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品读 | ​还好,都还在

作者:小宁

来源:《品读》2020年第10期


2020年,是我在郑州,这个拥挤的中原城市生活的第16个年头。

对,拥挤是长久以来这个城市给我的最清晰的印记。我生活于此的每一天,每一个时间段的路口,永远车辆和行人交织,公交车和地铁则像移动的沙丁鱼罐头。

几年前,蒙曼老师来郑州博物院的会堂讲课,开讲前,她说,别的城市只是堵车,郑州不一样,直接堵人。几乎台下所有人都笑了,实在是有过切身经历,对这种描述心领神会。


记得有一年国庆假期,我外出返回后走出火车站,足足半个小时才挤出人潮人海的站前广场。挤出来,却又挤不上公交等不到出租,愣是拖着行李箱,轱辘轱辘地从火车站穿过一个个拥挤的路口,步行一个多小时回到家中。

日常所及,尽是拥挤——工作日的午餐时间,单位附近每家餐馆人满为患。

街道转角处的水果连锁店,买水果的队伍经常因为太长自觉转成S型。附近一家购物广场,收银台前等着付款的队伍也曾让一个外地朋友震惊不已……


初来时,我也惊讶过,但很快便习惯了这种拥挤中浓浓的烟火气,平淡而热烈,纷扰且真实。跻身之中,即使独来独往也不觉孤单,也有莫名的安全感。

可如今,曾经熟悉的拥挤感荡然无存,我第一次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空荡。除了人流和车辆的稀疏,街道两旁那些我曾经排队吃饭的小吃店和其他熟悉的店铺,有些换了招牌,还有些直接横着一把冰冷的锁。

其中有一家夫妻开的馄饨店,2004年初夏,我刚来郑州时它就在那儿了。当时那对夫妻也就30岁出头,妻子做馄饨,丈夫在后厨忙活,俩人经常一边干活一边拌嘴。满口豫东话,我几乎一句不懂。


小店装修过一次,刷了墙壁换了桌椅,另开了个小窗口,有位阿姨在窗口做葱油饼,和他家的馄饨很配。

眨眼间16年过去了。那对夫妻依旧分工明确,依旧一边干活一边拌嘴,而我和他们,面容都已经有了清晰的岁月的痕迹。

2020年年初,我去小店吃过一次宵夜。没想到那竟是我最后一次吃他家的馄饨。春节过后,关闭的小店再没有开张。


还有相邻的一家面馆和一家酒水便利店,厚厚的玻璃门上,也各自挂了冰冷的锁。另一家陪了我整整16年的家居服店铺——这些年我所有内衣睡衣几乎都来自这家小店,如今也都不在了。它们并没有被替换,只是店门没有再开。

单位附近熟悉的几家餐馆,要么关张要么易主,新的招牌和隔着玻璃窗看到的重装修过的店面空空荡荡,只偶尔一两桌的客人,映衬着几个服务员的茫然。

有天晚上,去附近一家购物广场的超市,经过地下一层喜欢的奶茶店,心头略有安慰:还好,它还在。

点了一杯心仪的芝士乌龙奶盖后,发现竟无需等号,当即可取。而之前,每一次都要拿着排号单,耐着性子等上几十分钟……抬眼看这华丽丽明晃晃的商厦,华美空寂。楼梯转角的那架白色钢琴,和时常坐在那里弹琴的姑娘,也都消失不见。


那晚离开时,经过电梯,抬起头,想起电梯可抵达的最高层,一次次承载过我观影时光的9楼的影院,心头又是一阵茫然,不知它重新开启的时间。

更毫无防备曾经生活中那些热闹的常态,经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后,变为念而不得的奢望。

其实,这个城市的一切都还在,街道,建筑,树木,所有居民和一切小生物,包括小区的流浪猫。

可是我所熟悉的气息、味道和风貌,如今都已捕捉不到。

这才是我心底感觉的空旷所在——馄饨店的夫妻,家居服实体店胖乎乎的姑娘,小区门口蔬菜店的阿姨……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是否还会回来。

城市还会回到从前吗?一切还会重新好起来吗?像我们每个人期待的那样。

如果会,要多久?

我不知道答案,我想知道答案。

这让我难过。


出版社的好友华发微信约见面那日,是个寻常周末,已经过了大暑节气,城市进入炽热夏季。

华说,好久不见了,这两日出版社在书店做活动,有你喜欢的书,若得空,可过来看看。刚好我们见个面。

想起上次见她还是一年前的秋天,原本约好春节后便聚,却不想一场疫情,简单的邀约再未能成行,一下便隔了这么久。

着实有些想她了,却又未一口应允,不知怎么,有一点害怕,因书店于我而言,一直是特殊所在,或大或小,都可安置身心。

因为爱,所以怕,怕它也和城市一样,在疫情下变了气息。

竟是犹豫了片刻,想了想,才说,好。

去时是午后,若是以往的暑假,仅是流连于书店看书的孩子们便会占满角角落落。

如今空寂许多,偌大书店,齐齐整整的书架前大多是空空荡荡。我慢慢穿行,突然地,内心最柔软处,还是被轻轻地、清晰地碰触到了——被两个不同寻常的阅读者。


其中一位,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清瘦的身形,满头白发,端庄的黑框眼镜。

穿素净的白色底子带少许花朵图案的短袖真丝衬衫,干净的白色裙裤,白袜子,银色中跟皮鞋,鞋头是花朵的模样,想是孩子们为老人挑选,为老人的暮年添一抹活泼。
老人戴着口罩,端正地坐在一排书架旁的凳子上,认真地、心无旁骛地翻看一本杂志。


路过她时,我的脚步连同呼吸都不由自主一起放轻,生怕发出声音,惊动老人沉浸在文字世界中的安宁。

那一刻,她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由来便是这般安宁的,无论发生什么,历经什么,终会回到这份安宁中。

然后我一抬头,又看到不远处那个穿着可爱红色花裙,扎马尾的小女孩。她六七岁的样子,也是一个人。


女孩站在童书展台前,同样认真地、心无旁骛地看着一本喜欢的图书。仿佛站了很久,红裙子外面的粉色防晒服已从肩上滑落,她不去管它,只专注沉浸在属于她的小世界中。


不同于老人的安宁,女孩的目光是新奇欢快的,她阅读图书,如同阅读对她来说充满新奇的世界。

她亦戴一只小小的粉色口罩,知道这段时光不同以往,可小小年纪的她,并没有因此不安和茫然。她眼神清亮,充满光芒,一副笃定而信赖的模样。

还有不远处三三两两停留于书籍中的不同的阅读者,阅读的样子,和以往并无不同。


我一下子平静下来,因这个城市失去的气息萌生的不安和难过,都缓缓平复下来。

是这些阅读者让我平复了,让我明白过来,一切如昨,这个城市并没有失去和改变什么,她只是在平静等待。等待疫情结束,等待风自由吹拂,等待离开的人再回来。

深深舒一口气,我穿过安静的阅读者,穿过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本本美好的书籍,轻轻走向好友。


她说在楼梯转角处等我。

下一刻我们将重逢,我想她会穿一条明朗的裙,然后,我们看到对方,会不约而同地说,你好,别来无恙!


点击下图,订阅半月谈

来源:《品读》2020年第1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夫妻在城里开20平米小店,简单好做,日收入1000,干的啥生意
屯溪老街——安宁又美好的游荡
​疫情过后,我一定要带你去吃这100家杭城小店
重要通知:南京这些店开门了!!!
被时代裹挟的夫妻老婆店,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南京人又出来排队斩鸭子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