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4岁,孩子的15个敏感期,太值得收藏了

敏感期仅供参考,但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敏感期时间会有所差异。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完全“照本生活”,就觉得他们发育不正常。要记得我们常说的:每片叶子都有不同。

1:光感的敏感期 0~3个月

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对光感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建议:可以给宝宝多看黑白图。

2: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6~7个月

特点: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建议:添加辅食的开始,一定要注意饮食的清单,保护好宝宝味觉的敏感程度。

3:手口敏感期 4~12个月

特点:这时宝宝喜欢吃手,他在用口进行尝试、感觉,甚至一些抽象的概念。

建议:请妈妈们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让宝宝吃个够,不要无情的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

4: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6~12个月

特点: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时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请看护者不要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仍个够。

5:大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岁~3岁

特点: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建议: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搞事情的时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请充分地给他舞台,给他空间,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

6:细微事物兴趣敏感期 1.5岁~4岁

特点: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摆弄着花手绢怎么看也不烦,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

建议:此时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学会观察入微的好时机,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再好不过。

7:语言敏感期 1.5岁~2.5岁

特点: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建议:除外病理因素,有些孩子说话晚,可能是环境的影响所至,多熏陶孩子,多和他说话、讲故事,当他需要表达自我感受时,自然就开口说话了。

很多孩子比同龄人说话晚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家里老人带的比较多,而老人又常常和孩子说方言!

8: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1.5岁~3岁

特点: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出现的年龄2岁左右。

建议: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死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太过于去谴责,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小贴士: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过程)

9:社会规范敏感期 2.5岁~4岁

特点: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建议:社会规范敏感期的教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抓住时机教养。

10:空间的敏感期 3岁~4岁

特点: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找有空间感的地方等。

建议:可以多提供类似的玩具,同时可以在这个机会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先引起他们的兴趣。

11:色彩敏感期 3岁~4岁

特点: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开始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感觉训练开始的。

建议:给孩子提供多彩的颜料,及相关书籍,发展艺术细胞的时候到了。

12:逻辑思维敏感期 3岁~4岁

特点:不断追问“为什么?”“天为什么黑了?”“为什么会下雨?”“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等等。孩子正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一定要有耐心,保护好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时认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13:剪、贴、涂等等动手敏感期 3岁~4岁

特点:孩子从这时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这又是大多数孩子建构专注品格的最好机会。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们都非常乐意选择剪、贴、涂等等这些工作。从身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训练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安全的小剪刀,并尽量不要打扰专心的孩子。

14:占有敏感期 3岁~4岁

特点:开始强烈地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拥有物质并可以自由支配时,才可能去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才可能超越于对物质的占有。而当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孩子自己时,交换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也就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在你进入他的房间或者区域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间。

15:秩序敏感期 3岁~4岁

特点: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秩序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这时候对家长们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孩子事事希望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

建议:解决儿童的执拗问题,①要理解,②要变通,③要成功。

我知道的一位爸爸,在孩子秩序敏感期的时候,每天下了幼儿园,都要带孩子去同小区的爷爷奶奶家按一下门铃,孩子才肯回家。爸爸开始不理解,也试过打破这些秩序,但最后却也选择了尊重。


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扎实的人,都是不懂教育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品质的价值观和思维能力。
       现在学生的价值观如何,我们就不展开说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比拼的都是无限接近标准答案,长达12年培养的是定向思维。可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呢?发散思维呢?答案是:这个真没有。
      在悉尼大学留学的中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应用这门课程上挂科率高达80%以上,由此可见一斑。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都会变得听话、功利、线性思考……所以,你会发现在跨国公司CEO、诺贝尔奖等位置,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的人才寥寥无几。


国人对基础教育有误解,会认字会背诗会更难的数学题甚至会钢琴书法等,都不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常识教育,让学生拥有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分辨真假善恶对错,能够做一个正常的人。基础教育不是培养机器和高分低能的人渣。


中国教育的八大秘密武器,告诉你废材是怎么炼成的
1、“要听话”来抹杀freedom;
2、“要顺从”来抹杀independent;
3、“就你跟大家不一样”来抹sha个性;
4、“要少管闲事”用来抹sha公德心;
5、“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抹sha自尊;
6、“我不许你和他/她在一起”,用来抹sha感情;
7、“他讲的、你见过吗?那你就别跟着瞎掺和了”,用来抹sha人的直觉和灵性。
8、“你整天鼓捣,琢磨这东西,能当饭吃吗?,用它抹sha掉人的探索心和想象力

世界上著名的五大学习法
1.费曼学习法:把你学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如果能讲清楚,就是学会了。
2.西蒙学习法:确定学习目标,拆分学习目标,6个月就能精通任意领域。
3.SQ3R阅读法:浏览、提问、阅读、回忆、复习。
4.番茄学习法:规划学习和休息时间,二十五分钟为一段,定闹钟。
5.康奈尔笔记法: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方法。步骤包括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和复习五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握孩子0-9岁的31个能力敏感期,有针对性的培养让孩子能力十足!
抓住孩子一岁以内敏感期,教育事半功倍
宝宝成长中会遇到的几个敏感期,你都了解吗?
儿童成长过程中的31个关键期教育目标解读
蒙台梭利:儿童的31个敏感期
家长必知的31个孩子成长敏感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