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恭亲王曾孙子、孙女,讨厌王府生活,却蜗居北京一辈子

道光帝有九位皇子,皇长子、皇次子、皇三子夭折,皇四子就是后来的咸丰帝。不幸的是,当19岁的同治帝驾崩后,咸丰帝再无子嗣。而道光的皇八子、皇九子因没有子嗣,只能过继别家延续香火。所以,真正延续道光一脉香火的只有皇五子惇亲王、皇六子恭亲王、皇七子醇亲王。其中,惇亲王后嗣最多,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达到200多人;醇亲王后嗣最贵,醇王府曾两度潜龙,长子光绪帝与长孙宣统帝,相继承袭大统。虽然,恭亲王的后嗣不似五哥惇亲王的后裔多,也不如七弟醇亲王的后裔贵,但他们也都以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延续着恭亲王的血脉。寻找恭亲王的曾孙子、孙女,让兄妹亲自讲述那段普通人难以经历的家族史,以及对过去岁月的人生态度。

醇亲王与儿子

因服中生子,父亲成黑户

众所周知,大名鼎鼎的恭亲王有四子一女。女儿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固伦荣寿公主,一辈子与慈禧相依相伴。四子中也只有次子有亲缘血脉延续。长子28岁过世,无子嗣,只能由次子载滢的长子溥伟过继。三子、四子更是早夭并无子嗣。所以,只有次子载滢后嗣延续了恭亲王的血脉。载滢的长子就是后来的第二代恭亲王溥伟,次子就是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的大画家溥儒。三子溥佑却在《爱新觉罗宗谱》皇家《玉牒》中查不到,只能看到四子溥惠占据了三哥溥佑的位置成了载滢的三子。溥佑也就成了恭王府的黑户。然而,出现这一情况还要从溥佑出生的那一刻说起。

第二代恭亲王溥伟

1899年,载滢的次子溥佑出生,但不幸的这正在父亲恭亲王的服丧期间。恭亲王是1898年薨逝,而仅过了一年孙子溥佑出生,自然没过三年的服丧期。过去在服丧期间生子,那叫服中生子。恭亲王的曾孙子溥佑的儿子毓彦君说:“父亲出生时,碰上曾祖父恭亲王的丧期,按规定不能向宗人府报户口,只能过继给远支宗室。”清朝规定宗室子弟出生后就要向宗人府报告,以便编入皇家《玉牒》中。像恭亲王的孙子这样的近派宗支更应如此,但溥佑因为是服中生子,家里人却不敢这样做。恭亲王的曾孙女、溥佑的女儿毓蕴说:“服中生子,在过去那可是犯罪,为了蒙混过去,父亲必须过继出去。”

恭亲王

我们曾说过,清朝规定在国丧期间,禁止一切的娱乐活动。而对宗室王公更加苛刻,那就是国丧止孕。但过去没有很好的止孕措施与打胎办法,一旦在国丧期间怀孕将十分麻烦。当年,东太后慈安驾崩时,庆亲王的侧福晋正有孕在身。庆亲王害怕别人以此参劾他,于是强制侧福晋坠胎。而又怕被外人知道,只能让侧福晋使用偏方,喝下绿头苍蝇汤。然而,侧福晋喝下后,呕吐不止,胎坠了,但人也大病了一场。然而,1898年,恭亲王薨逝,因生前功劳太大,所以被定为国丧。溥佑出生时,既逢祖父的国丧,又逢祖父的家丧,但最终母亲还是冒险让他降临到了这个世上。当然,这也让溥佑自出生那一刻就成了恭王府的黑户,后来不得不过继给别人。

庆亲王侧福晋

最终,溥佑过继给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的后裔为继子。毓彦君说:“父亲过继出去的那一家是饶余敏郡王的第几代后裔已经搞不清了,但过继时,那家祖父已经去世,家里只有一个老祖母。他们家就住在城北鼓楼附近。”溥佑过继出去之后,简直被老人家当成了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由于老太太宠着这位继子,溥佑顽皮至极,无拘无束,纨绔子弟的做派暴露无疑,养狗,养鸟,养蛐蛐,甚至还养猴子。毓彦君说:“父亲过继之后,被当成了小祖宗一样伺候,很自由,因为没有恭王府内的那些规矩,念书也没那么严格。没人管着,条件优越,父亲就越不主动念书。”妹妹毓蕴说:“父亲过继后就逍遥法外,没人管他,没人教训他,他就胆子越来越大。养的猴子曾把拜访的人抓伤了,听别人说,挖坑能把人埋死,于是让仆人挖了一个坑,把自己的书童绑起来,要活埋。当然,这是纨绔子弟开玩笑而已,不过这也说明,没人管教,父亲胆子越来越大了。成天玩,学习也学不好,作诗也不会作。”所谓,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用在溥佑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北京现在的钟鼓楼

父亲生活放纵,母亲为母则刚

溥佑从小缺乏管教,过着纨绔子弟的生活,顽皮成性,学习无心。果然,后来的学问方面,远远比不上二哥溥儒和四弟溥惠,就连自己的妻子甚至都不如。女儿毓蕴说:“我母亲比我父亲学得好,比我父亲念书多,写的大字也不错,至今还留着。”儿子毓彦君回忆说,“我母亲很贤惠,也很要强。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我管教很严,从小送我上私塾,让我认真学习。”兄妹俩都很佩服自己的母亲。那这位要强,令子女佩服的母亲当初是如何与不学无术的溥佑走在一起的呢?

旗人妇女与孩子

原来,两人能走在一起是一位姓白的老师牵的红线。这位姓白的老师是他们共同的老师。白老师一边在溥佑家教私塾,一边又在另一家教姑娘。溥佑的放荡不羁,不学无术,纨绔作风,白老师看在眼里,心知肚明。一方面考虑到溥佑的家世还不错,一方面考虑到,成了家室之后,溥佑可能会收心,一心一意经营家庭,照顾妻儿。于是,白老师就在自己的男学生溥佑与自己得意的女学生之间牵了一道红线。可能是两人确实有缘分,也可能是白老师确实是个不错的媒人。就这样,勤奋好学、规规矩矩的姑娘与不学无术的公子哥走在了一起,成了夫妻。结婚后,姑娘成了贤妻良母,依然规规矩矩,而丈夫却依然生活放纵,一派纨绔作风。

旗人夫妻结婚

随着生活越来越放纵,溥佑不仅抽上了大烟,还有了外家。毓彦君说:“父亲过继后,恭王府每月都给一笔钱,一直到后来恭王府无法支撑为止。”自从有了外家,溥佑经常不回家,凭着恭王府的这笔钱,与外家的那个女人生活在一起。但这样的生活花钱如流水,溥佑没有能力挣钱,只能再向恭王府里自己的亲生母亲要钱。老太太可能觉得从小亏欠这位三儿子。所以,当三儿溥佑来要钱时,总会让他拿一些古玩玉器去当了。就这样,溥佑与外家的那个女人过了几年,花进去的钱不计其数。后来,自己的亲生母亲去世,溥佑断了经济来源,已经难以满足外家女人时,他被一脚踢了出来。被外家女人榨干之后的溥佑,回到家后,儿子毓彦君已经十三岁,女儿毓蕴也已十岁了。那个规规矩矩,贤惠的妻子,一直守着那个家,等着自己的丈夫回来。

旗人抽大烟

对于王府生活,兄妹意见不一

溥佑虽然过继出去了,但与恭王府一直藕断丝连,毕竟他出生恭王府,兄弟都生活在恭王府。他不仅能从恭王府中每月领一笔钱,有时还能去恭王府见亲生母亲,兄弟们,当然,主要还是为了钱。除了溥佑,他的妻儿也经常去恭王府串门。毓彦君说,“父亲过继出去,但经常回恭王府,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和母亲一起到恭王府玩。”他仍能记得,当时去恭王府需要坐马车,从鼓楼到恭王府道虽不远,但路不好走,这样要走好长一段时间。因为路很不平,车子时常颠簸,脑袋经常撞在车篷上。所以小时候特别害怕坐这种马车。溥佑去恭王府大多是为了要钱,而妻儿去恭王府还是因为那层血缘关系。

晚清马车

然而,毕竟是过继出去的人,所以溥佑妻儿回恭王府,也并不能像恭王府里的人那样随便进去。当时,马车到达恭王府门口时,仆人也要先向里面通知一声,等里面的人传出话来才能进府。在毓彦君的记忆中,当时的恭王府内还有很多的佣人,当然也有太监。当时的恭王府上下人对他一家也很热情。他在府内可以和小孩到处玩,并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可见,毓彦君还是很向往过去那种王府生活的。他感觉恭王府里的人并没有对他们母子有什么偏见和歧视,反而很热情。

晚清太监

然而,妹妹毓蕴的回忆却与哥哥毓彦君的大相径庭。因为,溥佑的继母去世。溥佑一家认祖归宗,也搬到了恭王府。毓蕴和哥哥不一样的是,在恭王府有一种寄人篱下,被人看不起的感觉。首先,王府里的仆人一般称主子的女儿为格格(音同哥哥),而称呼毓蕴为大姑娘,称呼毓彦君为大哥儿。这让当时年纪还小的毓蕴就感觉不服气,并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更让,毓蕴气愤不过的是,王府的人在他们面前摆大谱。他们吃的是大厨,吃饭不说吃饭叫传饭,并且都由老仆妇伺候着吃饭,而毓蕴与母亲哥哥都是自己做饭,自己吃饭。同样生活在一起,却有着不同的待遇,这确实让小小年纪的毓蕴感觉不舒服。当然还让她看不下去的就是仆人对主子的那股阿谀奉承的劲。

恭王府

兄妹俩虽然相差只有三岁,但对王府的生活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妹妹讨厌王府的生活,而哥哥向往王府的生活。幸运的是,兄妹俩并没有像父亲那样一辈子玩世不恭,放荡不羁,无所作为。在恭王府的那段生活并不是一无是处,多多少少拉近了与恭王府的关系。尤其,后来兄妹俩得到二伯父溥儒的真传,并继承家族绝学。

师从二伯溥儒,继承家族绝学

毓彦君兄妹俩的二伯父就是鼎鼎大名的大画家溥儒。溥儒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但说起溥心畲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清朝结束后,溥儒改名溥心畲,并在画坛崭露头角。后来,在绘画上精益求精,并与当时有名的大画家张大千齐名,并称南张北溥。有人曾说,在清朝268年的长河中,爱新觉罗家族中,能在艺术方面名垂史册的,恐怕只有两位。一位是乾隆十一子,成亲王永星,另一位就是恭亲王的孙子溥儒。溥儒五岁时,慈禧太后曾经把他抱在膝上,并出了一个对子让他对,没想到他的对答让慈禧很满意。慈禧不仅赏赐其四件珍宝,并夸赞说,“本朝灵气都钟于此幼童。”此幼童后来虽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诗书画上造诣极深,甚至被称为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

张大千

毓彦君兄妹俩有这样一位大画家伯父,自然多多少少也得到一些真传。尤其是哥哥毓彦君更是得到了二伯父溥儒的真传。毓彦君上完中学后就到社会上工作了。他一边工作,一边跟随二伯父溥儒学画画,同时也做他的助手。由于,溥儒在当时太出名,交际应酬不断,向其求画的络绎不绝。这时候,侄子毓彦君就起到了很大作用。毓彦君不仅帮着伯父画,甚至在伯父忙的时候,可以为伯父代笔画画。由于,毓彦君从小喜欢画画,又得到伯父的真传,绘画造诣也非同一般,甚至一些绘画技巧外人不得而知。

二伯父溥儒

相对于哥哥毓彦君,妹妹毓蕴并没有刻意向二伯父学画画,但经常与伯父的姑娘,自己的姐姐在一起,难免会受到启发。毓蕴回忆说,伯父一忙,我就和三姐帮着给他上色,有时候,他也给我们讲,这个怎样画,那个怎样画。当然,有时候他也不说。这时,我就站在旁边看着他画,如何用笔,哪里该使劲,哪里该揉一揉笔头。这笔是倒着用,还是用侧锋,到底区别在什么地方。就这样,毓蕴也对绘画有了自己的领悟。她认为在画画中,用心看,用心领悟是很重要的。画画与写字本身,有一定的气韵在里面,必须自己用心瞧,用心悟。至今,恭王府的展览厅里,不仅有溥儒的画作,还有毓彦君兄妹的画作。可见,兄妹俩的绘画造诣非同一般。

二伯父溥儒作画

1997年,北京恭王府花园举办书画展览。溥儒的书画作品自然被全部装裱进行展览。当时,著名书法绘画大家傅耕野曾向朋友借了一幅《童子放风筝》图参加展览。此图虽然结构简单明了,但傅耕野却不知从何处下笔。他不知是先画童子还是先画风筝。不久后,他遇见了毓彦君,并向他请教如何画这幅画。毓彦君得到伯父溥儒的真传,对绘画精通,他告诉傅耕野,此画必须先画风筝线,然后再补上童子和风筝。后来傅耕野回忆“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

傅耕野(老者)

谁也不会想到,妹妹毓蕴讨厌过去的王府生活,却一辈子蜗居生活在北京的西城,并没有离开半步。而哥哥毓彦君向往过去的王府光景,却一辈子因工作原因离京在外。直到退休后,才回到张家口与妻儿团聚。兄妹俩,不幸的是有一位放荡不羁的父亲,幸运的是,有一位守护在身边的母亲,和一位真心传授他们家族绝学的二伯父。兄妹俩的后代都受过大学教育,并在北京和张家口都安家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珅的府邸,被恭亲王孙子8万元卖给了洋人,后用108根金条赎回
恭王府(国保)
恭王府~大贪官和珅的旧宅,最有故事可讲的景致有3个:一是后罩楼、二是满园的“蝙蝠”、三是“福”字碑。
台北故宫收藏的恭王府家具
近代日本人山中定次郎对中国文物的掠夺
北京城的清朝王府之—恭王府及恭王府三代主人的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