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天才太极讲座(2)

什么是太极功夫

 

我表弟陈小旺的父亲大家都没有听说过,如果他的父亲当年没有露过一手,谁都不知道他身手有多高。大家都知道他的爷爷陈发科在北京功夫不得了,手往肩上一搭,你一动都不能动。

1928年到北京后,有个摔跌大王叫沈三想跟陈发科老师交手,后来发了正式邀请书(相当于下战书),约到公园见面。见面后发科老师说我不会气功,也不会摔跤,就会太极拳。沈老师您要交流,我用我的太极拳,你用你的摔跤吧。”结果沈三抓住陈老师,陈老师手往他肩上一搭,一分钟不到两人就分开。大家就很客气的分手了。在场的人都很奇怪,怎么什么也没看见就结束了?

第二天沈三老师拿着礼品去看陈老师,学生就问你们昨天怎么没有结果呀?沈三问陈老师没跟你们说吗?学生说没有,他说陈老师太高了,我当时抓着陈老师的手,不但手动不了,连脚都抬不起来。沈老师走后有好事的学生又去问陈发科老师,说你昨天怎么不摔他一下?结果陈老师大怒,说“为什么要摔他”?并给学生好好上了一堂武德修养课。(参见季培刚编著《太极拳往事》一书)。

所以太极拳非常奥妙,不是没有它的技术。陈小旺的父亲叫陈照旭,陈照旭的功夫陈家沟都知道,外人不知道。

有一次他刚进门,一个同龄晚辈突然从身后抓住他,笑着问“九叔,如果人家这样抓你怎么办”?话没说完陈照旭后背一抖,抓他的人头朝下从身后飞到他的膝前。就这一招,才看出陈照旭的功夫了得。像这样的功夫在现在都变成文化遗产了。所以说为什么现在太极拳是文化遗产要挖掘?又该怎么去整理和挖掘?怎么去下功夫?这是一个问题。

而现在大家觉得太极拳的功夫如果不能打,就都看作花架子,又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其实现在你把身体练好了,也是一种功夫。因为我们现在大环境不造就实战型的人才了,环境不适应了。

人家是从小就开始练,从五六岁就开始,一天练三十遍拳,三十年不变,才能练出传奇式的功夫。

我们现在呢?三十岁才开始练,怎么能练出功夫来?只能是练身体了,其实只要你把身体能练好,不感冒不生病,身体强壮这也是一种功夫。

上次一位全国政协的副主席去陈家沟看望我们四个国家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我们座谈时就说,你们几个人啊,可不敢有病,你们有病了不是你们的身体有病,而是太极拳有病。因为你们从小练习太极拳,现在世界上对太极拳这么崇拜,研究证明太极拳对身体有那么多好处,如果你们的身体不好,那就真说不过去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过去的时代里,大家非常注重太极拳的(实战)技术而不注重养生,而现在随着历史的进步,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个精力和时间去练(技击)功夫,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功夫在于把身体练好。

所以太极拳的功夫观念也在变化,过去打得了人叫功夫,现在练好身体也是功夫。

我们怎么去练好太极拳?首先,太极拳功夫是练出来的,再好的老师,你不下功夫永远练出不来;其次,你没有好的老师,会走很多弯路,所以功夫也是教出来的。

功夫是教出来的,功夫也是练的出来,必须这两个结合。现在练功夫要想把身体练好,应该以科学的方法,首先要明理,懂得它道理。

我们现在练太极拳,要高起点,不像我们小孩子练功夫随便练。深圳这边是高科技的地方,精英荟萃,大家都是高智商的专家学者。既有理解能力,又有分析能力,除了一点就是没有时间,时间短。在时间短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要以科学的方法提高练习成效。

为什么太极拳能对人身体有好处呢?就是它的内外皆修,既练外又练内,也就是我们武术的“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明白道理以后,练习其实非常容易。现在练拳和我小的时候练拳不一样,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往凳子一坐,就教两个动作。天天这样练,不讲道理的。

为什么不讲道理呢?小孩子听不进去,并不是他不懂,是听不进去,你不要讲道理,就叫他下功夫练习。练个三五年以后,慢慢有体会了,再回头来讲道理。而现在我们练太极拳,一定是先讲道理,先明理,再练拳就容易多了。

 

太极拳练习的“圆定律”

 

怎么去练拳?我总结了一套非常容易的练习方法,只要按照我的方法练习,大家可以学得非常的快。

我在国外教了30年拳,30年前在新加坡的时候,就在教我们太极拳最精华的东西,就是缠丝功法。

我们学拳时,老师也讲过缠丝劲,但我们小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练过(缠丝功),只是练套路。当你练得差不多的时候,老师再把精华给你一讲,怎么个缠丝你自然就明白了。

我教学以后,就一直在揣摩这东西。我到新加坡教拳的时候,参加学习班的人,一个人是一期九百块,那时候新加坡的一套房子才几万块钱,所以说那个时候学费都非常贵。

我教了缠丝以后,原来的教练都说,老师呀,人家原来连基本功都不教,你怎么把缠丝劲都教出来?他们认为这是非常保密的东西,但我觉得其实不需要保密,你只要下功夫人人都能学会。

有人说陈家沟的功夫不外传,怎么你们全都传出来了?我说真要保守不传的话,杨露禅怎么学的?陈家沟不是保守不传,因为陈家沟当时出来的人少,根本没人出来教拳。

什么原因呢?因为以前教拳是靠打的。天外有天,出去了保不准遇上什么人,我要不出去,我就可以用我自己的。因为这种想法,所以出外面教拳的人少。当然你只要到了陈家沟下功夫,照样能学会。

到新加坡教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总结太极拳(原理),并提炼出了太极拳的“圆定律”。

我的师傅是陈照丕当年天天跟我讲,讲什么?“要想练好拳,首先圈练圆”。练圆一定要符合我们武术的感觉,武术干什么?以前是打人,以前要用的攻防技术。太极拳是以后发制人,先保护好自己然后再进攻别人。所以说我们太极拳这个圆一定有它的规律,你想我们人最宝贵的地方是哪儿?

是从头到裆这个部位最宝贵,这个宝贵的地方靠什么?靠四肢,两个胳膊两个手来保护。两个腿有支撑我们身体的作用,但保护身体要靠两个手、两个胳膊。

我们的圆要手练圆,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这是梢中根,这三节来保护我们的身体。手划圆时,一定是“护裆护头”,一定要“护裆护头”,先保护好自己(示意)。

画这个圈很简单,你只要想通这个理,你练拳时天天就在画这个圈,这个圈反复在转。我把它总结的太极拳六个缠丝,总结了六个圈,只要你把这六种圈反复地练会,学套路就非常容易。

太极拳是一种很高级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功夫,所以说我们在练缠丝时,首先要把圈画圆。我小时候经常讲“要想拳练好,除非圈练小。要想练好拳,圈一定练圆”,就这两句话。但是我们当时根本不懂这个理,就是练套路:人家一脚踢你裆,你要躲过去;人家一拳打头来了,你要怎么闪,就是这样练。

这样就是套路的讲法,我们从小练的也是这个。我是五岁跟我的表兄练拳,11岁才真正跟照丕老师才纠正架式正式练拳,又练了四五年以后才讲这个道理。

以后我自己总结教学方法时,就从道理开始教起。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大家没有时间去练习,大家都是工作繁忙,家务事什么事一大堆,哪有时间像我们那时候在农村什么都不干,一心练拳。

我跟我的徒弟们就讲,我说你们教拳先不要教套路,每天教套路以前,有半个小时的练画圈,画六个缠丝,把六个缠丝练得非常熟练后,学套路是很容易的。

有些老外跟我学了三个月,就能在国外开武馆,有碗饭吃。一是因为我这套教学方法很容易上手;另外也因为现在国际上太极拳非常吃香,今天学了明天就能开始卖,因为老外不懂呀。

我们现在总结这套练习方法,首先练缠丝,练会以后就可以融到套路里边,你看我们套路中的第一个金刚捣棰就是这个圆(演示)。只要你把这个圆(六缠丝)熟练了,把圆的变化一琢磨,套路就很容易练。

我们一定要掌握住太极拳的圆,圆的规律。通过圆的规律再进行圆的变化。

到圆的变化的时候,就出现了有快有慢、有高有低,这就是在套路中出现的,有圆的、有扁的、有方的都出现了。

首先是划圆,在划圆的时候,大家知道太极拳是练腰的,在你划圆的时候,一定要动腰,是不是?腰是全身之主宰,是人的发气之源,人的命根。我们练习太极拳,练圆是练外形,练腰是练内气。

我们一般人的腰,刚开始你要注意,腰也要在动,你看我们在步不动的时候,腰也在动。

(朱大师演示)很多人不是这样走的,你看我们步不动的,腰也这样走,看见没有?走过来到中间再走过去。有些人一不走就变成这样,他腿在这动,两个腿一动,他的腰走不了了,这个技巧我们大家都应该慢慢的去想,慢慢去练,一定要走腰,腰带着腿慢慢走。

(朱大师演示)咱们松胯,走,走腰然后再移过来。一定是通过他,一定要想他,不要随便这样。四肢在动了,移动时间长了两个膝盖很痛的。所以说我们在练习圆的时候,一定要想,想什么?护裆护头。

就是非常慢,有一句话“健康长寿慢中求”。都知道我们太极拳是修身养性的,我们的思想沉静下来,非常轻松的去练。通过我们这样的练过以后,慢慢的你腰会走了,你里面的缠丝会有一种气感。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阶段。

现在世界上只要研究陈氏太极的,都知道朱天才“圆的定律”,圆的定律我把它编了一个顺口溜,大家很容易记,这个顺口溜叫什么?

“脊椎为轴腰旋转”,脊椎为轴,因为我太极拳要身体中正方,脊椎为轴腰旋转,你看我不动步的。“左右45度间,”只走45度,再多就过了。

“脊椎为肘腰旋转,左右45度间,双手开张如弓架,”就像弓一样拉弓射箭的弓箭一样,“拇指行于胸中间,手到面前尺余远,手到裆部空一拳。”手到面前尺余远,一尺多远,身体中正,手到裆部空一拳。

我们这边有教太极拳的,他们坐在这里的很多教练在教,都是按照我这种方法教的,所以说你只要把这六个缠丝一练,就非常容易体会(太极拳的要点),放松就行了。

练到你有体会的时候,你感觉到有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手指发麻、肌皮发胀、头顶发悬、脚跟发重、浑身发热”,这都是我们练拳以后你思想产生一种体会,感觉非常好,精神倍增。有了这种奇妙的感觉,你就会越练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有手不用手
太极拳核心内通与闫芳的练功“雀跃”太极拳...
浅谈传统太极拳基本功(转)
稳静松沉练太极
[太极百家言] 练太极拳伤膝关节?不客观!28条建议送给您
学太极 拜“明”师/陈翠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