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学精选

《一》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xīn(3),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l);虑而后能得(5)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 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 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 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的本义是 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 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 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文,应为,即革新、弃旧 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致知在格物(4)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shù)(5),壹yī)是皆以修身为本(6)。其本乱而未治者 否矣(7)。其所厚者薄bāo,而其所薄者厚(8),未之有也(9)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注释】

1)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2)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3)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4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5)庶人:指平民百姓。 
6)壹是:都是。本:根本。
 
7)末:相对于本 而言,指枝末、枝节。
 
8)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 的却加以重视。
 
9)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四》
汤之,《盘铭
míng(1)曰:gǒu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gào》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bāng,其命维wéi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 。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 :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 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八》

所谓诚其意者(1),毋wù)(2)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3),如好hàohǎo(4),此之谓自谦qiān(5)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àn(8)yǎn同“掩”)(9)其不善, 而著zhù)(1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fèi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shèn其独也。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富润rùn(12),德润身(13),心广体胖pán(14)。故君子必诚其意。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注释】 

1)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u)恶(e)臭 xiu):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ao)好(ha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ao)色,美女。

5 谦(qian):通,心安理得的样子。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 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遮 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指外表。 
12)润屋:装饰房屋。

13)润身,修养自身。
14)心广体胖(pán):心 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安泰舒适 

           《九》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zhì)(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jù),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huàn,则不得其正。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不在焉yān,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注释】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忿懥(zhì):愤怒。    

《十》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1),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
jīn(2)而辟焉,之其所敖(ào(3) 而辟焉。故好hào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xiǎn矣!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

故谚yàn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shuò)(4)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注释】 

1)之:即,对于。辟:偏颇,偏向。
2)哀矜:同情,怜悯。
3)敖,骄做。惰:怠慢。
4)硕:大,肥壮。 
      
               
《十一》  

……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tānlì)(1),一国作乱。其机(2)如此。此谓一言偾fèn(3)事,一人定国。 

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yáoshùn(4)(5)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jié)zhòu(6)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hào,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7)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shù)(8),而能喻yù)(9)诸人者,未之有也。

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 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

故治国在齐其家。 

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注释】 
1贪戾:贪婪暴戾。戾,暴恶、罪过。

2)机:本指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指关键。
3)偾(fen):败,坏。
4)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5)帅:同,率领,统帅。
6)桀(jie):夏代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 主。二人历来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7)诸:之于的合音。
8)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9)喻:使别人明白。

《十二》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tì)(3);上恤xù)(4)而民不倍(5)。是以君子有絜xié)jǔ)之道也(6)

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所恶wù)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7)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

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8) 

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

是故言悖bèi(9)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10)。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11)人之性,菑zāi必逮dǎi夫身(12)

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13)以失之。 

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guǎ),为之者疾jí),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

仁者以财发身(14),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15)财非其财者也。

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

(16)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17)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

【注释】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者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

3)弟:(古同“悌”) 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zhǎng )上。

4)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5)倍:通“背”,背弃。

6)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7)此:乃,才。

8)争民施夺: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

9)悖:逆。

10)命:东汉郑玄认为应该是“慢”字之误。慢即轻慢。

11)拂:逆,违背。

12)逮:及、到。夫(fu):助词。

13)骄泰:骄横放纵。

14)发身:修身。发,发达,发起,

15)府库:国家收藏财物的地方。

16)长(zbong)国家:成为国家之长,指君王。

17)无如之何:没有办法。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    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小 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  农》   二首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学原文及译文
感悟中华文化之《大学》
经典 | 影响千年的《大学》十段经典名言,睿智深刻
《大学》全文
古风扑面,静室生香[文化解读]
大学·译注(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