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萨多:潇潇意趣自成仙——刘平国画的潜在价值

刘平,1957年生,河南济源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颁发),河南省美协会员。作品由文化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央电视台国学频道美术馆等单位收藏,2014年中央电视台国学频道作了个人展并专题报道。

●自幼师族叔刘石平先生(刘石平与著名画家李可染、吴冠中、苏天赐等师出同门,是中国画坛北方画派一个有影响的人物)。

●2008年进修于中国美院中国画山水画高研班。

●2012年受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书画院。

●2013年师从卓鹤君先生,同时担任天坛山书画院院长。

●擅长水墨山水画。

●画风通透、空灵、古朴、静雅,以“融墨法”独成一格。

萨多:潇潇意趣自成仙
——刘平国画的潜在价值
与刘平先生相识始于一次文艺座谈会,衣着朴素,言语不多,态度诚恳,对绘画有着近乎宗教一样的膜拜。与畅谈甚欢,之后相约为刘平先生画作写篇评论。后忙于剧本创作,迟迟没有兑现,思之难免汗颜,现刘平先生画集出版在即,于是履行前约,以兹为贺。

读刘平先生的画,四个字跃然纸面,淡逸潇远。个人认为他的作品和当代流行的画风格格不入,于是很坚定的把他划分到了“小众”的行列。

黄宾虹曾说:“唐画如麴,宋画如酒,元画如醇,元代以下,渐如酒之加水,时代愈近,加水愈多,近日之画已有水无酒,故淡而无味。”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元朝之后,我们是一代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其实艺术这东西,最怕的就是“大众”,因为艺术这东西靠的是灵性和个性,没了这两样,就和街边大妈跳的广场舞没啥区别了,就算你把广场舞搬到国家大剧院去蹦也还是广场舞。

艺术家的鲜明个性,往往会清晰地显现在其作品中,艺术家的思想和修为更会构成其创作的品位和灵魂,艺术家独特的人生轨迹和经历,也会使其作品拥有突出的个人风格特点。

刘平就是这样的人。
刘平的画很独特,怎么独特呢。把刘平的画和其他九十九个人画的一百张画放在一起。你会认为这肯定是两个人画的。因为那99个人画的都差不多。对比之下,刘平的画就比较特殊了。

刘平的画意境空旷静远,格致幽淡天然,笔墨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秀雅简净。由此营造一种特有的清幽、洁净、恬淡的审美情趣和一种简略澹远的艺术境界,和魏晋时期的隐逸风度倒是有几分贴切。
刘平幼承家学,其叔刘石平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同班同学,也是中国画坛上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因为早年的“三青团”经历结果被发配回原籍做老师。刘平从小学开始就跟着叔叔画画,直到中学毕业。也就是说,刘平是有“幼功”的,基本功扎实。后来又到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师从卓鹤君等人,接受了学院的系统教育。

从学校出来后就一头扎进了“市场”,刘平的市场意识还很强,也比较超前,从老家出来就直奔西安,在一个宾馆里卖画为生,干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家乡,还是卖画,那个时候基本上什么都画,只要市场需要什么就画什么。可以想像,那个时候刘平的作品,也应该是很“市场化”的。
如果就这么市场化下去,他可能也就被市场同化了,可他偏偏还是一个十分不安分的人,就想他十八岁的时候在老家生产大队喂猪一样,别人是把猪圈在猪圈里养,他偏偏把猪都放出来让他们自已去找食吃。这倒是和悟空这弼马温把天马放出来在天上乱窜一样了。

这也说明了,刘平是一个喜欢自由又贴近自然的人。事实上,刘平对自然的观察也很细致,比如,他曾说“在一棵树下生长着几株小草,每一株生长的姿态都不同,这就需要用心去观察。”
这就比较痛苦了,正常人眼里只有疯子才会蹲下来耐心查看每一个小草的叶子到底有啥不同。
但是,或许,也只有这样执着的细致的观察,才会有不同一班的作品吧。笔者就曾经看过某“鸡王”画的“百鸡图”。那倒是实实在在的一百只鸡,问题是一百只鸡全都一个模样,和复印出来的一样,就算是真养一窝鸡也没这么整齐划一的。这种作品看上去让人十分之无语。但是人家照样扛一“鸡王”的牌子四处招摇。

刘平不想招摇,就只好蹲下来看草。看着看着,就看出不同了。就是其“墨空、白空乃至性空”的绘画思想和实践。由此,刘平也给自己创立了“性空”流派的标签。
何为墨空?画什么像什么不是画画的目的,要是那样去玩儿摄影岂不是更好,一幅水墨作品的终极表白是借助象形的笔墨和画面的留白处传达出画面的意境,如元人倪瓒谓“逸笔草之,不求形似”。
反之,如果笔充斥着整个画面,画面没有空旷的空间存在,“意境”将不复存在。

这就和当先流行的画画儿讲究“满屏”,把每空隙都填满了不够还要再加上几层的风格格格不入了。
看画别看画,看白,白里才有真趣味。
“在每一幅画上,都要表现'墨空和白空’。”刘平说。这些理论都来自于刘平对自然植物生长的观察。“比如一块石头,你说它的表面是黑的还是白的。我认为是黑的。因为墨分五色,黑中有七彩。”
概括起来,中国的水墨艺术主要表现的有这样几个思想:“有”生于“无”;“笔”断“意”连;大“象”无“形”;计“白”当“黑”;“知其白,守其黑”。
从广谱意义上讲,“空”即“无”。然而在一幅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作品中,空白处的“无”不是“没有”,而是“无限”,其中蕴含着宇宙间浩浩荡荡的洪荒之气,蕴含着作者对于生命本源的哲学思考,同时给观者无限深远的想像空间。这就是“有”生于“无”。
不仅实处要美,空白处也要美。

“墨空和白空”是刘平对中国古代流变至今的绘画艺术的精辟概括。他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就是跳出三界达到“无我的状态,以至于整个“性空””。“性空自成一派,就源于此。”
关于刘平先生“性空”的绘画理论,大家不妨去看看老愚先生写的《刘平:大道至简唯吾性空——一个“性空派”艺术家的内省》这里不多赘述了。
总之,刘平先生半生遁迹于山林街巷又洁身自好。绘画创作上,他在广泛学习前人之长的同时重视师法自然,从而以扎实的功力突破成规,创立新意。山水画,取法荆浩和倪瓒,喜作凄清荒寒的景致,境界孤峭,墨色清淡,景致悠远,格局古雅,笔法方硬健劲,自成一格。真所谓“淡远又淡远,淡远以至于无”的“性空”情趣。

如是者言。从收藏的角度来说,刘平先生的画作就具有了很大的升值空间。
一张好的国画,首先要有传承,而后又有发扬。看看中国美术史我们就知道,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他们独特的艺术语言。或开宗立派,或在传统笔墨基础上做了某些创新。
虽然还不能就此断定刘平已经“开宗立派”,但是起码他已经在做开拓创新。
从传统绘画的技法上来讲是要“气韵生动”,其内在的神气和韵味鲜活。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中国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规律。

刘平的作品兼有坚实与空灵之美,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给观者“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想像空间,又何止是气韵生动而已。
近代画家金绍城在《画学讲义》一书中指出“画以人重,自古已然。盖有画家之画,有名人之画。所谓名人画,非因画而得名者也。若者有特殊学问、特殊节操、特殊人品、特殊技能、特殊地位,已为人所推崇,一旦寄意丹青,随意点染,不必求工,而气概自流露纸表。人以其学问、节操、人品、技能、地位等之可钦可敬,而于其画尤视为珍宝矣。”

看画要看内容,别看名头,名头可以花钱买,实力可是买不来。刘平的实力摆在那里,一目了然。
在书画收藏中,掌握“名、真、精、新”的四字方针就可以收藏到好的艺术品。“名”即书画家在美术界的名气,也就是要注重其作品的学术性,而不应过于注重其社会职务;“真”,即真迹,真品才贵;“精”,也即艺术家的精品作、代表作,而非应酬之作;“新”,主要看作品的品相,增加作品的附加值。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按照以上标准选择书画作品进行收藏,其作品的艺术性是可以长久保证的,而且会有不错的收藏效益。
所以,刘平的画作在未来的时间里,将会有巨大的潜在的升值空间。
审核:李忠伟 | 编辑:常城
转载请注明来源:"济源文艺"(ID:jiyuanwenyi);投稿邮箱:jiyuanwenlian@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潘天寿国画作品欣赏
许献廷国画作品欣赏
崔如琢国画荷花 崔如琢 崔如琢荷花作品欣赏
齐白石与黄宾虹绘画异同比较
烂漫春色。解澜涛水墨彩墨
国画大师 潘天寿 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