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

梅雨季之后,迎来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虽然气温有点高,但正是赏荷的好时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植物学家以为睡莲和荷花是同类植物,后来的研究才发现,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差异,于是,荷花从睡莲科中被分离了出来,归入单独设置的“莲科中”。也就是说,睡莲是睡莲科睡莲属浮叶植物,荷花是莲科莲属挺水植物,不要再将它们混为一谈哟。

荷花和睡莲一样,都是植物界的“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比人类的历史要长很多。原始的人类为了生存,在与自然界抗争的过程中,很早就发现“荷花”这种植物的果实和根节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于是将其作为重要的果腹食物来源之一。我国考古学家上世纪70年代曾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的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万年;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荷花的花粉化石,距今7000年;河南郑州“仰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两粒炭化的莲子,距今有5000多年的历史。

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古人食用的蔬菜品种大约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诗经》中有“隰有荷华”之句,“荷华”即为荷花,意指我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也就是这一时期,人们开始从野生态的荷花中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人工栽培。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的各部分器官分别进行了命名。汉初出版的我国最早的字典《尔雅》中,对“荷”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定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



荷花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藕是荷花横生于淤泥中的肥大地下茎,是荷花储藏养分和供繁殖的器官。藕的横断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道,这是荷花为适应水中生活形成的气腔。此种气腔在叶柄、花梗里同样可以见到。莲芽,是藕的顶芽以及各节腋芽的位置,它萌发后抽出白嫩细长的地下茎,称为“藕带”。从藕带先端形成的新藕叫主藕,旺盛者有4-7节藕筒。主藕上分出支藕叫子藕;从子藕再长出的小葱称孙藕,常仅1节。藕的大小、形态、色泽、生藕的迟早、入泥深浅、品质风味等,均因品种而异,又受栽培和条件的影响。

荷花的叶子和睡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睡莲是心形叶,有缺刻,且浮生在水面上,而荷花的叶子是圆形的,没有缺刻,通过长长的叶柄挺立在水面上。荷花的叶柄粗壮,呈圆柱形,长1-2米,中空,内有许多细小的运输水分的导管,外部倒生较密刚刺,叶柄与地下茎相连处呈白色,水中及水上部分则为绿色。叶子犹如一张盾牌,直径在25-90厘米之间,叶面深绿色、粗糙、满布短小钝刺。刺间有一层蜡质白粉,故能使雨水凝成滚动的水珠;叶背淡绿,光洁无毛,叶脉从中央隆起。

荷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于水面之上,花的直径在10-20厘米之间,美丽,芳香;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荷花有34层花被,外轮萼片状,内轮花瓣状,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有不少散生蜂窝状的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极短,柱头顶生;花托(莲房)直径5-10厘米。



莲蓬

人类最初和荷花结缘,或许就是因为它美丽的花儿和整个植株优美的造型,但人类很快就发现了这种植物的食用价值,毕竟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在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它的观赏价值自然重新被发掘了出来。据考证,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了“玩花池”。今天,各地在公园、绿地的池塘中种植荷花供人观赏,其最初的发端就源于此。

汉朝是中国农业空前发展的一个时期,荷花的传播与栽培也因此大大提速。荷农采莲的情景吸引了文人墨客的关注,伴随着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也逐渐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比如说出自西汉的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乐府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描述了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处都可看到人们划着船儿采摘莲蓬的景象。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鱼儿在荷花四周嬉戏的情景,显现出一派自然活泼的生机。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民歌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在穿来穿去、悠然自得的游鱼中,人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声。

汉朝“神农”在尝遍百草后,总结出一套治病良方,即《神农本草经》,其中就有莲藕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东汉谯县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神医,他在手术前,先给病人饮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觉,刳割腹背后缝合伤口,最后涂敷以藕皮等制成的膏药,四五天后便可愈合。荷花遂成为中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红莲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有“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又有“种莲子法”:“八月九日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莲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坚厚,仓卒不能也。”可见,当时南北两岸的中原地区荷花的栽培技术已是相当高超了。

汉以前,中国的荷花品种均是单瓣型的红莲。到了魏晋,出现了重瓣荷花,南北朝时期又发展有千瓣(并蒂)荷花。

伴随着荷花品种的丰富,人们在荷花上的倾注的情感也日渐丰富。和此前介绍的西汉的《江南》相比,南朝的《西洲曲》最能体现这种变化:“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这位女子住在长江南岸,她的情郎已去江北。在一个梅花开放的春日,他们曾在西洲幽会。当梅花再度盛开的时候,这位女于“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来唤起他的共同回忆。诗中最精彩的是采莲这一部分,女子怀着满腹心事去采莲,若有所思地拿着莲子把玩;清香的莲子使她想起所爱的人,不由珍惜地“置莲怀袖中”。“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这首诗还采用谐音双关的写作手法,以“莲子”谐“怜子”,“”谐“”等,表达了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重瓣荷花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在饮食文化中,荷花已进一步成为人们时令的蔬菜和养生保健的名贵补品。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传统饮食中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更是举不胜举。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尤其是经过贞观之治后,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造的灵感来源。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金银器上,尤其是盘边缘,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整个风格华丽而真实。

我国古代人们其实很早就开始依据生活中的某种事物为原型,制作相关的工艺制品了。春秋时期的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就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荷花花纹概括形象,龙和螭跃跃欲动。可见,在当时,荷花就与被神化的龙、螭及仙鹤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

在器物上装饰莲花纹饰是常见的手法。莲花经过变异,有一蒂二花、一蒂三花甚至一蒂多花的现象,古时人们无法解释,便把并蒂莲看作是天降瑞象。因此,莲花有吉祥的寓意,在器物(如瓦当)上装饰莲花,表明了人们的祈愿。莲花颜色多样、形态娇美,常常作为瓷器图案出现。在瓷器上装饰莲花图案, 既让瓷器变得五彩缤纷,又寄托了丰富的寓意。如图所示的这款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上部刻画了两组双钩仰莲,下部则饰以浮雕覆状莲瓣纹。通体施青釉,光滑纯净、均匀自然,是越窑青瓷的上乘之作。

温碗,是一种温酒器,常常和执壶配套使用。以莲花为器物造型,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便盛行起来。这款产于北宋的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的造型像一朵还未开放的莲花,温柔清丽。而这个玻璃莲花形托盏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元代最完整的一套托盏,晋蓝色的外观,透过光时尤为好看。整套托盏呈现出精美的莲花形状,造型优美、色泽艳丽。

莲鹤方壶(春秋)、越窑莲花式托盏(五代)

瓦当、粉彩莲花纹盖碗(清光绪)

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北宋)与玻璃莲花形托盏(元代)

1063年(北宋仁宗嘉祐八年),时年46岁的北宋学者周敦颐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应沈希颜之邀题词,周敦颐在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不仅描写了荷花的外部形态,还描写了荷花高雅脱俗的高贵品质,他将莲花比喻成了傲然不群的君子,凛然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气质。在他的笔下,荷花成为廉洁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理规范的化身。也因此,周敦颐大概就成了“爱莲第一人”。

当然,爱莲的绝不仅仅是周敦颐一人,从成百上千篇描写荷花的诗词中,大致就能感受到喜爱荷花的人有多少。这里,再向大家介绍一位,他就是南宋杰出的诗人杨万里。杨万里一生写了无数的诗篇,流传至今的就有4200余首,绝对是一位高产的诗人。他有很多首写荷花的诗词,有两首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其一是《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其二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杨万里写了很多与荷花有关的诗词,角度各不相同,每一首都饶有趣味。他看到白色的荷花,写出《白莲》:“井花新抻白芙蕖,坐看纷纷脱雪肤。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乱满江湖。”看到一株荷花上长出红、白两色荷花,更是惊喜,接连写出两首诗来赞美。在酷热的夏天,他注意到荷花都热得发愁,低下头藏在荷叶里,于是有了《暮热游荷池上五首》:“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到了秋季,很多人都感慨秋凉易生悲,他看到的却是荷塘里还长着的如小钱般的荷叶。并以《秋凉晚步》记之:“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像早晨起来看荷花、和朋友一起游园观荷、倚着亭台的栏杆看荷、坐在荷桥上看荷,等等,几乎所有与观荷有关的行为,杨万里都有相应的诗词,而且还不止一首。

杨万里不仅爱荷、喜欢观赏荷花,还自己亲手种植荷花,有《南溪上种芙蓉》为证:“夹水芙蓉密密栽,缘溪斜立照溪开。放教十里红将去,不尽溪流不要回。”不仅自己种,还要看别人是如何种植的,于是就有了《寄题邹有常爱莲亭》:“道乡先生有族子,卜筑富川弄江水。更穿两沼磨碧铜,分种芙蕖了秋事。一沼花白一沼红,新亭恰当红白中。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是濂溪风。”诗中的“芙蓉”“芙蕖”,都是荷花的别名。种了还不算,还要发挥它的实用价值:“浸得荷花水一盆,将来洗面漱牙根。凉生须鬓香生颊,沉麝龙涎却是村”(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城中担上买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大司成颜几圣率同舍招游裴园,泛舟绕孤山赏)。你看,用浸润了荷花香气的水洗漱,拨下新鲜的莲子品尝,是不是很有情调?像杨万里这样爱莲的人,要找出第二个估计很难了吧?



并蒂莲

荷花拥有深碧的绿意和纯净的花色,让每一个走近它身边的人都莫名地带有一种淡而极致的神韵,无声无息却魂牵梦绕,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在各种花卉之中,荷花大概是历代画家表现最多的花卉之一,有无数名家都有佳作留世。这其中,南宋画家吴炳的一幅小画《出水芙蓉图》,被元人称之为“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很值得品味一番。

这是一幅团扇上的作品,尺寸不大,但却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宋人的理学精神。宋代理学讲究格物穷理,这幅画对荷花确实“格”到了极致。画面只在正当中画了一朵盛放的荷花,但花瓣却俯仰多姿,高低错落,外层的花瓣已几近凋败,远离花芯呈仰倒状,内层的还站得精神,轻轻内扣抱着花芯。花瓣以淡粉色打底,瓣尖上的红色被染得稍重一些。花瓣的内外两面施色也不同,内面色泽浅而近白,外面的色泽更深。画家还用细得几乎难以分辨的线似有若无地画出了荷瓣的脉络,这是神笔。最明亮的是那一圈娇嫩的花蕊,花蕊是用比芝麻粒还要小的白粉点成,它们轻轻地落在黄色的花柱上极为脆弱,在画中也像是在轻轻颤抖着了。中间的莲蓬还没有成熟,所以每一粒莲实的头顶是娇黄的,荷花尚未凋谢之时,花中间的莲蓬正是这个样子。连作为陪衬的荷叶画得都穷究其理。画家特意让荷叶卷着,以显现出它正背面的不同。荷叶是稍深一点的绿色,其中还透出一层黄。荷叶脉络分明地四散开去,越靠近叶边的末端脉络越细越多;荷叶背面的绿色发灰,两相对比,阴阳向背一目了然。荷花的茎干劲挺粗壮,上面还用极细的墨点出了茎上的小刺,富有分明的触感。对一朵荷花的了解,大概没人比吴炳更多了。

由此想到北宋的灭亡,是否也与这荷花有些关联呢。因为当年的荷花太盛,花开十里,竟然不可思议地勾动了远在北方的金主完颜亮对北宋的觊觎之心。北宋词人柳永在他的名篇《望海潮》中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形容钱塘繁华,据说正是听到这一句,完颜亮“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于第二年率60万大军南下攻宋。

南宋吴炳《出水芙蓉图》

国人自古爱莲,有关荷花的文化也是非常多元的。除了前面讲述的文学艺术、书法绘画、工艺美术等领域,在宗教艺术领域也有非常广泛的运用。

莲花是道教的象征之一。道教十分尊崇莲花,称莲花为仙花,称藕为灵根。道教传说中有许多和莲花有关,比如小说《封神榜》中,那些道教神仙一出场往往是“开口有庆莲,垂手有白光”,而且干脆还虚构了一个纯粹由莲藕构成身体的道教人物——哪吒。由于莲花被赋予了道家仙气,因此很多道教名山上都有莲花山或者莲花峰。道教有九巾三冠,其中之一即莲花冠,外形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只有高功法师上坛才可以戴此冠。《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所戴的就是莲花冠。

佛教认为荷花从淤泥中长出,不被淤泥污染,又非常香洁,表喻佛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开脱,故有“莲花藏世界”之义。按佛教的解释,莲花是“报身佛所居之“净土”,可见莲花已成为佛教的象征。无论画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莲花台座。因为佛法庄严神妙,而莲花软而净,大而香,所以“莲花台,严净香妙可坐”。佛教中的莲花,包括了荷花和睡莲两种不同的品类,其中大乘佛教的佛像座用的是荷花。



荷花

荷花原产于亚洲的广大地区,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传入埃及,估计是由波斯人带去的。希腊作家希罗多托斯描述埃及植物的时候写道:“河中生长着一些像玫瑰的百合;果实生长在像黄蜂窝的荚里。有很多像橄榄核大小的果实可以食用,可以吃鲜的,也可以吃干的。”他所说的显然是荷花。ppl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荷花、莲花,根本就不是一朵花
荷花与莲花
药师带你认草药——莲
关于荷花
十二花神 | 碧台明镜
【作家专栏】李佩红|荷叶、苇根及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