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堂思维成长课》| 打造高质量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你听说过麦肯锡吗?对,就是那个大名鼎鼎而又神秘低调的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盛产”成功人士,像赫赫有名的Facebook首席运营官、也是著有《向前一步》的谢丽尔·桑德伯格,还有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被西方世界誉为“商界教皇”的汤姆·彼得斯,以及我们耳熟能详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郭盛等等。

《七堂思维成长课》一书的作者卡洛琳·韦布也曾供职于麦肯锡达12年之久,接受过全面且系统的麦肯锡职业训练。而在培养无数新人的过程中,面对所遇到的海量实际工作问题,卡洛琳从中积累了丰富、有效且具有普适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书中,卡洛琳基于近年来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领域中持续涌现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自身在麦肯锡的职业培训经历与实践经验技巧,为我们深度剖析了精英们规划和安排日常生活的方法。他们具有怎样的思考和行动习惯?是如何建立优质人脉并扩大影响力的?面对烦人的负面情绪或身体上的疲惫倦怠,又会如何调节自己来复原精力、重拾状态呢?

《七堂思维成长课》豆瓣评分

这一系列对我们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的问题,作者在书中用七个章节一一做出详细解答。书中提供的每条建议背后均有上述三个领域中严谨的科学实证支撑,同时融入了各行业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这些建议对于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工作效率大有裨益。

然而,我最想与你分享的并非作者介绍的种种思维技巧和行为妙招,而是精英人士良好习惯背后所蕴含的有关大脑运作的底层原理。

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每天工作是否高效、生活是否愉悦,会更多取决于外界因素,比如占比很高的运气成分。但实际上,我们自身,更确切地说,我们的思维和意识才是自身精力和状态的真正主宰。

也许现在的你将信将疑,正如当初阅读这本书的我一样。但请相信,读完此文,对于工作与生活,对于自我与他人,你会有不同于以往的认知和思考。

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取决于什么?

“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它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你还称其为命运。”——卡尔·荣格(Carl Jung)

生活在现代社会丛林的我们,每天都被纷繁的信息所包围着,注意力也被各类精心设计的、让人欲罢不能的即时反馈类产品和内容所攫取。工作时,好不容易进入的专注心流状态更会轻易被同事的召唤和请求打断。而在被干扰后,许多宝贵的思绪和灵感愤愤然离去,不给我们再寻觅它们的机会。

也许你也感到,可供自己调配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时间也愈发地不可控,想达成的目标很多,却着实力不从心。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这种局面呢?

大脑的一种特性——选择性注意特征(也称非注意盲视),正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

1967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安妮·特雷斯曼通过研究发现,大脑的运作遵循这样一种规则:每个人都只在有意识地关注着周遭环境中的一小部分事实,注意力也仅聚焦于优先设定的任务上,其他无关信息会视而不见。可将其理解为大脑的信息过滤机制,其原理类似于电子邮箱的垃圾邮件过滤器:通过预设关键词来筛除垃圾邮件,避免用户被广告一类信息过多打扰。

大脑为何存在这样一种特性呢?

答案就在于其底层运行原理。人类大脑根据处理信息特点的差异可划分为两个系统,也即诺奖得主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尔曼在其畅销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所普及的一对重要概念——“不费力的直觉”与“花心思的推理”,本书作者命名为“无意识系统”与“深思熟虑系统”。不过这两个说法都有点复杂,我们可以简单称之为“快系统”和“慢系统”

什么是快系统呢?它约等同于“潜意识”的内涵,运行时调用认知资源较少,可以帮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自动化,而不必让意识参与思考每一件事。但这个系统偏情绪化,更依赖直觉行事,习惯下意识做出反应。另外,它还容易受骗,以为所见即全貌,于是任由思维谬误类的偏见和错觉引导而做出错误抉择。

相对应地,慢系统约等同于“意识”,它的运行会占用较多的认知资源,擅长逻辑分析和推理,以及处理复杂而抽象的事情。工作时比较靠谱,不易出错,然而却很懒惰,特别喜欢走捷径,比如直接采纳快系统的判断结果。

慢系统的偷懒特点导致大脑在处理信息过程中产生很多认知捷径,比如你也许听过的证实性偏见、群体思维、启动效应等等,选择性注意特征也是其中之一。这个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过滤掉了人们对生活的感知,我们只能感受到一个不完整且相当主观的现实世界,看到的也只是自己想关注的,会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

虽无法关闭大脑的过滤功能,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主动为大脑定义什么才是重要事情,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观所感进行干预。

比如,你可以在每天起床后或工作开始前, 花费简短的几分钟思考当日的生活主题和工作重点,认真考虑自己想获取怎样的信息,想达成什么目标,想拥有什么感受。然后调整对事情的设想和意图,重设优先事项,使大脑对主题相关的事物更加敏感。借助大脑中这张隐形“筛网”,屏蔽掉无关背景,凸显出主体信息,从而呵护宝贵的注意力,更好地保持专注和聚焦。

从被动接受与感知,到主动关注和获取。借力科学原理,运用巧妙的思维转换,重获感受的主动权,真正由自己定义对生活的体验。

究竟是什么因素驱动着我们的日常行为?

“在潜意识中,我们一直在寻找需要抵御的威胁和需要发现的奖励。我们很容易就让大脑进入防守模式,而在此状态下我们容易犯糊涂。但是只要加入一点自我意识和对某种奖励的追求,就能让我们调整回思路更清晰的发现模式。”

无论生活亦或工作,与人打交道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功课。然而很多时候,由于价值观、知识背景或目标信念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双方难以建立基本共识。在彼此的沟通中,更可能因为不经意间的某句话或某个动作,触发对方的“防守模式”

什么是防守模式呢?它是人类应对外界刺激所采取的自我保护策略。每当大脑觉察到潜在威胁,接收到危险信号时,就会触发这种防御机制。同时根据刺激源的具体差异,启动战斗、逃避或冻结的不同行动策略作为回应。纽约大学神经科学家约瑟夫· 勒杜克斯将其命名为“生存回路”

生存回路与我们可谓如影随形。比如生活中在被人挑战和遭受质疑时,身体会启动冻结策略,我们可能无力反驳和回应;当感到无法胜任某项工作时,我们倾向于掩饰或有意忽略自身情绪,以逃避的方式应对;而当被信任的人辜负时,我们会极为愤怒,自己的战斗模式就可能被触发。

出于本能的生存回路以保护自身安全为首要原则,它反应迅速,却不一定准确。耶鲁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艾米·安斯顿在研究中发现,当大脑陷入防守模式时,会严重影响思维的正常运转,即使轻微的负面压力也会大幅降低大脑前额皮层的活动量,而这一区域正是确保理智思考的慢系统的工作区。

假如不小心陷入了防守状态,该如何应对呢?

突破困局的关键就在于大脑的另一种工作机制,即奖励系统。

大脑每天时刻扫描周围环境,一方面为了察觉需要抵御的威胁另一方面是则是探寻潜在的奖励。生存回路的本能会触发防御机制,使人坠入自我保护的防守模式。而对奖励需求的渴望天性,也驱使着我们努力追逐能够带来回报的事物,从而进入积极的“发现模式”

处于发现模式中的人,通常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思考问题全面、灵活而深入。同时精神状态轻松愉悦,对未知抱有期待,对外界充满了探索欲和求知欲,也愿意积极行动来实现目标。

能使人进入发现模式的奖励事物都有哪些呢?

我们一方面会追求生存必需的原始奖励,如食物和性等。此外,身为智慧生灵,我们更渴望获得高级奖励。高级奖励中的一部分取之外界,包括通过社交活动获得的归属感,以及能够激发好奇心的有趣事物,八卦也属此类;另一部分源于深层的内在世界,主要涉及自主感和胜任感这两种人类基本动机需求。

所谓自主感,是指在做事时能感受到充分的自主性,比如你能够掌控自己手头的工作;胜任感则表示能力与任务相匹配,因而能获得成就感。比如顺利完成了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项目,掌握了某项新技能等等。

驱动我们大部分日常行为的正是基本的“威胁还是奖励”的问题

生活中无论是与他人沟通还是自身独处,都可以保持一份觉察和感知,在局面不利或状态不佳时,思考并找到触发反应的缘由,然后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善。 更进一步地,利用对奖励的需求本能,吸引大脑进入开放和包容的发现模式,从而驱动行为,促进目标达成。

具体而言,与人交流时,可以表示自己的理解与认同,不吝褒扬之词,给予鼓励和赞赏等正面社交反馈。这些动作能够让人卸下防备之心,感到被尊重和公平对待,迅速缓和紧张局面。积极的社交信号还可以使对方感受到归属感,满足其社交奖励需求,有助于促使双方调整到追寻奖励的发现模式。

此外,培养时常反思自身状态的习惯,一旦察觉到防守模式的迹象,便可通过寻求奖励重新调动大脑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恢复并保持在正常的思考状态和工作活力。

感到精力不佳或情绪低落时,该如何调节并恢复到积极状态?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身体与精神之间神奇的相互影响。书中,作者将这种双向作用称为“精神-身体环路”

精神对身体的影响更为人熟知,比如当感到开心快乐时,脸上浮现出微笑的神情,嘴角会自然上扬。实际上,身体的姿态变化也反向影响着精神活动。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大笑或摆出自信、勇敢等正能量姿势时,大脑会将身体释放的信号解读为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出相应的积极精神状态。目前有一门叫做“具身认知”的学科,其研究范畴正是身体与精神间的相互影响。

我们与身体的相处方式决定着身体状态,身体状态又深深影响着大脑的多方面表现。从生理角度而言,身体状态直接影响着大脑中血流量的多寡、神经化学物质的平衡情况,以及脑部各区域间的联通程度。倘若能够采取一些科学方法将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精神也随之轻松愉悦,工作亦会高效有序。都有哪些具体方法可以助力我们实现活力满满的目标呢?

1、睡眠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你一定体会过睡眠不足的痛苦状态:大脑昏昏沉沉,反应速度变慢,做事没有耐心,感觉自己“傻傻的”。这种“傻傻的”状态实则存在生理上的原因:睡眠锐减的情况下,确保正常思考的大脑前额皮层区域的供血也随之减少;另外,大脑主要在睡眠期间巩固我们每天学习的新知,无法保证睡眠时长的结果,仿佛是为重要的工作报告忙活了一整天,临了却忘记存档,努力只会化作徒劳。

所以,即便生活再繁忙,也不应该轻易更改睡眠习惯,突然减少睡眠时长。决定睡眠质量的关键并不在于早睡或晚睡,而是要保证相对规律的入睡与起床时间,让大脑获得充分的休息和能量的给养,从而在清醒时刻实现高效学习和工作的目标。

2、运动

运动一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一方面我们十分清楚,良好而规律的运动习惯对于健康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却总是在“想做”与“做不到”之间无限次徘徊纠结。其实,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和复杂,因为能够实现良好效果的运动并不需要过长时间。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只需在工作前或午休间做些短时有氧运动,甚至哪怕十几分钟的锻炼,也足以让精神状态焕然一新。运动之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显著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增加大脑的供血量,同时促使身体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像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等等。这些物质不仅可以使大脑更加清醒,提升认知表现,还有助于调节情绪和释放心理压力

长期坚持运动的人,其处世态度通常较为积极乐观,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表现得更有韧性,同时很少产生负面情绪,即便出现也能够凭借自身强大的调节能力迅速复原。所以,运动正当时,运动起来吧。

3、冥想

冥想的概念你可能也早有耳闻,目前各大专注类的App中一般配备了丰富的冥想练习功能模块。

什么是冥想呢?它操作起来并不复杂,集中全部注意力观察某事物,比如呼吸。若中途注意力有分散,就平静地将其召回,使之重新回归焦点。练习时间也很自由,几分钟到数十分钟皆可。

然而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深藏“玄机”。曾有科研人员以冥想练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他们在观察被试者的脑部扫描结果后惊讶地发现,被试大脑中各区域的联结程度相比于练习前有明显加强,对消极刺激的反应强度亦有所下降,大脑在更长时间处于高效运行的发现模式中,即寻求奖励而非抵御威胁的积极状态。

另有大量研究表明,冥想可以在细胞层面去除炎症,强化免疫系统功能;缓解焦虑和抑郁,促生积极情绪;改善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和自制力……

通过冥想练习,将关注点从外界事物转移到内部感受上,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于繁忙中为自己打造片刻安宁。短暂休憩、积蓄能量后,再重新出发。

我们对待身体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大脑的表现,影响着认知和情绪机能。身体不是认知的代表,身体就是认知本身。从精神到身体再到精神,利用双向环路原理,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运动及持续的影响练习,为大脑刻意营造一种正能量氛围,使其相信身体语言传达的信息,将精神调整并保持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提升生活幸福感。

写在最后

普利策奖得主、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曾说:“如何过好每一天,到头来就是如何过好这一生。”

的确,看似漫长的人生正是由一天天的小格子组成的,将“过好一生”的宏大命题拆解开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即如何过好每一天。换言之,如何度过每一天,决定了我们能否过好这一生。

通过掌握一些科学原理,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可以迅速确定影响自身决策优劣和情感起伏的缘由,然后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尽量保持在最佳精神状态,从而灵活高效地应对工作挑战,最终真正意义上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质量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突然领悟到冥想的核心是什么?送给有缘人
健什么身,现在流行健脑
怎么样真在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态?
读书|自驱型成长(七)
静思的冥想练习
学习时:学会消除杂念,远离失眠困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