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是反向运动、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吗?

对“反者道之动”的解释,传统解读一般是反向运动、物极必反、循环往复等等;而对“弱者道之用”的解释则比较统一,基本集中在“道的作用方式是弱的”“道以弱的方式发生作用”,表达的其实是一样的意思。

那么我要郑重地告诉你:传统解读很不靠谱,全错了?

为什么错?原因有三:

一、这种解释,把“道”当成了一个人格化的主体,虽然没有说“道是上帝”,但本质上的含义就是把“道”当成了上帝一样的存在。而《道德经》中的“道”显然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的,老子并没有赋予“道”以人格化的思想内涵,所以,此类解释不符合老子的思想逻辑。

二、在老子的笔下,“道”是惚兮恍兮的存在,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请问解读者:你怎么就断定“道在作反向运动、道是物极必反、道是循环往复”?所以即使从文字连贯上来讲,类似解释也不符合老子的文本逻辑。

三、反向运动、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弱的方式发生作用之类,是站在主观角度对物质世界进行观察后的解释,但只要是“主观解释”就是一种“观点”,“观点”并非就等同于“事实”,并没有普遍性。这是常识,就如同“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哲理是一样的。

庐山风光,横看成岭侧成峰,包含了很深刻的哲学原理。

即使拿生活中的实例来印证,反向运动、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弱的方式发生作用之类,也并非是普遍原理。比如:我想富,那么就要使劲穷,穷到极致就变富了,可能吗?股票涨多就要跌,跌多了就必然涨吗?如果一直跌到退市了呢?人老了,达到生存极限了,就要返回到儿童时代了?有人说你这是抬杠,人老了就会回归到物质世界,但那叫“循环往复”吗?物质运动大多数时间是线性发展的,循环往复只是个例和特例而已!

所以,传统的解读既不符合老子的思想逻辑,也不符合《道德经》的文本逻辑,更不符合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生活实际。

我有一个办法来一眼判定某种表述是不是靠谱,就是你的表述是在描述“事实”,还是在表达“观点”。前者是靠谱的,而后者是不靠谱的。比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就是描述事实;而“馒头比大米好吃”,这就是阐述观点。再比如:甲股评家说“今天大盘收了一个中阳线,很强势”,这是描述事实;而乙股评家说“今天大盘收了一个中阳线,突破了短期压力位,后市看涨”,这就是阐述观点。

《道德经》中有四个“反”,都不是相反、循环的意思,而是与“反馈”相关的含义。

所谓“反”,是认知世界、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人类用什么与世界相处?很简单,用感觉、用思想、用头脑、用心、用认知、用思维……这些都可以统称为认知工具。认知工具就像一面镜子,把世界映照进我们的思想(心)里,于是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个映像,这个映像就是认知和思维对外部世界的逻辑加工,或者叫逻辑构建。

比如我们的祖先吃到了梅子,感觉到很好吃,梅子的味道反馈到认知里,他们就把梅子的味道构建为“酸酸的”这样的逻辑。直到现在,我们即使没有吃过梅子,甚至没有见过梅子,我们从书本里、从别人的介绍中,知道梅子是“酸酸的”。因此一听到梅子就忍不住流下了口水,这就是“望梅止渴”。

人类在构建“梅子”这个认知逻辑时,是对这种存在的第一次反馈;当我们运用这种逻辑时,是对它的再反馈。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反馈再反馈,就是“玄之又玄”,换一种说法,就叫“反者道之动”。

要知道,“梅子是酸酸的”这样的逻辑自然世界原本是没有的,人类的认知赋予了梅子这种味觉逻辑,梅子才与这种属性结合在了一起。“酸酸的”这个人类构建的逻辑就是“有”,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的原理,怎样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呢?那就是要积极、主动、深入地去对事物进行“反馈”,而不是蜻蜓点水、歪曲事实。所以老子告诫我们要“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把你心中的这面镜子擦得亮亮的,更好地对事物进行“反馈”,而不至于映照在你心中的“映像”变形了、扭曲了、倒置了。

同时要记住,你心里的“映像”就是个“映像”,是主观的、片面的、局限的,要弱化对这个“映像”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这就是“弱者道之用”。

所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正确的理解和翻译是:

“对事物正确反馈”是认知思维之道;“弱化主观思维”是实践行动之道。

“动”在“用”前。“动”即思维之动,即起心动念;“用”即在实践中的运用。

有人学了佛经,学了《道德经》,就认为不能“起心动念”,这是把理论学死了。就像河豚一样,这种东西确实有毒性,但是因为有毒性我们就不能吃了,就要错过这种人间美味吗?“起心动念”有时确实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但因此我就不要思考了?装聋作哑、装疯卖傻、装傻充愣?

好了,同学们可以举一反三了,另外的三个“反”应该怎样理解呢:

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②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③正言若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里的开悟方法:12个字很简单!但越简单越难(逆人性)!
道德经 第四十章
“悟道”是对事物运动变化中因果逻辑的研究而不是灵光一现的顿悟
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就是事物的运行规律
“大道至简”是一个简单的因果逻辑
第一章第五节-天道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