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气下陷 胸闷气短*

一天到晚觉得自己很虚,气不够用的人可以试试这个补气的方子[心][心][心][心][心][心]世上有两位姓张的神医,一位离我们很远,叫张仲景,一位离我们很近,叫张锡纯。两位姓张的神医发明的方子被中医教材收录最多,张仲景我们知道,是东汉的医圣,张锡纯知道的不多,文小叔也只介绍过一次。 

这位张锡纯啊是民国数一数二的神医,诊断非常准确,用药非常精确,常常是一剂药就把病治好了,他老人家还创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医院——立达中医院,他写了一本书叫《医学中衷参西录》,中医专业的人几乎人手一本。
 张锡纯生活的民国离我们比较近,所以他的医案和方子对今天更具有参考价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病就是张锡纯首创的,这种病估计小伙伴们闻所未闻,去医院也查不出来,这个病叫“大气下陷”。 
这大气下陷是什么鬼?别急,当文小叔说完大气下陷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时,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我得的病就是大气下陷啊。 
张锡纯所说的大气到底是什么气?是心肺之气。张锡纯认为,我们的五脏六腑是靠一股气托着的,这股气存在我们的胸中,是全身之气的总管,这股气就是大气。大气与中气不同,前面我们学过李东垣先生的补中益气汤,这里的中气是中焦脾胃之气,张锡纯的大气层面更高,高屋建瓴,是心肺之气。
那么这个大气下陷到底有什么症状呢? 
因为你胸中的这团大气塌陷到下面去了,你胸中的心肺之气就会不足,你会有以下表现: 
胸闷,气短,呼吸急促,总想深呼吸一口气,稍微运动一下比如拖个地上个楼梯就会喘;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所以你会面色苍白。容易心慌,心悸,背后突然传来的声音也会让你心惊肉跳。心中总是惊恐,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要么就是怕鬼怕黑夜,老做噩梦,梦见死人。 
会出虚汗,肺主皮毛,因为肺气不固,皮毛的固摄能力不足,其实身体也没有多少热,汗就是容易流出来,动则出汗。 
因为气塌陷在下面,上面就不足,所以总觉得咽喉不适,发干,鼻子也不灵敏,容易堵塞,甚至嗅觉减退。因为气老往下走,所以腹胀,老想大便,大便也是成形的,但就是想大便,这就是肺气无力固摄大便的原因。
 不想说话,说话声音很小,肺气足的人声音都很洪亮的,老想躺着。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会告诉你没什么,就是亚健康症状,按中医来说就是各种虚。虽然被告知没啥病,心里安慰不少,但总觉得不舒服也不是个事啊。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大气下陷了。
 这个时代压力山大,很多人为了生计奔于疲命,大气下陷的人真的很多,尤其是女人。前一阵子文小叔开通免费电话咨询,打电话过来的女性朋友们,十个有九个都说自己一天总是很累,气不够用,不想说话,这不就是大气下陷的症状吗?
那么,导致大气下陷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劳累过度会导致大气下陷。 
这里的劳累指的是身体上的劳累,不是心累,脑子累。干体力活最消耗气,干脑力活最消耗血,所以体力劳动者要适当补气,脑力劳动者要适当补血。
很多女人,虽然没有像民工那样干重活,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一家子的事全部包揽了,所以还是很辛苦的。 
说话太多会导致大气下陷。 
这一点当老师的会很有体会,文小叔也体验过一回,开通免费电话咨询的第一天,从中午开始一直接听电话,为小伙伴们答疑解惑,一直到晚上睡觉。
一天下来,真的感觉气不够用了,嗓子也嘶哑了。 
曾经的北大校长胡适也是因为讲课耗气太多,导致嗓子不适,吃了很多消炎药没有效果,后来在中医朋友极力劝说下用黄芪泡茶喝,喝了一天喉咙就清爽多了。为什么?因为黄芪补气啊,黄芪把气提上来,提到嗓子这里,嗓子有了气血的滋润,滋润清爽了。胡适本来是不信中医的,这件事后对中医刮目相看。
 所以,文小叔建议,经常说话的人,尤其是教师,嗓子发炎时不要老想着清热解毒,泡什么胖大海罗汉果,要把气不上来,稍稍用一点清咽利喉的药就可以了。 
经常生气的人也会导致大气下陷。 
有小伙伴会问了,不是说怒则气上吗?怎么生气反而会导致大气下陷呢?
 是这样的,这是张锡纯独创的理论,他认为怒则气上,这里的气仅仅是肝气,生气的时候肝气往上走,肝气多了,就会把心气肺气排挤下去,所以会导致大气下陷。 
事实也证明,很多大气下陷的女人都爱生气。
饿着肚子去工作、学习、干活会导致大气下陷。
 这个应该好理解吧,饿着肚子睡觉都不舒服呢,何况去干活?但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不吃早餐就去上班,长此以往大气就会慢慢下陷。 
张锡纯写了一个医案。话说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没吃早餐就去地里干农活,干了一天,然后回来就觉得胸闷,呼吸急促,四肢无力,吃不下饭。先是找了一个大夫,大夫听说他胸闷,那就应该把堵在胸中的气驱散掉啊,于是用了宽胸理气的药,结果越吃越坏。 
于是赶紧换大夫,第二个大夫好一点,觉得小伙子有些不足,于是开了方子:桔梗、木香、当归。小伙子用了一天觉得效果不错,症状缓解。因为当归补血活血,桔梗提气,气血往上走,是治好大气下陷的方法,再用木香行气,方子还是不错的。 
可是这个大夫医术不精,小伙子去复诊时大夫把方子中的桔梗换成了苏梗,这一换坏事了,因为苏梗与桔梗的药性恰恰相反,桔梗是提气的,苏梗是下气的,苏梗的药性是往下走的,本来大气就下陷,再用下气的药岂不是更糟糕。果真,小伙子服用药后病情又加重了。 
不得已最后找到了张锡纯,张锡纯一诊脉,脉这么弱,这是大气下陷啊,于是用了升陷汤扭转乾坤,让小伙子转危为安,彻底治好了小伙子的病。 
一天到晚惊恐不安也会导致大气下陷。 
这个好懂,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比如有的人买了股票总是提心吊胆,担忧股票会大跌,有的人嫁了一个好男人,总是担心他外遇,跟自己离婚,有的
人总是恐惧老板会炒自己的鱿鱼等等,天长日久都会导致大气下陷。 
一天到晚老坐着不动,尤其是葛优躺也会导致大气下陷。 
久躺伤气,大气下陷的人偏偏喜欢躺着,就像林黛玉似的,躺着躺着,彻底把气躺没了。我们常常说要行气活血,血一定要活,气一定要运行,不然就是死血死气。老是躺在沙发上,气怎么行的起来嘛。 
好了,说了大气下陷的症状以及原因,现在要解决问题了。张锡纯怎么治疗大气下陷的呢?他的独门秘方就是一碗升陷汤。 
升陷汤的方子很简单: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5克、桔梗5克、升麻3克。
升陷汤,顾名思义,就是把你下陷的大气升起来。 
黄芪是升陷汤绝对的君药,用的最多,其实张锡纯在这里还算保守的,张锡纯常常会根据大气下陷的程度增加黄芪的用量,通常会用30克左右。那时候药材品质好,现在药材品质差,多用一点无妨。如果你严重气虚,可以用上30克。 
黄芪补气第一,可以补一身之气,尤其善于调理肺气。人参那么峻猛,让人一下子受不了,阴虚之人可能会上火流鼻血。但黄芪力道很沉稳,它是慢慢地把你的气补足了,这个药很安全,很多人用来泡茶喝或者煲汤。
 黄芪还能够加强你皮毛的防卫能力,让你不容易被风寒侵袭,还可以固表,治疗自汗,当然还可以利尿,治疗水肿,对慢性肾炎也有好处。 
除了黄芪以外,柴胡与升麻也是提气的,这两个药经常一起用,提气的作用更强,再加上桔梗更好了,桔梗可以宣肺气,可以化痰,可以治疗咽喉肿痛,但桔梗最大的作用就是载药上行,它是一位使药,能够让整个方子的药性往上走。
 最后用点知母来反佐,来中和一下黄芪、桔梗、升麻的温燥,知母可以滋阴可以清热,这样容易上火的人喝了这个升陷汤也不会上火了。 
张锡纯非常看重这个升陷汤,说用这个方子治好的大气下陷病人不计其数,是张锡纯最具代表性的方子,因为疗效非常好,常常被后世医家学以致用,造福后人。 
亲爱的小伙伴,如果你有大气下陷的症状,用了补中益气丸没有多大效果的话,张锡纯送你的这碗升陷汤赶紧喝了吧。 

大气下陷,是张锡纯先生提出的独特的概念。张锡纯先生所说的大气,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大气存在人体横膈膜之上,大气紧紧拖住心肺,让心肺能正常工作。

和中气不同,中气是在横膈膜之下,之前我们学过的补中益气汤是把中气往上提,而升陷汤则是把横膈膜之上的大气往上提。

大气下陷,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跟自己没啥关系,那或许就是大错特错了。张锡纯先生为什么最看重这首方子,为什么要用20多页来详细描述这个方子? 就是因为大气下陷的人特别特别多,在张锡纯先生的医案里面,很多很多的疑难杂症,看起来是不同症状不同毛病,通过仔细辩证分析,发现原来都是大气下陷,用上升陷汤都治好了,所以张锡纯先生非常推崇他自创的这首升陷汤。

大气下陷到底有哪些症状呢?

用张锡纯先生的原话来说,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这段话的意思是,大气下陷的症状实在太多太多了,数不过来,但是有2点是确定的,第一是气短不足以息,气虚的人往往会有气短,总想深呼吸一口气才觉得舒服,稍微运动一下或者爬个楼梯就气喘吁吁。第二是脉象,脉象是微弱脉象,寸脉和关脉更明显。

在当今这个社会,气不够的人实在太多了,很多人总说自己好累,累的不想动,不想说话,只想躺着,这都是气不够的缘故。身体里的气,按照上中下位置来分的话,在最底下的是先天元气,在中焦的便是中气,在横膈膜以上的就是张锡纯先生讲的大气。

大气呢,是全身之气的纲领,能支撑全身,人的精神,思想还有动作,呼吸等都是依赖大气的。

如果这股大气下陷了,人的呼吸就会上下不相接,身体无力,思维会变得迟钝,精神上昏昏沉沉等一系列表现。

这不就是我们当代人的一种普遍状态吗?可以这么说,当今之人,10人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有大气下陷,尤其是女人。

哪些原因最容易导致大气下陷呢?

生宝宝最容易大气下陷。

生过宝宝的妈妈都有感受,生完孩子后感觉气不足了,干什么都觉得很吃力,体力大不如从前,因为生孩子太耗气了,生孩子要把全身的能量往下挤,把气往下挤的结果就是大气下陷。很多女性朋友在产后出现的自汗,口渴,便秘,腹胀,寒热往来等等,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大气下陷的缘故。

空着肚子去干活,去工作,也容易大气下陷。

这个非常好理解吧,有力气才去干活。如果你还空着肚子,身体非常虚弱,只能勉强维持五脏六腑,你还把能量调出来,那体内就一定会空掉,就会大气下陷。

我们现在有多少人,是不吃早餐就开始工作的;我们有多少人,打着减肥的名义,不吃主食还在跑步减肥的;

说话说得太多,也容易大气下陷。

说话是耗气的,耗哪里的气?主要是横膈膜以上的大气和宗气。所以你看,当老师的往往有咽喉方面的毛病,是因为说了很多话,耗掉了肺气和大气,肺通于咽喉,肺部没有能量来保护咽喉,从而伤到了咽喉。

所以,当老师的人一定要懂得补气,补了气之后咽喉的毛病才能从根上解决。

还有其他很多很多原因,比如干重体力活,也很容易大气下陷;还有中一氧化碳的毒也会大气下陷,张锡纯先生就曾用升陷汤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的大气下陷,数剂痊愈;还有受到惊吓后,也容易大气下陷,因为恐则气下。等等。

凡是大气下陷者,张锡纯先生善用升陷汤来对治,少则一两剂,多则数剂,都可药到病除,可谓神奇。升陷汤方子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一起来看看。

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5g,桔梗5g,升麻3g。

升陷汤方子非常简单,就区区5味药,真是大道至简啊。一起看看这方子是如何解决大气下陷的。

毫无疑问,黄芪是这个方子的君药。黄芪是补气之长,用在这里补脾肺之气,脾气在中为中气,肺气在上为大气,也就是说一味黄芪把中气和大气都补了。黄芪不但补气,还能把气往上提,把脾气提上来,把大气往上提,这正是这首升陷汤想要的效果。

黄芪补气最妙,不过黄芪也有它的缺点,黄芪有点温燥,所以很多人吃黄芪容易上火。我看过张锡纯先生的大部分方子,都有一个共同规律,就是黄芪跟知母搭配,用知母来中和黄芪的温燥之性。黄芪从左路把肝脾之气升起来,好比水气升腾为云;知母能化气成水,从右路把气化为津液从右路降下去,好比让云再化为雨水回到大地,这样形成一个左升右降的大循环。

在这个方子里,柴胡、桔梗、升麻这3味药都有一个共同作用,就是都能把气往上提,柴胡提肝气,升麻提胃气,桔梗提肺气,目的就是整体气机往上提。

为什么要把气往上提?非常好理解了。因为大气下陷了,这团人体最重要的气下陷了,除了用黄芪补气提气之外,这3味药也辅助黄芪来提气,把中心思想贯彻到底。

除此之外,张锡纯先生还给了一些加减方法。如果气虚特别明显的人,可以另外加人参或者山茱萸来补气,如果气机下陷过于明显的人,出现少腹下坠这样的症状,可以把升麻用量加倍来增强提气的效果。

这个方子很简单,但是,能用好这个方子并不简单,因为很多时候很多病症你想不到是大气下陷,想不到用升陷汤。

张锡纯先生用这个方子治好无数人,治好无数的病,比如有些人是咳嗽不止,按照止咳的思路治,治了很久都治不好,后来换了思路,从大气下陷这个角度治,用升陷汤几幅药就治好了;还有心慌,背部发紧,饮食减少等等表现出来不同的症状,经过仔细辩证,凡是诊为大气下陷者,用升陷汤效果奇好。

对于咱们很多的普通人来说,要做出精准的诊断,恐怕有点难,但是没关系,把握大致方向是可以的。

我们知道最简单的一点,气虚日久容易气陷,所谓的气陷有2种,一种是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另一种便是大气下陷用升陷汤,大气下陷最突出的一个症状是气短,上下气不相接。如果你平素有气虚症状,用了很多补气方法都没用,不妨试下升陷汤,希望就在转角。

升陷汤

一,【何谓大气】

1,孙一奎首次明确指出大气即是宗气,他说“人与天地,生生不息者,皆一气之流行尔。是气也,具于身中,名曰宗气,又曰大气”。

2,张景岳也明确指出大气即是宗气,他说:宗气,大气也。宗气积于胸中,上通于鼻而行呼吸,所以能臭也”。可见,鼻的臭觉与胸中大气关系密切。

3,人体有宗气,可是不见书上讲宗气病以及治疗方剂,既然大气就是宗气,那么知道大气病以及治疗方剂,也就知道宗气病以及治疗方剂了。

4,在人体中,宗气(即大气)是仅次于元气的第二大气,对于这么重要的气都没掌握诊治,白学中医了!

二,【大气功能】

大气,也叫胸中大气。大气是以先天之气为根本,得后天水谷之气以培养,受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以补充,积贮于胸中,包举肺外走息道而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统领全身诸气正常运行,以保证脏腑经络各司其属,清升浊降,津液布达,营卫遍行,经络和利,肢体健康。

三,【大气下陷】

大气的病理变化是大气下陷,张锡纯指出其病因是“力小而任重,或枵腹(xiāo fù,指饥饿)力作,或病后气力未复勤于动作,或因泻泄日久,或服破气药太过,气分虚极自下陷,种种病因不同”。总之,各种因素致使大气虚极不能固守其宅于胸中而下陷于膈下的脏腑。

四,【内经条文】

《灵枢·五色》篇中雷公问黄帝:“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回答:“大气入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其中的“大气”,张锡纯认为是宗气,即胸中大气,并认为此证是大气下陷证,膈上的胸中大气下陷至膈下的脏腑处。本来正常的时候胸中大气司肺的呼吸功能,可是由于大气下陷过甚,跑到膈下的脏腑处,胸中无大气司肺的呼吸,导致呼吸骤停,不病而猝死。其实,此经文中的“大气”也指外感邪气,不只是指胸中大气。也有外感暴戾之邪,入于脏腑致猝死的情况。

五,【辨证诊断】

怎么诊断胸中大气下陷呢?由于胸中大气司呼吸,所以我们从呼吸情况判断胸中大气是否下陷?胸中大气下陷则症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似乎有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又由于胸中大气贯心脉行血,所以我们切脉判断胸中大气是否下陷?胸中大气下陷,则症见“脉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六,【类证鉴别】

1,寒饮结胸:大气下陷与寒饮结胸都是脉微细迟弱,胸中短气,但是大气下陷者,询问之不畏寒凉。寒饮结胸者,询问之畏寒凉。

2,气都不舒:人感觉呼吸困难,医者不知是大气虚欲陷,误认为是气郁不舒,而开通之。其剧者,呼吸将停,努力始能呼吸,犹误认为气逆作喘,而降之,则陷者益陷,凶危立见矣。

3,喘症:大气下陷之甚者,其努力呼吸之状,与喘症者,几乎一样,但是喘症者,无论内伤外感,其剧者,必有肩息(喘而肩动叫做肩息),脉数,或浮滑,或寸强尺弱。而大气下陷者,无肩息,脉沉迟微弱,关前尤甚。

七,【治疗方剂】

治疗胸中大气下陷用升陷汤,见于下:

1,组成:生黄芪18克, 知母9克, 柴胡4.5克, 桔梗4.5克, 升麻3克。

2,解析:以黄芪为君,黄芪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润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

3,加减:若气分虚极者,加人参,培气之根本。或加山萸肉,防气之涣散。若少腹下队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1.5克或倍作6克也。

       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会有气短不足以息,需要努力呼吸,有点像喘,兼症会有寒热往来,咽干口渴,或胸中满闷,或健忘。

没有吃饭做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大怒,思虑过度都会引起大气下陷

再回过头来看上面这个舌象。大气下陷在舌象上肯定会有心肺气不足的表现。我们都知道舌前段对应肺区,这个舌象肺区凹陷,会有肺气不足,而且在肺区有裂纹,说明肺功能确实偏弱,又兼有齿痕,确有上焦气不足的舌象。所以像这个顾客胸闷气短可以试试升陷汤。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完升陷汤,整个气机提起来,症状改善以后要调补脾胃,这是根本而不是说气顺了就完结了。今天的分享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大气下陷的方比较平和,如果您确实有这样舌象,可以试试,对症了三副之内就会有效果。

生黄芪30 人参15 知母10 柴胡5 桔梗5 升麻6

功用;益气升陷。

用法;水煎服。     

主治

[1]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仲,或神昏健忘

     升陷汤(张锡纯)治疗突然大汗之症(大气下陷)、胸闷气短

 一男,45岁左右,走路突然大汗淋漓,不由得停下脚步,等三四分钟以后,大汗渐止,常常这样,别无所苦,他体格健壮,饮食二便正常,睡眠正常,呼吸自如。断为大气下陷。用张锡纯的升陷汤三付,不做加减。   

      黄芪18  知母10 柴胡5 升麻3 桔梗5

      由于我刚开始学医,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很是担心,担心判断失误导致失手,心有戚戚。以前他每个星期都要到我朋友那里去玩,这段时间一到星期我每次去得很早,希望不能错过与他见面的机会,碰巧的是他连续两个星期都没有去,我担心日益加重。第三个星期他来了,红光满面,谈笑风生,问其缘由,他说下乡帮人做结婚酒席。我问他药吃了没有?他说回去就让他姐姐熬好了,三付一起熬的,药汁熬多了,装在暖水瓶里,他说他做菜口渴了就喝暖水瓶里的药汁,连喝了三天。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大汗淋漓的现象。

*胸闷气短患者

范某,女,63岁,2020.6.7初诊

主诉:胸闷气短,乏力3天

现病史:患者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自服丹参滴丸,喘定片效差前来就诊。

刻下症: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饮食可,睡眠可,大小便可,脉沉,舌苔白

方证辨证: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气大下陷方

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升陷汤主要方证气短,长出气,或努力吸气。临床上凡符合次方证者多有效验,故用之。

外省预约杨兆林老师看病,请扫码在阿里健康及小鹿医馆上面 诊疗。

黄芪18g  知母 9g  柴胡4g  桔梗4g  升麻3g  党参 15 g

3剂水煎服。

复诊10号患者自述活动后胸闷气短减轻大半,再进3剂以固疗效。

按语:升陷汤以黄芪为主,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性稍热,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相,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

古法加减,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二钱。

3.1.升陷汤

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生箭(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

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二钱。

大气者,充满胸中,以司肺呼吸之气也。人之一身,自飞门以至魄门,一气主之。然此气有发生之处,有培养之处,有积贮之处。天一生水,肾脏先成,而肾系命门之中(包肾之膜油连于脊椎自下上数七节处)有气息息萌动,此乃干元资始之气,《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也。此气既由少火发生,以徐徐上达。培养于后天水谷之气,而磅因礴之势成。绩贮于膺胸空旷之府,而盘据之根固。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夫均是气也,至胸中之气,独名为大气者,诚以其能撑持全身,为诸气之纲领,包举肺外,司呼吸之枢机,故郑而重之曰大气。夫大气者,内气也。呼吸之气,外气也。人觉有呼吸之外气与内气不相接续者,即大气虚而欲陷,不能紧紧包举肺外也。医者不知病因,犹误认为气郁不舒,而开通之。其剧者,呼吸将停,努力始能呼吸,犹误认为气逆作喘,而降下之。则陷者益陷,凶危立见矣。其时作寒热者,盖胸中大气,即上焦阳气,其下陷之时,非尽下陷也,亦非一陷而不升也。当其初陷之时,阳气郁而不畅则作寒,既陷之后,阳气蓄而欲宣则作热。迨阳气蓄极而通,仍复些些上达,则又微汗而热解。其咽干者,津液不能随气上潮也。其满闷者,因呼吸不利而自觉满闷也。其怔忡者,因心在膈上,原悬于大气之中,大气既陷,而心无所附丽也。其神昏健忘者,大气因下陷,不能上达于脑,而脑髓神经无所凭借也。其证多得之力小任重或枵腹力作,或病后气力未复,勤于动作,或因泄泻日久,或服破气药太过,或气分虚极自下陷,种种病因不同。而其脉象之微细迟弱,与胸中之短气,实与寒饮结胸相似。然诊其脉似寒凉,而询之果畏寒凉,且觉短气者,寒饮结胸也;诊其脉似寒凉,而询之不畏寒凉,惟觉短气者,大气下陷也。且即以短气论,而大气下陷之短气,与寒饮结胸之短气,亦自有辨。寒饮结胸短气,似觉有物压之;大气下陷短气,常觉上气与下气不相接续。临证者当细审之(寒饮结胸详理饮汤下)。肺司呼吸,人之所共知也。而谓肺之所以能呼吸者,实赖胸中大气,不惟不业医者不知,即医家知者亦鲜,并方书亦罕言及。所以愚初习医时,亦未知有此气。迨临证细心体验,始确知于肺气呼吸之外,别有气贮于胸中,以司肺脏之呼吸。而此气,且能撑持全身,振作精神,以及心思脑力、官骸动作,莫不赖乎此气。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脑力心思,为之顿减。若其气虚而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愚既实验得胸中有此积气与全身有至切之关系,而尚不知此气当名为何气。涉猎方书,亦无从考证。惟《金匮》水气门,桂枝加黄汤下,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语。后又见喻嘉言《医门法律》谓∶“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始知胸中所积之气,当名为大气。因忆向读《内经》热论篇有“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之语,王氏注大气,为大邪之气也。若胸中之气,亦名为大气,仲景与喻氏果何所本?且二书中亦未尝言及下陷。于是复取《内经》,挨行逐句细细研究,乃知《内经》所谓大气,有指外感之气言者,有指胸中之气言者。且知《内经》之所谓宗气,亦即胸中之大气。并其下陷之说,《内经》亦尝言之。今试取《内经》之文释之。《灵枢》五味篇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愚思肺悬胸中,下无透窍,胸中大气,包举肺外,上原不通于喉,亦并不通于咽,而曰出于肺循喉咽,呼则出,吸则入者,盖谓大气能鼓动肺脏使之呼吸,而肺中之气,遂因之出入也。所谓天地之精气常出三入一者,盖谓吸入之气,虽与胸中不相通,实能隔肺膜通过四分之一以养胸中大气,其余三分吐出,即换出脏腑中混浊之气,此气化之妙用也。然此篇专为五味养人而发,故第言饮食能养胸中大气,而实未发明大气之本源。愚尝思之,人未生时,皆由脐呼吸,其胸中原无大气,亦无需乎大气。迨胎气日盛,脐下元气渐充,遂息息上达胸中而为大气。大气渐满,能鼓动肺膜使之呼吸,即脱离母腹,由肺呼吸而通天地之气矣(西人谓肺之呼吸延髓主之,胸中大气实又为延髓之原动力)。至大气即宗气者,亦尝深考《内经》而得之。《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按∶虚里之络,即胃输水谷之气于胸中,以养大气之道路。而其贯膈络肺之余,又出于左乳下为动脉。是此动脉,当为大气之余波,而曰宗气者,是宗气即大气,为其为生命之宗主,故又尊之曰宗气。其络所以名虚里者,因其贯膈络肺游行于胸中空虚之处也。又∶《灵枢》客邪篇曰∶“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观此节经文,则宗气即为大气,不待诠解。且与五味篇同为伯高之言,非言出两人,而或有异同。且细审“以贯心脉,而行呼吸”之语,是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领矣。至大气下陷之说,《内经》虽无明文,而其理实亦寓于《内经》中。《灵枢》五色篇雷公问曰∶“人无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夫人之膈上,心肺皆脏,无所谓腑也。经既统言脏腑,指膈下脏腑可知。以膈上之大气,入于膈下之脏腑,非下陷乎?大气既陷,无气包举肺外以鼓动其辟之机,则呼吸顿停,所以不病而猝死也。观乎此,则大气之关于人身者,何其重哉!

愚深悯大气下陷之证医多误治,因制升陷汤一方,又有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二方,皆由升陷汤加减而成。三升陷汤后,附载治愈之案,其病之现状∶有呼吸短气者,有心中怔忡者,有淋漓大汗者,有神昏健忘者,有声颤身动者,有寒热往来者,有胸中满闷者(此因呼吸不利而自觉满闷,若作满闷治之立危),有努力呼吸似喘者(此种现状尤多,乃肺之呼吸将停,其人努力呼吸以自救,若作喘证治之立危),有咽干作渴者,有常常呵欠者,有肢体痿废者,有食后易饥者,有二便不禁者,有癃闭身肿者,有张口呼气外出而气不上达,肛门突出者,在女子有下血不止者,更有经水逆行者(证因气逆者多,若因气陷致经水逆行者曾见有两人,皆投以升陷汤治愈),种种病状实难悉数。其案亦不胜录。治愈大气下陷之案,略登数则于下,以备考征。

有兄弟二人,其兄年近六旬,弟五十余。冬日畏寒,共处一小室中,炽其煤火,复严其户牖。至春初,二人皆觉胸中满闷,呼吸短气。盖因户牖不通外气,屋中氧气全被煤火着尽,胸中大气既乏氧气之助,又兼受炭气之伤,日久必然虚陷,所以呼吸短气也。因自觉满闷,医者不知病因,竟投以开破之药。迨开破益觉满闷,转以为药力未到,而益开破之。数剂之后,其兄因误治,竟至不起。其弟服药亦增剧,而犹可支持,遂延愚诊视。其脉微弱而迟,右部尤甚,自言心中发凉,少腹下坠作疼,呼吸甚觉努力。知其胸中大气下陷已剧,遂投以升陷汤,升麻改用二钱,去知母,加干姜三钱。两剂,少腹即不下坠,呼吸亦顺。将方中升麻、柴胡、桔梗皆改用一钱,连服数剂而愈。

一人,年四十八。素有喘病,薄受外感即发,每岁反复两三次,医者投以小青龙加石膏汤辄效。一日反复甚剧,大喘昼夜不止。医者投以从前方两剂,分毫无效。延愚诊视,其脉数至六至,兼有沉濡之象。疑其阴虚不能纳气,故气上逆而作喘也。因其脉兼沉濡,不敢用降气之品。遂用熟地黄、生山药、枸杞、玄参、大滋真阴之品,大剂煎汤,送服人参小块二钱。连服三剂,喘虽见轻,仍不能止。复诊视时,见令人为其椎背,言背常发紧,椎之则稍轻,呼吸亦稍舒畅。此时,其脉已不数,仍然沉濡。因细询,此次反复之由,言曾努力搬运重物,当时即觉气分不舒,迟两三日遂发喘。乃恍悟,此证因阴虚不能纳气,故难于吸。因用力太过,大气下陷,故难于呼。其呼吸皆须努力,故呼吸倍形迫促。但用纳气法治之,止治其病因之半,是以其喘亦止愈其半也。遂改用升陷汤,方中升麻、柴胡、桔梗,皆不敢用,以桂枝尖三钱代之。又将知母加倍,再加玄参四钱,连服数剂全愈。

按∶此证虽大气下陷,而初则实兼不纳气也。升麻、柴胡、桔梗,虽能升气,实与不纳气之证有碍,用之恐其证仍反复。惟桂枝性本条达,能引脏腑之真气上行,而又善降逆气。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以治短气,取其能升真气也。桂枝加桂汤,用之以治奔豚,取其能降逆气也。且治咳逆上气吐吸(喘也)《神农本草经》原有明文。既善升陷,又善降逆,用于此证之中,固有一无二之良药也。

或问∶桂枝一物耳,何以既能升陷又能降逆?

答曰∶其能升陷者,以其枝直上而不下垂,且色赤属火,而性又温也。其能降逆者,以其味辛,得金气而善平肝木,凡逆气之缘肝而上者(逆气上升者多由于肝),桂枝皆能镇之。大抵最良之药,其妙用恒令人不测。拙拟参赭镇气汤后,有单用桂枝治一奇病之案,可以参观。

一人,年二十余。动则作喘,时或咳嗽。医治数年,病转增剧,皆以为劳疾不可治。其脉非微细,而指下若不觉其动。知其大气下陷,不能鼓脉外出,以成起伏之势也。投以升陷汤,加人参、天冬各三钱,连服数剂而愈。因其病久,俾于原方中减去升麻,为末炼蜜作丸药,徐服月余,以善其后。

一人,年二十四。胸中满闷,昼夜咳嗽,其咳嗽时,胁下疼甚。诊其脉象和平,重按微弦无力。因其胁疼,又兼胸满,疑其气分不舒,少投以理气之药。为其脉稍弱,又以黄佐之,而咳嗽与满闷益甚,又兼言语声颤动。乃细问病因,知其素勤稼穑,因感冒懒食,犹枵腹力作,以致如此。据此病因,且又服理气之药不受,其为大气下陷无疑。遂投以升陷汤,四剂,其病脱然。

按∶此证之形状,似甚难辨,因初次未细诘问,致用药少有差错,犹幸迷途未远,即能醒悟,而病亦旋愈。由斯观之,临证者,甚勿自矜明察,而不屑琐琐细问也。

一人,年四十许。失音半载,渐觉咽喉发紧,且常溃烂,畏风恶寒,冬日所着衣服,至孟夏犹未换。饮食减少,浸成虚劳,多方治疗,病转增剧。诊其脉,两寸微弱,毫无轩起之象,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也。投以升陷汤,加玄参四钱,两剂,咽喉即不发紧。遂减去升麻,又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

西丰县张××,年十八九,患病数年不愈,来院延医。其证夜不能寐,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常觉短气。其脉关前微弱不起。知系胸中大气下陷,故现种种诸证。投以升陷汤,为其不寐,加熟枣仁、龙眼肉各四钱,数剂全愈。

奉天于氏女,出嫁而孀,根据居娘门。因病还家中,夜忽不能言,并不能息。其同院住者王××,系愚门生,急来院扣门,求为援救。原素为诊脉调药,知其大气虚损,此次之证,确知其为大气下陷,遂为疏方,用生箭一两,当归四钱,升麻二钱,煎服,须臾即能言语。翌晨舁至院中,诊其脉沉迟微弱,其呼吸仍觉短气。遂将原方减升麻一钱,又加生山药、知母各三钱,柴胡、桔梗各一钱,连服数剂全愈。按此证,脉迟而仍用知母者,因大气下陷之脉大抵皆迟,非因寒凉而迟也,用知母以济黄之热,则药性和平,始能久服无弊。

奉天袁姓少妇,小便处常若火炙,有时觉腹中之气下坠,则炙热益甚。诊其脉关前微弱,关后重按又似有力。其呼吸恒觉短气,心中时或发热。知其素有外感伏邪,久而化热,又因胸中大气下陷,伏邪亦随之下陷也。治以升陷汤加生石膏八钱,后渐加至二两,服药旬日全愈。

或疑大气下陷者,气不上达也,喘者,气不下降也,何以历述大气下陷之病状,竟有努力呼吸有似乎喘者?

答曰∶此理不易骤解,仍宜以治愈之案证之。一人,年二十余。因力田劳苦过度,致胸中大气下陷,四肢懒动,饮食减少,自言胸中满闷,其实非满闷乃短气也,病患不善述病情,往往如此。医者不能自审病因,投以开胸理气之剂,服之增重。又改用半补半破之剂,服两剂后,病又增重。又延他医,投以桔梗、当归、木香各数钱,病大见愈,盖全赖桔梗升提气分之力也,医者不知病愈之由,再服时,竟将桔梗易为苏梗,升降易性,病骤反复。自此不敢服药。迟延二十余日,病势垂危,喘不能卧,昼夜倚壁而坐;假寐片时,气息即停,心下突然胀起,急呼醒之,连连喘息数口,气息始稍续;倦极偶卧片时,觉腹中重千斤,不能转侧,且不敢仰卧;其脉乍有乍无,寸关尺或一部独见,或两部同见,又皆一再动而止。此病之危,已至极点。因确知其为大气下陷,遂放胆投以生箭一两,柴胡、升麻、净萸肉各二钱。煎服片时,腹中大响一阵,有似昏愦,苏息片时,恍然醒悟。自此呼吸复常,可以安卧,转侧轻松。其六脉皆见,仍有雀啄之象。自言百病皆除,惟觉胸中烦热,遂将方中升麻、柴胡皆改用钱半,又加知母、玄参各六钱,服后脉遂复常。惟左关三五不调,知其气分之根柢犹未实也,遂用野台参一两,玄参、天冬、麦冬(带心)各三钱,两剂全愈。盖人之胸中大气,实司肺脏之呼吸。此证因大气下陷过甚,呼吸之机关将停,遂勉强鼓舞肺气,努力呼吸以自救,其迫促之形有似乎喘,而实与气逆之喘有天渊之分。观此证假寐片时,肺脏不能努力呼吸,气息即无,其病情可想也。

设以治气逆作喘者治此证之喘,以治此证之喘者治气逆作喘,皆凶危立见。然欲辨此二证,原有确实征验∶凡喘证,无论内伤外感,其剧者必然肩息(《内经》谓喘而肩上抬者为肩息);大气下陷者,虽至呼吸有声,必不肩息。盖肩息者,因喘者之吸气难,不肩息者,因大气下陷者之呼气难也。欲辨此证,可作呼气难与吸气难之状,以默自体验,临证自无差谬。又喘者之脉多数,或有浮滑之象,或尺弱寸强,大气下陷之脉,皆与此成反比例,尤其明征。

一人,年四十许。每岁吐血两三次,如此四年,似有一年甚于一年之势。其平素常常咳嗽,痰涎壅滞,动则作喘,且觉短气。其脉沉迟微弱,右部尤甚。知其病源系大气下陷,投以升陷汤,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生地黄各六钱,又将方中知母改用五钱,连服三剂,诸病皆愈。遂减去升麻,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或问∶吐血之证,多由于逆气上干,而血随气升。此证既大气下陷,当有便血溺血之证,何以竟吐血乎?

答曰∶此证因大气陷后,肺失其养,劳嗽不已,以致血因嗽甚而吐出也。究之胸中大气,与上逆之气原迥异。夫大气为诸气之纲领,大气陷后,诸气无所统摄,或更易于上干。且更有逆气上干过甚,排挤胸中大气下陷者(案详参赭镇气汤下)。至便血溺血之证,由于大气下陷者诚有之,在妇女更有因之血崩者(案详固冲汤下)。又转有因大气下陷,而经血倒行,吐血衄血者(案详加味麦门冬汤下)。是知大气既陷,诸经之气无所统摄,而或上或下错乱妄行,有不能一律论者。

或问∶龙骨、牡蛎为收涩之品,大气陷者宜升提,不宜收涩。今方中重用二药,皆至六钱,独不虑其收涩之性,有碍大气之升乎?

答曰∶龙骨、牡蛎最能摄血之本源。此证若但知升其大气,恐血随升气之药复妄动,于升陷汤中,加此二药,所以兼顾其血也。且大气下陷后,虑其耗散,有龙骨、牡蛎以收敛之,转能辅升陷汤之所不逮。况龙骨善化瘀血(《神农本草经》主瘕),牡蛎善消坚结(观其治瘰可知)。二药并用,能使血之未离经者,永安其宅,血之已离经者,尽化其滞。加于升陷汤中,以治气陷兼吐血之证,非至稳善之妙药乎。

按∶吐血证最忌升麻。此证兼吐血,服升陷汤时,未将升麻减去者,因所加之龙骨、牡蛎原可监制之,而服药之时,吐血之证,犹未反复也。若恐升麻有碍血证时,亦可减去之,多加柴胡一钱。

一人,年四十余。小便不利,周身漫肿,自腰以下,其肿尤甚。上焦痰涎杜塞,剧时几不能息。咳嗽痰中带血,小便亦有血色。迁延半载,屡次延医服药,病转增剧。其脉滑而有力,疑是湿热壅滞,询之果心中发热。遂重用滑石、白芍以渗湿清热,佐以柴胡、乳香、没药以宣通气化。为其病久,不任疏通,每剂药加生山药两许,以固气滋阴。又用药汁,送服三七末二钱,以清其血分。数剂热退血减,痰涎亦少,而小便仍不利。偶于诊脉时,见其由卧起坐,因稍费力,连连喘息十余口,呼吸始顺。且其脉从前虽然滑实,究在沉分。此时因火退,滑实既减,且有濡象。恍悟此证确系大气下陷。遂投以升陷汤,知母改用六钱,又加玄参五钱,木通二钱,一剂小便即利。又服数剂,诸病全愈。

一人,年四十七。咳嗽短气,大汗如洗,昼夜不止,心中怔忡,病势危急。遣人询方,俾先用山萸肉(去净核)二两煎服,以止其汗。翌日迎愚诊视,其脉微弱欲无,呼吸略似迫促。自言大汗虽止,而仍有出汗之时,怔忡见轻,仍觉短气。知其确系大气下陷,遂投以升陷汤,为其有汗,加龙骨、牡蛎(皆不用)各五钱,三剂而愈。

一妇人,年二十余。资禀素羸弱,因院中失火,惊恐过甚,遂觉呼吸短气,心中怔忡,食后更觉气不上达,常作太息。其脉近和平,而右部较沉。知其胸中大气,因惊恐下陷,《内经》所谓恐则气陷也。遂投以升陷汤,为心中怔忡,加龙眼肉五钱,连服四剂而愈。

一妇人,年二十余。因境多拂郁,常作恼怒,遂觉呼吸短气,咽干作渴,剧时,觉气息将停,努力始能呼吸。其脉左部如常,右部来缓去急,分毫不能鼓指。《内经》谓宗气贯心脉,宗气即大气也。此证盖因常常恼怒,致大气下陷,故不能鼓脉外出,以成波澜也。遂投以升陷汤,为其作渴,将方中知母改用六钱,连服三剂,病愈强半,右脉亦较前有力,遂去升麻,又服数剂全愈。

或问∶《内经》谓恐则气陷,前案中已发明之。然《内经》又谓怒则气逆也,何以与此案中之理,相矛盾乎?

答曰∶《内经》所谓怒则气逆者,指肝胆之气而言,非谓胸中大气也。然肝胆之气上逆,上冲大气亦上逆者,故人当怒急之时,恒有头目眩晕,其气呼出不能吸入,移时始能呼吸,此因大气上逆也。有肝胆之气上逆,排挤大气转下陷者,拙拟参赭镇气汤下,有治验之案可考也。况大气原赖谷气养之,其人既常恼怒,纳谷必少,大气即暗受其伤,而易下陷也。

一妇人,因临盆努力过甚,产后数日,胁下作疼,又十余日,更发寒热。其翁知医,投以生化汤两剂,病大见愈。迟数日,寒热又作。遂延他医调治,以为产后瘀血为恙,又兼受寒,于活血化瘀药中,重加干姜。数剂后,寒热益甚,连连饮水,不能解渴。时当仲夏,身热如炙,又复严裹浓被,略以展动,即觉冷气侵肤。后愚诊视,左脉沉细欲无,右脉沉紧,皆有数象。知其大气下陷,又为热药所伤也。其从前服生化汤觉轻者,全得芎升提之力也。治以升陷汤,将方中知母改用八钱,又加玄参六钱,一剂而寒热已,亦不作渴。从前两日不食,至此遂能饮食。惟胁下微疼,继服拙拟理郁升陷汤,二剂全愈。

按∶产后虽有实热,若非寒温外感之热,忌用知母,而不忌用玄参,以玄参原为治产乳之药,《神农本草经》有明文也。此证虽得之产后,时已逾月,故敢放胆重用知母。

或问∶紧为受寒之脉,故伤寒麻黄汤证,其脉必紧。此证既为热药所伤,何以其右脉沉紧?

答曰∶脉沉紧者,其脉沉而有力也。夫有力当作洪象,此证因大气下陷,虽内有实热,不能鼓脉作起伏之势,故不为洪而为紧,且为沉紧也。其独见于右部者,以所服干姜之热,胃先受之也。

按∶脉无起伏为弦,弦而有力,即紧脉也。若但弦,则为寒矣。仲景平脉篇谓“双弦者寒,偏弦者饮。”究之饮为稀涎,亦多系因寒而成也。

一妇人,年三十余。得下痿证,两腿痿废,不能屈伸,上半身常常自汗,胸中短气,少腹下坠,小便不利,寝不能寐。延医治疗数月,病势转增。诊其脉细如丝,右手尤甚。知其系胸中大气下陷,欲为疏方。病家疑而问曰∶“大气下陷之说,从前医者,皆未言及。然病之本源,既为大气下陷,何以有种种诸证乎?”答曰∶人之大气虽在胸中,实能统摄全身,今因大气下陷,全身无所统摄,肢体遂有废而不举之处,此两腿之所以痿废也。其自汗者,大气既陷,外卫之气亦虚也。其不寐者,大气既陷,神魂无所根据附也。小便不利者,三焦之气化,不升则不降,上焦不能如雾,下焦即不能如渎也。至于胸中短气,少腹下坠,又为大气下陷之明征也。遂治以升陷汤,因其自汗,加龙骨、牡蛎(皆不用)各五钱,两剂汗止,腿稍能屈伸,诸病亦见愈。继服拙拟理郁升陷汤数剂,两腿渐能着力。然痿废既久,病在筋脉,非旦夕所能脱然。俾用舒筋通脉之品,制作丸药,久久服之,庶能全愈。

一妇人,年三十许。胸中满闷,不能饮食。医者纯用开破之药数剂,忽然寒热,脉变为迟。医者见脉迟,又兼寒热,方中加黄、桂枝、干姜各数钱,而仍多用破气之药。购药未服,愚应其邻家延请,适至其村,病家求为诊视,其脉迟而且弱,问其呼吸觉短气乎?答曰∶今于服药数剂后,新添此证。知其胸中大气因服破气之药下陷。时医者在座,不便另为疏方,遂谓医曰∶子方中所加之药,极为对证,然此时其胸中大气下陷,破气药分毫不可再用。遂单将所加之黄、桂枝、干姜煎服。寒热顿已,呼吸亦觉畅舒。后医者即方略为加减,又服数剂全愈。

门人高××曾治一人,年三十余。因枵腹劳力过度,致大气下陷。寒热往来,常常短气,大汗淋漓,头疼咽干,畏凉嗜睡,迁延日久,不能起床。医者误认为肝气郁结,投以鳖甲、枳实、麦芽诸药,病益剧。诊其脉,左寸关尺皆不见,右部脉虽见,而微弱欲无。知其为大气下陷,投以升陷汤,加人参三钱,一剂左脉即见,又将知母改用五钱,连服数剂全愈。

高××又治一妇人,年三十许。胸中短气,常常出汗,剧时觉气不上达,即昏不知人,移时始苏,睡时恒自惊寤。诊其脉,微弱异常,知其胸中大气下陷甚剧。遂投以升陷汤,知母改用五钱,又加人参、萸肉(去净核)各三钱,连服数剂全愈。大气下陷之证,不必皆内伤也,外感证亦有之。

一人年四十许,于季春得温证,延医调治不愈,留连两旬,病益沉重。后愚诊视,其两目清白无火,竟昏愦不省人事,舌干如磋,却无舌苔。问之亦不能言语,周身皆凉,其五六呼吸之顷,必长出气一口。其脉左右皆微弱,至数稍迟,此亦胸中大气下陷也。盖大气不达于脑中则神昏,大气不潮于舌本则舌干,神昏舌干,故问之不能言也。其周身皆凉者,大气陷后,不能宣布于营卫也。其五六呼吸之顷,必长出气者,大气陷后,胸中必觉短气,故太息以舒其气也。遂用野台参一两、柴胡二钱,煎汤灌之,一剂见轻,两剂全愈。

按∶此证从前原有大热,屡经医者调治,大热已退,精神愈惫。医者诿为不治,病家亦以为气息奄奄,待时而已。乃迟十余日,而病状如故,始转念或可挽回,而迎愚诊视。幸投药不瘥,随手奏效,是知药果对证,诚有活人之功也。

按∶此证若不知为大气下陷,见其舌干如斯,但知用熟地、阿胶、枸杞之类滋其津液,其滞泥之性,填塞膺胸,既陷之大气将何由上达乎?愚愿业医者,凡遇气分不舒之证,宜先存一大气下陷理想,以细心体察,倘遇此等证,庶可挽回人命于顷刻也。

一人,年三十余。于初夏得温病,医者用凉药清解之,兼用枳实、青皮破气诸品,连服七八剂,谵语不省人事,循衣摸床,周身颤动。再延他医,以为内风已动,辞不治。后愚诊视,其脉五至,浮分微弱,而重按似有力,舌苔微黄,周身肌肤不热,知其温热之邪,随破气之药下陷已深,不能外出也。遂用生石膏二两,知母、野台参各一两,煎汤两茶杯,分二次温服。自午至暮,连进二剂,共服药四次,翌日精神清爽,能进饮食,半日进食五次,犹饥而索食。看护者不敢复与,则周身颤动,复发谵语,疑其病又反复,求再诊视。其脉象大致和平,而浮分仍然微弱。恍悟其胸中大气,因服破气之药下陷,虽用参数次,至此犹未尽复,故亟亟求助于水谷之气,且胃中之气,因大气下陷无所统摄,或至速于下行,而饮食亦因之速下也。遂用野台参两许,佐以麦门冬(带心)三钱、柴胡二钱,煎汤饮下,自此遂愈。

或问∶子所治大气下陷证,有两日不食者,有饮食减少者。此证亦大气下陷,何以转能多食?

答曰∶事有常变,病亦有常变。王清任《医林改错》载有所治胸中瘀血二案∶一则胸不能着物,一则非以物重压其胸不安,皆治以血腑逐瘀汤而愈。夫同一胸中瘀血,其病状竟若斯悬殊,故同一大气之下陷也,其脾胃若因大气下陷,而运化之力减者,必然少食;若大气下陷,脾胃之气亦欲陷者,或转至多食。曾治一少妇,忽然饮食甚多,一时觉饥不食,即心中怔忡。医者以为中消证,屡治不效。向愚询方,疑其胸中大气下陷,为开升陷汤方,加龙骨、牡蛎各五钱,数剂而愈。盖病因虽同,而病之情状,恒因人之资禀不同,而有变易。斯在临证者,细心体察耳。

按∶此证与前证,虽皆大气下陷,而实在寒温之余,故方中不用黄,而用人参。因寒温之热,最能铄耗津液,人参能补气,兼能生津液,是以《伤寒论》方中,凡气虚者,皆用人参,而不用黄也。上所列者,皆大气下陷治验之案也。然此证为医者误治及失于不治者甚多,略登数则于下,以为炯戒。

庚戍秋,在沧州治病,有赵姓,忽过访,言有疑事,欲质先生。问何疑?曰∶予妹半月前来归宁,数日间,无病而亡,未知何故?愚曰∶此必有病,子盖未知耳。×曰∶其前一日,觉咽喉发闷,诊其脉沉细,疑其胸有郁气,俾用开气之药一剂,翌日不觉轻重,惟自言不再服药,斯夕即安坐床上而逝。其咽喉中发闷,并不甚剧,故曰无病也。愚曰∶此胸中大气下陷耳。时行箧中有治大气下陷诸案,因出示之,且为剖析其理。×泫然流涕曰,斯诚为药误矣。

一人,年三十余。呼吸短气,胸中满闷。医者投以理气之品,似觉稍轻,医者以为药病相投,第二剂,遂放胆开破其气分。晚间服药,至夜如厕,便后遂不能起。看护者,扶持至床上,昏昏似睡,呼之不应,须臾张口呼气外出,若呵欠之状,如斯者日余而亡。后其兄向愚述之,且问此果何病?因历举大气下陷之理告之。其兄连连太息,既自悔择医不慎,又痛恨医者误人,以后不敢轻于延医服药。

一农家媪,年五十余。因麦秋农家忙甚,井臼之事皆自任之,渐觉呼吸不利,气息迫促。医者误认为气逆作喘,屡投以纳气降气之药,气息遂大形迫促,其努力呼吸之声,直闻户外。延愚诊视,及至,诊其脉左右皆无,勉为疏方,取药未至而亡,此亦大气下陷也。其气息之迫促,乃肺之呼吸将停,努力呼吸以自救也,医者又复用药,降下其气,何其谬哉!

一诸生,年五十六,为学校教员,每讲说后,即觉短气,向愚询方。愚曰,此胸中大气,虚而欲陷,为至紧要之证,当多服升补气分之药。彼欲用烧酒炖药,谓朝夕服之甚便。愚曰,如此亦可,然必须将药炖浓,多饮且常饮耳。遂为疏方,用生黄四两、野台参二两,柴胡、桔梗各八钱,先用黄酒斤许,煎药十余沸,再用烧酒二斤,同贮瓶中,置甑中炖开,每饭前饮之,旬日而愈。后因病愈,置不复饮。隔年,一日步行二里许,自校至家,似有气息迫促之状,不能言语,倏忽而亡。盖其身体素胖,艰于行步,胸中大气,素有欲陷之机,因行动劳苦,而遂下陷,此诚《内经》所谓“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猝死”者也。方书有气厥,中气诸名目,大抵皆大气下陷之证,特未窥《内经》之旨,而妄为议论耳。

按∶《内经》原有气厥二字,乃谓气厥逆上行,非后世所谓气厥也。

或问∶案中所载大气下陷证,病因及其病状,皆了如指掌矣。然其脉之现象,或见于左部,或见于右部,或左右两部皆有现象可征,且其脉多迟,而又间有数者,同一大气之下陷也,何以其脉若是不同乎?

答曰∶胸中大气包举肺外,原与肺有密切之关系,肺之脉诊在右部,故大气下陷,右部之脉多微弱者其常也。然人之元气自肾达肝,自肝达于胸中,为大气之根本。其人或肝肾素虚,或服破肝气之药太过,其左脉或即更形微弱,若案中左部寸关尺皆不见,左脉沉细欲无,左关参伍不调者是也。至其脉多迟,而又间有数者,或因阴分虚损,或兼外感之热,或为热药所伤,乃兼证之现脉,非大气下陷之本脉也。

或问∶李东垣补中益气汤所治之证,若身热恶寒、心烦懒言,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子所治大气下陷案中,类皆有之。至其内伤外感之辨,谓内伤则短气不足以息,尤为大气下陷之明征。至其方中所用之药,又与子之升陷汤相似。何以其方名为补中益气,但治中气之虚陷,而不言升补大气乎?

答曰∶大气之名,虽见于《内经》,然《素问》中所言之大气,乃指外感之邪气而言,非胸中之大气也。至《灵枢》所言,虽系胸中大气,而从来读《内经》者,恒目《灵枢》为针经而不甚注意。即王氏注《内经》,亦但注《素问》而不注《灵枢》。后人为其不易索解,则更废而不读。至仲景《伤寒》、《金匮》两书,惟《金匮》水气门,有“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语。他如《难经》、《千金》、《外台》诸书,并未言及大气。是以东垣于大气下陷证,亦多误认为中气下陷,故方中用白术以健补脾胃,而后来之调补脾胃者,皆以东垣为法。夫中气诚有下陷之时,然不若大气下陷之尤属危险也。间有因中气下陷,泄泻日久,或转致大气下陷者,可仿补中益气汤之意,于拙拟升陷汤中,去知母加白术数钱。若但大气下陷,而中气不下陷者,白术亦可不用,恐其气分或有郁结,而、术并用,易生胀满也。

按∶补中益气汤所治之喘证,即大气下陷者之努力呼吸也。若果系真喘,桔梗尚不宜用,况升麻乎?愚少时观东垣书,至此心尝疑之,后明大气下陷之理,始觉豁然,而究嫌其立言欠妥。设医者,真以为补中益气汤果能治喘,而于气机上逆之真喘亦用之,岂不足偾事乎?此有关性命之处,临证者当审辨之。

附录∶直隶青县张××来函∶

湖朝鲜××妻,年六旬,素多肝郁,浸至胸中大气下陷。其气短不足以息,因而努力呼吸,有似乎喘;喉干作渴;心中满闷怔忡;其脉甚沉微。知其胸中大气下陷过甚,肺中呼吸几有将停之势,非投以升陷汤,以升补其大气不可。为录出原方,遵注大气;陷之甚者将升麻加倍服。一剂后,吐出粘涎数碗,胸中顿觉舒畅。又于方中加半夏、陈皮,连服三剂,病遂霍然。盖此证因大气下陷,其胸肺胃脘无大气以斡旋之,约皆积有痰涎,迨服药后,大气来复,故能运转痰涎外出,此《金匮》水气门所谓“大气一转,其气(水气即痰涎)乃散”也。后大气下陷证数见不鲜,莫不用升陷汤加减治愈。

河北省沦县张××来函∶族婶母,年四十余岁,身体素弱。因境遇不顺,又多抑郁。癸亥十月下旬,忽患头疼甚剧,已三日矣,族叔来舍,俾生往诊。及至,闻呻吟不已,卧床不起,言已针过百会及太阳两处,均未见效。其左脉微细如丝,按之即无,右脉亦无力,自言气息不接,胸闷不畅,不思饮食,自觉精神恍惚,似难支持,知其胸中之大气下陷也。其头疼者,因大气陷后,有他经之逆气乘虚上干也。遵用升陷汤原方,升提其下陷之大气,连服数剂全愈。四川泾南周××来函∶程姓男孩,年五岁,乳哺不足,脱肛近四载,医不能治。其面白神疲,身体孱弱;大肠坠出二寸许,用手塞入,旋又坠出;其脉濡弱无力;呼吸促短,状若不能接续。知其胸中大气下陷,下焦之气化因之不能固摄也。仿用升陷汤方,用生箭四钱,知母二钱,桔梗、柴胡、升麻各一钱,潞参、净萸肉各三钱煎汤一盅,分两次温饮下。连服二剂,肛即收缩。乃减去升麻,再服三剂,全愈。

直隶唐山张××来函∶××之内,以其夫病势沉重,深恐难起,忧虑成疾。心内动悸,痞塞短气。医者以为痰郁,用二陈汤加减清之,病益加剧。因鉴其父为药所误(其父因下痢十余日,医用大黄四钱降之复杯而卒),遂停药不敢服。此际愚正在城中为其夫调治余病。俟愚来家求诊,见其满面油光,两手尺寸之脉皆极沉,惟关脉坚而有力。愚曰∶“此乃胸中大气下陷,何医者不明如是,而用清痰之二陈也。今两关脉之坚弦,乃彼用药推荡之力。”诊际,大气一陷,遂全身一战,冷汗满额,心即连次跳动十余次。遂用升陷汤,再仿逍遥散、炙甘草汤之意,提其下陷之气,散其中宫之滞,并以交其心肾。一剂而三部平,大气固。嗣因尺中太微,而理气药及升柴等药皆不敢用,遂按治大气下陷方之意及治虚劳之法,精心消息,调治而愈。

安徽绩溪章××来函∶有冯××,务农而家小康。其母章氏,年正八秩,体丰善饭。一日忽觉左手麻痹,渐至不能持碗。越朝方食面饼,倏然僵厥,坐向下堕,肢冷额汗,气息仅属。人皆以为猝中也,聚商救治,自午至晡,逐见危殆,来请吾为筹挽救简方,以老人素不服药,且口噤鼻塞,恐药汁亦难下咽耳。吾意谓年老久厥,讵能回阳?姑嘱以红灵丹少许吹鼻中,倘嚏气能宣通,再议用药。乃药甫入而嚏作,似渐苏醒。然呼吸甚微,如一线游丝,恐风吹断。先按口鼻,温度甚低,音在喉中,犹言誓不服药。诊其脉,则沉微,察其瞳,亦涣散。遂确定为大气下陷。但值耄年,势难遽投重峻之剂,爰照升陷汤方而小其剂,用生箭一钱五分,知母八分,净萸肉一钱,柴胡四分,升麻三分。煎服须臾,即渐有转机。续进两剂,逐次平复。继俾服潞党参,每日二钱,加五味子五粒,广陈皮少许,频饮代茶。今春见之,较未病前更倍康强矣。

山东德州卢××来函∶五家嫂及内子两人,系因家务心力煎劳,自觉无日不病者。五家嫂怔忡异常,每犯此病,必数日不能起床,须人重按其心,终日面目虚浮,无病不有。而内子则不但怔忡,寒热往来,少腹重坠,自汗、盗汗,亦无定时,面目手足及右腿无日不肿。而两人丸药日不离口,不但无效,更渐加剧。后侄查大气下陷一切方案,确知两人皆系大气下陷无疑。服升陷汤数剂,并加滋补之味,而各病若失,现今均健壮如常矣。

直隶盐山孙××来函∶一九二六年冬,河东友人翟××之母乳部生疮,疼痛难忍,同事王××约往诊视。翟××言,昨日请医诊治,服药一剂,亦不觉如何,惟言誓不再服彼医方药。生诊视时,其脉左关弦硬,右寸独微弱,口不能言,气息甚微,病势已危险万分。生断为年高因病疮大气下陷,为开升陷汤,以升举其气,又加连翘、丹参诸药,以理其疮。一剂能言,病患喜甚,非按原方再服一剂不可。后生又诊数次,即方略为加减,数服全愈。后遇此证数次,亦皆用升陷汤加减治愈。

奉天桓仁县阎××来函∶客岁家慈得大气下陷证,吾以向未行医,未敢率尔用药,遂聘本县名流再三延医,终无效验。迟至今岁正月初二日,气息奄奄,迫不及待,遂急用升陷汤,遵方后所注更番增减,按证投药,数月沉,数日全愈。

江苏平台王××来函∶一妇人,产后乳上生痈,肿疼殊甚。延西医治不效,继延吾延医。其脓已成,用针刺之,出脓甚多,第二日已眠食俱安矣。至第三日,忽神昏不食,并头疼。其母曰∶“此昨日受风寒以致如此。”诊其脉,微细若无,身无寒热,心跳,少腹微疼,知非外感,当系胸中大气下陷。投以升陷汤,两剂全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升陷汤临床应用及体会
主题:升陷汤 |
张锡纯临证用黄芪心得
李佃贵运用升陷汤验案两则
大气下陷
古方新用治顽固性遗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