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选读

     

                                                        (一)

——名著、名篇、名段、名句

   刘瑞国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题记

无数的先贤先哲寂然地离去,没有带走什么,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对人生、社会、未来乃至宇宙广袤无垠的睿智思考。其中不少记载在书里,经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积淀,文采显于后世,成为经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国学经典,就可以说是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要读那么多的书,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那是很难的事。所以,只有选一部分来读,选出其中精华部分,可以是名著、名篇、名段、名句。因此,编辑了《国学选读》。

诵读的文字,精雅佳句,名篇小品,锦绣华章,尽收眼底,馨香无限。

既然谓《国学选读》,那么什么是国学呢?1933年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国学,本国固有之学术也,亦称国故。”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得很通俗:“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据我所知,现时的中国,很多人没有触摸经典了。理由很多,经典离我们时空久,又多文言,费时难啃,文本的阅读很难适用时代的快节奏,而且很难说是“经世致用”。于是乎,有人发出经典有什么用疑问。尤其是年轻人,认为需要什么,网上都有,不愿意去一页一页翻书花时间去读了。其实,要说网络,欧洲、北美总比我们更现代化吧?然而,在那里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良好的读书风气。即使在火车上、轮船上、飞机上,到处都有人安静地阅读。至于国学之有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就有体验:钱先生开始阅读《论语》,不得要领。一次,同事问其喜欢《论语》哪一篇。钱穆先生一时语塞,而同事则高声吟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钱穆先生猛然一惊,豁然开朗,感到人生又飞跃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不少名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得益于其教诲。研习经典,可以鉴古今之兴衰,明天下之得失,省自身之进退。阅读经典,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理想、追求、性格、情趣、气质,净化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促使自己把掌握的技能应用到造福于国家、人类、未来的正道上来,这又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5日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时,引用了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名言,来诠释自己是个怎样的人。

《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掩卷之后,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

温家宝回答时,一口气背诵了六句名人名言,“形象地告诉你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经常读哪些书,在思考什么问题”。

第一句是晚清名臣左宗棠23岁结婚时在新房门口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第二句是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三句是屈原的《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第四句是以“难得糊涂”闻名于世的清朝文人郑板桥的诗作《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第五句“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出自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哲学名著《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后来成为刻在他的墓碑上的名言。

第六句出自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数句名言,脱口而出,字字珠玑,妙语连珠,再现出一个为民生而哀,为社稷而忧,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儒相形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呼唤民族文化的凝聚,创新型人才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撑。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多以经典的形式得以传承。进一步加强国学素养教育,以民族精神修炼人格,借圣贤思想启蒙智慧,用文化经典涵养生命,这是素质教育的神圣使命。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展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

谈到读书,自然不能少了国学经典。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始于传统经典的滋养。阅读之于生命,我习惯于将国学经典比喻为“母乳”。“母乳”的价值在于她是取法乎上的不可替代。历史上曾经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启示。试想,当《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了然于心,熟能成诵,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就与你的生命相伴了。有圣贤藏于心,笃于行,德必向善,学必精进,功自然成。

一句话:“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如何阅读呢?清代散文家刘大奎《论文偶记》中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阅读,当然可以默读,愚以为朗读,开声朗读不可少。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多种生理机能共同参与、彼此协调的阅读。朗读读出音韵、节奏,读出感情、意味,读出语感、语悟。熟读成诵,能背下来,就属于自己的了。至于理解,倒不一定,也不必担心,伴随自己人生的阅历,以后自然就觉解了

附带说明的是《国学选读》,其中名著,包括经史子集,多节选,附有翻译,有的还有评析,如《论语》《孟子》《诗经》等,有的还得放在名句中;名篇考虑整体性,一般选全文,长的就选名段,如《离骚》,只选高中课文节选的两个部分;名句单独列举,名著、名篇中有名句的不重复。考虑经史子集中内容繁复,因而分有专题,如如《孟子》/五/“君子三乐”。其它一般安时间顺序编排。为了诵读的方面,我们还对文中少数字加了注音。

应该说所选的文字,皆为华章佳句,阅之满眼生辉,读之和声在耳,品之馨香无穷。

尽管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慎而又慎,并参考了不少典籍注释本,但在辑录、校对中错缪之处肯定还有,敬请旁及原本改正。

名著

经篇●

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等儒家的典籍,主要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易经、诗经、尚书等十三经。

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了最深远影响的学者、教育家和思想家。太史公:“《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随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伦比的影响。为什么要读《论语》?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认为至少有三个理由:一是,论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源泉;二是《论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三是《论语》的精华仍然活在当代,对现代人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

【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说(yuè):同“悦”,愉快,高兴。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愠(yùn):恼怒,怨恨。君子: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经常温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值得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很有君子风度吗?

【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

【注释】有:同“又”。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到了四十岁才明白很多事情而不再受迷惑。五十岁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说什么话,马上就知道他的意思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注释】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会思考,人就会变得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那就危险了。”

【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

【注释】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泰伯篇》)

【注释】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指做官。

【译文】孔子说:“读了三年书,没有萌发当官吃俸禄的想法,这是很难得的啊。”

【评析】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篇》)

【注释】见(xiàn):同“现”。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以'仁’为核心的治国原则至死不渝。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处于祸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从政,政治黑暗就退隐。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女:同“汝”,你。

【译文】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知识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篇》)

【注释】诗三百:《诗经》共有305首诗歌,“诗三百”是举其整数代指《诗经》。蔽:概括。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没有邪恶的思想’。”

【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篇》)

【注释】兴:开始。

【译文】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篇》)

【注释】《关睢(jū)》: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愁而不悲伤。”

【评析】孔子对《关睢》一诗的这个评价,体现了他的“思无邪”的艺术观。《关睢》是写男女爱情、祝贺婚礼的诗,与“思无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却从中认识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庸思想,认为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有其可贵的价值。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子路篇》)

【注释】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专对:独立对答。

【译文】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诗,也是孔子教授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篇》)

【注释】兴:激发感情的意思。观:观察了解天地万物与人间万象。群:合群。怨:讽谏上级,怨而不怒。迩(ěr):近。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习《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情感,可以用它来观察社会,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抒发心中怨愤。近,可以从中学到侍奉父母的道理;远,可以学到侍奉君王的道理,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鸟兽草木的名称。”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教人要读《诗经》,而且要熟读到融会贯通,写作文章才能下笔如有神。多识于鸟兽虫鱼草木之名者,是教读书学子多研究,了解每诗章所列鸟兽虫鱼草木的生态道理,才算是真正熟读《诗经》。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篇》)

【注释】谄(chǎn):巴结,奉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季氏篇》)

【注释】陈亢(gāng):即陈子禽。异闻:这里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远(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院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证实君子无偏无颇,公正无私。

三、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评析】道听途说是一种背离道德准则的行为,而这种行为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不仅是道听途说,而且四处打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到处传说,以此作为生活的乐趣,实乃卑鄙之小人。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张篇》)

【译文】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评析】子张是说人不但要有仁德,而且还要弘扬仁德;不但要信仰正道,而且要坚守不移,否则善行难为。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篇》)

【注释】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和:调和,和谐,协调。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斯:这。

【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以前的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不论大事小事都做得恰当。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完全不守礼制,一味地为恰当而求恰当,不以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评析】“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家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孔子教人多行仁义者必充实人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篇》)

【注释】患:忧虑,担心。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四、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篇》)

【注释】周:合群。比:勾结。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与周围大多数人团结而不是和少数人勾结,小人和周围少数人勾结而不与大多数人团结。”

【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

【注释】就:靠近,看齐。有道:指有道德的人。正:匡正,端正。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追求吃得好,住得安逸舒适。一个人做事敏捷,言谈谨慎,善于向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评析】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颜渊篇》)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评析】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篇》)

【注释】器:器具。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一定的用途)。”

【评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雍也篇》)

【注释】约:约束。畔:同“叛”。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篇》)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篇》)

【注释】怀:思念。土:乡土。刑:法律制度。

【译文】孔子说:“君子关注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故土住宅;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利益。”

【评析】孔子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篇》)

【注释】喻:明白。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

【注释】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和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同时保持自己的不同。小人和人趋同,但不能和谐相处。”

【评析】“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静坦然。”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罕篇》)

【注释】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评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评析】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注重义、礼、逊、信的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尽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传名于后世;行为庄重,与人和谐,但不结党营私,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等等。当然,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篇》)

【译文】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先把要说的话去实践,然后再按照所做的说出来,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君子。”

【评析】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五、仁者必有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篇》)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篇》)

【注释】巧言、令色:巧言,说着虚假而动听的话。令色,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鲜:少。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讨人喜欢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

【评析】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

【注释】弘毅:弘,弘大。毅,刚毅。弘毅指心胸宽阔,意志坚强。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心胸宽阔,意志坚强,因为他身负重任而路途遥远。他把实行仁德作为自己的义务,不是很重吗?他要为之奋斗终生,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评析】曾子的观点是:读书人当立志行仁,至死方休。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善言,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者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评析】这一章解释的是言论与道德、勇敢与仁德之间的关系。这是孔子的道德哲学观,他认为勇敢只是仁德的一个方面,二者不能划等号,所以,人除了有勇以外,还要修养其他各种道德,从而成为有德之人。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雍也篇》)

【注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zhì),同“智”;乐(yào),喜爱。

【译文】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有智慧的人好动,仁德者沉静。有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篇》)

【注释】施(shì):动词。众:众人。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篇》)

【注释】好(hào):喜爱,作动词。恶(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评析】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一方面。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不会苟且偷生而干出损害仁道的事,宁愿牺牲生命来成就仁道”

【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篇》)

【注释】约:穷困,困窘。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仁者安于仁,智者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

【注释】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六、事父母,能竭其力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篇》)

【注释】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贤贤易色:贤贤:尊重贤德。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易:轻视。色,指容貌。致其身:致,意为“献出”。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尊敬贤者,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交结朋友,言谈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诗》《礼》等礼乐知识,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

【注释】游: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方:方位。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要远离家乡去游学。如果一定要出游,也必须要有确定的地方。”

【评析】“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篇》)

【注释】弟子: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入:在家。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泛:同“泛”,广泛。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篇》)

【注释】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儿女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操心。”

【评析】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就行,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篇》)

【注释】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服其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弟子:晚辈,儿女。先生:长者,父母。馔(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得的是做子女的要对父母和颜悦色。有了事情,儿女要替父母代劳;有酒食和饭菜,让父母去吃喝,这难道就算是孝了吗?”

【评析】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篇》)

【注释】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盍:何不。伐:夸耀。施劳:表白功劳。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颜渊、子路两人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又说:“希望听一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安抚老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篇》)

【注释】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追远:远指祖先。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评析】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予:指宰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篇》)

【注释】粪土:腐土,脏土。杇(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诛:责备,批评。与:语气词。

【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是无法雕刻的,腐土砌的墙是无法粉刷的。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有什么用呢?”孔子说:“最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是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评析】孔子的学生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这件事并不似表面所说的那么简单。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责。此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篇》)

【注释】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軏(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拉货运行。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那怎么可以呢?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那怎么行走呢?”

【评析】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尧曰篇》)

【译文】孔子说:“不知天命,就不能够君子;不懂得礼,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不辨别言语是非,就不能识别人。”

【评析】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宪问篇》)

【注释】怀:思念,留恋。居,家居。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而留恋家居生活,那就不足以做读书人了。”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士而怀居,则无苛政猛于虎了。

八、任重而道远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宪问篇》)

【注释】危:直,正直。孙:同“逊”。

【译文】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正直地说话做事;国家政治黑暗时,就正直地做事,但说话却要谦卑谨慎。”

【评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有道时,可以直述其言,但国家无道时,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祸端。这是一种为政之道。当然,今天这样做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在一些为官者那里,更是精于此道,这是应当给予批评的。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早晨知晓了真理,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篇》)

【注释】道:同“导”,引导,管理。齐:整齐,约束。免:避免,躲避。耻:羞耻之心。格:指有“格心”,即归服之心。

【译文】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篇》)

【注释】北辰:北极星。所:处所,位置。共:同拱,环绕。

【译文】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篇》)

【注释】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译文】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他自己行为庄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

【评析】本章孔子讲的君子之道,就是为政之道。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九、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为政篇》)

【注释】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谄(chǎn):谄媚,阿谀。

【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情却不敢挺身而出,这是没有勇气。”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泰伯篇》)

【注释】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它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意的。”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篇》)

【译文】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评析】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是很困难的,富贵而不骄傲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贫富认命,唯求奋发。富当广结善缘。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评析】孔子教人,不要怕没事做,只怕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篇》)

【注释】莫我知:即“莫知我”。尤:责怪,怨恨。下学上达: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知道我啊!”子贡说:“怎么没有人知道您呢?”孔子说:“我不怨天,也不责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天命。知道我的,大概只有老天了吧!”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说谋事在己,成事在天,不可怨天尤人。

十、见贤思齐焉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今天的学者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教人为学的目的,要实事求是。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评析】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篇》)

【注释】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贰,重复,一再。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亡:同“无”。

【译文】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谁爱好学习?”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学好学习,他遇事不迁怒于人,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可惜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没有听说过爱好学习的人了。”

【评析】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篇》)

【注释】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译文】孔子说:“颜回多么有贤德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自己的快乐。颜回多么有贤德啊。”

【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篇》)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篇》)

【注释】徙(xǐ):迁移。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趋而从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十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宪问篇》)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谋划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思考问题不越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评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被人们广为传说的一句名言。这是孔子对于学生们今后为官从政的忠告。他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君子思不出位”也同样是这个意思。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与“正名分”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为政篇》)

【注释】子张:孔子的学生。干禄:干,求。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疑:怀疑。寡尤:寡,少。尤,过错。殆:危险。

【译文】子张向孔子请教谋求做官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边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危险而无把握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犯错误,做事减少后悔,谋求做官的办法就在其中了。”

【评析】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宪问篇》)

【注释】怍(zuò):惭愧。

【译文】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大言不惭,那么,要他去实践他说的话一定很困难。”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只有四字:缄默是金。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

【注释】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佾(yì),行列。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可忍:可以忍心,可以容忍。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居然用了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

【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篇》)

【注释】林放:鲁国人。易:治。指仪式隆重完备。戚:心中悲哀。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仪式,与其隆重周备,不如内心真诚悲哀地悼念死者。”

【评析】本章记载了鲁人林放向孔子问礼的对话。他问的是: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在这里似乎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琢磨,孔子还是明确解答了礼之根本的问题。这就是,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篇》)

【译文】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唤臣下,臣子侍奉君主,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使唤臣子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臣子侍奉君主应当以忠诚相待。”

【评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从本章的语言环境来看,孔子还是侧重于对君的要求,强调君应依礼待臣,不似后来那样:即使君主无礼,臣下也应尽忠,以至于发展到不问是非的愚忠。

十二、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篇》)

【注释】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办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评析】“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孔子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路篇》)

【注释】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奚(xī):什么。正名:即正名分。迂:迂腐。阙:同“缺”,存疑的意思。中(zhòng):得当。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评析】“正名”是孔子“礼”的思想的组成部分。正名的具体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

【注释】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庙。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战栗:恐惧,发抖。

【译文】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让老百姓恐惧得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去追究了。”

【评析】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篇》)

【注释】《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不十分好。”

【评析】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篇》)

【注释】恶乎:怎么。终食之间:一顿饭的时间。造次:紧迫的时候。颠沛:颠沛流离的时候。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升官,是人人都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即使是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背离仁德,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仁德,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实行仁德。”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利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认为孔子只主张要实行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冶长篇》)

【注释】足恭:过分恭敬。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匿怨:指把怨恨藏在心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讨好人的脸色,对人过分地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藏在心里,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评析】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

十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

【注释】质:质朴。文:文饰。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评析】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泰伯篇》)

【译文】孔子说:“求学老是像来不及一样(奋力前行),又害怕失掉(应该掌握的)东西。”

【评析】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篇》)

【注释】邑:此处指村庄。

【译文】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村庄,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没有像我这样爱好学习的罢了。”

【评析】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公冶长篇》)

【注释】愈:胜过,超过。与:赞同,同意。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的学问更好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能和颜回比呢?颜回听闻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听闻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说法。”

【评析】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罕篇》)

【注释】喟(kuì):叹息的样子。弥:更加,越发。钻:钻研。瞻(zhān):视、看。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卓尔:高大,超群。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颜渊感叹着说:“老师之道,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看看,似乎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能够独立地工作。要想再向前迈进一步,又不知怎样着手了。”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高不可攀。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篇》)

【注释】识(zhì):记住。诲:教诲。何有于我哉:对我有什么难呢?

【译文】孔子说:“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而不厌倦,教诲别人而不倦怠,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评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这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

【注释】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悱(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yǔ):角落。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冥思苦想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表达又找不到合适的言辞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重复教他了。”

【评析】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十四、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路篇》)

【译文】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老百姓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有严厉的命令老百姓也不听从。”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篇》)

【译文】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对政府就有信任感。”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之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在余下的两项中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回答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如果老百姓对国家失去了信任,国家也就要垮掉了。”

【评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颜渊篇》)

【注释】君君:前一个“君”字为名词,后一个“君”字为动词,以下“臣臣,父父,子子”用法相同。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做君王的要像个君王,做臣下的要像个臣下,做父亲的要像个父亲,做儿子的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如果君王不像君王,臣下不像臣下,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虽然有粮食,我吃得上吗?”

【评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先进篇》)

【注释】莫:同“暮”。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浴乎沂:在沂河里洗澡。舞雩(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与:赞成。

【译文】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评析】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点的主张,就是因为曾点用形象的方法描绘了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理想。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篇》)

【注释】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

【注释】商:子夏,姓卜名商。孔子弟子。

【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子夏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十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思考,结果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学习。”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篇》)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篇》)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罕篇》)

【注释】《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篇》)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出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学习,对他们那些缺点要注意改正。”

【评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评析】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篇》)

【注释】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对人尽心竭力。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篇》)

【注释】逝者:光阴。斯:代词,指流水。

【译文】孔子在江边感叹道:“逝去的光阴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评析】时光如流水,人的一生,正如水流,很快就离开人世,若不及时努力,将是一事无成。孔子在这里教人努力读书,特别是年轻人,俗语说:少壮不努力,到老来的积蓄的,只有伤悲。

十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篇》)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评析】这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篇》)

【注释】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译文】孔子说:“一国军队的将帅是可以改变的,但一个人的志向却不能强迫他改变。”

【评析】“理想”这个词,在孔子时代称为“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匹夫不可夺志”,反映出孔子对于“志”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篇》)

【译文】孔子说:“到了严寒的冬季,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

【评析】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篇》)

【注释】饭:作动词,吃。肱(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篇》)

【注释】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闻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三省:省(xǐng):检查,察看。多次检查反省自己的行为。忠:指为人办事应当尽心尽力。信:诚实。传:指老师的传授。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评析】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季氏篇》)

【注释】谅:诚信。便辟(piánpì):谄媚。善柔:假装和善。便佞(nìng):花言巧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的人交朋友,与广闻博见的人交朋友,是有益处的;与谄媚的人交朋友,与两面三刀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是:孔子教人,要乐而能有节。或曰“仰不愧于天,一乐也。俯不愧于地,二乐也,得天才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十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卫灵公篇》)

【译文】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评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民间已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在本章中,孔子以此作比喻,说明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事奉贤者,结交仁者,这是需要首先做到的。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篇》)

【注释】愠(yùn):怒,怨恨。固穷:固守穷困,安守穷困。

【译文】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时就会胡作非为。”

【评析】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评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这是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事,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评析】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篇》)

【注释】:里:住处,借作动词用。处:居住。知(zhì):同“智”。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评析】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十八、天下为仁,恭、宽、信、敏、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整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里仁篇》)

【译文】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那个集团有没有仁德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公冶长篇》)

【注释】赋:兵赋,这里指军事事务。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点,大致相当于后来城镇。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封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封地中的较大者。宰:家臣、总管。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城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城邑里当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评析】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仁”。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从事外交工作。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实际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颜渊篇》)

【注释】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乡(xiàng):同“向”,过去。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远:动词,远离。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宪问篇》)

【注释】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召忽: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评析】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却没有死,不仅如此,他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篇》)

【注释】微:无,没有。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谅:遵守信用。自经:经同“刭”,上吊自杀。渎:小沟渠。

【译文】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难道要求他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节操信用,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吗。”

【评析】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子曰:“民之于仁者,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卫灵公篇》)

【译文】孔子说:“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比对于水(的需要)更迫切。我只见过人跳到水火中而死的,却没有见过实行仁而死的。”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为:孔子教人舍生取义以成仁,孟子梁惠王篇:“舍生而取义者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篇》)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十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篇》)

【注释】束修: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修”。

【译文】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评析】这一章中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去有人说,既然要交十束干肉作学费,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才有入学的可能,贫穷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干肉来的,所以孔子的“有教无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社会实践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这种推论否定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过于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会里,要做到完全彻底的有教无类,恐怕都有相当难度,这要归之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述而篇》)

【注释】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孔子道高识广,非有隐不教,是学之者不能及。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述而篇》)

【注释】抑:语气词,表转折,“只不过是”的意思。云尔:这样说。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不厌其烦地努力,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可以说只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学而篇》)

【注释】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3岁。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鲜(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级,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篇》)

【注释】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无违:不要违背礼的规定。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御:驾驭马车。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子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篇》)

【注释】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商代。郁郁:丰富,浓郁。

【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评析】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八佾篇》)

【注释】告朔:诸侯于每月朔日(每月初一)杀一只活羊祭于祖庙,称“告朔”。饩(xì)羊:祭祀用的活羊。爱:爱惜的意思。

【译文】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评析】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成为形式。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维护礼制的立场。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篇》)

【注释】中庸:儒家的重要思想。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

二十、温、良、恭、俭、让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泰伯篇》)

【注释】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三:多次的意思。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子路篇》)

【注释】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评析】林觥顺先生读此心得:孔子强调建国大业,必须举用贤才。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篇》)

【注释】仆:驾车。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做些什么呢?”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宪问篇》)

【注释】南宫适(kuò同“括”):即南容。孔子弟子。羿(yì):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国君,善于射箭,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zhuó)所杀。奡(ào):相传是寒浞的儿子,力大无比,能陆地行舟,后来为夏少康所杀。荡舟:用手推船。传说中奡力大,善于水战。禹稷: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稷,传说是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教民耕种。

【译文】南宫适问孔子:“羿善于射箭,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评析】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季氏篇》)

【注释】颛臾(zhuān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周任:人名,周代史官。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兕(sì):雌性犀牛。柙(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椟(dú):匣子。费(旧读bì):季氏的采邑。贫、寡:可能有错误,应为寡、贫。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况且又在鲁国的疆域之内,他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平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做到了这些,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服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评析】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家之间或者国家内部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思想。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季氏篇》)

【注释】希:同“稀”,少。陪臣执国命:由大夫的家臣把持国政。陪臣,指大夫的家臣。

【译文】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家臣把持国政,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评析】“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非常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学而篇》)

【注释】子禽:孔子的学生。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子禽问于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必然会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具有温良恭俭让的美德,所以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因而别人主动把政事告诉他。他的这种获得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于别人获得政事的方法吧?”

【评析】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尧曰篇》)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才可以从政呢?”孔子说:“尊崇五美,摒除四恶,就可以从政了。”子张问:“什么叫五美?”孔子说:“君子给人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安排百姓劳作,百姓却没有怨恨;有欲望但不贪图钱财,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问:“什么叫惠而不费?”孔子说:“顺

着老百姓可以得利的方向引导他们,使之得利,这不就是给人以恩惠自己却不需什么耗费吗?选择老百姓可以劳作的时间让他们去劳作,谁会怨恨呢?想得到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何需贪图钱财呢?君子无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然自若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斜视,让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却不凶猛吗?”子张又问:“什么叫四恶?”孔子说:“不施行教育,犯了错误就杀,叫做虐;不加申诫,要求迅速见到成果,叫做暴;政令缓出而限期紧迫,叫做贼;给人奖赏却出手吝啬,如小官那样小气。”

【评析】这是子张向孔子请教为官从政的要领。这里,孔子讲了“五美四恶”,这是他政治主张的基本点,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择可劳而劳之”,反对“不教而杀”、“不戒视成”的暴虐之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诸子选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全文翻译
《论语译注》杨伯峻
张志强学习《论语》第4章里仁
《论语》里仁篇第四③
《论语》导读(七)——里仁第四(1-13)
中华国学300句(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