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靳水名人一一花明楼的“道腴七公”
“道腴七公”在宁乡靳水双江口一带,声名显赫,家喻户晓,是乡民谈古论今的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石家湾的周达武,道林鲁涤平,梨树的周震鳞是靳水一带乡民敬仰的英雄,是地方的骄傲。“道腴七公”即周震鳞,因字号道腴,排行七,故名,是乡人对他的尊称。他历经三朝,清为举人,民国元勋,新中国贤达,他的故事传奇而有趣。
周震鳞,策名震鳞,字道腴,派名为任,行七,宁乡梨树周氏十三世。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初四,生于五都十区清正团(今花明楼镇双江口窑塘湾)。1894年中附生。后考入武昌两湖书院,与黄兴同窗5年,结为好友。喜读经史、兵法、地理。也与谭嗣同等人共同讨论过救国方略。两湖书院毕业后回湘,与人创办宁乡驻省中学堂和师范学堂。1902年任湖南高等学堂教务长。1903年在明德学堂教学。
1903年11月4日,在长沙与黄兴、刘揆一、章士钊、秦毓鎏、宋教仁、陈天华、彭渊洵、翁巩、柳聘农、胡宗畹等11人创立“华兴会”,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同盟会湖南支部部长。不久留学日本。1907年归国,从事革命活动。袁世凯专权、汤芗铭督湘时再次出走日本。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任湖南都督府筹饷局总办。1913年至1917年任北京政府国会参议院议员,同年9月任大元帅府参议、国民党广东支部总务长,创办《真共和报》。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9年任孙中山驻上海秘书长,曾参加讨袁护法诸役。1921年被孙中山任命为湖南劳军使,1923年以“大总统代表”身份协调军务,1924年为国民党中央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执委,并两次受到孙中山先生致函慰勉“执事贤劳,钦迟无已”,1926年劝说张学良易帜。1927年9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1928年国民革命军攻克京津后,赴北平接收北京大总统府、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院之一切事务,后又相继担任立法院立法委员,国民政府委员,1945年任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等职。
1949年与程潜等人发起湖南和平自救运动,随程潜湖南和平起义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1951年毛泽东主席电邀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第一、二届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团结委员。1964年3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90岁,葬八宝山革命公墓。
2017年10月26日,笔者对周震鳞家史进行了详细了解,并实地走访调查了一些相关地方。周震鳞为梨树周氏“为”字辈,是传统耕读为本的农耕世家。始迁祖为周兴泰,于1518年,从江西庐陵县儒门乡,迁居双江口西南修文塘。他是第十三代,祖父周大聘,字佐朝,祖母苏氏。父周翠才,字超凡,母萧氏。有兄弟三人,姐妹二人。父亲于40岁逝世,后母亲改嫁杨家,弟过继族人,姐妹为童养媳适姜,适李。由于家庭的变故,周震鳞从小与祖父母及哥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童年就参加劳动,生活艰难,但他极爱学习,求知欲很强。叔父周理琴(習才)为清秀才,在长沙开馆教学。一次回乡,周震鳞时12岁,通过交流,叔父认为侄儿是读书的料,能成大器,便聘请私塾先生专为授课,后带他上长沙读书。从此进入仕途,走上革命道路,奔波一生,功业千秋。
周震鳞的童年在双江口窑塘湾度过,在这里留下了他永远的记忆。东湖塘许家坝王家湾是他在宁乡的第二故居,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买王宅及田地再扩建而成。在抗日战争期间及抗日胜利以后,他在那里与家人生活了一段时间,留下了美好时光。
周震鳞原配雷氏,25岁早逝。继配梁羲文,生子三,长殇,次世平,三子世正,生女三,长女世贤,次女世良(周芳),三女世沅。周世平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留美,回国后,在云南腾冲抗日战场因病而亡,英年早逝。周世正为留美精英,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投身抗日前线,任桂东、汉寿、湘乡县长。次女周芳,丈夫向哲浚,为民国高等检察官,抗日胜利后,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官。周世贤一直跟随父亲生活在一起,精通美术,担任过靳江中学教师,周震鳞晚年许多文稿都是由她负责整理。
窑塘湾位于双江口平原北部,靳水从西往南曲折向东穿过,东南有双狮岭,西有椅子山,北有樟树塘小山,为风水吉地。大地名为樟树塘,因此处多生长樟树而名,前面有二十多亩的窑塘,但今已一分为三。据当地龙姓、汤姓、刘姓村民介绍,“道腴七公”的出生地为今刘学良屋后。在龙二十公指认下,本人进行拍照记录,地基遗址杂權丛生,中央有杨母成氏墓,民国三十八年立碑。据说杨家就是看上此处吉祥风水,但令人不可思议。
周震鳞生活后期在老家居住,一直在许家坝王家湾,也留下了许多故事。他生活随便,喜欢与农夫打交道,贫困人家找他办事,有求必应。陶泽湘老人住梨树,小时候经常路过王家湾,见过周震鳞。道腴七公喜欢站在槽门外,每当遇到过路人就攀谈不止,他两手握着拐杖向后靠着屁股。见到小孩,一般问你大人是谁,公公阿咀是哪个,对人和蔼可亲。对待地方乡绅官员,他霸气十足。由于他是民国元老,国议员,县以上的官员经常去他家拜访,这时他大摆架子,来拜访者,必须在一里地外下轿子,否则不接见。有一次,程潜拜访他,把博士帽取下敬礼,但内帽忘了取,当面受到了训斥。他身材敦实,消耗能力强,食量大,一歺可同时吃一只鸡,一条鱼,一个猪肘子。吃饭时,胸前挂上搭挂子,一边吃肉,骨头从嘴角向两边顺势流,他的这一吃像,人们称“虎食”。据传,一个李姓豆腐作坊老板,每天按时担着水片子送王家湾,每次来时都见周震鳞海量大吃。有一天,他跟周震鳞开玩笑,说“道腴七公”您老人家的日子真好过,要吃什么有什么,天天鸡鸭鱼肉不断,我能过上十天这样的日子,死都值得。这时周震鳞内心并不高兴,但面带微笑,客气地跟他讲,从明天开始,你到我家来,备同样的份量,陪我吃半个月怎么样?第二天李姓豆腐担子按时到来,“道腴七公”真的准备了二份,正等他一起进餐。李姓人高兴地吃了起来,但速度远慢于周震鳞,由于量大,实在难吃完,但迫于“道腴七公”的客气,难堪吃完。到了第二天,李姓人垂头丧气来到王家湾,跟周震鳞讲,“道腴七公”您的这日子我实在过不了,昨晚一夜冒睡,上呕下泻,看样子还要请郎中呷药,今天豆腐都没做成。“道腴七公”听了哈哈大笑。还有一次,南京六合县原县令陶逊谷儿子陶顺麟,年轻气盛,能文会武,敬仰道腴七公,特请客招待老人家,增添地方威望,当然主打菜圆鸡圆肘必须上,特单独为道腴七公配一桌菜,最后主人问味道如何?老人家嘴巴一抹,说了句味道还可以,就是量还少了点。屋内顿时笑声满堂。每当家里开支困难,他便上县政府去训导官老爷,无奈县太爷只能与他玩牌送钱。轿夫去时轻松,回来搭上银元沉甸甸,即开心又劳累。
民国《宁乡县志》编修,周震鳞为主修,后期由于经费紧张,进度较慢。他知道情况后,便向当地生意红火的双狮岭一带煤矿老板打主意,开口向他们借钱修县志,同时还向他们赊一部分煤炭,矿老板对德高望重的国议员只能照办。但到过年的三十晚上,他们来到王家湾周住处,希望结账,但口头又不敢讲出结账的话来。道腴七公热情接待,好吃好喝,陪着烤火,不断说煤好烧,质量不错,就是不讲半句还钱的事。到了深夜,矿老板们也只能无奈而走,还要不断说着:道腴七公恭喜发大财!恭喜发大财!最后借的钱都变为了捐款。
周震鳞一生,不但在政治上坚持正义,而且在教育事业上卓有成效。1901年他从武昌两湖书院毕业后,同童光岳、齐璜、王凤昌、喻士龙等有识之士,在长沙望麓园将沩宁试馆改办为“宁乡驻省中学堂”及附设速成师范科,并担任监督。1902年任湖南高等学堂教务长。1903年发起成立长沙修业学堂。同时鼎力协助胡元倓创办明德中学,支持朱剑凡创办周南女校。曾担任明德地理教习及学堂校务管理,后到育才学堂短期担任地理教习。1928年7月任北平民国学院校长,主持一切事务。今宁乡四中,即过去靳江中学,他是首届董事会董事长,1930年当初建教学大楼,经费困难,他指定地方乡绅捐资建楼,教学大楼建成后,取名为“花明楼”。1945年宁乡在巷子口创办鹅山中学,他任董事。
吴有生为花明楼三元新屋湾人,为人仗义,会武功。一次周震鳞被清军包围在屋内,情况十分危急,紧急关头,吴从屋顶揭开茅草,用力取出一根木檁伸向周震鳞,当时周见状感到吃惊,不知来人身份,并认为不可能攀上去,这时吴小声说了一句,想逃走就紧握木檩不动,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也只能紧抱着木檩了,结果吴用力向上一提,周终于上了屋顶,最后逃脱了。周震鳞对此非常感激,后来吴有什么所求,周震鳞是有求必应。
1925年刘少奇在长沙被赵恒惕逮捕,刘少奇哥哥刘云庭找他帮忙救人。因赵恒惕是他一手推举的省长,他立即拍了一个电报给赵恒惕,还亲笔致函赵恒惕,称刘少奇是他的远亲,请赵高抬贵手,立即放人。他还派自己的侄儿周存宜即刻动身去长沙,将这封信直送赵恒惕手上,并且说:“你告诉赵督军,我在等他放人的消息!”,后通过多方努力,刘少奇平安出狱。
“道腴七公”不但关心国事,同时也热爱家族,关心家人,还周氏子弟升学求职,他一贯支持关照。梨树周氏族祠在梨树山边塘,今只见断墙残壁及水塘。据说过去雄伟气派,上下三栋,宗祠大门对联为“平原泽世,梨树家声”,是周震鳞所题。
1949年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周家划为地主,王家湾房屋分给了贫下中农。当时许多农民到他家搬东西,大家都只管实用,家具、农具是衷爱,唯独墙上的字画,无人问津,这时一杨姓农民用箩筐随意取下所有字画装入箩中,满满一担。笔者后来打听了一下,结果杨姓人把字画背面用于儿子练字,写完一张就扔掉一张。最后家里没有存放一幅。据他家人交待,当时字画有孙中山、蒋介石、林森、谭延闿及周震鳞本人等民国重要人物题字,还有齐白石、张大千等名家的画。让人唏嘘不已。
周震鳞是我地德高望重的革命先贤,教育家和书法家,一生风风雨雨,为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他为人仗义,视恶如仇,光明磊落。为当地民生及教育事业作了巨大贡献,我们永远怀念他。   重阳时节,靳水清沏见底,双江大地稻菽灿金,窑塘碧波泛涟。在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然,乡村道路都是柏油路,窑塘湾到处鲜花露放,村民悠闲快意。据周氏族人周文韬、周应麟、周春华、周浩明先生介绍,他们正组织编修“宁乡梨树周氏五修族谱”,尊祖敬宗,传承周氏家族优良美德。“道腴七公”在天有灵,一定会喜笑颜开。旧时代已过去,新时代已来临,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2017年10月28日于花明楼)
附:
1991年长沙文史资料第11辑“周震鳞的家世和生平简述”作者周世贤,文中有几处误点,供参考。1.周震鳞不是出生东湖塘许家坝,而是生于五都十区清正团(今花明楼双江口)窑塘湾。2.周震鳞父亲不到三十岁而亡,实四十岁因病而亡。3.周世平长子,周世正次子,实世平为次子,世正为三子。4.朱石桥的“汤八王爷”实称“玄八王爷”,真名汤达孚,即大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朱衣点,他不是周的姑父,汤达孚妻李氏,同时汤达孚于1874年病逝,周震鳞于1875年出生,他们不可能有往来。
5.“何腾蛟殉国后,清朝政府镇压革命,我们周家有八位秀才被害,临刑前遗嘱子孙后代,永不仕清……”。应是崇贞十六年1643)十一月二十七日,宁乡县令邱存忠组织当地儒士乡绅,抗击张献忠暴行,结果138人被张杀害于县城北门外千佛桥(今通益桥),梨树周氏殉义者有周星、周易、周鼎、周昌、周冕、周华佩、周华殿、周华年、周华儒八位。
周震鳞(1875—1960)
民国二十三年(1934)周震鱗双喜賀寿牌,六十大寿,女儿大婚
图为卫星地图
图为周震鳞岀生地茅屋遗址位置,北纬28度00分45.1秒,东经112度37分15.9秒
图为周震鳞祖屋窑塘湾地坪位置,今刘学良家
上为窑塘。2017年10月26日,陶子林摄
窑塘前农田。2017年10月26日,陶子林摄
图为东湖塘许家坝王家湾西头屋后残壁
图为东湖塘许家坝王家湾西头周震鳞故居旧址,民国早期从王家购宅地西侧,建屋前后二栋。前为月塘
三边塘梨树周氏祠堂遗址。2017年10月26日,陶子林摄
上为梨树山边塘周氏祠堂东延龄桥,古为歧公桥,早为周振凤(周震鳞是歧峰公十一代孙)所建,今图为早期所摄
上为修文塘。2017年10月26日,陶子林摄
莲花山周兴泰葬地。2017年10月26日,陶子林摄
上为莲花山,梨树周氏始迁祖周兴泰葬地
莲花山周兴泰葬地开始整修
2019年2月21日,宁乡市文物局李乔生局长一行三人和周氏族人,在大屯营镇韶光村莲花山,考查周兴泰、周时父子合葬墓。陶子林摄
周兴泰、周时父子合葬墓
周兴泰,为梨树周氏始迁祖,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儒门乡永泰里四十九都官溪,1518年迁宁乡高露乡八区修文塘。1487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生,1566年正月十三日殁,葬今大屯营镇韶光村莲花山。周时为周兴泰之子,1519年生,1584年殁,与父合葬。墓地经历代整修,今保存完整。周氏父子传承先民遗风,难苦创业,尊文重教,耕读为本。第三代周振凤、周振鸿、周振鹏皆为明附生,其中周振凤捐资修桥,救济灾民成为民间美谈流传。十三代周震鳞为民国元勋,十四代周世钊为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土。梨树周氏今为宁乡书香世族大家。
分享:
1
喜欢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明楼的这个地方,你了解多少呢?
【史海钩沉】 宁乡市100年行政区划变迁 ‖ 彭智勇
湖南省辖市、州简介---宁乡市
宁乡人,进来看看你所在的乡镇名字是怎么来的吧!
宁乡四中赋
【赛事资讯】《宁乡四中赋》全国征文大赛入围终评作品(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