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治通鉴:如何搞定口非心是的人?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文皇帝元年 前179年

春,正月,有司请蚤建太子。上曰:“朕既不德,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其安之!”

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

上曰:“楚王,季父也;吴王,兄也;淮南王,弟也,岂不豫哉?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

有司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馀岁,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平天下为太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绝,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启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

【译文】春,正月,群臣请求早立太子。皇上说:“我德行薄寡,就算不能广求天下贤明有德的人,将帝位禅让给他,也不能说预先确立太子,这会让我的德行更加薄寡。这样做岂能让我心安理得!”

群臣说:“早点立太子,就是对宗庙社稷负责,以天下大局为重啊。”

皇上说:“楚王刘交是我的叔叔;吴王刘襄是我的哥哥;淮南王刘长是我的弟弟,难道他们不能立为太子吗?现在不在他们中选拔举用贤能,却说必须立我的儿子,天下人会因为这件事认为我遗忘贤明有德的人,而只考虑自己的儿子,这不是心怀天下的君王该做的事!”

群臣再一次请求说:“古代商、周建国,国泰民安上千年,就是因为立儿子为太子。立太子一定要立儿子,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高皇帝平定天下为太祖,皇位传于子孙后代世代不断,现在放弃最应该立为太子的人而重新在诸侯王和宗室中选择,不符合高皇帝初衷。不应该再讨论了。您的儿子刘启最年长,纯厚仁慈,请立他为太子。”于是皇上允许了群臣的请求。

【解析】《资治通鉴》中这个故事,记载的是群臣和文帝讨论太子人选的言论。

关于文帝:跟刘盈比,刘恒继位的合法性是欠缺的。诸吕被灭时,惠帝无子,有资格继位的也不止刘恒一个,刘邦的亲弟弟楚王刘交、庶长子代王刘恒、庶长孙齐王刘襄都是有一定名分的。

特别是刘襄,在平诸吕之乱时有大功,可以携功名继位,极具竞争力。代王刘恒由于勋贵的支持,以庶长子的身份无功上位,政治合法性不够强,会有不少人不服。

关于群臣:历史没有记载他们的名字,只记载了他们的事迹,并含糊的指出是有关部门。自古以来,凡是搅和到立储纠纷里面的人,下场大多不太好,但利益也是巨大的,一旦站队正确,往往回报丰厚,风险和机遇共存。

但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其他的人选都是外人,只有刘启是刘恒的亲儿子,立刘启为太子是极大概率事件,这些人在组团做一件风险小收益大的事情。与其说是风险投资,不如说是向刘恒表忠心,为刘恒说不便说的话,做不便做的事。

因为这些人一旦站队太子刘启,就无法再支持别人,假如朝局有变,刘襄上位,支持刘启的人都会倒霉。所以,这个表态就相当于投名状,相当于群臣在刘恒面前宣誓:坚持刘恒的领导,积极拥护以刘恒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打击一切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早日建成国富民强的大汉朝。

关于群臣和文帝的对话分析

一、第一回合

群臣请求立太子,刘恒拒绝了,说是我德行薄寡,即使不能搞禅让,那也不能说立太子。这么做让我心下难安。

这是什么话?不立太子,百年以后让候选人凭本事上位吗?不立太子那怎么行?以后不得天下大乱?

以文帝之明,说出这种糊涂话,其实就是在说违心话,故意装糊涂,引导群臣进一步劝他。

二、第二回合

群臣又说,只有早立太子才是对宗庙社稷负责,才是以天下大局为重,言下之意就是,您不要只顾私德而失大局啊,为了天下安宁,您还是牺牲一下形象,早点立太子吧。

刘恒又拿出自己的叔叔、哥哥、弟弟说事,立他们不行吗?干嘛非要立我的儿子,立我的儿子不是显得我私心太重?

刘恒自己上位合法性不太够,既然你刘恒可以上位,那我们这些叔叔、哥哥、弟弟是不是也有机会?就好比司马炎篡魏,上位的合法性不够,下面的人也就想依葫芦画瓢,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刘恒把这些有机会上位的人单独拿出来提,第一是让群臣彻底得罪这些人,以后无法三心二意,只能专心拥护刘恒的儿子;第二是让这些亲戚们看看,不是我不给你们机会,实在是众意难违,所以你们以后老老实实的待着,别自不量力搞事情,你们搞事情是没有前途的,注定要失败,因为朝中没有人支持你们。第三是让朝臣们看看,看吧,我的支持率是多么的高,盘面是多么的稳,所以你们也不要首鼠两端,想着投机了,帮能赢的人,来吧,这个人就是我。

三、第三回合

俗话说事不过三,这已经是第三回合了,刘恒心里怎么想的,大臣们都门儿清,谁不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刘恒这么扭扭捏捏,无非就是不想主动立自己儿子、不想承担立自己儿子为太子这点私心的责任,等着群臣们帮他做出选择。

该放大招了,不主动、不承担的刘恒,早就被群臣们看清倾向,来吧,满足你,我们帮你做出选择,大家共同帮您承担责任掩盖私心,想必皇上您也不会拒绝吧。

这一回合群臣搬出了杀器

第一是自古以来

商、周立国,只传儿子,所以才国运延绵不觉,这是历史经验,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这是传统美德。

你不立儿子为太子,就是不吸取历史教训,将来国运不好,就是你的责任;立儿子为太子,自古以来大家都这么干,不接受反驳。

第二是祖宗期望

高皇帝刘邦辛辛苦苦打天下,从筚路蓝缕到威加四海,中间有多少血和泪,太不容易了,高皇帝在天之灵,也是希望能够江山永葆,子子孙孙世代相传,为万世开太平的。

现在你不立最有继承权的亲儿子,而想立其他人,必然又会乱象再起。这就是对高皇帝的不尊重,这就是对乱世的累累白骨和百战余生的将士的不尊重,这就是对大汉人民的不负责任,这就是忘记了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三是霸王硬上弓

这事不用再议了,您的儿子刘启年纪最大,纯厚仁慈,就是他了,请您立刘启为太子。

这话是臣子该说的话吗?擅自为皇帝的家事做主,大忌啊,如果这些大臣没有十分的把握,也不敢替刘恒做决定,也不敢搬出传统和祖宗来压刘恒,给刘恒带这么大的帽子,刘恒脑袋不够大,带不起啊。

所以,刘恒也很无奈,既然你们这么众口一词,万众一心,搬出这么大的帽子来给我带,虽然这不是我的初衷,但为了江山稳定,为了人民幸福,为国为民,我也就只好勉为其难的同意你们的请求了,都是被你们逼的。

大臣们的这种劝说套路,用来劝说嘴上说不要,心里却想要的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往往可以大量应用于现实生活场景:

第一是劝这种人不要一出手就出王炸,往往要先轻描淡写的劝两次,一方面给对方机会做足姿态,一方面也可以空出点时间,给自己想想王炸在哪里。

第二是事不过三,第三回合一定要出王炸,尽可能的拉出一张最大的虎皮当大旗,让对方觉得不接受你的建议就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社会,对不起人民,就是造孽。接受你的建议那就是一切为了公事,为公事委曲求全,深明大义。总之就是帽子哪个大给他戴哪顶。

第三就是一定要在放出王炸以后,要强行替对方做决定,不要给对方表态的机会,霸道一点,要霸王硬上弓,让对方在半推半就之间,不得不接受你的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治通鉴:儒法道、读史悟道与武士道
读《资治通鉴·汉纪五》(七)
海昏侯皇帝没做好,只因权臣当道?错!跟他学就没有汉宣帝的事了
连载:两汉四百年28
汉文帝真会撇开儿子另选太子吗
《史记》为什么不设《惠帝本纪》?背后隐藏着司马迁怎样的心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