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妙回对联

 《妙回对联》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简洁、对称的语言,表达出深沉的哲理。而在民间,对联更是一种娱乐方式,人们通过对联来切磋文学造诣,增进感情。

关于对联的有趣故事

    乾隆与纪晓岚同游时,来到一处宁静的山洞。眼前的景色让乾隆心生灵感,突然间取起笔,书写上联:“山洞幽静泉水悠长”,传达洞中清泉悠长不断,象征永恒的智慧和创造力。

    纪晓岚心生无奈,面对乾隆卓越的文学天赋,他感到应对这样的联句颇为困难。然而,正当纪晓岚为难之际,一位女子轻笑着说:“山洞幽静泉水悠长,因有你这知音。”她的话如一股清泉,为这联句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位女子的机智和幽默让众人都为之折服。

    在康熙皇帝眼中,乾隆是他最疼爱的孙子。这位聪明而有出息的年轻人以独特的气质在宫廷中脱颖而出。作为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寄予厚望,深知自己的儿子将成为一位强有力的皇帝。对于乾隆,他更是期待他成为一个更为杰出的统治者。因此,在乾隆年幼时,雍正就开始为他的继位做准备,希望他能够接过皇位,延续大清帝国的繁荣和稳定。因此,乾隆并未经历兄弟间的继承争夺,他的人生轨迹似乎注定一帆风顺。

    乾隆登基成为皇帝,身上沉甸甸的紫袍和巨大的龙冠取代了他以往轻松自在的服饰。坐在御案前,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成为他的工作日常,宫廷百官排队等待他的裁决。这是一个崭新的身份,一个充满期待却又陌生的角色。

    然而,这新身份也给予了他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期望。日复一日,朝政如潮水般涌来,奏折像雨滂沱般汇聚,宫廷事务如无尽波涛,一次次冲击着他的思绪。他必须细致审阅每一份奏折,做出英明的决策。这是他的责任,同时也是对他作为皇帝的身份的考验。

    曾经,乾隆是个热爱文学和诗歌的君主,以娴熟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诗意而著称。然而,此刻,他的时间被政务所紧紧束缚,他钟爱的兴趣和爱好似乎被困在御案下。他逐渐感到文学灵感黯淡,心灵的某处渴望着自由,渴望再次挥洒文学的风采。

    然而,乾隆深知,他不能任意纵情,他的职责和使命在呼唤。他坚定地守卫着皇帝的责任,尽管内心的文学激情渐渐消磨殆尽。他明了,这是他的使命,他必须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宁负起责任。

    这段时光成为乾隆生命中的一道岔口。尽管他身陷政务的波涛,内心深处的文学火焰依然若隐若现。他深知,总有一天,他将再次找回那已逝的文学之光。未来的岁月里,他将重新点燃那团火焰,为自身和国家的荣耀创造辉煌。这是一位皇帝坚忍与执着的表现,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深情与期许的体现。

    而乾隆的热爱并未消减。他坚持不懈地创作诗歌、对联,尽管这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在浪费时间。他向臣子和文学家请教,但对他们的赞美很快就变得麻木不仁。他清楚这些建议只是为了迎合他,而非真心的评论他的作品。

    直到某一天,他邂逅了纪晓岚。纪晓岚与众不同,出身名门望族,自小专注于学问,得到过名师的悉心指导,因而在文学领域表现出众。他的博学引起了乾隆的兴趣,皇帝邀请他入宫,并在询问他的诗作时不禁随口问及。而纪晓岚,绝非轻言阿谀奉承之辈。

    纪晓岚谨慎地审视了乾隆的诗句,欣赏其亮点,但紧接着毫不犹豫地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乾隆对此深感欣慰,因为他渴望听到真实的回馈,而非虚假的奉承。这种坦率和智慧令乾隆对纪晓岚刮目相看。

    从此以后,乾隆将纪晓岚视为知己。不仅容许他免去外调之苦,还在京城中赐予他显赫的官职。奖赏不断涌入,珠宝和古董堆积如山。乾隆将他视为灵魂的伴侣,因为在纪晓岚身上,他找到了一个真正懂得欣赏并对抗他的人。这个故事犹如一篇宫廷传奇,展现了友情和真诚的威力,以及一个皇帝如何寻找自己的文学灵感和满足。

    乾隆和纪晓岚一同展开南巡之旅,携带着一众嫔妃和侍卫,怀着对江南风光的期待。江南的春天宛如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碧水蓝天,花香四溢,令人陶醉。

    他们决定采用微服私访的方式,深入感受江南的独特风情。江南的大街小巷、江河湖泊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最让他们心驰神往的,是郊外的美景。

   微风轻拂,柳树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花香。乾隆和纪晓岚漫步至一个洞口,仿佛隐约听到潺潺流水声。他们悄悄靠近,只见洞口上方一道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溅起水花,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大自然的神奇景象让他们感叹连连。

    乾隆情不自禁地迎来了灵感,挥毫写下了上联:“山洞清泉涌不绝”,表达对大自然无尽魅力的沉醉,同时寓意着他对江山的深深眷恋。

    到了接下来的下联,纪晓岚显得有些为难。他苦思冥想,却难以找到完美的搭配。就在这时,一位神秘女子静悄悄地走到了他们身边,谦逊地提出了一个下联的建议:“湖畔花影舞难收。”

    乾隆和纪晓岚都不禁露出了惊喜之情。上联中的“涌不绝”与下联中的“舞难收”相得益彰,不仅传递了美景的永恒,还映照出乾隆对江山的深情厚意。虽然这位女子并不知道乾隆的真实身份,但她的灵感和才情却令乾隆备感愉悦。

    纪晓岚则明智地选择了不再接下联,因为他深知身为臣子,涉足君主的个人情感和政治寓意并不适宜。他的遵循和谨慎赢得了乾隆的信任和尊重。

    这次江南之行不仅让乾隆和纪晓岚更加亲近自然,还展现了友情和智慧的力量。乾隆对这位神秘女子的欣赏也让她成为南巡旅程中的一抹亮丽风景。至于她是否进入宫廷,成为历史中的一部分,留给后人的想象和传说。这段佳话,如同江南的风光一样,将永远传颂,成为历史中的一段美好传奇。

    首先,才华的重要性。纪晓岚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智慧,给乾隆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只要拥有真正的才华和独特的技能,机会终将降临。不必着急和焦虑,耐心等待时机的到来,我们就有机会像纪晓岚那样一飞冲天,实现自己的抱负。

    其次,情商的重要性。纪晓岚之所以能够得到乾隆的信任和宠爱,不仅仅因为他的才华,更因为他高超的情商。他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善于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优势,也懂得在必要时保持低调。这是在职场和生活中都极为关键的素养。懂得与人沟通、解决问题、察言观色,可以让我们更成功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领略江南美丽的风光,还向我们传达了重视才华、提高情商的重要性,以实现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在一个古老的小镇上,住着一位名叫李老爷的文人。他是镇上的对联大师,每逢节日,人们都会请他为家中的门楣写上一副对联。李老爷有三个女儿,每个女儿都嫁给了文才出众的男子。每年的中秋节,三个女婿都会回到李家,与岳父切磋文学。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普遍性和趣味性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中雅俗共赏的存在,大家过年时贴的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在古代,对联还是一种文字游戏,深受文人墨客喜爱,有时还被作为一种考验对方真才实学的方式。

    纪晓岚这位历史人物走进了千家万户,更以其幽默诙谐的情节和精彩的对话,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而纪晓岚这个角色之所以深受喜爱,正是因为他集聪明与幽默于一身,每每出口成章,对联更是妙趣横生。然而,历史上的纪晓岚,其实比电视剧中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乾隆,这位深谙文学之美的帝王,以其独特的诗词才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作数量之多,竟超越了唐诗宋词的总和,可见他对诗词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在这样一个注重文化与智慧的朝代中,纪晓岚凭借其非凡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思维,从科举小试牛刀到成为乾隆身边的御用文人,他的文学之路可谓星光璀璨。无论乾隆出多难的对联,纪晓岚总能以巧妙绝伦的下联妙回,令乾隆连连称赞。

    特别是那次历史上著名的对联,乾隆出的“鼠无大小皆称老”,难倒了所有随行的文臣。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纪晓岚不仅机智地对出了下联,更令乾隆赞叹不已,将这联誉为绝对。

才华横溢的文人

    纪晓岚,这位后来在中国文坛上声名显赫的文人,其才华的萌芽早在童年时期便已显露。出生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对学问的浓厚兴趣和过人的智慧。纪晓岚的父亲是一位有学问的士人,家中书籍丰富,为他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传,在纪晓岚还很小的时候,他就能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对古典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纪晓岚的童年充满了趣味性的学习和探索。

     一次,他在听到家乡的钟声时,便能即兴吟诵出与钟声相关的诗句,可见他对于诗词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还有一次,纪晓岚的家中来了一位客人,正是他父亲的朋友。不巧的是,纪晓岚的父亲外出了,这位朋友便想趁机考验一下这位小神童的能力。客人环视纪晓岚家的小院,灵感一现,提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客来茶当酒”。他原以为这样的上联足以难住一个小孩子,却未料到纪晓岚几乎是立刻就反应过来,机智地回答:“宾至月为媒”。

    这样的巧妙对应,不仅令客人大吃一惊,更让他对纪晓岚的才华刮目相看。随即,客人兴致勃勃地指着屏风上的画,再次出了一联:

“屏上画梅,日日摇,风不动。”

    这一次,纪晓岚似乎遇到了难题,正当他寻思间,一位婢女恰好路过,她脚上穿着绣有菊花图案的鞋子。纪晓岚眼尖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立刻灵光一闪,回答道:

“鞋头绣菊,朝朝晒,雾难开。”

    这副对联不仅巧妙,更显示出他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客人听后连连称赞,惊叹于纪晓岚的智慧和才华,更是盛赞他为难得一见的神童才子。

    这样的小故事在纪晓岚的童年中屡见不鲜,他的每一次机智回答都显露出他非凡的文学天赋和对周围世界的敏锐洞察。纪晓岚的学术生涯同样令人瞩目。他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学术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能够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生活。

    在学术方面,纪晓岚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四库全书》是清朝时期的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旨在收集、整理所有重要的中文文献。在这个项目中,纪晓岚不仅贡献了他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更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他在编纂过程中的严谨和敏锐,使得《四库全书》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四库书房

    在一个元宵佳节的夜晚,乾隆的文学爱好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宫中灯火辉煌,乾隆皇帝高兴地宣布:“今日元宵,吾欲与诸位大臣共享文学之趣。每人出一副对联,看谁能难倒朕。”大臣们纷纷献上灯谜,乾隆侃侃而谈,轻松破解。直到纪晓岚踏前一步,恭敬地呈上他的对联。

上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下联:“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眉头微皱,沉思良久。

    乾隆皇帝问道:“这是谁的对联?”纪晓岚谦逊地回答:“回皇上,是微臣所作。”乾隆皇帝着迷地望着对联,问:“此对联颇为巧妙,晓岚,你这对联的谜底何在?”纪晓岚微微一笑,回答道:“皇上,黑白红黄皆是,即是'青’;和狐狼猫狗相仿,即是'犭’,合起来便是'猜’。”

    乾隆皇帝点头称赞,又问:“那下联又是何意?”纪晓岚解释道:“诗词论语皆有,即是'言’;东西南北皆模糊,即是'迷’,合而为一,便是'谜’字。”

    这一解答不仅展现了纪晓岚的才智,也让在场的大臣们折服。乾隆皇帝大笑着赞道:“好一个'猜谜’,晓岚,你的才华果然非凡。”

    这场灯谜游戏不仅让乾隆对纪晓岚刮目相看,更让他对纪晓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后续的日子里,乾隆逐渐发现纪晓岚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非凡的天赋,其为人处世也十分得体,于是开始重用他。

乾隆与纪晓岚的对联

    随着纪晓岚在文学上的才华愈发显著,他很快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不可或缺的天子近臣。在乾隆皇帝的多次微服出巡中,纪晓岚常常陪伴在侧,两人之间的文学交流更是屡见不鲜。

    乾隆皇帝五十岁时举办的千叟宴便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在这场盛大的宴会上,乾隆邀请了超过三千名超过60岁的老人,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高达141岁。乾隆皇帝特意为这位长者出了一个绝妙的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这个上联巧妙地利用了数字的游戏,花甲即是六十岁,两个花甲便是120岁,再加上三个七,即二十一岁,合计141岁,正好是这位长者的年龄。

    面对这样的上联,纪晓岚几乎毫不犹豫地对出了下联:“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古稀本是七十岁之意,双庆则意味着两个古稀,即140岁,再加上一个春秋,也即141岁。

    乾隆皇帝听后,为纪晓岚的才智和应变能力赞不绝口。接着,乾隆又出了一个更为巧妙的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

    这个上联在字面上讲述的是老鼠的称呼,无论大小都带有“老”的字眼,同时也巧妙地暗合了千叟宴的主题。纪晓岚面对这样的上联,众人都以为他会难以对答。

    乾隆皇帝好奇地问道:“晓岚,你刚才的对出实在精彩,这次又将如何应对?”就在此时,纪晓岚的目光落在一旁的鹦鹉身上,灵感一现,他自信地回答:“我的下联是'鹦有雌雄都叫哥’。”这个下联巧妙地利用了“鹦鹉”在古代的别称“八哥”,与“雌雄”相对应,完美地契合了上联的“大小”,展现了纪晓岚卓越的对联技艺。乾隆皇帝对纪晓岚的回答感到非常满意,再次赞叹纪晓岚的文学才华。

纪晓岚与乾隆皇帝的互动

   在朝廷中,纪晓岚的智谋不仅体现在文学上,更在他与乾隆皇帝之间的互动中展露无遗。一次在通州的事件便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当时乾隆皇帝和大臣们正在通州游览。

    乾隆皇帝,沉浸在周围的景色中,忽然灵感一现,出了一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这个上联既富有地理特色,又充满了智慧的挑战。乾隆皇帝看着在场的大臣们,问道:“谁能对出这个上联?”众大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声。

    这时,纪晓岚环顾四周,他的目光落在街上的当铺上,灵感迸发。他走上前,恭敬地回答:“皇上,我的下联是:'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乾隆皇帝听后,眼中露出惊喜之色,赞叹道:“晓岚,你的回答真是巧妙绝伦,完美对应朕的上联。”纪晓岚微微一笑,回答道:“谢皇上赞赏,微臣只是看到街上的当铺,便有了灵感。”

    还有在一次冬日的御花园中,乾隆皇帝与大臣们一同观赏着鹅毛大雪,景色宁静而美丽。乾隆皇帝,被这美景所触动,忽然心血来潮,吟诵起诗来:“一片一片又一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但接下来的诗句却让他陷入沉思,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续句。乾隆皇帝环视四周,问道:“谁能为朕接下这诗句?”

    在场的大臣们都不敢轻易发言,生怕说错了令皇帝不悦。这时,纪晓岚灵机一动,轻声走近乾隆皇帝,捧起一把雪,低声说:“皇上,看这雪花如何?”

乾隆皇帝微微一怔,随即看向纪晓岚手中的雪花。

纪晓岚趁机说出接下来的诗句:“飞入梅花都不见。”

这句诗不仅完美地接上了乾隆皇帝的上句,更以其深邃的意境,赢得了乾隆皇帝的赞赏。

乾隆皇帝笑道:“晓岚,你的才华果然非凡,能在如此简单的景象中找到如此美妙的诗句。”

纪晓岚回答说:“皇上启发,微臣不过是侥幸而已。”

    这个事件不仅展示了纪晓岚在处理突发危机时的智慧和机智,也体现了他在朝廷中与乾隆皇帝之间独特的关系。他的这次机智反应,不仅缓解了乾隆皇帝的尴尬,更在乾隆心中增加了他的份量,巩固了他的地位。通过这样的小插曲,纪晓岚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能,更展示了他作为朝廷大臣的应变能力和智慧。

    乾隆和纪晓岚之间的文学互动,不仅是两位才华横溢人物的交流,更是清朝时期文化特点的典型体现。这种互动反映出了当时文化的深层次特征,同时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乾隆和纪晓岚的对联,不仅仅是文学上的较量,更是对联艺术的一次创新和提升。他们的对联涉及广泛的主题,从自然景观到社会现象,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不乏机智和幽默。这些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大,它们不仅展示了对联艺术的魅力,也反映了清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趋向。

    今天虽然少有像纪晓岚那样才高八斗的大学士,一张口就是千古绝对的,但也不乏一些热衷于对对子的人,像刘大爷就是一个十足的对联迷,他有3个女婿,每逢过年聚会,刘大爷就会出个上联,考考女婿们。过年了,女儿女婿们刚进门,刘大爷就出了个非常刁钻的方位联,对完下联,才能坐下吃饭,上联:大寒大暑区寒暑,寒来暑往。

    三个女婿,这些年没少跟着老丈人对对子,水平也都提升不少。

    大女婿才思敏捷,第一时间对出下联:“广东广西分东西,东奔西走” 对完下联,便痛快地拉着媳妇坐下了。 老丈人皱皱眉,大女婿只能算是对得工整,但没有对上方位词和地名,没有领会到方位联的精髓。

    这个上联,“东、西”是两个方位词,“广东、广西”是两个带“东、西”二字的地名,后面的“东奔西走”又组成了个新的词语,里面也带有“东、西”二字,想一一对应上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二女婿不甘人后,也很快给出了下联:“南京北京在南北,南辕北辙 ”, 对完后,也高兴地拉着媳妇就坐了,老丈人觉得“南北”对“东西”,方位词对上了,但总觉得还是差点意思。二女婿,一个学者,平时喜欢研究古文和对联。他听到大女婿的答案后,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他沉思片刻,然后说:

“南京北京在南北,南辕北辙。”

    大家都为他的答案点头,觉得他的回答很有学问。但李老爷又摇了摇头,表示这个答案虽然有学问,但方位词的位置颠倒了。

    小女婿见老丈人对下联都不太满意,冥思苦想良久,终于来了灵感,对出了下联:“河南河北有南北,南来北往”。 说完,便得意地拉着媳妇坐下了。小女婿,一个农民,平时不太擅长说话,但他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他听到前两个女婿的答案后,心中有些紧张。他知道,这次的对联比赛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

“河南河北有南北,南来北往。”

    老丈人听后觉得小女婿对得妙,不但方位词对上了,地名“河南河北“ 对”广东广西”,对得更贴切,都属于省份,而“南来北往”对“东奔西走” 也很工整。

    大女婿、二女婿听了都拍手叫好,老丈人也心满意足地跟女儿女婿们一起举杯庆祝这个团圆年。

    大家都为他的答案惊叹,觉得他的回答既贴切又有哲理。李老爷更是连连点头,表示这个答案完美地对出了上联。

    大家都为小女婿鼓掌,觉得他虽然平时不太擅长说话,但他的答案却是最为贴切的。李老爷更是连连称赞,表示他很欣赏小女婿的才华。

    像清朝的乾隆帝,就总喜欢出一些刁钻的上联,让大臣们对,最后只有才高八斗的纪晓岚才能对得上来,君臣二人也因此留下了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千古绝对。

    有一次,乾隆帝微服私访,来到了江苏的通州,这让他想起了北京城也有个通州,立刻出了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陪在身边的纪晓岚听到后,连声夸赞这个上联出的妙,但自己一时之间还没想到如何应对。

    这时他们继续在街上走着,纪晓岚看到路东边有一家当铺,一下子来了灵感,对出了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这是一个方位联,上联用了方位词“南北”,纪晓岚的下联用“东西”刚好与之呼应。乾隆帝听了纪晓岚的下联觉得对得巧妙,便重重奖赏了他。从此这个历史上有名的方位联,流传了下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乾隆与纪晓岚两人走在江南的小道上,欣赏着两旁的风景。他们走到了一个小镇,镇上的青楼门前,挂着一副对联:

“一双玉臂千人枕”。

    乾隆皇帝对这副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询问了镇上的居民,得知这是一个未能中举的书生所出。

    乾隆皇帝心生玩意,决定自己对出下联。就在此时,一个青楼女子走了过来,妩媚地向乾隆展示她的风情。乾隆皇帝灵感一现,对出了下联:

“半点朱唇万客尝”。

    这下联虽然略显大胆,但却恰到好处地描述了青楼的风情。青楼的老板大喜,决定将这副对联挂在门前,吸引更多的客人。但他并不知道,这下联的作者,正是当时的皇帝乾隆。

    乾隆与纪晓岚继续他们的旅程,不久后,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这里没有客栈,两人走得又累又渴。突然,他们看到了一户农家,决定上前敲门,请求一些水喝。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家中只有她一个人。乾隆与纪晓岚解释了来意,妇女便让他们进屋休息。乾隆看着这简陋的小院,心中突然涌现出一个上联:

“庭院草深径难寻”。

    纪晓岚正准备对出下联,那妇女却突然说出:

“龙门红鲤入蓬门!”

    乾隆与纪晓岚都被这下联震惊了。这下联不仅对得上,而且还隐含了乾隆的身份。乾隆心中一惊,他认为这妇女已经看破了他的身份。乾隆与纪晓岚不敢久留,匆匆离开了这户人家。他们心中都在想,这位寡妇是如何对出这样的下联的?是巧合,还是她真的看破了乾隆的身份?

    这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乾隆皇帝与纪晓岚的这次江南之行,因为一个寡妇,而变得更加传奇。

    江南地区充斥着各种传奇故事,尤其是乾隆帝与宠臣纪晓岚一同下江南的趣闻。这位大才子纪晓岚以其文才超群,与袁枚齐名,成为当时备受称赞的"北纪南袁"之一。在与乾隆帝的往来中,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纪晓岚的文才和机智让人赞叹不已。有一次,他私下称呼乾隆皇帝为“老头子”,不料被皇帝听到。乾隆发怒质问:“无礼之徒,为何称我老头子?若能有理,可免你的死罪。”纪晓岚却巧妙回答:“万寿无疆曰老,顶天立地至高无上曰头,父天母地曰子。”这番回答让乾隆心情大好,怒气消失无踪。

    另一次,乾隆带着纪晓岚巡游泰山,途中经过一座新建成的尼姑庵。尼姑得知纪晓岚才学出众,邀请他为寺庙题对联。纪晓岚欣然答应,在众人注目下写下了一副对联:“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这副对联表达了对寺庙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尼姑由愤怒转为赞叹。

    然而,并非所有的纪晓岚的玩笑都得到好评。曾有一次,纪晓岚在尼姑庵写对联时,写下了一副具有侮辱性质的对联,引起尼姑们的不满。尼姑愤怒地指责纪晓岚无知,称其为“登徒子”。纪晓岚立即表示还未写完,接着在对联后加上了三个字,使其变为:“一笔直通西天路,两扇敞开大千门”。这一变化表达了对寺庙兴盛的祝愿,成功转怒为喜。

    然而,纪晓岚的生平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为卷入盐政亏空案而被发配到乌鲁木齐,沿途积极与当地人交流,著有《阅微草堂笔记》。数年后,得到乾隆的复用,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编纂官。

    纪晓岚虽然才华出众,却有文人的毛病,他喜欢开乾隆的玩笑。这种聪明机智的举止展现了他独特的风采。纪晓岚生前自撰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他的聪明机敏使他在乌鲁木齐的岁月中不仅得到了当地人的好感,还为后来的复用奠定了基础。

    纪晓岚的故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他的文才和机智让人啧啧称奇,而与乾隆帝之间的趣闻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这位清朝的才子,用他独特的风采和聪明才智,成为了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笔亮色。

    乾隆时期的纪晓岚,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机智的举止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趣闻。这篇文章生动地勾勒出了纪晓岚与乾隆帝之间的深厚关系,以及他在江南行宫中发生的种种有趣的故事。

    首先,纪晓岚的文才让人叹为观止。他曾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与江南的文学巨擘袁枚齐名,被誉为“北纪南袁”。这不仅显示了他在文学领域的卓越造诣,也说明他在乾隆朝廷中的卓越地位。而他私下称呼乾隆皇帝为“老头子”的一幕,更展现了他的机智与反应灵敏。这种与皇帝之间独特的互动,为历史增添了一抹幽默与生动。

    其次,纪晓岚的幽默与智慧在与尼姑庵的故事中得到生动展现。他在为寺庙题对联时,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尴尬局面。通过他巧妙的文字游戏,将原本具有侮辱性的对联变为祝福之辞,赢得了尼姑们的欢心。这展示了他不仅在文学上有过人之处,同时在应变与处世上也有着非凡的智慧。

    然而,纪晓岚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因卷入盐政亏空案而被发配到乌鲁木齐。在异域他乡,他积极与当地人交流,撰写《阅微草堂笔记》。这段经历不仅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积极向上态度,也为他日后得到乾隆复用奠定了基础。这是一个生动的历史片段,让人对他的坚韧和不屈产生敬佩之情。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八月,四十五岁的纪晓岚(1724—1805年),因受到卢家盐案的牵连,被削去一切职衔,贬谪新疆。纪晓岚出嘉峪关、过哈密、进巴里坤(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经高昌古国,于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到达乌鲁木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被诏令赦还的纪晓岚沿天山南路回程:经达阪、辟展(鄯善)、巴里坤(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密、玉门……这条路就是被称为“龙堆”的古代西域交通要道。

    《天津博物馆藏砚》一书共收录珍藏名砚200余方,其中第92号为《纪昀铭龙堆土玛瑙砚》。砚盒盖上纪晓岚铭文四行:“石产龙堆,西征偶遇。不琢不磨,砚形略具。试墨未宜,研朱其庶。”落款“晓岚铭”。《阅微草堂砚谱》亦收录此砚,称其为“龙堆砚”。天津博物馆释文:“据纪昀《年谱》,乾隆三十三年至三十六年(1768—1771年),纪晓岚被谪戍新疆乌鲁木齐,此砚应得自此时。砚形随意,石色有别于他的其他藏砚,当属别品,但不易研墨,故而用其研朱砂。”

    纪晓岚《槐西杂志》中说:“余自四岁至今,无一日离笔砚。”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中记:“纪文达公性好砚,尝以九十九砚名其斋。砚必有铭,信手摛取,皆有深意……”纪晓岚自新疆归来,翻捡出一方“门形砚”,题铭:“枯砚无嫌似铁顽,相随曾去玉门关。龙沙万里交游少,只尔多情共往还。”纪晓岚在京闲处时,座师刘统勋赠送其一方明代“黄贞文砚”,砚侧有黄氏铭文:“以静能寿,以有容能受,君子哉,吾石友。”纪晓岚铭:“研材何用米颠评,片石流传授受明。此是乾隆辛卯岁,醉翁亲付老门生。”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纪晓岚重回翰林院编修,有《玉井砚铭》:“万里从军鬓欲斑,归来重复上蓬山。自怜诗思如枯井,犹自崎岖一砚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刘统勋等人为办理《四库全书》总裁,并推举纪晓岚为总篡官。《四库全书》开编,纪晓岚埋首书海,于《蟾形砚铭》:“检校牙签十万余,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

阅微草堂

    刘墉(1720—1804年)号石庵,刘统勋之子,与纪晓岚同朝为官,交往密切,常互赠砚台为史家趣谈。刘墉《黻文砚铭》:“晓岚爱余黻文砚,因赠之,而我以铭曰: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章,此翁此砚真相当。石庵。”刘墉《鹤山铭太史砚文》:“送上古砚一方,领取韩稿一部,砚乃朴茂泛雄之极,譬之文,极有如此也。晓岚四兄大人,弟墉拜呈。”纪晓岚晚年《瓦当砚铭》有镌文:“余与石庵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不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太平卿相,不以声色货利相矜,而唯以此事为笑乐,殆亦后来之佳话与。嘉庆甲子五月十日晓岚记,时年八十有一。”

    纪晓岚《琴形砚铭》:“无弦琴,不在音。仿琢研,置墨林。浸太清,练余心。琴砚亦古式,然弦徽曲肖则俗不可耐。命工磨治,略存形似,庶乎俗中之雅耳。乙卯六月,晓岚记。”《素琴砚铭》:“濡笔微吟,如对素琴,弦外有音,洗净余心,邈然月白而江深。余有琴砚三,此为第一,宋牧仲家故物也。晓岚铭并识。”唐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指无弦琴。《晋书》记载:“陶潜性不能音,而蓄琴一张,弦徽不具。”纪晓岚《赋得无弦琴》诗:“无弦聊自抚,寓兴不关琴。谁识丝桐外,别存山水音。一弹声寂寂,独坐思沉沉。往复如相引,成亏总莫寻。”唐代常健《江山琴兴》诗:“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白居易《琵琶行》:“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纪晓岚《赋得能使江月白》诗:“江上琴方鼓,天边月恰生。”

    纪晓岚《竹节砚铭》(三则),第一则:“介如石,直如竹。史氏笔,挠不曲。嘉庆癸亥六月,晓岚记,时年八十。”第二则:“笋不两岐,竿无曲枝。孤直如斯,亦莫抑之。嘉庆甲子正月,晓岚题,时年八十有一。”第三则:“其断简欤?乃坚多节,略似此君,风规自别。嘉庆乙丑正月,晓岚题,时年八十有二。”

    坚实如石,节操似竹,品格自别,是纪晓岚生平映照,晚年三铭《竹节砚》,别有深意。题铭第一则,时逢纪晓岚八十寿辰,嘉庆帝特命颁赐珍品,以资表彰。题铭第二则时,纪晓岚八十一岁,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卒,谥文清。留下两位老友无尽的赠砚佳话,一任后人凭说。题铭第三则为正月,纪晓岚八十二岁,上命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是年二月,纪晓岚病卒,嘉庆帝评其一生:“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予谥文达。

    纪晓岚《如是我闻》中说:“大地山河,佛氏尚以为泡影,区区者复何足云。我百年后,倘图书器玩,散落人间,使赏鉴家指点摩挲日:'此纪晓岚故物。’是亦佳话,何所恨哉!”民国六年(1917年)《阅微草堂砚谱》由金石家李浚之编辑出版,收录纪晓岚藏砚126方。书前有纪晓岚表弟张桂岩所绘《河间中堂纪文达公遗像》,因遗像中纪晓岚手捧砚台,翁方纲、伊秉绶题记称其为《纪文达公洗砚遗像》,并有徐世昌作序。纪晓岚藏砚丰,殁后大多散失《阅微草堂砚谱》所收砚台,制作精良,铭文丰实,自纪晓岚逝去三百多年后,仍能让观者感受到其人格魅力与笔墨情趣。

    总的来说,纪晓岚作为乾隆时期的重要人物,以其多才多艺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历史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亮点。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使读者对这位文学巨匠兼幽默达人的历史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也进一步呼应了文章的标题,勾勒出清朝历史中一个充满风采和趣味的画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过年了,岳父出上联:“广东广西分东西,东奔西走”,3个女婿对下联,岳父:小女婿牛
岳父出上联:“广东广西分东西,东奔西走”,3个女婿对下联,岳父:小女婿牛
老丈人出上联“34567”,看女婿如何对出下联?太有趣了
乾隆出一上联无人能对,此人看过后随口对出,众人大为叹服
″这幅对联太精彩,服了'
楹联欣赏 方位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