一定会好吗?
是否可参照科创板IPO的审核逻辑,所有审核流程线上可视化,规定每个环节的最迟反馈时间,这应该是“注册制”背景下,兼顾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的应有之意。
敬畏监管,相信我们的监管机构,会作出最妥善的安排。
丨敬畏专业 
  • 运营者的春天

先问一个问题,你认为是谁,为REITs的投资人创造了超额回报?
我的答案非常明确,是运营方,也就是公募REITs指引中提到的“第三方管理机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REITs行业研究】鹏华基金持续致力公募REITs创新,深度研究观点分享
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业务全流程要点解析
地产基金 | 浅谈产业地产基金化运作的几个核心法律问题
热 “ REITs ”,冷 “ 思考 ”
资管 | 中国特色REITs市场的探索、实践及展望
关于做好REITS与PPP项目结合的若干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