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夏游记3:到西部影城看张贤亮

      去宁夏游往返七天,启程那天是半夜到达,回程那天一整天在雨中奔波,从固原到银川赶飞机,实际看风景的时间只有五天。老头觉得好不容易来一趟,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把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在这五天的时间里,深深浅浅看了九处知名风景区,在自由行中也算把时间用到极致。

       第一站去镇北堡西部影城(后简称“影城” )。影城建在公路一侧的一片高低起伏的黄土地上,景区边一望无际的停车场上密密麻麻停满了自驾游的小车,在骄阳下像晒车一样。还不知道组团游的大车停在什么地方。游人之多可想而知。

       影城入口处大门称为“知之门”,有一幅对联:“旅行长知识,行走即读书”。是影城的开创者、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书写。张贤亮先生的字苍劲有力,联给旅行定下求知、长见识的远大目标,还强调“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的认真态度,是很有号召力的景区广告。对人造景观不太感兴趣的我一见此门此联,顿时有一种不虚此行的感觉。

       游人涌进影视城,分散在影视城里的明城、清城、老银川一条街中,多数地方三五成群的样子,也就在清城、与老银川一条街的入口出略显出熙熙攘攘的景象,足见影视城面积很大,可容纳很多游客。据介绍,打造如此大规模的影城投入不多,尤其与而今的产出相比,让人特别钦佩张贤亮先生的眼光与创意。

       我们一一走过明城、老银川一条街、清城,看到很多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这些人为的场景没有了电影故事作内涵,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意思。倒是有时候登上一“山寨”高处,纵观这片土地,辽阔沧茫、古朴雄浑,顿觉豪气干云。觉得在这里演电影,是很容易入戏的。

       在影城高举着一巨幅卷轴字幅,十分引人注目。字幅上是张贤亮先生的墨宝,字很洒脱,有羽扇纶巾的风度;文很豪迈,有舍我其谁的气魄。

       张贤亮是我在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读过且喜欢读他的作品的作家,当年同样喜欢的另一位作家是梁晓声,那个时期他们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家。同样是写不堪回首的记忆,梁晓声的批判刚直激烈、正气凛然;张贤亮的批判平和淡定,却有诛心的力量。无论哪种风格,读来都有共情与共鸣,并因为他们而相信“忧愁愤怒出诗人,艰难困苦塑俊杰”是真理,还学会了放大生命中的苦难,做因之而能成为一名诗人作家的美梦。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读过的张贤亮的书已经印象模糊,但那种阅读时被吸引、被感动、被启蒙的感觉记忆犹新,他依然是我们心中的偶像。我们没有走进影视城中的龙门客栈,也没有走进九儿的小屋,却怀着十份的尊敬走进了张贤亮图书馆和张贤亮纪念馆。

       张贤亮图书馆在老银川一条街上,门口的对联是“藏书楼上百花放,借阅窗台四时春”。走进图书馆,里面空空荡荡、冷冷清清,除了有极少的文字、图片介绍他的作品之外,竟然看不到一本书。我对老头说:“这里应该出售张贤亮先生的书,售出的书一律钤'张贤亮'印,盖时间与地点纪念章,不愁生意不好。”既然“行走即是读书”,真的行走到供书读的地方为什么看不见一本书呢?就这样带着淡淡的遗憾离开张贤亮图书馆,再回眸看门口的对联似乎也不那么工整。

       张贤亮纪念馆建在在清城里,是一个由几间像土坯做的房子围成的小四合院。门前悬挂着“张贤亮纪念馆”的扁额,进门有一段穿堂,在穿堂墙上挂着张贤亮的字幅“坚持梦想争取辉煌”。走过穿堂从左手边屋子里开始,沿顺时针把各个屋子走一遍,就看到张贤亮生平经历展。

       相比那一小间房构成的张贤亮图书馆,这座由六间房构成的纪念馆内容丰富多了,由图片、文字把张贤亮的生平详尽地展现在游人面前。从他的父母及其祖上介绍中了解他的出身,从很多图片与文字资料中看他的经历,从人们对他的评价中看他的成就,从他的书信与语言中看他对宁夏这片土地的深情、与对自己毕生奋斗没有虚度光阴的骄傲……

       让我们比较感慨的是张贤亮的家世原来如此显赫。他的的曾祖父张文英是清朝武功将军,长江水师管带。祖父张铭拥有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两个法学硕士学位。参加过孙先生创办的同盟会,担任过省长公署秘书、县长、北洋军阀政府大总统秘书。当过外交专使、大使、外交部参事,还当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国大代表。解放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文史馆馆员。他的父亲张友农,毕业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做过张学良的英文秘书。其一表人才,兴趣广泛,爱唱京剧,痴迷油画,广结名流。他的母亲陈勤宜是大家闺秀,曾在燕京大学读书,后到美国留学,知书达理、才貌双全。他的外祖父陈树屏先是光绪年间乡试第六名的举人,后又考取二甲进士,是清末鸿儒,任过知县、湖广总督的总文案、知府。

       这样的家世,让他一旦遭逢那个特殊的年代,就首当其冲成为革命的对象。他因此先只能高中肄业,后饱受磨难,直到44岁才娶妻。而一旦社会进入正轨,他出众的才华又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傲立文坛;他敏锐的洞察力非常人可比,接着又弄潮商海、风生水起。我们觉得,他身上历经苦难而难以磨灭的经营文字、经营文化产业的天赋,同样缘于这样的家世,正所谓家学渊源。

       张贤亮提出“文化是第二生产力”的论断(第一是科技),并以文化人对时代、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在一个既无自然风光,又非历史遗迹的荒凉的土地上,只投入了很少的资金,凭艺术家的智慧和创意,赋予荒凉以文化内涵,打造出如此规模的人文景观,从而证实了自己的论断。使得他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比肩甚至超过了他的在文字方面的成就。

       张贤亮于78岁那年仙世,西部影城作为他一手打造的文化产品,在他生前就把经营的接力棒移交到他的儿子张公辅手中。我不免替古人担忧,想张贤亮赶上1980年代的文学繁荣与后来的经济繁荣的好时代,把家族从文化与经济两方面都带入一个空前的高度,他用文化、知名作家的声望打造影城这个经济王国,已然超越了祖上在各种体制“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的地位。这成就,他的后人很难超越甚至企及。

       传统的人如我这类,总是有一代要比一代强的妄念,与诗书传家不可失的执着。想张贤亮把文化变成了生产力,生产力是否能提升子孙后代的文化素养呢?这个问号不只是对张先生的担忧,也是对整个时代的担忧。在这个时代,多少文化与传统都被赶上经济的战车,成为生产力、战斗力促进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经济让多少文化与传统湮没在经济大潮中被人忘却。

       想起张公辅为其父致悼词中说:“我父亲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平庸!他一直都在与其战斗,而现在,从结果来看,他是很荣耀的胜利了。”但愿人们能看到,这份胜利的荣耀的赢得,固然是张贤亮先生与平庸战斗的结果,而他战斗的杀手锏不是别的,是文化。

       到西部影城看张贤亮先生。他想让“中国的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想必也期待世界通过中国的电影更加瞩目中国的文化、中华文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逛镇北堡西部影城(4)——西夏风情之旅
《张贤亮主题摄影作品集》在镇北堡西部影城举行发布会
在一片废墟之上“玩”出来的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城
宁夏银川影城
银川遊记-8 “中国一绝”镇北堡西部影城 张贤亮纪念馆
【宁夏·银川】雨闯镇北堡,赏张贤亮的呕心沥血之作(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