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风后半身不遂,是少了一半的阳气!清代名方,补气通络,巧化解

今天和大家聊聊调治中风——半身不遂的事。

清代大医王清任《医林错改》曾言:元气藏于器官之内,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元气组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si矣。

大概是个什么意思呢,这半身不遂的本源在于元气的亏损,元气亏损了,这经络自然就空虚了,气向者一边归并,就会出现半身不遂的情况。

那么该如何调治中风后遗症呢?几分钟你就明白了。

之前有这么个大姐,67岁,之前脑梗住过院,人是从鬼门关上救回来了,但是落下了后遗症,右边一侧肢体麻木,浮肿,走路更不用说,比较困难,平时还腰酸乏力。

一看,舌质偏红,舌下脉络瘀滞,舌苔白腻微干,脉小弦滑,从家人口中得知,现在患者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不想说话总是忘事。

他的情况属于元气亏虚、风痰阻络,血脉痹阻了。治以益气活血、祛痰通络,还要适当的佐以补肾滋阴清热之品。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广地龙、制僵蚕、赤白芍、茯苓、防己、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玄参。7剂

复诊时,患者就感觉右边肢体麻木的没那么厉害了,浮肿略微减退,去防己,入丹参、炙黄芪。

半月后,她的右手能活动了,旁边有人搀着能走一段路了,腰酸乏力、没精神的情况也有所好转,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去僵蚕、玄参,黄芪加量。

调治三月有余,它的右手已经可以拎一些比较轻的物品了,自己紸个拐也能自己行走了,后随访无其他不适。

我们讲这头是诸阳之会,五脏六腑的精气,都会上注于脑,年纪大了之后,长年累月积累下的内伤暗疾就出现了,本来身体机能大不如前,这一折腾,气血逆乱,上犯于于脑,我们说的中风就出现了。

一般中风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多有后遗症,我们开头说是元气衰败。其实捋下来就是:

元气衰败——鼓动力量不足——经络就会虚衰——血脉痹阻———气不能行,血不能濡养身体各处,就会出现身体一侧无力,麻木、精神不好,腰膝酸软的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曾言: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怎么调治呢?用的就是大医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通络、扶正祛邪。

方剂为啥要叫补五,王清任曾言:人体阳气有十成,左右各五成,凡一侧偏废,则以丧失五成之阳,意在补还五成之阳,取为补阳还五汤!

扶正祛邪。补阳 还五汤原方中生黄芪四两,取其补元气生血,鼓舞血行之意。但是调治中风后遗症患者,要根据具体轻重情况来定,根据症状及舌脉变化逐渐增加,意在防止虚不受补, 也能避免峻补之下,中焦运化不及,气有余化热生火。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所以必须先行气,才可活血化瘀。

当归性味甘辛温,而归尾尤长于活血化瘀养血,赤芍其性味苦凉,归肝经,能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能通络除痹,清热止痉。

川芎其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桃仁性甘平、味苦,入肺、肝、大肠经,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性 味辛温,人心、肝经,能活血通络。

如此气旺而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之功。

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补阳还五汤的运用:水蛭、桑枝等为的是加重活血化瘀通络之力,痰瘀阻络,言语不利会入远志、石菖蒲、僵蚕等化痰开窍。肝肾亏虚,腰膝无力入桑寄生、牛膝等。如若阴虚阳亢、便秘入麦冬、玄参以泻下。

当然身体要想恢复还离不开一个“好心情”,当时看诊的时候,也能看到她孩子们忙上忙下的身影,虽然患者表达不出来,但是她内心还是比较开心的,慢慢的精神状态就好起来了。

相信有很多朋友确实怕得病,但是最怕的还是出了问题没人照顾自己,有时候带来绝望的不仅仅是疾病,而是一个人的无助和失落感。

方子虽好,但核心还是辨“证”,每个人表现各有不同,无论是汤药还是情志上的愉悦,只有对症了,如此才能让身体再次运转起来。

注意:本文配伍仅供参考,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调治主张一人一方,没有通用的量,请勿盲目使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中风偏瘫的名方,打通半身经脉,还你半身阳气
黄芪在补阳还五汤中的配伍用意是什么
【经方学堂】
脑梗别再担心了,有一个方子益气活血效果特别好
名医王清任与补阳还五汤
治疗中风、偏瘫名方:补阳还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