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惠通桥之战》:中国战场上的敦刻尔克

1942年五六月间,中国远征军抗战的一个片段,却是远征军滇缅抗战至为惨烈的一页,史学家称其“一分钟改写了抗战历史”。
中国战场上的敦刻尔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之战》以“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地叙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攻守较量,细腻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史上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炸毁惠通桥,退守怒江,为两年后的滇西大反攻保存了力量,留下了种子,堪称中国战场上的敦刻尔克。最高像素的历史还原
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其他历史的研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推敲的著述了若星辰。自从余戈老师推出微观战史的写作方法以来,在战史写作上,还未有超越之人。这部《惠通桥之战》是这一写法的又一次运用。
微观战史是什么呢?余戈老师说:“中国人擅长定性,不喜欢定量,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尝试着在螺蛳壳内做道场,拿着显微镜去弄清楚一场仗究竟是怎么打的。”形象地说,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历史,尽可能提供“像素”最高的历史图景。从对双方兵力、兵员成分、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的仔细研判,到对战场所在地域社会、人文、地理状况的必要交代,以及对战事进程中空间坐标、时间节点的网格化标注。在这种努力下,历史有可能变得“接近于无限透明”,显出细腻丰富的肌理,挤压掉“演义”和“戏说”的空间,让很多高蹈虚浮的历史成见难以立足。
在《惠通桥之战》这部作品中,林蔚《缅甸战役作战经过及失败原因与各部优劣评判报告书》、“1942年6月3日李根源致蒋介石函电”、《第六十六军缅境及滇西战役战斗详报》、《日军侵华罪行实录·云南部分》、《第56师团曼德勒作战经过概要》……本书大量使用国民党、日军、美国等多方面的档案及档案汇编、口述史料、亲历者撰述、研究者撰述等,是有关惠通桥之战最全面的史料运用。让全方位透视惠通桥之战成为可能,是最高像素的历史还原。
多视角下的立体呈现
战史写作是一个庞杂的梳理过程,余戈老师在控制战场全局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网格化标定,以极为充足的垄断性的史料,把历史留下的分散的碎片进行归拢和拼接,做到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有当时自己的视角。
本书中,对保山大轰炸的写作,作者使用了日本公刊战史、垒允机场场站站长杨瑞禾的抗日纪实、《德宏史志资料》、当地士绅魏祖培的讲述、“飞虎队”队员查尔斯·邦德的记述、日本军事作家前田哲男的描述、保山县文忠小学耿德铭的回忆……每一个细节都从多个视角观察,立体呈现,还原真相。
余戈老师坚持在写作过程中注明史料来源,提醒自己不能耍小聪明;他还坚持田野调查,十几次实地查访战事遗址、纪念地,寻访当年幸存者或其后人了解历史,并根据史料研究战役发生的经过。可以说,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严谨实证,每一行文字都让人怦然心动。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
本书把远征军退守怒江、滇缅公路、惠通桥之战置于中国远征军滇西缅北抗战的大背景之下,叙事线索极为简单清晰:为了抗战先是修了一条路,路上最重要的是这座惠通桥,远征军跨过这座桥开赴缅甸打仗,第一次打败了,又循着原路开回来,并主动炸毁了这座桥,从而粉碎了日军可能“见机而作”一气打到昆明的野心,于是这座桥被赋予了历史/命运“转折点”的意义。
微观战史写作的目的,是努力告诉人们历史的真实情况,把一个一个的小战役、小战事说清楚,在像素级的时空下,人们更容易获得现场感,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惠通桥之战》在写作中对叙事线索上的每一个事件都进行了细致还原。远征军的大溃败、保山大轰炸的惨状、爆破惠通桥的千钧一发、腾冲陷落的悲歌、日军在栗柴坝的大屠杀、怒江两岸的攻防战斗……每一处都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值得每一名中国人读一读
著名军史学者余戈,著有“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曾荣获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等。荣获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等,《惠通桥之战》是其滇西抗战研究的最新力作,他以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史料完整讲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一系列战事,这在抗战史研究上是第一次,填补了空白。本书真实还原了一段抗战史,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可读性极高。
《惠通桥之战》大量使用了口述史资料,最大限度还原了历史。同时,本书也以客观的态度讲述日军和中国远征军真实的战场状态。惠通桥之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惨烈和悲壮提醒我们要正视历史,铭记历史。作品让人体会到了战场的残酷和战役指挥时千钧一发的紧迫感,真实的战争绝不是荧幕上简单的冲杀,而是细微之处的临机处置,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
本书是一部真实的战史作品,值得每一名中国人读一读。
【内容简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惠通桥。
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
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
本书以“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作者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冷静客现地叙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攻守较量,细腻生动地再现了抗战史上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作者简介】
著名军史学者、作家。1968年7月出生,1985年9月考入军校入伍。曾任解放军出版社《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主编、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滇西抗战三部曲” 《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荣获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等。
【目录】
前 言 001
第一章 滇缅路与惠通桥 001
惠通桥前史//001
战火催生的新路桥//004
血肉筑成的滇缅路//008
四条国际援华路线//015
滇缅公路:从关闭到重开//018
第二章 惊失腊戍 029
远征军第66 军奉命保卫腊戍//029
日军第56 师团分路进攻昔卜、腊戍//040
腊戍的防卫战斗及失败//058
第三章 一溃千里 067
日军命令向怒江一线追击//067
渡边正夫独断兵分两路//071
兴威北方高地战斗//073
贵概北方高地战斗//081
南坎、八莫战斗//089
畹町战斗//092
密支那战斗//100
卡萨战斗//102
遮放、芒市、龙陵间战斗//108
第四章 保山大轰炸 119
“从一个机场被撵至另一个机场”//119
孤身迎敌的“飞虎”//124
“失去知觉”的空中杀戮//128
保山瞬成人间炼狱//133
陈纳德的反击//139
龙奎垣烧抢保山//143
“长沙大火”翻版//147
第五章 惠通桥的“罗生门” 153
爆破惠通桥//153
聚焦桥头//164
日军的视角//174
第36 师西进阻敌//185
从僵持到逆转//195
来自空中的援军//204
国民政府高层曾做最坏打算//210
第六章 腾冲悲歌 217
“铁城”陷落//217
预2师挺进腾冲//226
归化寺的“第一枪”//231
围攻橄榄寨//235
栗柴坝大屠杀//238
蜚凤山伏击与下勐连打援//242
橄榄寨最后的惨战//251
第七章 从试探反攻到隔江对峙 259
反攻命令下达//259
三路进击:惠通桥、黄草坝、南天门//267
松井部队增援龙陵//278
鏖战松山//295
蒋介石:“应避免硬战”//302
日军开始全线反击//307
远征军退守怒江防线//312
跋 “通往东京之路” 17
中印公路先后经历三次筹修//318
率先贯通的中印公路“北线”//320
滇缅大会师与中印公路“南线”通车//324
附录一 滇缅路撤退作战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表 329
附录二 侵占滇西作战日军指挥系统表 331
主要参考文献 33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书:原始档案、口述资料与“微观战史”!余戈《惠通桥之战》出版
2023-12-15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
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记
腾冲最后川籍远征军:喝了壮行酒就没想过活着下战场
中国远征军史
林宪君:​勿忘中国远征军(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