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请立即丢弃这些香皂和沐浴液!

本文转载自:HomeTest家庭实验室

导读:

香皂、沐浴露中会加入三氯生,因为之前认为其有抑菌效果,使用后更加卫生,但是:

三氯生在实验室抑菌效果强,但实际应用上,没有抑菌效果!

没有抑菌效果好啊,因为咱们要接触些细菌,就当成普通肥皂用呗,但是其非常小剂量就对人体有害!
长期在人体蓄积,可能导致肠炎或肠癌!
所以,从现在开始弃用含有三氯生的洗护用品吧!
最后,对于婴幼儿,到底哪些洗护用品能用,HomeTest正在撰写,敬请期待!!

非常喜欢他们务实严谨的作风,虽然有时我也看不懂,但是还是推荐大家可以去关注他们哦!!

下面是正文,大家仔细看哦,很有意思!!

科学养娃,理性护肤

防晒、美白、护发

跟着博士妈妈一路闯关

暗号:我要学习

 太长不看版 

1. 实力:低浓度三氯生就具有极强亲脂性和杀伤力,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2. 实锤:最新研究,低剂量三氯生也增加肠炎及相关肠癌患病几率;

3. 打脸:我们检测结果表明,标称含三氯生洗护产品抑菌效果反而垫底;

4. 排雷:碧柔、雅芳、DHC、郁美净、曼秀雷敦这些含有三氯生的产品你肯定见过;

5. 态度:为了家人健康和环境安全,是时候该和三氯生说再见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说到抗菌剂三氯生或者三氯卡班,真是一个老老老老老生常谈的话题。我简单做了一个关于三氯生新闻的时间轴,这么多年的新闻爆料、辟谣,再爆料、辟谣,烦都烦死了。

图片来源:HomeTest

其实关键纠结点就在于“有没有用”“有没有害”。意见相左的两派中,一方拿着FDA的禁售令爆料称三氯生产品致癌,绝对不能用;还有一派科普号手拿国家食药监的安全使用许可,认为避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拉扯半天,终究还是没有一个定论。虽然科学的严谨态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于绝对可能都是错误的。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做起,尽量避开含有三氯生/三氯卡班的产品。下面我们就由浅入深地一条一条的捋顺分析。

实力

三氯生抑菌能力强

易进入体内

从结构上来看,三氯生有很强的亲脂性,在低浓度时就可以轻易穿透细胞壁,抑制脂肪酸合成,从而强力杀死细菌(1)。因此从原理分析,三氯生面对大多数生物时都会破门而入,不加选择,平等对待。所谓“佛挡杀佛,神挡杀神”,用来形容这货一点儿都不为过

图片来源:HomeTest

由于其强大的抑菌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添加三氯生的产品非常之多,消费者使用的牙膏、漱口水、洗面奶,洗发沐浴液、除臭剂、洗衣液到医院场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到处可以见到三氯生的影。

因此,虽然这几年各国政府对三氯生的管控愈加严格,但在某软件上随便一搜还是有近百页的相关产品。

实锤

不耍流氓,低剂量三氯生

毒性同样不可忽视

在之前几十年的研究中,因为缺乏特别确凿人体毒理学研究结果,三氯生一直被认为是低毒性的安全抑菌剂。

但最近几年,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累积,科研界和监管机构已经在重新认识这个“看似面善”的抑菌剂了。

锤一:研究表明,影响多种动物

          的内分泌和激素代谢

目前的研究结果大多集中在鱼类、两栖动物以及鼠等实验动物中,比如可以改变鱼和蝌蚪的性激素表达,导致体型发生变化(2,3)而在大鼠中,三氯生会显著干预雄性幼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代谢(4)。

对于人体健康威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氯生可能导致过敏和皮肤炎发作的几率会升高,体内三氯生残留越高的人患吸入性过敏或湿疹的发病率就会越高(5)。

另外,TCS可能还被证明增加人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6)。虽然具体是否是由于三氯生本身的毒性还是过度抑菌所导致的过敏,在学术界仍有一定分歧,但是面对日益高发的儿童湿疹、过敏和哮喘发病率,这已经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锤二:大多数人被检测出,

           在体内稳定残留

三氯生想要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个是食物摄入,一个是皮肤直接吸收。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我们人类总是能把最“精华”部分都吃到自己体内,比如不易代谢的重金属。皮肤吸收途径也容易理解,在护肤品中添加的三氯生可能在日积月累中进入体内。

2008年美国公布的检测结果表明,2500多个志愿者的尿液中检测到2.4 ~3790 ng/ml含量不等的三氯生残留(7),而加拿大政府在2015年之前的几次健康普查中也发现了双酚A和三氯生的残留情况非常严重(8)。目前已经能够确认在人的母乳、血液、尿液、脑和肝脏中都能检测到三氯生残留

锤三:【敲地板重点】即使低剂量TCS

             增加肠炎及肠癌患病率

如果之前的结论都不算直接,最近的一篇研究可以说直接把三氯生的危害推到了我们所有人面前。

结果表明,低剂量三氯生接触20天左右,即可导致小鼠结肠炎加重,肠病恶化;肠癌模型小鼠的肿瘤显著变大,生存率降低(9)。

图片左边为对照组小鼠,

右边为低剂量接触三氯生TCS的小鼠肿瘤(9)。

为了进一步弄清三氯生是为何对人体健康有如此大的影响,研究人员对TCS小鼠进行了肠道菌群的分析。即使只喂食过低剂量的TCS,小鼠的肠道菌群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人体有益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副拟杆菌数量均大幅下降比如双歧杆菌已被证明对抑制结肠炎和抵御肿瘤有重要作用

小结: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即使低剂量的三氯生短期接触也可能导致过敏、皮炎以及肠炎患病的几率升高。

打脸

检测和实验均证明洗护产品

添加三氯生无抑菌效果

在实验环境下,三氯生有比较强大的抑菌作用,这也是各种洗护产品的广告一直在极力宣传的重点。但在实际添加到香皂,沐浴液等洗护产品之后的效果如何,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并不知情。

为了不把自己埋坑里,我们团队之前也做过几轮检测。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尽可能准确,每批次抑菌实验都会有6-8人参加,分别在洗手前和洗手30秒后进行检测

图片来源:HomeTest

从几次的检测结果来看,宣称99%抑菌的舒肤佳(老款,配方中含有三氯生)的抑菌效果始终垫底,蓝月亮等抑菌效果较好,而甘尼克免洗的抑菌效果最佳。

无独有偶,我在查阅文献的时候发现一篇研究报告也证实了我们的结论。针对20种不同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20秒的正常洗手内,在不同温度(22℃和40℃)下,含有三氯生的香皂抑菌效果和普通香皂基本没有显著差异(10)

而体内实验环节,在志愿者手上涂抹沙雷氏菌进行对比检测,同样发现普通香皂和添加三氯生的香皂的抑菌结果基本一致。

如果严谨的说,那是不是加了抑菌剂的香皂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答案:错!

实验证明当把细菌和香皂放在一起9个小时以上,就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差异,到24小时的时候,抑菌香皂的效果达到最佳。不过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连续洗9个小时的手,这是怕发不起来吗?

小结:

我们的检测和研究都表明,所谓三氯生抑菌洗护产品的效果和普通洗护用品一样,所以广告看看就行了,别太认真。

既有安全隐患,日常使用也没有效果,因此有很多品牌最近两年已经在配方中悄声去掉了三氯生或者三氯卡班,但还是有不少品牌仍在“坚持”使用。

排雷

哪些产品含有三氯生?

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环节是很多粉丝最喜闻乐见的部分。很多妈妈反映,每次看完排雷环节,家里就开启扔扔扔的模式。但这个应该不怪我吧?

以下仅列举几个产品实例,成分和功效本文不做阐述,有疑问在所在群里提问就行。(注:所举例产品配方均来自包装盒或现行有效的CFDA化妆品备案)

曼*雷敦清爽沐浴露—草本滋润

成分表:

碧*男士抗痘洁面乳

成分表:

*美净儿童爽身粉

成分表:

*芳香体止汗露怡然风格

成分表:

*道汤头皮清净液

成分表:

DHC

成分表:

小结:

统计发现,三氯生主要在各种标称抗炎、祛痘和抗菌的洗护产品中使用。不同品牌和产品的配方会经常变动,大家在选购相应产品时多注意分析成分表。

态度

为什么我们

建议避开三氯生?

原因1:正常人体健康,

            从不需要彻底杀菌

除了手术、医药及食品生产等重要环节,我们本身所处的环境中到处布满了细菌。空气、水、家具衣物里细菌无处不在,连医院和ICU都会有各种顽固的致病菌。

就人本身来说,从皮肤表面、口腔到消化道,细菌的数目比人体细胞数量还要多的吓人。你怎样彻底杀菌?你真能杀的干净?或者你确定杀死的都是有害菌?

原因2:杀菌剂的滥用,

            导致细菌耐药性愈发严重

不管是杀菌剂还是抗生素,在杀灭大多数细菌的同时,也让一些生命力最为顽强的细菌有了变异和生存壮大的可能。

从我们团队拿到部分医院检验科的耐药性数据来看,最小4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对很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原因3:杀菌剂残留,

            水环境污染刻不容缓

由于在过去几十年的广泛使用,在全球范围内,三氯生残留和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非常严重,而且仍处于上升趋势

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同样不乐观。2013年的研究表明,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在我国的五大河(珠江、长江、黄河、海河和辽河)都具有非常高的检出率,部分水质中浓度接近500 ng/L(11)。

最为严重的是,三氯生和二噁英的分子结构接近,因此很容易作为前体光分解后生成二噁英。至于这个臭名昭著的家伙,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不易分解、容易在体内富集、有严重的生殖毒性、并且致癌

手绘一张大家别嫌丑

图片来源:HomeTest

小结:

不管是从人体健康,还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我们有太多理由和这个化学成分说再见了。

写在最后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可能会有一小撮人说文章观点过于主观。我们始终宣传每个人都要正确看待剂量和毒性的关系,但我们也从不认为“低剂量”就一定能和“安全”划等号。

所以怎么选择就看你自个儿了,最难做的四个字也是“从我做起”。

没读过参考文献怎么写文章

1. The WHO Guidelines on Hand Hygiene in Healthcare (Advanced Draft), WHO, 2006, page 37, [Triclosan]

2. The bactericidal agent triclosan modulates thyroid hormone-associated gene expression and disrupts postembryonic anuran development, Veldhoen N, Skirrow RC, Osachoff H, Wigmore H, Clapson DJ, Gunderson MP, Van Aggelen G, Helbing CC, 2006. Aquat Toxicol. 80:217-27.

3. Assessment of toxic effects of triclosan on the swordtail fish (Xiphophorus helleri) by a multi-biomarker approach. Liang X, Nie X, Ying G, An T, Li K. 2013. Chemosphere. 90:1281-8.

4. The effects of triclosan on puberty and thyroid hormones in male Wistar rats. Zorrilla LM, Gibson EK, Jeffay SC, et al. 2009. Toxicological sciences: 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Toxicology 107(1), 56-64. 

5. Urinary levels of triclosan and parabens are associated with aeroallergen and food sensitization. Savage JH, Matsui EC, Wood RA, Keet CA. 2012.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30:453–460e457.

6. Triclosan: a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toxicant with many biological effects. Yueh MF, Tukey RH. 2016. Annu Rev Pharmacol Toxicol. 56:251–272.

7. Factors affecting the evaluation of biomonitoring data for human exposure assessment. Calafat AM, Needham LL. 2008. Int J Androl. 31:139–143.

8. Third report on human biomonitoring of environ- mental chemicals in Canada. Ottawa: Minister of Health. Health Canada. 2015.

9. A common antimicrobial additive increases colonic inflammation and colitis-associated colon tumorigenesis in mice. Yang H, Wang W, Romano K A, et al.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8. 10(443)

10. Bactericidal effects of triclosan in soap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S. A. Kim, H. Moon, K. Lee and M. S. Rhee. 2015. J Antimicrob Chemother , 70: 3345–3352

11. Evaluation of triclosan and triclocarban at river basin scale using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tools: Implications for controlling of urban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 Zhao JL, Zhang QQ, Chen F, Wang L, Ying GG , Liu YS, Yang B, Zhou LJ, Liu S, Su HC, Zhang RQ. Water Research. 2013. 47(1):395-405. 

丁妈说

细心的小伙伴们已经发现,我们的文章中曾经多次提到了肠道健康的概念。作为人体的第二套基因组,正常、平衡的肠道菌群对于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意义。为了让大家获得科学、前沿的第一手肠道健康知识,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每周定期更新一篇科普专栏,好好的跟大家聊聊这些跟随咱们一辈子的共生朋友-肠道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期使用“抗菌皂”不安全
科学防疫≠过度消毒
抗菌皂真的安全有效吗
你会正确的使用香皂吗?
这3种牙膏千万别买,或诱发癌症!家里有的赶紧扔掉…
赶紧检查你家牙膏,有这“3个字”会招来癌!牙龈出血、牙疼的人最爱用,快扔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