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军事能力到底强不强

01

关于武侯的军事能力,借用唐初名将李靖的两句评价:

“臣前所进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但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臣敢不奉诏,当纂述以闻。”

「补充一句,《唐李问对》在后世饱受争议,有阮逸假托之作的说法,也有其他诸多争议,这里不做此书考究。辩证看待此书,本文仅仅借用其来展示兵类专著的视角,姑且把“李靖说”视为“兵家说”。后文中关于郭史的部分加了斜体,也可以部分采纳,辩证看待。」

“史官鲜克知兵”这句话用在陈寿身上是十分合适的。

陈寿出身巴西郡,早年师从蜀汉大儒谯周。

谯周因为演义的缘故,被后世视为“投降派”代表人物

(因为触及“忠义”,后世王夫之等人也对谯周批评十分强烈),

谯周治学上有点以人为本的意思,深信天地自然法理

(谯周父子孙皆精通河图洛书、天文妙法,强调“顺从”。这可能也是谯周选择以二辱不如一辱的理论劝降后主的“理论根据”)。

陈寿受其影响,“不甚知兵”也是正常。

当然了,谯周一直对诸葛恭敬有加,诸葛去世后谯周也是最早奔丧的官员。

谯周早年是民生主义,但因为武侯治国而整肃国法、北伐而不废农桑,所以并没有强烈反对北伐。

到延熙二十年(257年)后才开始强烈反对用兵。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最后写道: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和李靖的看法有明显的出入。

陈寿说武侯“用兵非所长”,而李靖说“历代名将,用其一二,成功者亦众矣”。

那么谁言之有理呢。

首先陈寿出于蜀汉,生于武侯去世前一年,况且师从谯周,所以《三国志》中关于蜀汉的一手资料是后世无法比拟的。

但是陈寿书册简略,尤以战阵为粗,李靖说“史官鲜克知兵”倒也不虚。

李靖曰:

“观其文,迹其事,亦可差别矣。若张良、范蠡、孙武,脱然高引,不知所往,此非知道,安能尔乎?若乐毅、管仲、诸葛亮,战必胜,守必固,此非察天时地利,安能尔乎?其次王猛之保秦,谢安之守晋,非任将择才,缮完自固,安能尔乎?故习兵之学,必先由下以及中,由中以及上,则渐而深矣。不然,则垂空言,徒记诵,无足取也” 

李靖随秦王破王世充、窦建德。

后灭东突厥、平吐谷浑,入凌烟阁和武庙。他的话想来应该无疑。

所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我们以《三国志·诸葛亮传》为核心,辅以其他史料,一起聊一聊这个问题。

古之兵事,核心可以粗略分为备兵、划策和接战。

我们姑且逐条来讲一讲。

首先为备兵。

所谓备兵,用今言就是储备国防力量。

公元三世纪的背景下,这样的储备有三部分在里面,最基础一部分是就是储备户籍人口,也就是增加可用的后备兵员,一方面可以扩充各军和随军的民夫,也可以增加战略弹性

(如修建重大防御设施、储备临时转运能力等)。

第二是备农,即储备农桑,增加库府盈余,应对可能的农谷短缺。

第三则是储备军械,一方面足额供给,一方面力求技压敌酋。

而划策则是强调战略的谋划和战术应变能力。

所谓战略谋划,是全局统筹,做利益的博弈化最佳解,为帅者多谋多断,上上之品。

所谓战术应变能力,是战略执行的细节处理和弹性改良,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也是为将者的首要品质。

最后就是接战,接战不同于策略的预先谋划,而是迅雷其间,需要强有力的人格品质和果敢精神,虽然重要性上受制于而不能超过策略的上限,但是这恰恰是谋士和统帅的一大割裂地带。

02

我们详细铺展开来说。

首先是备兵。

备兵我们上文提到三点,不慌不忙,一一来说。

备兵自然是储备户籍人口。

章武三年(223年)先主刘备托孤时,夷陵惨败新近,蜀汉人口凋敝,为了充实人口,武侯两措并举。

一方面启用邓芝东说吴国休兵结盟,北为减小战线宽度而紧拒阳平诸路。

第二方面调整内政,修订法度条陈,遵循法儒结合的基本思路。

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并严格田亩,恢复益州人口

(也就是诸葛在章武三年提出的“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之策)。

《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云“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

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关于诸葛孔明在蜀中的治理。

孔明除了继承刘备在益州设立的盐铁专卖,还独立设置了锦官,专司蜀锦。

蜀汉灭亡时“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蜀汉全胜时就更不可胜数了。

蜀汉户籍人口甚至不如今天苏州市吴中区,但是如此高产,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同时代

(如果有系统数据统计,可能能达到今天某些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蜀品远通万里,为蜀汉积攒了宝贵的军费和物资。

关于诸葛治蜀,《三国志·诸葛亮传》曾描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可见民心。

建兴三年(225年),孔明深入南中地区击破南蛮各部

(即《出师表》中所谓“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汉晋春秋》描述,章武三年前后,雍闿杀正昂谋反,彝人孟获率部族追随。

当时孔明听闻孟获地位殊别

(目前关于孟获的血统,仍然有争议,建宁孟氏算是南中豪门,孟获本人也可能是可能是汉夷混血)

率军于盘东击破孟获军

(关于七擒七纵出自《华阳国志·南中志》,作为东晋史料还是可靠的。即使次数上有争议,但孟获屡败而诸葛不杀,因而孟获“深服”是确凿的。因为《三国志》这种一手资料对其中情节语焉不详,因而细节无法考究,姑且这里我们不引为孔明的军事能力,仅仅谈及)。

与演义不同的是,孟获未留南中,而是随孔明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

此举一方面是孔明内心忌惮夷人反复,孟获在南中汉夷心中都有特殊地位,孟获归心确实不假,但难免有夷部小人存有异心。

一旦策动孟获暴亡则南中前途未卜,恐又生分裂。

所以以进为退,汉官不进夷,但以孟获获官而成都汉庭可遥控南中诸郡。

第二方面是乘机加强孟获对汉人的认同感,并能平稳掌握夷军,编入汉军部曲。

从此南中在诸葛存世之时,再未谋反(经知友指点,此处修正,《三国志·李恢传》有载“后军还,南蛮复叛,杀害守将”,南蛮还是反复过的)。

建兴三年(225年),春出秋回。短短半年,便平定南方

(即使不是七擒七纵,如此迅猛安定南方,也是令人震惊的成就。即《三国志·诸葛亮传》云:“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经过平定南中的大战。“金、银、丹、漆、耕牛、战马。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除了物资上的补充,蜀国实际控制了南中的兵源地

(但是蜀汉没有将南中夷人纳入户口。蜀汉灭亡时,户籍人口一百万左右,但今天部分研究认为实际人口可能高达四百万)。

蜀国以南中蛮兵为基础,组建了“无当”飞军

(诸葛精于平衡人心实力,疏通可能的变故,蛮兵的无当飞军前后由汉将王平、张嶷统帅,为了平衡蛮夷的心态,以孟获的族弟孟琰统帅汉军步兵精锐虎步军。

注:孟琰出自朱提孟氏,孟获的建宁孟氏发端朱提孟氏。所以算是族弟)

注:关于七擒七纵和南中政策,《汉晋春秋》详曰: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

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

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

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

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滇池。

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

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

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

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接下来是备农,储备后勤和谷粮。

诸葛在朝堂十三年。

农业上,益州原本沃野千里,加上孔明善治,可谓物阜民丰(《水经注·江水》曾言“诸葛亮北征,以此堰为根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为了水利工程而特地设立武装保护机构,可见重视)。

诸葛治理蜀中,一直到蜀汉灭亡,农业均产也一直高于中原。

汉中及关中新地以屯田辅助农业生产

(汉中太守吕乂就有“兼领督农”之重任)

而南中我们也提到,以夷人供应药材、军马、金银为主(诸葛曾经以南蛮物资平衡蜀中物价,这里不再赘述),以资军用。

然后是储备军械。

孔明后来出斜谷时曾经任用工匠蒲元为西曹掾,量产精锐汉军军械。

《太平御览》与姜维所著《蒲元传》均载蒲元于斜谷为汉军锻造宝刀三千口,装备汉军精锐,组建了“神刀军”。

姜维《蒲元传》中描述“以竹筒内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刀”

(竹筒中装满铁柱,可以直接劈开,威力可见一斑)

除了上述的神刀军、无当飞军、虎步军。

汉军还有一只三千人规模的连弩军,装备诸葛连弩

(武侯平定南中时的发明。《华阳国志》记载: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

关于孔明的技术能力,《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说:

“亮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

《魏氏春秋》同语:

“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

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曰:

'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

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

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

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

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

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

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

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

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

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

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

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

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

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

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亮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如今仅有《诸葛亮集》残本)

诸军精锐在南征后业已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代战乱频仍,各国都有黑户流民没有统计完全,但是蜀汉因为不统计南中蛮夷以及边缘民众,统计人口缩水程度是最大的,即使如此,蜀汉灭亡时也有二十八万户,108万人(诸葛孔明治理下,已经比章武元年仅仅名义上就增加了1/4,算上南蛮。

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些历史研究甚至认为蜀汉实际人口400万,孔明治理功劳可见一斑。

孔明治理下的蜀汉不统计蛮夷户口,不过度干预南中,却事实“控制”精神领袖孟获,这种情况下,从南中抽选精兵,一方面无南方后顾之忧,二来又巧借南力。

蛮夷的百万人口有供军数万的潜力。

03

第二部分是备策。

即战术能力和战略规划问题。

7-14-9.00补充战略战术前提和孔明的基本盘

战争的皮肤有三层。

最顶层设计自然是战略的筹划,即国力、势力关系之考量,兼之考备山川地理,圈定进军行策之大方向。

战略制定的核心在于割裂军事信息,尽力限制敌军的补给和通信等联系和维持能力(粮道、劫掠能力等),一旦军队孤立,纵有百万,也是作鸟兽散。

而战术层面因为存在战术宽度的问题,变数更大。

举一夸大之例,如果五百军与十万军相持于平原,可谓泰山崩面,五百军瞬间齑粉。

而如果两军相持于峡谷、渡口等狭窄战线处,则三五日也许都能持下

(一个过窄的战线只能填充有限的兵力。如果战线宽度只能容纳百人,那么即使敌军有百万之众,也只能慢慢添油,以百人为单位接战,等填充兵力全殁,方能再添兵将)

故而战术的本质在于局部的实力畸形,正是我所说,可以视为二阶或者多阶的田忌赛马。

选取战线宽度极窄的地段,用尽可能少的偏师加上预备队进行干耗。腾出主力精锐在另一大宽度战线上并力突破,则可以少胜多。

利用战线宽度在军事战术上通称为斜击术,斜击术思想堪称第一要术亦不为过。

后世的天策上将李世民曾经自述“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放到汉魏局面中来,孔明的军事天赋就体现在了对魏军骑兵的解读。

可以说,骑兵在文明史上超过二十个世纪都表现出了统治力,但是这种统治力很大程度上并非因为战斗力而是更多因为机动性而储备的战术宽度的先发优势。

战争区别于斗殴的根源就在于这种稳定的策划,而不可能希冀军队达成脱离实际的战斗素质(简单说,训练有素的士兵和缺乏训练的民兵,终究都还是血肉之躯,士卒有别却没有绝对代差)。即使是人困马乏,伤害更多者也是战术展开能力而非士兵的机能。

骑兵的机动性是增加弹性战术宽度的先决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步兵毫无胜算,良好的补给、借助山形水势化解战术宽度劣势甚至是转移战术展开能力,也是妙法。

对于曹魏引以为核心的骑兵部队,孔明的化解方法便是利用地形进行破解。

如在水畔山脚拒住,守军五千一万,虽敌军十万,不能速过。

后孔明选择渭水与祁山相连处渡水是这个原理,要马谡在五路总口下寨,也是这个道理。

下文会一一言明。

04

先主刘备在时,刘备军中是武官职权,即使是孔明和庞统,名曰“军师”,实际以“军师中郎将”名号从征。

谋士掌军一方面是刘备本人的军事价值观,另一方面孔明与庞统、法正皆不是白面经纶。

到了后主时代,武侯在前中后三军设三位军师,分别为魏延、刘琰和费祎。可见对于军策的重视程度。

不同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对南征的语焉不详,对诸葛亮北伐的描述是相对非常细致的(主要是北伐诸事,有中原史官并力记载,来源广泛,少有失色)

建兴六年(228年),孔明上书《出师表》,开始了北伐大业。

所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建兴六年的北伐非常顺其自然。

一方面吴蜀联盟稳定、南中安定,二来国富民丰,军有余力。

汉军在汉中也训练两年,实力可观。

还有一条现实因素,即《后出师表》中所谓“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

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蜀汉核心文武有中原、荆州和益州人口,具是四方豪杰。

当年先主以个人影响力一路如同海绵吸收了诸多侠方。

但一旦迁延日久,转为新一代益州人才通盘,则远远未必有这这样的人才质量(毕竟人口库太小)

05

第一次北伐

《三国志·诸葛亮传》言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对照地图看。

汉军第一次北伐,孔明的思路大抵应该如此:

5.1、陈仓扼守咽喉,如果汉军从斜谷直接向东沿着渭水攻击长安,一旦在长安摩挲不下,而陈仓魏军出击,掐断斜谷和渭河之间的狭窄地带,则汉军全军危急。

5.2、魏军数量和结构都有优势。《默记》书中记载孔明北伐为“步卒数万,长驱祁山”。

孔明第一次北伐兵力不过六万步兵左右

(汉军几乎是纯步兵,南中的军马主要用于运输)。

步兵机动力过差,如果出斜谷向东,进入关中平原地区,一旦曹魏骑兵从东都赶到,将会十分被动。

5.3、如果主力出祁山,走南安、天水一路,则左右有山区掩护,曹魏主力无法及时赶到。况且南安、天水不在关隘、渡口险要地点,并非防御重点,兵微将寡,可一举击破之。

即使陇西魏军或者陈仓魏军想要掐断渭水-祁山通道,汉军也只要守住河畔要道即可(曹魏水军实力不足,而且陇西几乎没有水军)

5.4、赵云军再佯动于斜谷,则可以于前期吸引陈仓守军,而即使曹军主力抵达,也只能对抗赵云军。否则如果曹真主力往西北山区,机动力暴跌不说,一旦赵云进入关中腹地,虽骑兵也难以回援。

而如果曹真军西进散关北,则赵云可能袭击曹真的补给。

所以说,首出祁山其实更加像阳谋,诸葛算无遗策,一旦汉军从街亭向东,到达今天的铜川,直接可以杀到长安。

汉军出兵后,确如孔明计划,汉军轻松完成了迂回。

抵达街亭并转向东侧。

此时魏明帝曹睿西镇长安,命张郃军转向孔明,而曹真往斜谷击赵云。

只可惜“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孔明只能“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

简单来说,其实街亭豁口,只要汉军守住,则祁山-天水-街亭的补给通道会非常稳固。

演义中非常浓墨淡彩的一笔“空城计”,确有史籍留存(郭史争议颇大,各位知友辩证看待,一律加斜体)。

《郭冲三事》曰: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

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

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偪,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

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卻洒。

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军北趣山。

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

'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

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事后,诸葛亮“戮谡以谢众”。

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丞相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建兴六年(228年)冬天,孔明第二次北伐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06

第二次北伐示意图

第二次北伐,对照地图。

孔明改变思路,主要考虑是:

6.1、第二次北伐有策应东吴的动机,只是偏师北伐。兵力不过三万上下,不容分兵,否则各要地兵源不足。

况且第一次北伐失败不远,曹魏在雍凉地区兵力颇多,一旦战线过长,陈仓诸军可以西破汉军的粮道。

6.2、兵员有限的情况下,走散关围攻陈仓,一旦攻城失败,曹魏军来,可以退入散关,而不至于进入平原腹地过远,防止被魏军抄后路。

6.3、如果攻破陈仓,则之后汉军几乎可以永占陇西诸郡(即使魏军绕陈仓而欲复陇西也不能维持粮道,陈仓在,陇西在),而汉军也可以屯粮积兵在陈仓,随时东进,威胁长安。

此次北伐思路也是非常明确,而且也是天才设想,和第一次“奇兵迂回”有别,考虑到本次的特殊情况,算是稳扎稳打的上上策。

但是汉军兵力依然过少,三万汉军攻打陈仓,汉军周遭州郡魏军连同援军超过二十万(我解释一下,此处指西线魏军全军,虽然魏军主力没有抵达陈仓,但是事实上对汉军产生了战术压迫。

因为西线魏军主力的事实存在,汉军被迫强力攻城,与郝昭硬磕,力求速下而无法行长久之计。

陈仓前线人数上远不足此,被围的陈仓郝昭只有数千军)。

陈仓郝昭也是天分极高的战术家,与孔明相持日久。

汉军因为军粮转运困难,被迫撤退,撤退途中诛杀魏军猛将王双。

此次北伐有战术战果没有战略战果,但是损耗钱粮部分,算是平手。

实事求是的讲,第二次北伐中郝昭在陈仓的表现确实力压汉军。

这里贴上有朋友提到的《裴注三国志》引《魏略》: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纔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

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

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

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

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

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器械原本是孔明所长,但汉军云梯、冲车都被郝昭用火箭、飞石克制。

孔明用土楼、地道这些方法也都被郝昭破解。

汉军在陈仓的失败实事求是的讲是存在的。

所以个人认为虽然孔明筹划过人,但实际战果来说,即使算上诛杀王双,汉军第二次北伐也只能算平手。

建兴七年(229年)春天,孔明遣陈式攻武都、阴平。

是为第三次北伐。

本次北伐最简单粗暴,无论战略战术,具是胜利。

(关于网上有一些网友喷孔明,以此胜是陈式之功,体现不出孔明之能。须知阵前杀敌不过匹夫之勇,运筹帷幄方是天下英杰。庞统当年身先士卒,却亡于流矢,岂不可惜?)

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截击陈式,孔明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定武都阴平二郡。

此次北伐,陈式只有一万多步兵,是历次北伐中最少的。

攻破武都阴平后,刘禅诏策孔明曰:

'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

前年耀师,馘斩王双;

今岁爰征,郭淮遁走;

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

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幹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

07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

建兴九年(231年)春,亮复出祁山。

是为第四次北伐。

汉军第四次北伐思路一样很明确。

类似于第一次北伐,走上邽过渭水,抢陈仓背后进军。

这一次北伐,汉军不过四万人,军需维护更加艰难,所以孔明祭出神器,以木牛运。

《汉晋春秋》曰:

“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於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

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

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

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

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

遂进。

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

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

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

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

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

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

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

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我就不用一字一句翻译了。

本次北伐是司马懿败军最惨一次,孔明先破郭淮、费耀,还抢了上邽的小麦。

司马懿不敢接战,甚至被部下讥笑为“畏蜀如虎”,建兴九年五月,司马懿终于派兵围攻王平(无当飞军统帅何平即王平)于南围,孔明派魏延、高翔、吴班内外夹击魏军,击杀魏军三千,缴获五千领铠甲、三千一百张弓弩。

大战之后,司马懿坚定固守,孔明粮尽退军,魏将张郃追杀孔明,在木门道中被孔明反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春第五次北伐,也是孔明最后一次北伐。

本次北伐,汉军精锐尽出,总军八万,由东侧褒斜道出兵入关中。

不同于前四次北伐,最后一次的北伐很有一些倾心一注的意思。

孔明决策在于:

1、之前历次北伐多从西线用兵,曹魏已经充分重视陇西和陈仓的防务,不可对其锋芒。

褒斜道偏东,既可以墨染曹魏上层的战略预估之外,也可以直向首要战略目标长安。

2、(可以充分推测到)如果第五次北伐是为了徐图关中。

那么以孔明的谋略,最多分三万汉军沿着渭河南原冲击关中,等钓出陈仓军袭击汉军在褒斜道口的粮道时,再使汉军主力从散关出击,迅击陈仓。

此时如果斜谷汉军再如约折兵西回,则必可在陈仓东大破魏军。

如果再能一举破陈仓,则陇西诸郡尽得。而现实中,孔明把主力集中在褒斜道东进,可见孔明确实预感可能时日无多(毕竟54岁了),希望能出急破敌。

因为蜀汉连年入寇,雍凉各处兵马齐备。汉军进达郿县西的五丈原时,与魏军僵持对垒。

《三国志·诸葛亮传》云“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於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考虑到前四次除了攻武都阴平北伐都是决于粮道(第一次因为粮道要地街亭被破,第二次因为粮尽,第四次是在陇西粮尽),所以开屯田之为。

以应对司马懿的固守术。

演义中,孔明多次用法激将宣王,出自《汉晋春秋》,书曰:亮自至,数挑战。

宣王亦表固请战。

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

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姜维与孔明真是双杰,深谙司马懿与辛毗的双簧)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问其寝食及其事之烦简,不问戎事。

使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

所啖食不至数升。'

宣王曰:'亮将死矣。'

(对照上文《魏晋春秋》中孔明和姜维的表现,可叹都是人中龙凤)

此后,相持百余日。

建兴十二年八月(234年),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

《汉晋春秋》曰:亮卒于郭氏坞。

《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

俄而亮卒。

非常有意思的是,连一向尖刻的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也对比了二人“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

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

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以为言也。”

裴松之眼中的孔明,谋略完全力压宣王。

后主刘禅诏策曰:

'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受遗讬孤,匡辅朕躬,继绝兴微,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将建殊功於季汉,参伊、周之巨勋。

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朕用伤悼,肝心若裂。

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谥,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今使使持节左中郎将杜琼,赠君丞相武乡侯印绶,谥君为忠武侯。

魂而有灵,嘉兹宠荣。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08

历次北伐总括说来,孔明在有巨大局限的地理现实面前几乎穷尽了一个军事家所能有的一切。

孔明的总体思路还是多不希望与曹魏在关中关西久持,毕竟汉军粮道艰难,长久的交锋即使汉军短时获利,其利也不能长久。

所以建兴六年(228年)北伐时,孔明宁可“舍近求远”,就是避免在陈仓过多耽误,使得魏军有集结时机。

毕竟关中平原狭窄,又经渭水中分,一旦两军僵持落定,则汉军必败。

孔明走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是谋其似远而近,并且借助地形掩护粮道。

赵云邓芝偏师吸引陈仓军,使陈仓军南北不顾。

一旦杀入三辅,如果关中豪杰有人首义响应汉军,则大事必定。而现实中汉军走三郡地界,确实声威震动,三郡叛附。

如果马谡不失街亭,前途还是非常光明的。第二次北伐有策应之意,兵员不过三万,况且距离第一次北伐只约半年,汉军整备不足,难图长安。

因此孔明的目标在陇西诸郡,破陈仓既可永占陇西,也获汉军的前进基地,甚至可以由陇西获取汉军短缺的马匹。

可惜陈仓大战,汉军为郝昭所破。

第三次北伐算是注脚铺垫。

而建兴九年(231年)第四次北伐时,汉军修整两年,孔明预判魏军会预估汉军东线北伐,所以再复走祁山出兵,因宣王阻截又汉军粮尽未果。

第四次北伐后,汉军修整长达三年,建兴十二年(234年)汉军全军出动,未用我提到的褒斜道诱陈仓军,而从散关袭陈仓的阳谋之策。

可见孔明内心其实多少有些无奈和焦虑。

孔明第五次北伐主力尽出,又有屯田之举,可以佐证孔明的心态,确是多望有生之年能成社稷大功,上报天子,下安黎民。

算无遗策而多伐未果,真是非常的遗憾。

09

上文多阐述了孔明编练储备军力之能,谋划战略克定战术之能。到这里为止,只剩下最后一部分。

即所谓接战之能。

简单说,部队实际的战斗力问题。

演义中,邓艾曾经称赞姜维“深得诸葛孔明之法,兵在夜而不惊,将闻变而不乱”。

这样的评价对孔明治军来说可谓恰如其分。

上文屡次提到汉军粮尽而退,兵戎整肃,井井有条。

甚至在陈仓和木门道两度伏击追击的魏军成功。

而遇到军需不通,信令不达的困境时,汉军又是怎样的表现呢。

建兴十二年(234年)第五次北伐时,汉魏两军在五丈原相持,司马懿老规矩,蜗居抗敌。

《太平御览》中讲述了一次难得的孔明亲自指挥的两军冲突。

孔明军主力驻扎在渭南与武功水以西,孟获族弟孟琰率领五千精锐虎步军在武功水东和魏军主力僵持。

时值武功水水位暴增,孟琰军和汉军主力的联系被割断。司马懿难得雄起,引数万骑兵猛击孟琰。

孟琰军毫不动摇,孔明亲自隔水指挥,让孟琰步兵沿水拒兵,由弩手隔河射杀魏军骑兵。

孔明另一面发挥天才的工程技能,让西岸汉军部曲制造竹车桥,迅速靠这公元三世纪的人造浮桥打通了两军联系。

司马宣王被迫受到汉军反压制,只能继续回去龟缩。

由此可见,演义中邓艾所谓的“诸葛孔明之法”并非虚妄。

汉军的这种不惊不乱,一方面得益于孔明的治军训备方略,一方面收益于汉军上下对孔明谋略的信赖。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言道: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注意,这是孔明去世,汉军退出五丈原后司马懿对汉军残留营垒布置作出的评价。

关于演义上,死诸葛走活仲达之故事,也出自《汉晋春秋》,其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

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偪。

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

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

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孔明死后,汉军依然是严整有法。这样的军队素养,也是汉军能驱数万步卒与曹魏虎狼斗的基本自信。

还有一则非常著名的故事(郭史争议颇大,各位知友辩证看待)。

《郭冲五事》曰:“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潜军密进,规向剑阁。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陈,幡兵適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鹤望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遣令去。於是去者感悦,愿留一战,住者愤踊,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不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刃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卻宣王,一战大剋,此信之由也。

汉军之军容,孔明之能,无需赘述。

另外补充一点。

诸葛武侯去世后,蜀汉分散权力,费祎主军,蒋琬主政。

蜀汉再无一人可挑两头。

我们全文下来可以来看到,

孔明从军队兵源

(规范户籍,开发农业,增加人口)、

后勤

(统一转运能力,设木牛流马)、

装备

(任用工匠打造优质兵械,还发明诸多独特军备)

这种军队源头建设上就做的很好。

有了人、器积累,储备了军力。

而组建军队后也优化了军队编制

(如拆分重组了中护军等)

甚至编组了一些精锐单位

(无当飞军、虎步军等三五千人规模的独立单位,由无当监、虎步监等率领)

对于军队战斗力建设,孔明倾心投入,训练颇多,所以汉军陷于处境危难时少有慌乱

(如武功水东之战)

往往军容整肃。

军队编练成熟后,北伐时孔明也确实策划了最优的进军路线,利用地形掩护,降低兵力数量和结构的劣势,驱数万步兵长进,威震曹魏西线。

只是兵员确实过少,加之地理局限和一些客观的用人失误,北伐结局确实非常遗憾。

总评:诸葛孔明内政堪如周公、伊尹,而治军之能亦远非寻常。

五次北伐几乎算无遗策。

可惜受限于地理局限和兵员规模,屡战未果,诚然可惜!

天下英才,无右此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北伐占据过那么多郡,为什么不长期占有呢?
TOC供应链专家说三国演义【中】
诸葛亮五次北伐失利,为何还要坚持北伐?失利的原因又是哪些?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数万大军却没能攻下陈仓,这是战略失败吗?
三国时代最强神话,始于徐州屠城。
跟着诸葛亮去旅行,15张图片盘点他的精彩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