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眼中的孔子

看到一则文革中批判孔子的故事:每当有人来报名读书,"孔老二"就伸手说:"你能交纳十条腊肉作见面礼,我才肯教。"所以每当我看到家里奶奶在晒腊肉,我就会义正词严地说:"老太婆,你该不会是想向孔老二交学费吧?"直呼孔老二,倒并非一定是蔑称,我们对最亲近的人也惯用这种直呼小名的方法。孔仲尼,原本就是孔家老二的意思。不过,义正词严地训斥奶奶,直呼老太婆,这确乎是不敬不孝,人伦道德之失彰显无遗。这种文革式的幽默,但愿后代人再也不要遇见。

孔子是中国人不可能绕过的一个人。每个时代,几乎无可避免地要拿孔子来说事儿。从惶惶周游列国到确立一家之说,从儒术独尊,圣人师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动,孔子就被装扮成各色人等登场,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后种种褒贬热闹,与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边,单说我对孔子的态度,六个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这两句,为因果关系,顺序不可颠倒。

孔子一生,办成了三件大事:教书育人、传播学说、修撰典籍。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即爱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对此有所延伸,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梁漱溟先生则说:"孔门之学乃为己之学,而己又是仁以为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将整整十四年时间都花费于周游列国,虽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却执著一念,从未畏难停步,明知难为而为之,是想以此创立一个富足和谐、文明有序的理想社会。"童年之苦寒、成长之艰辛、游说之落魄、晚年之孤寂"构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无疑是一个失意的理想主义者。然而,落空的理想并未让孔子放弃宣扬自己的学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孔子的杰出正在身处困境仍能心怀天下。从政理想这扇门被关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过,孔子却幸运地打开了教书育人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于私人讲学,有教无类。他主张士人贤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开战国时期及秦以后的"布衣卿相"之局,这在中国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的那个上行阶级中的先驱者。孔子立场顺乎时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这样的见解,是中肯而客观的。

张岱年先生认为,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们的任务是对孔子进行研究,分析和评论。这样的话说了有近30年了,而我们现在既缺乏对孔子的研究,更缺乏分析,评论倒是目不暇接,不过总让我大跌眼镜。

刘梦溪先生就在《国学与儒学》一文中说:"孔孟在鉴定'孝'这个概念的时候,有一些说辞,比如'父母在不远游',这在今天可以吗?意思是只要父母在就不能离开家。"我怀疑刘先生是否完整地读过《论语》,这句话的完整版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说,父母健在时,最好不要出远门去求学或做官;如果非出远门不可,必须有一定的方向和去处,要安排好父母和自己。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所长、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刘先生指手画脚地这么信口一说,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令我失望的是,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用现今的观念去断章取义地评说孔子,毫无意义,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独尊和抛弃都失之偏颇。台湾学者殷海光认为:"必须弃置儒家专断的价值范畴,把它列为众学之一的地位。"既是众学之一,褒贬都可并存,要紧的研究、分析,是拿出证据。

信其道则敬其人,敬其人则行其事。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无根便无我,无我更何谈创新和发展?我对孔子的态度,对儒学的态度,庶几在此。

                       作者 / 俞梓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老二周游列国,为什么唯独不敢到楚国?
孔子为何又叫孔老二
两个孔子:“百家争鸣”与“罢黜百家”
仲大军:子路与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孔子周游列国,不被待见;只有刘邦独具慧眼,为什么?
《论衡》第九卷│问孔篇第二十八(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