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于,这届父母不用背“原生家庭”的黑锅了!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自从“原生家庭”这个名称出现后,它反复被人讨论和套用。

“原生家庭”也成为当今电视剧里绕不出去的一个环节,《欢乐颂》里的樊胜美、《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安家》里的房四锦,都是出生在糟糕的原生家庭中,各自缺少爱的滋养成长起来的。

她们的路程,以及在两性关系和他人之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成为各方自媒体的写作素材来源。

高中社群里有好几位妈妈,说到亲子矛盾时总是会提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将如今自己的问题映射在自己父母身上。

好嘛!若我们都怪父母,父母怪他们的父母......那我们是不是要怪罪到原始社会的智人去了?

当我们在诉诸原生家庭之痛,声讨“父母皆祸害”时,很多人时常悲叹,为何自己没有遇到一对好父母,没有出生在一个善解人意的家庭,似乎只要没有了这些缺陷,完美童年就一定会发展出一个完美成年。

《三十而已》三位女主都是来自健康和睦的家庭,就算顾佳的妈妈早亡,但是仍旧活在爸爸心中(这样的男人满足了女性对爱情的梦想),可她们三位仍旧在各自的爱情婚姻和事业道路上,出现“被小三”、“出轨”、“离婚复婚”和“被算计”的风波。

终于,这届父母不用再背这个“原生家庭”的锅了。

完美童年其实是一种创伤

美国心理医生Lori Gottlieb 在她多年的大量案例中发现共性:那些20出头的年轻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

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也没有爱贬低人的母亲,更没有其他糟糕的养育者。

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

毕竟,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这些年轻人的父母堪称是完美父母,提供了我们所认为的完美原生家庭:

父母对其关爱备至;

给与足够“发现自己”的自由;

鼓励他们任何健康的行为;

几乎全程陪伴孩子-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

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

在他们为学习发愁时及时请家教;

看到他们对乐器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

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

总之,这些父母极其“负责”和“体贴”,全身心投入地引导孩子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

当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养育,拼尽全力、精疲力竭,而他们长大之后,却坐在心理医生的办公室里,诉说他们感觉空虚、迷惑、焦虑。

起初Lori Gottlieb十分困惑,直到后来才意识到:完美的童年其实反而会剥夺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

也即:完美童年其实也是一种创伤。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在临床实践中也证实了这点:

很多父母会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当孩子长大,面对正常的挫折,就以为事情严重出错了。

子女的日常感受被剥夺

当学步儿在公园里被石头绊到,刚刚倒地,还没来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会飞扑过来,抱起孩子,开始安慰。

这事实上全方位剥夺了孩子的安全感——不仅在游乐场,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让孩子体验那刹那间的困惑,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明白发生了什么(“噢,我跌倒了”),让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并且试图自己爬起来,她就不会知道难受是什么感觉,以后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这些孩子上大学时,会因为最小的麻烦发短信给父母求救,而不会自己找办法解决问题。

假如,当孩子被石头绊倒,父母允许她自己恢复一秒钟,再去安抚她的话,孩子就学习到:“刚才有一秒钟挺吓人的,但我现在没事儿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发生,我能自己摆平。”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精神病医生保罗·波恩说: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自己应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远弄不懂这一点,因为他们忙于在孩子不需要保护时,过早伸出援手。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

父母提供过多选择,子女反而丧失安全感

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认为,那些充满爱意的父母每天给孩子很多选择,结果却出乎意料。

“我们这个时代的理念是:有选择是好的,选择越多越好。”

他说:“但这不是事实。”

当选择更少时,孩子更有安全感,更不焦虑。

较少的选择帮助他们专注于某事,这正是日后生活所需要的。

研究显示,专注于某项工作给人更大满足感,那些总是面对很多选择的人常常落在后面。

施瓦兹说:“不是说别让孩子尝试各种兴趣或者活动,而是应该理性地给予他们选择。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无数选择的同时,就向他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他们有资格过完美生活。”

恰如哈佛心理学家丹·肯德隆所言:“当他们感觉不爽,就会有另外一种选择摆在面前。”

当今时代,父母的焦虑之下潜藏着一种信仰,那就是:如果我们做对了,孩子不仅会成长为快乐的大人,而且会成为让我们快乐的成年人。

我们可以让孩子接触艺术,但不能教给他们创意;我们可以保护他们免受下流同窗、糟糕成绩等各种因素的伤害,但在人生中他们总会遇到不快。

事实上,当父母费尽心思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反而增加孩子成长的艰难度。

换个角度评估原生家庭

人们过多地看重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却极少思考原生家庭对我们正面积极的影响,其实每一种症状都可以将其视作资源。

比如,前不久大火的《安家》,主角孙俪饰演的房四锦,其童年惨不忍睹,但就是这样糟糕的原生家庭,房四锦在受了许多心理创伤的情景下,却成了所有孩子里最好的那一个。

这让我们看到,不同人在面对原生家庭创伤时所作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有的人会向内攻击自己,于是无尽的指责、抱怨、愤懑、抑郁;

当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己身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让你发生改变,你也改变不了别人,只能靠自己改变自己,那我们将这种创伤转化为极大的动力。

很多人选择不改变原生家庭的症状,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认定:这样才能为自己过去遭受的很多不幸或者痛苦赋予一个意义。

否则,好像就是自己原谅了父母,好像父母对自己做过很多糟糕的事情,然后现在自己也成长得挺好,然后父母就会说:“诶,你看我们当时的教育方法也没那么失败,因为你现在还挺成功的啊。”

《超越原生家庭》中说到:原生家庭的重要任务是,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鼓励我们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做自己”,并且同时与别人保持亲密关系。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在儿童发展期间除了需要被理解,同时也需要恰好的挫折,这是基本的社会结构和一个个体建立的过程。

若是一个孩子从婴儿到成人,期间被过度养育,也即拥有所谓的“完美童年、无挫折童年”,会致使其在成年后更容易产生创伤,甚至于自体碎裂。

至此,你还期待完美的童年、完美的原生家庭吗?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该不该把命运和人生压在婚姻上?结婚不是任务,离婚也不是错误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只需要这6个秘诀
对“隔代教养”的错误认识,可能比“隔代教养”本身更有杀伤力
“千万别对孩子太好!”这个4岁女娃的妈妈,悔得肠子都青了……
挫折中成长的郭麒麟, 面对的是“有毒”的父亲?
关于原生家庭,这是最颠覆你认知的文章|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