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延子午道之谋和邓艾偷袭阴平,2计成败关键皆在3个“不同”!
说历史的女人
2018-09-29 23:04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说历史的女人——第405期)在三国历史上,发生过两个军事事件,因为其特殊性,以及其悬念性,至今仍被很多朋友所热议,它们分别是魏延的子午道奇谋和邓艾偷袭阴平。不过这两大军事事件一个是经过测试,并且取得了惊人成功的,而另一个则是没有机会得到实施,至今仍然是悬案的,或者是疑案的,它的可操作性和成功率到底有多大,很多看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大体上还是两派,一派认为能成功,一派则认为必然失败。今天,我们就魏延子午道之谋和邓艾偷袭阴平,此2计成败的关键,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发现其成败的根本因素皆在3个“不同”上。

先说第1个不同:两个国家实力的对比。

不管是魏延献子午道奇谋时候的魏国和蜀国,还是邓艾伐蜀时候的魏国和蜀国,两个国家的实力对比一直都是非常鲜明的,而且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魏强蜀弱。魏国占据着中原、河北等近半个中国地区,而且是相对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再加上经过一代雄主曹操、曹丕两代人的辛勤努力,魏国无论从疆域还是臣民、抑或是经济的富足程度、兵马军力的强大程度,都远远要强大于蜀国。

反看蜀国,则情况不那么乐观,虽然从地理上来看,占据益州、汉中、南中等地区,但是这些地区都是边荒地区,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经济滞后。另外,再加上蜀国基本上一直处于战争状态,刘备通过战争手段夺取了益州政权,占领汉中之后,建立蜀国,可是国家新建,人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安居乐业的生活,国家经济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发展,刘备就紧接着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夷陵之战,结果又是惨败,这对蜀国的国力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伤损。

等刘禅继位后,蜀国的内忧外患再次凸显,其一是南蛮叛乱,其二是外有强敌魏国的继续快速崛起,还有东吴这只时刻准备找一个对手下口的老虎。于是,蜀国再次进入战争状态,首先解决了内部叛乱后,紧接着也不过是稍微缓了口气,蜀国丞相诸葛亮就开始了长达好多年的连年北伐战争,而诸葛亮去世后,又是姜维。我们都知道,战争历来都是烧钱的事。对于蜀国这个贫瘠的国家而言,战争早已让蜀国承受的压力已经是极限了。之所以蜀国还能勉强支撑,一方面是魏国方面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完,另外一方面是蜀国占据了唯一的优势,那就是险关要寨的地理优势作为屏障。

因此,从这两个国家的实力作为背景来看的话,一些问题就逐渐浮出水面,很清楚了。魏延在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魏国正处于强盛时期,魏国经过曹操、曹丕两代的努力,魏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可是更令蜀国痛苦的是,魏国又迎来了第三任老板曹叡,而这个曹叡能力很强,而且智慧过人,具有雄主的气质,根本不好对付。面对如此强敌,魏延想通过子午道攻下长安,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我们要知道强大的魏国应对危机的反应能力是相当神速的,比如后来诸葛亮兵出祁山,魏国方面是毫无防备的,但在得知南安等三郡投降后,曹叡是火速启动应急方案,而且他自己本人也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了长安。从这一点来看,魏延的子午道之谋是难以成功的。

而反观邓艾偷袭阴平时期的蜀国,那已经是落日黄辉,国家整体实力不行,而且内部还纷争不同,文武不和,互相陷害,作为老板的刘禅又缺乏圣主之能力,无力改变这一切。国破之际,文臣谋的是活命,武将的拼杀也根本不及用处了。所以,邓艾偷袭阴平的背景,跟魏延偷袭长安的背景是截然不同的。

第2个不同:两国皇帝的对比。

其实这一点,在第一点不同中,已经略有提示。那就是魏延提出子午道奇谋时候,蜀国面对的魏国皇帝是曹叡。曹叡是曹丕的长子,其母乃是著名的一代美人甄宓。史载曹叡在很小的时候,就气质超凡脱俗,而且特别聪明,简直就是曹冲的再现,博闻强记,且过目不忘。当时曹操还活着,见到这个小孙子都感到非常惊奇,十分喜欢,在举行宴会等活动的时候,还老把小曹叡带着。甚至曹操还说过这样的话,有你,曹家的基业就能传三代了。以曹操阅人无数的见识,他这个判言可以说非常准确,也极有远见。曹叡在位十二年,攘外安内,大权独揽,什么牛人司马懿等人都老老实实辅佐。曹叡的遗憾之处,在于英年早逝,驾崩的时候才年仅36岁。有史学家作一假设,若曹叡多活二十年,三国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面对一个如此强主,魏延的子午道之谋就算诸葛亮同意,他就算领着五千或一万兵走子午道来到长安,恐怕还没把长安攻下,就已经被火速赶来的魏国大军关门打狗一锅端了。而且魏延的问题还在于此谋的赌徒心里,那就是长安的太守夏侯楙得弃城而逃。可是如果夏侯楙如果不逃呢?或者夏侯楙自己逃走,但是留下守将们守城呢?以长安之坚城,物资充足,守他个一个月都是没问题的。况且魏国援军的速度前文已经说明,那是标准的神速。另外,魏延如果想攻城,那么你有攻城器械呢?要知道,你走的可是子午道,连人都行走困难,你怎么可能携带大量器械呢?于是,攻城?这简直就是魏延搞的一个笑话。

可是反看邓艾伐蜀时候的蜀国,蜀国的情况很有意思,先看这样一个情况,就知道刘禅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比如刘禅刚继位的时候,那时候他年轻,大权掌握在诸葛亮手里,而诸葛亮呢,是一个贤臣、忠臣,他的目的是要强大蜀国,或者是要发展蜀国,总之一心是想蜀国好的。可是诸葛亮去世后,接连还有两任不错的重臣,比如蒋琬等。可是到邓艾伐蜀的时候,蜀国的大权已经不在贤臣手里,当然也不在蜀国皇帝刘禅手里,而在一个叫黄皓的宦官手里。这就很令人郁闷了,关于刘禅的争议非常多,比如有人认为他是庸主,也有人认为他是明主,那么看看这个蜀国政权的过渡和掌控,基本就间接看出刘禅是个什么皇帝了。

所以两个国家皇帝的不同,也促使了结果的不同,比如蜀国伐魏时,魏国皇帝曹叡是第一时间火速调兵遣将,同时自己御驾亲征,来到了第一线。再看魏国伐蜀的时候,魏国大军来到的时候,蜀国皇帝刘禅是举手无措,不但不知道如何调兵遣将以迎敌,而且投降这个主意也不是他拿的,而是大臣建议投降,他于是就听话地投降了。这就是魏延子午谷之谋必败和邓艾偷袭阴平必胜的第二点不同。

第3个不同,进攻目标、预期的不同。

魏延子午谷奇谋和邓艾偷袭阴平,其实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面对的环境都是同等险恶,道路都是同等难走。邓艾当时选择走阴平的目的是想出奇制胜,跟魏延的目的相同,但是目的地是不同的,魏延想出奇制胜的目的地是长安,而邓艾的目的地则是成都,成都是蜀国的都城。但在执行过程中,邓艾在走700里左右荒无人烟的阴平险道时,那也是困难重重,遇见的问题非常多,比如在前进的过程,需要搭桥而过,甚至无奈之余,要从山下滚下等等。

不过在进攻目标上,邓艾与魏延还是不同的,魏延是想直接攻打长安。但邓艾的第一步不是攻成都,而是先来到平地。比如邓艾的部队来到江油的时候,此地的蜀国守将马邈选择了投降。当时蜀国方面的前线指挥官是诸葛瞻,黄崇劝诸葛瞻快速占据险关,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坚决不能让邓艾的军队进入平地。但诸葛瞻最终没有采纳黄崇的建议,结果邓艾大军一入平地,虎狼之师的样子就展现了出来,诸葛瞻的部队根本不是对手,只得败走,退守绵竹。但是绵竹,最终也没守住。蜀国老百姓听说魏军已经达到平地后的反应是纷纷逃窜,躲入山林中以避兵祸。之后,邓艾长驱直入,再也遇不到抵挡的部队,直接就兵临成都城下了。

从这一点来看,邓艾的偷袭阴平,他的预期目标,一开始目标是小目标,然后逐步推进,逐步扩大,造成了蜀国的士气衰退、惨败连连、民心惶惶,对蜀国造成的影响已经是地震式的了。而且,邓艾奇袭阴平,是他一支部队,直接付诸实施就行了,简而言之,那就是目标单一,行动单一,不用担心其它变故。

而反观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不行了,首先他的预期目标倒是单一,攻下长安。可是他这个目标的单一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长安要不战而溃,魏延的意思大有去捡漏的赌博性心理。此外,魏延子午谷奇谋的行动也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诸葛亮的十万主力大军来配合。这样以来,变故就会增加。因为不管是魏延一方,还是诸葛亮一方,任何一方出现问题,这个计划就全盘皆输了。而且,这种失败的几率是非常高的,试想魏延率领5000人走子午道,偷偷摸摸,没人发现,倒还好理解,可是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根本不可能做到悄没生息,魏国方面的边防士兵都不是瞎子,因此,魏国一旦发现,以曹叡之英明,火速应对,魏延的子午谷之谋就必然失败。

因此,有人认为诸葛亮是胆小,但是看看这些情况,我们只能说诸葛亮看待问题还是更仔细更透彻,而魏延却太粗心大意,或太片面化了。

结语:总的来看,魏延子午道之谋和邓艾偷袭阴平,这2计之成败的关键因素全在这3个“不同”。而通过这3个不同,也间接反映出了魏国和蜀国双方的整体情况,比如国家实力和两国皇帝的能力。或者也可以说,一个计策的成败,并不单一是一个方面的,而是一个整体方面的判断。邓艾奇袭阴平必胜,在于蜀弱、在于蜀主刘禅弱,而魏延子午道必败,在于魏强,魏国之主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延据守汉中10年,防卫固若金汤,为何姜维迅速丢掉汉中
放牛娃的春天——口吃的将军邓艾
为什么说王平改变了三国历史走向?
阴平偷袭和子午谷奇谋的同与不同
“子午谷奇谋”如果这般改良的话,诸葛亮想必应该就会同意了
姜维敛兵聚谷,改变汉中防务没错,相比魏延他只差一次成功防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