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备的“假面子”与曹操的“真里子”

靠面子才能维持的里子只是暂时的,只有放下面子的人才会终究赢得面子。靠面子的人生不能出人头地,而一直用里子当面子的人,他的目标是坚定不可动摇的。面子丢了无所谓,可里子伤了就不会再好。

所以说面子的终极意义要的就是尊严、骨气。应该说是先有里子再有面子,而不是先有面子后有里子。但在三国时期的刘备就是一个处处以大义为先,放不下面子的人;而曹操却正好相反,只要与我有利什么仁义道德都可以抛弃不要。

起初刘备的形象造势为他加分不少,反观曹操在对外树立个人形象方面却不是太好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不管怎么样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后裔,在那个江山轰然欲倒、军阀割据的时代,这样的身份无论到哪里都是炙手可热、受人欢迎的人物。既然是人物当然就会有理想,所以少年时代的刘备指着家乡附近的一株大桑树说到: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而与他同宗的刘元起也说: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再说曹操,虽然史书记载他是西汉丞相曹参之后,但祖父曹腾却是宦官,这样的身世在当时来说确实不是太好听,可他偏偏又不学无术(学习儒家典籍)放荡不羁。唯独太尉桥玄说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虽然是一个问句,但也可看出了曹操的不一般。而许劭倒是给出了一个极端不太好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好名声(面子)未必管用,真里子才是王道

1. 刘备的野心是不小的,不然也不会有想坐羽葆盖车(古代帝王的车驾)的说法。

有野心在实力不够的时候还的悄悄收起,所以刘备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帜开始结交豪杰收拢人心。

不过刘备的帝王之路走的异常艰辛,他先后投靠过同门师兄公孙瓒、徐州牧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备能够受到这些人的欢迎就是得益于他的贵胄身份和讲仁义的好名声。

在这期间刘备曾经拥有过徐州根据地,也曾经即将拥有过荆州根据地,失去徐州是由于他的仁义仁慈把吕布这个人人喊打的白眼狼招到了身边;即将拥有荆州是由于他的仁义仁慈把放在眼前的机会白白错过。为此他两次抛弃了自己的妻儿而只顾自己逃命。

刘备的好名声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就是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奉旨讨伐曹操,这让他有了积聚实力的基础;再有就是当曹操占领荆州追击刘备时,他差点被自己的好名声所牵累而险些被擒,当得知曹操即将到达荆州的刘备在惊慌失措的逃命过程中,还带领了十几万的民众和上千的辎重车辆,致使行动缓慢每天只能行走十余里。不过这次事后倒让他大得民心。

荆州的大逃亡让刘备终于认识到以前的虚伪都是值得的,以后还的继续虚伪。赤壁之战过后,让刘备有了喘息之机,他一方面与孙权保持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又加快了对益州刘璋的征伐。

其实孙权一直有吞并益州的打算,但是他最终被刘备的无耻给打败了,刘备是这样对孙权说的:益州民富地险,刘璋虽弱,足以自守……而同盟无故自相功伐,借枢于操,使敌乘其隙,非长计也,且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威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于左右,备独悚惧,非能敢闻,愿加宽贷;接着又说到:汝欲取蜀,吾当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说完这些话刘备依然不放心,他又下令关羽、张飞、诸葛亮分别把守吴地通往益州的交通要道来阻断打消孙权想占领益州的念头。

事实证明刘备的虚伪还将继续下去,一直到他死。当刘备打着仁义友好的旗帜帮助刘璋抵抗张鲁时,根本就是只喊口号不干活,表面上和刘璋称兄道弟相互举荐,暗地里却是到处收买人心,实施袭击刘璋的计划。还说我们刚进入别人的地盘,恩德与信义尚未表现出来,不能这样。说实话要不是刘备的优柔寡断,庞统也不会死于落凤坡。

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就向他提出了索要荆州的想法,这次孙权又被刘备的无耻气的差点撞墙,他说: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这也为关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随着汉献帝的让位,刘备在公元221年终于如愿以偿的即了皇帝位,荆州的丢失是刘备最为痛心的事情,他喊了一辈子的仁义道德,总的为此事做个了结,所以为关羽报仇也是必然的,但是事与愿违,仇没报成还差点搭上了整个蜀汉的前途命运。直到临终之时,依然虚伪的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2. 曹操的野心就不想刘备那样处处谨小慎微,他表现出来的是真性情,当听到许劭的那句评价后大笑而去,这句话是非常符合当时形势和曹操心理的。对此曹操看的很明白。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曹操一直喜欢研究各家兵法,并注孙武兵法十三篇。当时机没有到来的时候他能立场鲜明不随波逐流,一担机会到来他便不顾一切的去抓紧。做事大开大合收放自如。

曹操二十岁时被举荐为孝廉,后来又为骑都尉、济南国相、典军校尉。发生董卓之乱后,曹操加入了讨卓联盟,被任命为奋武将军。以袁绍为首的讨卓联盟一盘散沙各自为政,都在搞内斗抢地盘,不敢正面迎战董卓的军队,当时也只有曹操和孙坚才是真正意义上征讨董卓的人。袁绍这些人看到董卓势力强大内心感到迎取汉献帝的计划不会成功,便有了另立幽州牧刘虞为帝的想法,与此同时也只有曹操敢站出来反对依然决然的拥护汉献帝。董卓死后,曹操还第一个派遣使者去长安拜见皇帝表达自己的忠诚。为后来顺利“挟天子令诸侯”开了个好头。

曹操所做的一切就是在于他能比别人看的远,做任何事情都有长远计划。袁绍想占领冀州的时候,曹操并没有与他们一样搞内斗,而是迅速肃清了周边的外来部落,降服了三十多万的黄巾军,并顺利入驻兖州。

曹操的逐渐强大除了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外还得益于他高超的军事才能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接受建议的好习惯。所以以弱胜强是他最大的特点。包括战吕布、斗袁绍、打张秀。他能准确把握对手的弱点,在袁绍即将大军压境时还能向东攻打刘备,向南攻打张秀。

“挟天子令诸侯”这种事情袁绍是没有勇气做的,但是曹操做了,他也并没有像董卓那样成为众矢之的。公元196年,曹操成功迎接汉献帝到许都,被拜为大将军,不过这时曹操还不能与袁绍相抗衡,在一些情况下还的和袁绍虚与委蛇。

袁绍的自大很快为官渡之战买了单,他的战败,让曹操很快扫平了黄河以北,成为了真正的枭雄人物。

曹操的真性情使的他有仇必报,包括杀害他父亲的陶谦,嘲笑和讥讽过他的孔融、边让等。所以当他位高权重坐拥丞相大位的时候毫不掩饰而非常磊落的说了这么一句:…诚恐已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意思就是说我怕死,非常怕死,所以不得不这样做,这称得上是绝对的坦诚了。

从刘备的“假面子”和“曹操的“真里子”观成败

所以只能称刘备为英雄,而曹操才是枭雄。

刘备的面子工程不能长久,所以他一辈子的虚情假意终究会被人看破,倒不如像曹操那样直接袒露野心。天下人都知道曹操的企图,可这对他又有什么影响呢?

曹操可以与人争天下,但没有夺天下;

刘备与人争天下,目的却是要夺天下。

成王败寇,目的明确才能达到愿望,反之那种含糊的理想即便达到了也只是过眼云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领导管理艺术荟萃:三国智谋精粹汇集(四)
曹操:不世功勋的枭雄
《三国演义》—白话版
《三国演义》(1-60回)主要情节
三国10大战略计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