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为何总喜欢蜀国赢?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时,为何总喜欢蜀国赢?

2019-01-10 历史照妖镜

编辑:历史照妖镜

图片来源:百度

《三国演义》这本著作可以说,不只是中国,就连其他亚洲国家也为之疯狂,尤其是日本,影响至深。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部三国演义洋洋洒洒一百二十回,向我们展示了三国的兴起败亡,正所谓天下大事分合交替,罗贯中倾尽其终身才华,殚精竭虑经过无数次删改,才让世人有幸目睹这世事变迁、英雄的历史。


而整个演义中,主题思想便是个“忠”字,他仍然是站在四百年大汉的立场上来讲述故事。在罗公看来,四百年大汉犹如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而他的笔墨也毫不吝惜地描写蜀国的兴衰之时。从他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他是向着蜀国的。


那么为何我们看三国演义之时,为何也会和罗贯中一样总希望蜀国打胜仗呢?


为了这篇文章,我又特意回忆了一遍《三国演义》主题曲,才发现老歌真的越听越好听!


被国人严重神话的人物之一系列,诸葛亮! 


首先来谈一下我为什么喜欢蜀国,同情出身、欣赏忠义:


1. 蜀国 :刘备是贩夫走卒,地位比较低,但是刘备认识的人都比较厉害,卢植、公孙瓒等都是当时的大人物,且书中所写刘备性宽和,寡言语,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2. 魏国:曹操在书中出场时就是骑都尉,是有官职加身的,而且曹操父亲曹嵩是费亭侯,官至太尉,所以曹操是官宦世家,在陈留有自己的势力,不然也不配和袁绍这种四世三公的人混在一起。


3. 吴国:孙权接手江东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大事了,平平叛乱,打打江夏,安定基业,这个人起点更高,上来就是直接董事长。


之后的发展:


1. 蜀国:皇叔前半生颠沛流离,虽然有关羽张飞,但是没有容身之地,好不容易有了徐州,还让吕布抢走。跑到了新野又被曹操追杀,直到取了荆州才有了容身之地,然后取了汉中,最后成为汉中王。


2. 魏国:陈留起兵,先取兖州做大本营,又收编了黄巾军,号称青州兵。先灭了吕布,后收编张绣,又灭了袁绍,此时曹操基本已经统一了中原地带,南征北战无往不利,手下良将千员,谋士多不胜数,可怜此时刘备还没有容身之处。随后又灭了马腾,到此为止北方已经全盘接手。


3. 吴国:在接手了江东基业以后,先是平定了山越叛乱,又吞并江夏,赤壁之战大胜,可惜有张辽镇守合肥,没能北上,然后吕蒙夺取荆州,杀了关羽,自此江东尽归孙权所有。


可以看出刘备真是一个屌丝逆袭的例子,早年郁郁不得志,出身凄苦,靠卖草鞋认识了看门卖豆的关羽、卖猪肉的张飞,博得了大家的同情。


其次在后续文章中,刘备表现出了大爱,符合民众的心里期望。最后为了替结拜义弟关羽报仇而死,让人感动。所以蜀国成立的不易,一直都是非常的凄苦,弱小的势力反而容易博得关注,再加上是为了延续汉室,所以都希望蜀国能赢,可惜历史并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导向而改变,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儒家文化和主人翁似的代入思想:


因为罗贯中老哥在写这部《三国演义》的时候,全书就已经秉承着一个中心思想,拥刘贬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着墨最多的人物,都是刘备一方的人物,可以说,刘备一方的首脑人物,都算是书里的男主角。


这也就造成我们在读《三国演义》或者了解三国故事的时候,会下意识的把自己代入到蜀国的环境中,仿佛自己就是一个蜀国人(蜀国是罗贯中自己编的)。


所以在看到蜀国大胜仗的时候,就好像是自己大胜仗一般,谁不希望自己可大胜仗呢?


最直接的一点,在大街上随便拉几个人,他们有可能都不知道曹、孙、刘三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但他们肯定知道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名字。


尤其是关羽,提起三国那些知名的典故,什么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降汉不降曹、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再有单骑救主的赵云、大闹长坂坡的张飞,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定军山斩夏侯渊的黄忠。


你就会发现整部《三国演义》,泼墨最多的就是这些蜀国武将。


魏、吴两国不是没有猛将,但你看魏国徐晃、许褚、典韦;吴国的太史慈、甘宁、凌统,他们的笔墨在书中都赶不上蜀国将领的万分之一。


在三国中最出名的两个谋士,卧龙凤雏,全都在蜀国,尤其是诸葛亮,名头大到什么地步,不用我多说了吧。


而魏国的那些知名谋士,什么荀彧、郭嘉,那都是后人一点点挖掘出来的,真要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你能找到几句话是和他们有关的。就连司马懿,那也是三国后期不得不提,没办法,才出了这个一个能和诸葛亮抗衡的人。


当然,这是三国演义,别当历史去看,不然考试就砸了。


罗贯中的个人角度:


四百年大汉,由胜到衰,无不让人伤怀,恒灵二帝的无道也让人指责,然而经历四百年的世事变迁,百姓都受过大汉的恩惠,百官有数代人吃着汉朝的俸禄,这怎么不让人感激大汉的恩德呢?我想罗贯中也是这么想的。没办法的,儒家思想就是这样。


在罗贯中眼里,大汉后期并没有彻彻底底祸国殃民的皇帝,而是因为奸臣当道、宦官专权,才导致天下诸侯揭竿而起,而且这些诸侯不思保卫汉室基业,而是争相佣兵自重,攻城略地,这是如何让人痛惜。想来历史的变迁都是皇帝们的恶行,比如商纣王,比如二世胡亥等,而汉朝末年,并无这样的皇帝,因此在儒家思想看来,是臣子们不忠,是奸臣当道毁掉了大汉江山。


刘备自涿君起兵,素来以仁义、信义和道德著称,这也是他的立身之本。无论是陶谦三让徐州,还是刘表让荆州,或者长坂坡刘备与百姓共患难,可以说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刘备堪称旷古绝今得雄主,三国诸侯没有一个愿意牺牲自己,保全百姓的。而刘备在演义中却偏偏是个悲情的存在。刘备除了讨黄巾大胜,后来却被吕布吊打,两次抛妻弃子,投靠曹操却又被曹操追杀,刘备总是怀才不遇,并总喜欢老泪纵横,哭诉其匡扶汉室的志向。


我们可能和罗贯中一样,对大汉的无限向往: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句话,我想除了霸气的大汉,其他所有王朝都不敢说这样的狠话!


自汉高祖刘邦立国,历经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直到王莽篡汉,完成一个兴衰轮回,历史再从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发展到东汉末年时,汉朝国势衰微,奄奄一息。


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不断尝试及探索拯救东汉王朝的努力,只可惜在历史的发展潮流中,都只是徒劳白费,汉朝的衰亡,换来多少人的一声叹息。


就在所有人以为即将改朝换代的时候,刘备来了,自称汉室宗亲,为了兴复汉室,我们看到了刘备的从不放弃、百折不饶、礼贤下士的品质 ,无论刘备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是为了个人建功业立,还是为了国家兴复,至少在当时,乃至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读者,还是电视剧《三国演义》前的观众,无不希望这个肩负拯救大汉王朝重任的刘皇叔,能够完成他的任命,能够拯救汉朝,能够再抛起一轮大汉王朝的兴衰轮回,至少希望蜀汉能在战场上完成一场又一场的胜仗。


汉族、汉人、汉语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荣誉,还有相当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对那个带给我们无限自豪信心之王朝的怀念。


沈sir最后的结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10大主要人物性格
被《三国演义》低估的五位牛人:周瑜仅排第三,第一最为委屈
司马徽究竟为何要说孔明不得天时,罗贯中也有自己的解释
诸葛亮临终前最后一计,因刘禅失算,导致自己万劫不复墓地成谜
破解《三国演义》之“三国五方”结构(全文)
三国名士徐庶后来去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