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国外农业概况
 

>> 国外农业概况


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转自于世界农业2013年第7期

2013-09-02

摘要: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根据地域特点和自然资源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发展模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的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各自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和重点,以及农业发展模式与本国农业资源的内在关联性。

关键词:农业发展模式;法律建设;政策支持;配套服务;农业科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科技的推动下,农业发展模式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种形式并存,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由此形成。世界各国均根据各自国情选择不同的农业发展模式,涉及资金、技术和人力多方面的综合运用。日本、俄罗斯和印度正是从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走出了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推动本国农业产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迈进。

一、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现状

(一)日本

日本位于东太平洋地区,国土面积约为37.8km22/3被森林覆盖,耕地面积仅占12%,人均耕地面积为0.04hm2,耕地资源极度匮乏,因而农产品自给率低,主要依靠进口。近年来日本农业人口不断减少,2010日本农业人口约260.6万人,比2005年减少74.7万人,而且90%为兼职农户。其中妇女约占46%,青壮年农业劳动力持续下降。农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60岁以上的农民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60%2009年农业总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与其他行业产值差距较大,但日本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动了日本农业的发展。

(二)俄罗斯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耕地面积约为1.34亿hm2,占全球耕地总面积的8%,耕地资源充足。主要出产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但产量波动较大,2008年粮食作物产量达到1990年以来的最高值1.08亿t 2008年下降到9700t2010年进一步降至6260t2011年又恢复到9540t。两次大幅减产都是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说明俄罗斯农业抗击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还不强。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谷物出口国,但畜产品和蔬菜产量不足,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而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资金投入不稳定和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是阻碍俄罗斯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印度

印度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耕地面积约为1.2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5%,耕地资源丰富。农业是印度的支柱产业,但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逐年下降,2006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8.3%2007年降为17.4%2012年进一步下降至14%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8%,大米、小麦、玉米产量较高,2012年超过泰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油料作物和蔬菜水果也是印度的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分别占耕地的13.0%10.4%。印度劳动力充足,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农场总数约为1.155亿个,但农场规模普遍较小,60%的农场规模不足1hm2。现阶段印度农业的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生产设施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综上所述,日本、俄罗斯、印度的农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农业发展水平不一(表1):(1)耕地:日本耕地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而俄罗斯和印度耕地资源充足;(2)农产品自给率: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低,主要依赖进口,俄罗斯和印度农产品产量高,大量出口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作物;(3)农业劳动力:日本和俄罗斯农业劳动力不足,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印度农业人口多但素质偏低。

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水平对比

年份

国家

耕地面积(万hm2

农业人口(万人)

农业产值占GDP百分比(%)

农产品进口额(亿美元)

农产品出口额(亿美元)

农业生产指数(1999-2001=100)

2005

日本

436

367

1.7

425.6

90.2

97

俄罗斯

12178

1317

4.5

154.6

144.6

112

印度

15965

58181

19.6

53.5

102.7

108

2006

日本

434

346

1.6

423.3

15.6

95

俄罗斯

12157

1276

4.8

193.1

43.7

115

印度

15880

58518

17.5

70.7

112.6

114

2007

日本

433

324 

1.5

688.2

75.7

98

俄罗斯

12157

1234 

4.8

268.8

236.1

118

印度

15865

57980

17.6

103

167.7

121

2008

日本

431

305

1.5

807.7

83.7

97

俄罗斯

12165

1198 

5.0

342.8

238.8

124

印度

15815

58256

17.1

120.6

217.7

124

2009

日本

431 

285

1.4

676.6

78.9

95

俄罗斯

12165

1182

4.7

290.8

210.6

122

印度

 15815

58982

17.0

140.6

166.6

121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注:日本主要农产品是鱼类、稻谷、大豆等;俄罗斯主要农产品是大麦、马铃薯等;印度主要农产品是小麦、水稻、棉花等。

二、  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模式

(一) 日本

1.法律建设  日本农业法律体系主要由六方面组成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主要有《关于奶牛及肉用牛生产振兴法》《蔬菜生产销售稳定法》《重点农业区域建设法》和《关于在特定农村山区搞活农林业等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法》;(2)针对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主要有《农协法》和《农林渔业团体职员互助会法》;(3)建立灾难应急预案的法律,主要有《农业灾害补偿法》和《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4)保障农民权益的法律,主要有《农地法》和《土地改良法》;(5)关于农产品价格的法律,主要有《农产品价格稳定法》和《批发市场法》;(6)关于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法律,主要有《农产品检查法》和《农药监督法》。这些法律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为日本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日本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2.政策支持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对农业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财政补贴,补贴类型主要包括生产补贴、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和价格补贴三个方面。生产补贴针对种植面积大于4hm2且以粮食作物或油料作物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农户,补贴额度为30205330日元/hm21日元= 0.0622人民币,2013)。基础设施补贴主要以补助金和低息贷款的方式发放,如果因环境保护政策大规模减少种植面积,政府会按照10220日元/hm2的标准予以补贴。农产品价格补贴是当农产品售价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售价时,政府会根据实际销售情况给予补贴。

3.服务运营支持  农协是日本重要的农业服务机构,是在政府推动下产生的社会化的群众组织,自下而上的建立形式确保了农协在基层农户中的认同性和广泛性。农协主要为农户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包括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帮助采购生产资料和生活物资;配置农民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公共设施;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农产品;办理存款、资金借贷等信用业务;为受灾农户提供援助等,在农户和市场之间建立起高效的沟通平台。

4.科技支撑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日本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因此注重以高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以降低耕地、劳动力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日本农业科研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包括国家农业研究机构、地方农业研究机构、大学、公司、非营利组织等全方位的农业科研力量。日本在定向水稻小麦培养技术、覆膜滴灌培养技术、食品废料发酵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和资源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科学技术的转化应用,大大推动了日本农业的集约化发展。

(二)俄罗斯

1.政府引导重点发展农业  劳动力不足是制约俄罗斯农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规模化是俄罗斯农业改革的方向。2001年新《土地法典》和2002年《农用土地流转法》加大了对农业土地的管控力度,推动俄罗斯农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迈进;2006年的《联邦农业发展法》对农业发展区域的产业联合做出重要调整;《20012010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农业食品政策基本方针》《20082012年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原料和食品市场调节的国家计划》和《2010年农村社会发展纲要》对俄罗斯农业的发展规划、战略目标和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深入分析了农工综合体改革的结果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对农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2.推进农业土地私有化  为加速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加快土地所有权的改革,俄罗斯大力推进农业土地私有化,目标是建立欧美式的家庭农场。1991年俄罗斯出台《关于俄联邦实现土地改革的紧急措施》,标志着俄罗斯全面推行土地私有化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土地的国有和集体所有制,首次提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让农村土地。之后又出台了《关于改组集体农场和国营农场的办法》,规定在199311之前,所有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必须进行改组,允许农场成员组建私人家庭农场。2002年俄罗斯土地私有化取得重大突破,允许农用土地进行买卖,但规定外资控股的企业,只能租赁而不能购买农业土地,农业土地流转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3.推行农工综合体服务  农工综合体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农业经济组织,其性质和作用与日本农协类似,旨在为农户提供服务,满足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俄罗斯各地区都设有不同种类的农工综合体,主要职责包括生产初期的选苗,中期的培育技术指导,以及后期的农产品加工收购和出口。政府对农工综合体采取扶持政策,2011年对其拨款就高达1700亿卢布(1卢布=0.1978人民币,2013)。

4.实行农业发展支持政策  为满足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俄罗斯政府组建了俄罗斯农业银行,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农户贷款实行优惠政策。2010年,俄罗斯农业银行发放农业贷款总额达到3290亿卢布,大部分用于保障季节性田间作业,同时为畜牧业设施建设和改建拨款270亿卢布。自开始落实国家发展农业计划以来,俄罗斯农业银行已累计提供约9250亿卢布的农业贷款。同时大规模采购农用机械,截止2008年,全国共有拖拉机约51.87万台,粮食收割机约13.81万台,饲料收割机约3.29万台。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和弱质性,俄罗斯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实施干预政策,从而保护农民的权益。

(三)  印度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传统农业对气候、雨水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受季风影响经常出现水旱灾害,而印度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为此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制定了发展水资源的国家远景规划,将富余水资源输送到缺水和易干旱的地区。人工灌溉设施对少雨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印度重点推广可覆盖播种面积在2000hm2以内的小型灌溉工程,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

印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和私人共同筹集资金,政府出资兴建道路、堤坝、运河、电力等投资规模大的工程,而安装水泵等中小型工程由农民私人投资完成。印度政府还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农业资源消耗,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逐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体系是印度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担负着信贷、保险、补贴等一系列职能。印度农村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合作银行和农业保险机构五类,合作银行又分为初级农业信用社、中心合作银行和联邦合作银行,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截止2005年,印度农村的金融网点达到15.3万个,平均每万名农村人口拥有2个金融网点。印度还建立了“优先发展行业”贷款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将全部贷款的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对农业薄弱部门和农村生产活动的直接贷款必须达到对农业直接贷款的50%以上。

3.以农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合作组织体系,全国各类农业合作社达到52.8万个,覆盖国内67%的农户。印度农业合作社主要包括奶业合作社、农业信用合作社、农业销售合作社、加工和仓储合作社、耕种合作社和渔业合作社六种类型[11],遵循“自愿入社、民主管理”的原则,针对农户生产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从而帮助农户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是印度农业“绿色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印度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占全国科研经费的20%,接近发达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通过对转基因技术、遗传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研究,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印度重视农作物良种的培育,建立了国家种子公司负责良种的研发和推广。印度还很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电话、广播和电视台已经覆盖了印度大部分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印度农产品销售从实体销售转向电子商务阶段。

三、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日本、俄罗斯、印度的农业资源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也就决定了其农业发展模式的不同(表2)。三个国家都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建立全国性农业经济组织提供服务,重视农业科技发展,但根据各自国情确立了不同的发展重点。

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模式比较

国家

法律建设

政策支持

配套服务

科技发展

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日本

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规范农业发展

侧重于灾后保障性救援和市场化进程,主要有《农业灾害补偿法》《农产品价格稳定法》《批发市场法》

通过财政支出等政策手段,不断改善生产资料状况,给予生产补贴和支持技术研发

发展性补贴:通过不断完善市场和金融体系,帮助农户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或在因环境保护政策缩减生产规模时给予补贴

通过全国性的农业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和技术指导

服务提供者为农协,既是经济组织也是政治团体

重视农业科技研发,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以科技带动农业发展

资源利用集约型:稻小麦培养技术、覆膜滴灌培养技术、食品废料发酵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

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俄罗斯

侧重农业土地私有化改革和农业复兴,主要有《农用土地流转法》《联邦农业发展法》

开发性补贴:帮助农户加速发展,推进土地私有制,逐渐开辟新的农业增长点

服务提供者为农工综合体,在不同地区种类不同

现有技术改进型:大型机械使用和操作改良

机械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

印度

侧重保障性和农村金融建设,主要有《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信贷合作社法》

保障性补贴: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给予农户生活保障资金,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服务提供者为农业合作社,涵盖种植、畜牧、渔业、加工、贮藏、销售、信贷等多个方面

应用技术推广型:转基因技术、遗传技术、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

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日本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日本耕地面积有限,农业大规模生产受到限制,从而决定了日本农业需要走以科技为支撑的发展道路。通过对农业科研的持续投入,使日本农业依靠有限的资源得到快速发展,逐步减缓因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劳动力短缺。科技密集型农业必须依托强大的财政支持,日本政府通过法律支持和财政支持的双重手段,保证了农业科研的可持续性,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借助农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实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虽然现阶段日本农业自给率仍较低,还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但科技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必定会对日本农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俄罗斯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机械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俄罗斯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缓慢,从而决定了俄罗斯农业发展必须以大规模生产为主。使用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因此俄罗斯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并利用不同地区的农工综合体,根据地域特点明确发展目标,以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和确立,通过发放低息贷款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东部地区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依靠资金投入实现东西部地区农业的均衡发展。

  印度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科技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印度耕地面积居亚洲之首,农业人口众多,为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印度运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初级的粗放型农业开始发展,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步向集约农业转变。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良农作物品种和生产方式,最终实现向科技密集型农业的转变。

相关文章:

日本、俄罗斯、印度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2-12-09)
俄罗斯茶叶市场潜力巨大 (2006-10-31)
俄罗斯水产品进口及消费快速增长 (2005-12-06)
白俄罗斯农业概况 (2001-11-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虽然俄罗斯的面积最大,但耕地却较少,这是为什么?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及应对
打脸日本农业:农药大国,净收入减半,神化背后到底为啥?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类型
【警惕!未来10年,中国这4大农业问题必须解决】
【同步练习】:必修三4.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2 Word版含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