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1 个青瓷与汝窑艺术的鉴赏要点
userphoto

2023.05.04 乌拉圭

关注

釉色有哪些?

青瓷釉色多变,我们就针对宋代瓷器到清代,选出11 个常见的釉色系统,一起来进入青瓷鉴赏的世界吧!

1、天青

天青是汝窑最主要的釉色,源自于「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到故宫会发现,天青这个釉色除了汝窑之外,钧窑系的作品也有出现天青的釉色,以最有名的汝窑天青来看,会看到他带有淡蓝色,以及一点灰色的质感。

青瓷家族中的天青釉,是㚕磬的得意釉色之一。

2、粉青

粉青釉主要是南宋的官窑釉色,粉青釉色一般来说都是施以厚釉,并且带有强烈的玉质感。南宋的粉青釉色本身是透明的,因为厚釉的关系,将淡淡的青绿色堆叠出粉绿色的质感。除此之外,也有人将南宋的粉青釉,称为「官釉」。

粉青釉这个釉色也是㚕磬表现最好的釉色之一

3、月白

月白,为宋代钧窑的特色釉。由于钧釉中带有磷的元素,在还原气氛底下,会让钧釉系统呈现偏蓝的质感,月白釉是白釉带有淡淡的蓝色,就像皎洁的月亮一般的冷白釉色。

冷色的月白釉,带给人静观时的高贵感。

4、砧青

龙泉釉色的一种,砧青一词源自于日本「砧青磁」 。砧青的颜色很特别,为淡淡的青色当中却带着一点蓝色的感觉,是属于南宋厚釉的系统,也是日本人很喜欢的青瓷釉色之一。日本人甚至把这样的龙泉青瓷器称作「砧手」。以现代语言来描述,砧青釉有点湖水蓝的感觉。

5、豆青

豆青,属于龙泉窑的釉色,直到清代的时候有比较显著的发展,顾名思义.清代的豆青釉,青中带点黄,釉面光泽感比较微弱。与宋代青瓷不同的是,清代豆青釉的青瓷器物,大多会在器物上浮雕各种线条,上釉烧之后,凹凸线条配合釉色深浅,呈现与宋代青瓷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

6、梅子青

龙泉青瓷代表釉色,釉色翠绿有如青梅一般,所以称作梅子青。同样是龙泉系统,梅子青的釉色比豆青还要更绿一点,而且表面光泽感更强。

7、米色青瓷

烧窑当中,还原气氛不足的情况会使得青瓷釉中的氧化铁还原不均,甚至偏氧化的气氛,于是造就出釉色出现米黄色的现象。这个状况跟我们熟悉的哥窑有点类似。独特的米色青瓷在日本有些陶艺家特别拿出来研究,成为日本青瓷作家的特色之一。

8、青瓷釉里红

红色需要以氧化铜作为发色剂。陶艺家先将氧化铜画在上釉前的胚体上面,再将青瓷釉均匀地涂在作品之上,烧好出窑之后,本来在青瓷釉下的氧化铜会呈现出红色的绚彩。釉里红,会因为上面青瓷釉的不同,而出现从红到紫的色调差别。

9、橄榄青

橄榄青主要是指北方耀州窑的颜色。现代人可能比较少机会看到橄榄的颜色,橄榄青的感觉,有一点像「梅干菜」的颜色,青色中带一点黄棕色。耀州窑橄榄青的釉色大多是透明感比较重的感觉,典型的传世品,会在胚体上用刀雕刻出花卉的图案,雕刻过的地方,就会产生颜色较重的橄榄青釉色。

10、影青

影青釉是青瓷家族当中,青色最淡的一支釉色,几乎快接近透明釉了。她有着极淡雅素净的浅绿色,在胚体上的暗雕花纹当中,藏有若隐若现的青色,也有人称为隐青。

11、青白磁

青白磁源自于影青釉,现在已经属于日本陶瓷类传统工艺的一个类别。他的特色是重型不重釉,利用白瓷土塑造出线条具特色的造型,施以青白磁的釉色,有别于纯透明的白瓷釉,青白磁多了淡淡的文人气息。

青瓷的特征

青瓷作品,除了釉色之外,还有很多细节藏在作品里头。

延伸阅读:青瓷指南

12、开片

开片源自于青瓷釉与胎土热胀冷缩的变化差异,而造成釉面物理性的开裂。原本是工艺上的瑕疵,但由于开片不影响青瓷器的使用,反而让原本的青釉,多了更有层次的美感。

青瓷作品上的开片色泽会随时间而变化,被使用过程中会沁入开片,或是从考古出土时发掘出来发现深埋在岁月中的痕迹,这让青瓷器产生特有的庄重典雅气息。

13、二次开片

青瓷刚出窑的时候,会进行第一次的开片,我们称做一次开片。若是经过人为使用,或是天气冷热、湿度变化而非出窑时造成的开片,叫做二次开片。自古有一句「闲观窑变神韵色,静听钧瓷开片声」,意思是说,若能在无意间听到瓷器二次开片的清脆声响,那真的人间美事、畅意人生。

14、金丝铁线纹

讲的是青瓷开片后,经过时间沁入开片的颜色,一开始主要形容的是哥窑青瓷的特色。哥窑器上的开片常出现又深又长的纹路,容易沁入比较深沉的颜色,甚至是黑色的,称作铁线;如果是二次开片或是比较细浅的开片纹,比较容易呈现茶黄色的颜色,即称作金丝线。

大部分的哥窑青瓷,都会同时具备这两种颜色的纹路,所以称作金丝铁线纹。

15、气泡

青瓷釉层当中,如果用50 倍放大镜来看,会看到里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就是构成青瓷温润感的主要原因。宋代青瓷的厚釉,是伴随着里头有许多气泡堆叠而成,丰富绵密的气泡层,让本来透明的青釉,因为光线的折射,而产生如古玉的色泽。

16、针孔

我们几乎无法在真正的青瓷釉上找到没有针孔的青瓷器,针孔的成因在于釉层中较大的气泡,还没完全飘散出去,在表面造成的痕迹。在古瓷赏析上,我们把针孔称作「稯眼」,只要不影响作品的整体美观性,稯眼在厚釉青瓷上是可以被接受的喔。

针孔是青瓷的宿命

–日本青瓷大师若尾诚

17、支钉痕

北宋汝窑的特征,但南宋官窑瓷器有的也有支钉痕。当时追求瓷器能够像从波斯来的玻璃一样整件器物都是光滑的质感,陶工致力降低器物表面没有被釉药覆盖的面积,进而发明了支钉烧的技法。支钉可以小到如芝麻粒,支钉无法重复使用,所以宋代的窑厂都可以发现大量废弃的支钉,成为科学考古的材料之一。

18、蚯蚓走泥纹

在厚釉的青瓷系统,胚体上釉后,本来含水的釉层,在窑室中升温干燥、水分蒸发过后,会出现如田地干燥后裂开的痕迹,即称蚯蚓走泥纹。随着烧窑温度上升,釉药熔化后,成为液态的釉体再次填满裂开的缝隙处。待作品烧好出窑,就会看到许多弯弯曲曲的线条,很像蚯蚓爬过泥土的痕迹,非常有趣。

19、液相分离釉

青瓷有一系列的天青或月白釉色,烧窑时,当釉水在高温的时候,会产生两种以上不能互溶的液体,状态就像油跟水不互溶一样。这样的釉色使用高倍放大镜来看,会看见釉层当中,白色的釉色当中,夹杂有许多较深天青色的丝线,但是若肉眼看整个器物,却是淡淡的天青色。

液相分离也是让青瓷充满细微变化的特点之一。

20、还原烧

烧窑的时候,如果窑室中属于缺氧的状态,那要如何取得氧元素呢?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会直接从釉药与胚体当中抽取氧元素燃烧,这样的化学变化我们称做还原反应,也可以称作还原烧。

青瓷系统所有釉色的「青」,都是釉当中的红色氧化铁,还原成青色氧化亚铁而产生,所以青瓷釉一定是在还原烧的环境底下才能产生!

使用还原烧的茶具,让茶汤更甘甜好喝。

21、垫烧

青瓷作品上釉之后,有别于满釉支钉烧,底足没上釉的地方,我会在底部放一块土板垫在最下面保护胎足,这样的做法称作垫烧。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作品烧制过程收缩的时候,底部与耐烧棚板拉扯变形。

目前几乎所有的陶瓷品都是用垫烧,露出的胎足色泽,也是欣赏的重点之一。

22、母亲瓷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实现高温瓷的地区,而使用草木灰为釉的原始青瓷,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是中国最古老的高温釉色。而青瓷的烧制在中国一直没有停止过,历经唐代越窑,最后达到最高峰的宋代官窑瓷器。青瓷对东方瓷器的影响巨大,甚至孕育出中华瓷器的文化审美观,所以青瓷又称为中国瓷器的母亲瓷。

23、香灰胎

如果您看过青瓷的陶瓷破片,有没有发现胎土的颜色是灰白色的,质感是偏石质的,与一般的白瓷土很锐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香灰胎说的除了颜色之外,更重要的是胎土的质感。汝窑使用的陶瓷土,是去铁之后的土矿,保留了陶土当中的石英、云母等其它矿石类物质。这些混合物,让青瓷器的釉色,显得变更有层次感。

24、紫口铁足

如果青瓷作品的胎土,使用的是富含铁、锰矿的原料,经过高温烧,没有上釉的胎足,会变成很深的棕黑色,我们称作铁足。另外,在器物口沿薄釉处,与釉色混合之后,也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黄棕色,称作紫口。紫口铁足之美搭配润玉质感的粉青釉色,更衬托出青瓷的典雅庄重。

25、薄胎厚釉

在宋代之前,青瓷都是属于流动性很强的薄釉。南宋陶工成功地改良配方,让青瓷釉可以堆叠到很厚的质感,缔造了青瓷新典范。从瓷片上可以看到,两层厚釉中间夹着一个胚体,很像夹心饼干。薄胎厚釉除了避免胚体过重之外,也是青瓷作品惊人卓越的工艺新里程。

26、肉红色口沿

拿起手上天青色的作品,在光线底下是不是常常会发现器物口沿薄釉处,好像有一抹淡粉色的光泽。这是汝窑和钧窑天青特有的特色,我们看到的红光不是釉的本身的颜色,是光线反射出来的光泽。这也是判断您手上的天青釉作品是不是色料釉的重要依据。

27、人造铁口

青瓷的铁口是胎土含铁、锰矿造成。现代有一些青瓷的器物,用的是瓷土,所以没办法产生铁口,有的人会利用深色的色料直接画在器物的口沿处,试图制造铁口的视感。人造铁口色泽均匀,与烧制出来的铁口感觉不同,很容易分辨。

28、镶金口

定窑的器物,由于是覆烧,所以器物口沿没有釉色包覆,摸起来会有粗糙的手感。有些贵重瓷器,出窑之后,会在口沿无釉处,依照尊贵程度,于口沿处包覆一圈利用黄金或是铜,美化作品的外观。

另外,镶金口也广泛被使用在瓷器修复上,经典之作台北故宫馆藏的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其瓶口就是包覆一圈铜保护着。

29、冰裂纹

原是开片的一种,当青瓷开片是呈斜切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层一层像冰块一样的纹路,我们称做冰裂纹冰裂纹原则上会出现在厚釉的系统,会显得更多层次,是大多数人最喜欢的开片纹路之一。㚕磬将冰裂的现象扩大研究,研发出自己的一套冰裂釉系统。

「㚕磬冰裂釉」也是目前㚕磬陶艺创作的主要特色之一。

30、窑变

出窑的时候,如果作品出现非预期的视觉表现,并且成品是漂亮的,就称做窑变。现在的窑比较小,气流稳定,控制系统也相对成熟,所以出现窑变的机会已经少很多。

您知道吗?现代人对窑变多是喜出望外,但古时候,窑变的作品通常会在第一时间被销毁,以免被督陶官看见要求重复制作。若无法成功复制,陶工将会面临杀头的命运,非常恐怖。

31、镶嵌

也称作象嵌。将作品雕刻各种图案之后,在凹槽处填入其他颜色的白色化妆土,然后在上面施以透明度高的青瓷釉,出窑就会看到青釉底下还有许多白色的花卉飞鸟的图样。高丽青瓷,常使用镶嵌技巧,成为韩国青瓷主要的特色。镶嵌技法后来从韩国传到日本,在日本跳脱出青瓷的类别,成为日本陶瓷传统工艺化妆土创作中独立的类别之一。

32、刻花

青瓷系列有一些釉色是属于比较透明、流动感强的釉色,如果在胚体上,用雕刻刀刻出许多花纹图样,就称做刻花技法。这样的作品,让本来的青釉多了视觉的趣味与丰富性,龙泉青瓷一直都很常使用这样的创作技法。

然而,刻花技法在玉质感强的粉青釉相对甚少使用,因为刻花的纹路会被粉青釉色整个遮住。

33、宋代审美

如果讲到青瓷,一定会提到宋朝!

宋代是理学与道家并存共处的年代,理学家格物的观察,开创了青瓷釉历史上的高峰与新典范,道家的自然冲淡精神,让青瓷美学推向了更加纯粹的宇宙观。所以现代的青瓷创作家,不能只是完成宋代仿古造型的复制,更希望能追求与恢复宋代的审美精神。

故宫博物院

宋代的艺术发展,可谓极其鼎盛,康雍干清三代盛世、盛唐繁华风来比,都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宋徽宗期间,绘师享受文官般的礼遇,取仕途径再也不是呆版的四书五经,而多了自由的艺术想像。

34、青铜器的造型

南宋的粉青系列青瓷器,很多造型都源自于青铜器的造型。除了皇室弃铜器改瓷器的原因之外,粉青这个釉色,虽然颜色偏粉,但其触觉手感与视觉美感都属于庄重典雅的气质,与古代青铜器的造型非常搭配。

35、两条线、一层皮

这说明青瓷釉的最高审美原则。

两条线代表器物造型线条,一层皮代表的是表面的釉色,从这句话可以知道,青瓷创作家花最大的精神将线条与釉色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作品表面过多的装饰与纹样。

36、表面光泽

由于受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打光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青瓷表面的光泽是雾面的。您知道吗?青瓷釉的玉润质感是从釉层里面透出来,所以青瓷表面会跟玉石一样有宝石般的水润光泽;如果是雾面,就会像石头一样呆重、毫无质感。

37、烧成温度

从考古与现代实务的经验,青瓷烧成温度在摄氏1230 ~ 1280 度之间。但是除了控温技术成熟之外,青瓷的美,最主要还是来自于烧成时的气氛控制,成功地造就厚釉的温润,这需要长时间的慢火淬炼。

而㚕磬的「粉润青瓷」是烧到1280度,九号锥。

38、石灰碱釉

宋代把本来的青瓷釉改良加入大量的长石,提高釉药当中的钾、钠元素,与原来的石灰釉相比,碱土族比率较高,所以称作石灰碱釉。石灰碱釉与石灰釉最大的差别,就是高温时具有黏稠性,不易流动,也因此树立了宋代厚釉青瓷的典范。

39、色料釉

青瓷的青,是由红色氧化铁还原成青色的氧化亚铁而成。如果不是利用氧化铁,而使用化工的绿色色料发色,一样可以烧出青绿色的釉色,不过因为色料釉颜色单一的属性,无法呈现出矿物釉所独有的丰富层次与厚实韵味。

宋代五大窑

宋代创造青瓷新典范,官、汝、哥、定、钧,大家朗朗上口。若您要进入青瓷的世界,一定不能不知道这五大窑系。

40、官窑

南宋官窑,专门烧制宫中器物,颜色主要以粉青厚釉为主。马未都先生甚至把南宋官窑的粉青釉色称作「官釉」独立出来讨论。现在杭州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就是当时宋代老虎洞窑址,保留了大量的考古碎片以及龙窑的遗迹。

41、汝窑

北宋时期汝州烧制的「天青釉」,为宋徽宗指定宫中专用,所以也称作汝官窑。汝窑烧制时间仅仅20 余年,所以汝窑的传世品很少,窑址也一直是个谜,直到近代20 世纪考古挖掘,陆续在宝丰县清凉寺、汝州市张公巷与文庙发现应该是古代汝窑烧窑的遗址,还原部分文化史迹。北宋灭亡,王室南迁之后,汝窑的技术也为南宋官窑打了良好的基础。

42、哥窑

哥窑窑址一直是个谜,他的外观很有特色,大多是白玉色的器物,表面有大量的开片,并且伴随着金丝铁线纹。哥窑大多是黑胎、出土的器物,与南宋官窑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人认为哥窑应该是当时宋代官窑所剔除的品项,所以有了官哥不分的说法。不过从现代青瓷美学来看,哥窑青瓷,已经单独成为青瓷的特征之一。

43、定窑

北宋汝窑之前主要的窑口。

创始于唐代,与您熟悉的青釉不同,定器大多是白色的,并且造型纹样丰富,甚至有「划花之冠」的美誉,覆烧为定窑碗主要的特色之一。定窑与后代的景德镇高铝质白瓷不同,使用含石质高的胎土做胚,所烧出来的白,多了一点浑厚的韵味。

45、钧窑

钧窑建立于北宋初年,历经千年而不衰,是唯一五大窑当中现在还有在烧制的窑系。钧釉青瓷的特色是流动感强、明显的釉层液相分离,常常会伴随着釉里红的出现,因为钧窑的瓷器釉色奔放大胆,是青瓷工艺在宋代之后很大的创造与突破。

其他青瓷知名窑口

除了经典宋代五大窑之外,古代青瓷大家族,还有许多民窑系统,让青瓷多了缤纷的变化性。

46、耀州窑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最具盛名的窑口。承接定窑刻花、划花与印模的技巧,代表性的橄榄青釉色带有透明感的质地,让作品兼具活泼与幽玄的味道。

47、越窑

唐代青瓷的代表。常听说的南青北白,说的就是越窑青瓷,也是茶圣陆羽最推崇的茶具釉色。另外,他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秘色瓷,可见越窑青瓷在唐代有多珍贵了。越窑也是青瓷石灰釉系统当中最成熟的窑口,他已经能够成熟控制釉的流动性,如果你想看完整的越窑青瓷茶具,可以到西安法门寺参观。

48、龙泉青瓷

龙泉青瓷以豆青、梅子青见长,青瓷的颜色偏绿,跟钧窑一样,是至今还存在、历史悠久的窑口。另外,龙泉青瓷在南宋曾经有一段时间作为贡瓷。现在的龙泉青瓷,造型变化丰富,成为中国当代青瓷最主要的形制之一。

49、明清两代青瓷

明清两代,以景德镇白瓷为官窑,当时的青瓷几乎被白瓷压得喘不过气来。明清两代青瓷不断地模仿白瓷制作的技法,但由于青瓷与白瓷的审美情绪完全不同,反而没有发挥出青瓷该有的美感。以至于明清两代的青瓷器,无法超越宋代青瓷。

明清两代青瓷皆以龙泉青瓷为代表。

经典青瓷传世品介绍

50、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

莲花温碗已经变成现在台北故宫的代言人了!这个造型,在北宋时期是搭配执壶拿来温酒用的,你可以在宋画「文会图」上,看到餐桌上有好几个温碗正在温酒。

除此之外,故宫这一件天青色的温碗是史料上记载这样器型唯一的传世品喔。

51、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图中上)

水仙盆在台北故宫有四件,也是目前传世青瓷,绝无仅有、唯一整件完全没有开片的极品。这样的特殊造型,没有在宋画中出现过,后人无法得知当时真正的功用是什么。水仙盆的名字,其实是在1935年作品到伦敦展出时,以「水仙盆」命之,之后就沿用至今。

52、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图右)

纸槌瓶的造型是从波斯传来的。奉华二字,流传故事版本很多,有人说是南宋高宗送给爱妃的瓷器,也有人认为是清朝乾隆刻上的。这件汝窑青瓷奉华纸槌瓶,原先的造型应有一个盘口,后来因为破损,口沿镶了铜扣保护,因此延伸出南宋凤耳瓶的造型。除此之外,这一件奉华纸槌瓶,一般被誉为台北故宫馆藏天青纸槌瓶当中,造型最美的一件。

53、官窑菊花式盘(图左下)

南宋官窑作品大量取材花卉的元素,几何对称的造型,搭配粉青釉色,呈现出凝链端庄的美感。从故宫藏品来看,此件31菊花瓣造型仅此一件;除此之外,开片冰裂错落,使用过后沁入痕的痕迹有冰裂鳝血纹路,别致好看。

54、法门寺秘色瓷

唐代越窑的精品,也有人说是「碧色瓷」。西元1987,陕西重修倒塌的法门寺佛塔,意外发现地底的地宫,出土大量文物精品,也包含了数十件唐代越窑青瓷精品,后人有幸目睹文献中的秘色瓷是什么釉色。

55、定窑白瓷婴儿枕(图上)

瓷枕源自隋唐,一开始是陪葬用的,后来改拿来作为中医把脉用的脉枕。此件作品是由上下两个模具压模接合而成,再利用手工刻画详细纹路。整件作品釉色牙白,部分厚釉处可以看到带一点点的青瓷黄绿色,堪称是定瓷极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56、北宋汝窑三足洗(图下)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件汝窑作品。整件造型非常简单,单纯毫无纹饰的圆碟,加上三个简化过后的短兽足,作品尺寸虽不大,但整体却是非常端庄大器。很可惜此件作品台湾没有,目前在北京故宫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各有一件,有机会出国你一定要去看看。

57、哥窑青瓷鱼耳炉(图右)

此件造型源自商周青铜簋器,S型的线条,相当流畅,搭配两个鱼耳,会让你觉得作品的重量在下端,视觉看起来相当稳重。开片的特色有你所熟悉的金丝铁线文。

58、青瓷千鸟香炉(图左)

现存于日本德川美术馆的一件青瓷香炉,香炉主体是龙泉青瓷釉色,还覆上一个漆器制作的黑色盖子,上面立着一只回首的金足小鸟,相当逗趣可爱。相传这个香炉有保护主人的神奇功用,辗转流传在织田信长、丰成秀吉到德川家康手中,日本战国名将都非常钟爱这个吉祥的香炉。

59、砧青瓷马蝗绊(图右)

据说是中国馈赠日本的茶碗。整件作品是龙泉青瓷釉色,原为平重盛所有,后来辗转诸位大名,上面因为破损之后,有了六个金属补丁,很像蝗虫眼,故得此名。日本大多现存于博物馆的青瓷多为龙泉系统,应该是跟当时中国外销瓷有很大的关系。

60、龙泉青瓷凤耳瓶

这一件是龙泉窑的顶级精品,直线条的瓶身、直颈与盘口,左右攀爬着S 曲线的双凤耳,凝润淡青龙泉粉青釉出色的表现,搭配得相当绝妙。南宋凤耳瓶的造型前身就是北宋时期的纸槌瓶。故宫院藏类似造型的作品甚多,但唯有此件称得上型釉合度、精美端庄。

61、钧窑天青胆瓶

若提到胆瓶,故宫这一件钧釉天青胆瓶可说是极致完美。微微外翻的长颈加上垂肚的流畅造型,胆瓶的线条就像母亲怀孕的弧线,相当温婉美妙。此件作品唇口镶有铜扣,应当是破损后修缮遗留的痕迹。

青瓷器制作成型法

62、拉胚

这应该是最常见的技法了。拉胚机又称做辘轳,是陶艺界最伟大的发明,有了辘轳之后,加速了陶器制作的速度、良率以及作品大小。因为各地土质的关系,拉胚技法与工具都不大一样。台湾与中国拉胚的时候,转盘是逆时钟转的,而日本刚好颠倒,他们是顺时钟转的喔!

63、压模

压模也称作印花技法,源自于木刻板印刷术。只要把设计好的图案与纹样刻在木制的模具上,将土饼拍在模具上,就可以压出漂亮且固定的图案。除了图案以外,很多造型也是用压模的方式,比如汝窑天青莲花式温碗的花瓣,古时候就是用压模的方式拍制出来的喔!

64、手捏

单纯用手捏制造型,是最古老、最直接的技法,但直到现代,这仍是最多人使用的技巧之一。利用手捏加上拍打,可以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造型,训练有术者可以让胎体捏到非常的薄。手捏法是入门门槛底但又能创化万千的技法,从初学者到专业陶艺大师都能善用的成型技法。

65、注浆

注漿是現在拉胚之外,陶藝主要的成型技法之一。很多當代的青瓷藝術家,會使用石膏注漿成型來突破造型的限制,脫模之後的陶瓷土胚,再經過人工修整成更細緻的線條。利用注漿成型,可以做出極具現代設計感的青瓷作品。

66、盤泥條

把陶土搓成泥條狀,在一圈一圈的盤起來。這個手法跟手捏一樣,除了可以製作各種造型的作品之外,如果搭配拉胚一起的話,可以做出尺寸相當大的作品。女性陶藝家可以利用這個技法,突破嬌小的身材對於創作大件作品的侷限。

青瓷的歷史與軼事

67、南青北白

這裏說的是唐代南方越窯青瓷以及北方邢窯白瓷。兩大窯系名聲享譽天下,由於窯溫高,並且掌握還原氣氛的成熟技術,在唐朝大量出口瓷器到西域各地,豐富了絲路上的國際貿易,為大唐國庫賺進豐碩的收入。

68、官哥不分

有人認為青瓷系統中「哥窯」與「官窯」是同一個窯系。因為考古至今一直沒有找到哥窯遺址,但卻在官窯遺址找到許多類似哥窯的碎片,所以有人認為,哥窯作品應該是當時官窯督陶官揀選捨棄的作品。但官哥不分,並不是貶抑哥窯特色青瓷價值不如官窯的地位。

69、匣鉢

古時候因為全部都是用柴火當作燒窯的燃料,柴火燃燒過後的灰燼,會隨著氣流在窯室當中竄動。古人為了保護已經上釉的瓷器不被木灰污染,會用耐火泥製作出耐高溫的盒子將作品包覆,就可以保護作品不受木灰沾染。這些耐高溫的泥盒子-匣鉢是可以重複使用的。

70、龍窯

龍窯早在商代就已經出現,大多搭蓋在江南地區順著山坡地勢往上蓋,猶如一條龍長長斜臥在山坡地上,故稱作龍窯。龍窯最大的特點是利用熱對流向上的原理,整個窯區可以一次燒大量的作品,據說古代龍窯可以一次燒達兩萬件作品之多。

71、哥窯與弟窯

這是民間相傳兩兄弟的故事。哥窯就是我們常講的哥窯,而弟窯指的是用白胎燒的龍泉青瓷。這個故事源自明朝的鄉野軼事,明朝跟現代一樣,是一個瓷器收藏的高峰年代,古董商也會杜撰一些神奇故事,來增加哥窯青瓷的傳奇性。

72、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因為宋徽宗時期的汝窯天青釉,很多人認為這是徽宗的詞句。其實這句話源自後周世宗柴榮的詩,用來表現對柴窯作品的讚嘆之外,也是對創造和平盛世的內心期待。北宋汝窯帶點灰的天青釉,在宋徽宗看到之後,用此詩句來表現其美妙的釉色。

73、老虎洞官窯

為南宋脩內司官窯遺址,南宋的時候也稱作內窯。老虎洞官窯的作品,釉質特別細膩,有的人認為脩內司官窯作品,是南宋粉青釉藝術性最高的時代。從考古遺址發現,老虎洞窯燒製了 130 多年、橫跨宋元兩代,但由於並非民間用的大窯,所以傳世品相對比較少。

74、南宋官窯博物館

如果您到杭州,請務必到這間博物館參觀。位於市郊的南宋官窯博物館,就是老虎洞窯的遺址,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考古挖掘出來,珍貴的青瓷碎片,還能看到龍窯遺址。館內並有修復組合過後的青瓷器,是南宋青瓷愛好者的天堂。

75、杭州歷史博物館

人家說「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杭州」。杭州是青瓷的發源地,座落在西湖畔的杭州歷史博物館,展示著各朝各代的青瓷系列作品。除此之外,整體建築物古色古香,裡頭的導覽也是相當用心且詳細,逛起來非常舒服。

76、Celadon

外國人稱青瓷不是照發音翻譯,而是稱作「雪拉冬」。由於龍泉青瓷大量外銷世界,法國人第一次被如此清澈像湖水一般的的青綠色瓷器所折服,正好當時巴黎劇場正上演這「牧羊女」,男主角的名字就是Celadon。法國人不記得青瓷的本名,就直接把這麼漂亮的青瓷稱作「Celadon」了。

77、貓食盆

乾隆曾在北宋汝窯無紋水仙盆下提過一句「便是訛傳猧食器」。他認為這個盆子不是餵狗(猧)用的食盆,應該是餵貓的,甚至還為盆子特製了金絲楠木底座。現在我們把水仙盆稱作貓食盆,也是跟著乾隆爺而來的有趣說法。

故宮博物院

從清宮活計清檔的紀錄發現,乾隆皇帝將我們熟悉的水仙盆稱為貓食盆。
不但特別為它訂做精美底座,還要求景德鎮照樣仿燒。

78、瓷器接老底

這是做假古董的手法之一。古董瓷器鑑定常常是看胎足的胚,有些高仿瓷器會將老瓷器的破片底足接合在新作的瓷器底部,用來欺騙一些只看底足的鑑定儀器。

79、官搭民燒

宋代的青瓷各地窯口都有不同特色,只要燒得好的窯口,都可能會被宮廷指派燒宮中器物。據說汝窯就是如此,燒好的瓷器,必須先由督陶官揀選最上等的瓷器送到宮中,剩下的才可以拿出去賣,也因此拉抬民窯的地位價值、帶動了民窯的快速成長。

80、定窯有芒

定窯是在匣鉢裡面用覆燒的方式,所以造成每件作品的口沿都沒有釉。宋徽宗不喜歡這樣的瓷器,所以才說「定窯有芒不堪用」。現在有一些青瓷陶藝家,為了作品的視覺,還會特地將口沿的釉刮掉,反而產生一種獨特的美感。

81、法門寺

位於西安的法門寺,一直是古代的佛教聖地,也稱為「真身寶塔」,建於東漢末年,因為年久失修倒塌,所以未受到文革破壞。到法門寺地宮除了欣賞唐代秘色瓷之外,還有佛祖舍利等等珍貴佛教文物,為世界重要文物遺產。

82、宋徽宗

中國第一名的藝術皇帝。宋徽宗除了奠定汝官窯的基礎之外,最重要的是,他開啟了皇家藝術典藏的傳統,影響元、明、清三代,算是故宮博物院的第一任院長。除了瓷器之外,書法上他也創立了「瘦金體」,也成為金章宗模仿的對象。

83、素燒窯

南宋青瓷需要上很厚的釉,所以需要重複上釉,進窯素燒、再上釉、再素燒,可高達七次之多。我們可以在南宋龍窯附近,發現有一個小型的圓拱窯,就是專門拿來堆疊厚釉使用的素燒窯。宋代之後白瓷崛起,由於技法不同,專門堆疊厚釉的素燒窯也就沒再使用了。

84、大威德爵士

除了台北故宮之外,全世界擁有最多的青瓷器就屬英國大威德爵士的收藏。大威德爵士除了本身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他大量的瓷器收藏之外,還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對於中國瓷器有著非常融會貫通的解釋。現在大威德爵士的收藏,已全數捐給大英博物館。

85、乾隆御製詩

瓷器上,乾隆只在青瓷上面刻有御製詩,他曾說「周尺為盈尺、宋瓷方是瓷」,可見乾隆爺認為宋瓷為瓷器的最高標準。2012 台北故宮曾舉辦「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大量展出乾隆皇帝喜愛的青瓷器。

86、原始青瓷

中華文化在商周時期就出現原始瓷器。因為中國窯爐設計的關係,窯室都容易屬於偏還原氣氛的狀態,早期利用燒窯過後的木灰為釉,草木灰當中含有大量的質物鐵,有時在高溫環境底下會不經意出現青黃色。原始青瓷於時代上的文化意義大過藝術創作的意義,到博物館看到的時候,一般來說是不會喜歡的!

87、陸羽

愛喝茶的您,一定知道茶聖陸羽。一生修習禪學的陸羽,在喝茶當中體會到禪宗的奧秘,在青瓷茶具上,他認為南方的越窯青瓷勝過北方的邢窯白瓷,所以有了青瓷「類玉似冰」的說法。陸羽認為以青瓷盛茶湯,不僅增添視覺上綠漾的美感,品茶時的心境更能體悟玉潔冰清、心靈上靜謐的精神。

茶聖陸羽

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青瓷釉燒製的材料

88、氧化鐵

氧化鐵是青瓷會出現青色的主要原因。氧化鐵(Fe2O3)礦是紅色的,經由還原燒變成青色的氧化亞鐵(FeO),也是地球分布最廣的化合物。自古釉藥皆取材於大自然,一開始因為氧化鐵不經意地將陶瓷表面染青,這原是不經意的結果,後來經過陶工的技法不斷創新、演化,最終成就最美的青瓷釉。

89、紫金土

宋代以前,製瓷的土都不斷的往白色的調性邁進。南宋一反常態,利用含鐵錳礦很高的紫金土作爲胎土,燒出了紫口鐵足,再搭配厚潤的粉青釉色,讓南宋的官釉青瓷顯得更加端莊與穩重。但依我的實務經驗,若過分增加紫金土含量,會讓瓷器鐵口過分張揚,反而失去了青瓷的文風氣韻。

90、火照

古時候是沒有溫度計的。過去的陶工利用小片陶片沾釉進窯,燒到高溫的時候,用火夾把窯中的小陶片夾出,浸到水中看釉色成色,這個道具稱作火照。這樣測定窯火的方式,其實比現代溫度計還準確。現代有世界公訂的標準火照,稱作溫錐。所以目前現代燒窯,除了溫度計參考之外,也會加入溫錐來觀察窯內的氣氛。

91、骨灰

骨灰中的磷元素,是燒製鈞窯、汝窯釉色很重要的元素之一。骨灰也是造成汝窯淡粉色光澤的主要原因。現代大多使用牛的骨骼或是動物的角來作為骨灰的材料。

92、窯汗

過去燒製大柴窯的時候,燃料的灰燼以及釉水當中比較容易揮發的材料,可能會黏在窯壁上。長時間以來就會累積厚厚一層,燒窯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滴落在作品上,有時候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據說過去鈞窯窯變釉的絢彩紫斑,一開始就是這樣產生的。

93、長石

長石礦是地表岩石含量最高的礦物,高達 60 %,也是宋代青瓷釉配方中,最主要的成分。宋代之後,改用長石替代石灰石作為釉漿的基底,提高了瓷釉當中的鹼性,也是石英的主要來源,稱為石灰鹼釉。長石提高了釉在高溫當中的黏著性,所以南宋成功燒製了厚釉青瓷。在創作時,部分青瓷釉配方有時長石甚至高達 83%,是㚕磬很常用的原料之一。

94、無灰不成釉

從原始青瓷到當代青瓷,只要是高溫釉,大自然的「灰」是個很重要的角色。草木灰可以提供鐵的成分,石灰可以作為釉當中主要的助熔劑,由於各地的草木灰與石灰成分不盡相同,所以也產生了各地不同瓷器的樣貌。

95、瑪瑙入釉

瑪瑙是石英的變體,化學式為 SiO2,所以也可以把瑪瑙當作石英看待。青瓷釉當中加入微量的石英,可以調整青瓷釉開片的狀態,讓開片變得比較細小,但對青瓷釉表面的質感影響不大。所以古書上說汝窯天青「瑪瑙入釉」,應只是為了標榜皇家不惜成本的意思。

當代主要青瓷創作

96、台灣的青瓷

台灣的青瓷作品,大多體現在青瓷茶具的創意上,線條也是豐富多變,每個陶藝家都有自己對於青瓷方面的詮釋。台灣的青瓷作品,有的會融入日式線條、青花彩繪等等。㚕磬的青瓷釉色主要是以粉青、天青釉為主,除了部分茶具之外,大多是偏較大型的創作。

97、中國的青瓷

由於龍泉窯還存在,中國的青瓷大多以龍泉系列釉色為主,是比較偏綠色調性的。釉色表面玻化程度比較高,而作品線條不少傳承明清時代的視覺美感,並加入現代的元素呈現。

98、日本的青瓷

青瓷在日本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他著重在極細緻的質感,釉面玻化程度大多介於台灣與中國之間。大多數的日本陶藝家喜歡在作品的口沿上刮釉,並且在開窯之後馬上將開片沁入紅褐色線條。

當代青瓷的藝術發展性

99、茶具

青瓷釉色優雅,很適合拿在手上把玩,加上每件青瓷作品上都會開片,隨著沁入茶色之後,會讓您手上的青瓷茶具變得更加古樸,更加令人愛不釋手。所以幾乎所有的青瓷陶藝家,茶具,都是他們很重要的表現作品之一。

100、每日上手把玩

青瓷的美,是從出窯之後才開始慢慢養成,需要你與他不斷的觸摸、對話與感受。也許您一開始只是覺得青瓷的作品有一種獨特的靜謐之美,但隨著每日一點點的接觸,有一天會發現,青瓷的美除了安靜之外,還會與作品產生一種渾厚的默契。

101、藝術品收藏

過去青瓷在美學歷史上,背負著沈重的文化包袱,一直沒有人敢去挑戰宋代的青瓷典範。而現代青瓷藝術的表現,已經來到如何利用青瓷釉的獨特美學來展現陶藝家的想法。陶藝家也不斷的嘗試青瓷在現代藝術的定位。

陶藝品當中,最具中國道家美學的青瓷,也陸續成為藝術品收藏的新寵之一。

我們是否還遺漏了什麼?

現在,想聽聽您的意見。

我們是否有遺漏了關於青瓷家族鑑賞的要點?或是您有沒有任何疑問想與我們討論的呢?

不管如何,请您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任何您的想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闻名于世的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
名窑概述系列之——汝窑
雨过天青云破处——汝窑青瓷
汝窑中“御窑”和“临汝窑”的特征
汝窑瓷器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瓷器欣赏(宋金元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