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女结婚后,父母与子女最好的关系是互不麻烦


“都说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而我恰恰要推翻这句话,回归本心,让婚姻能简单一点,那就是两个人的事。”——讲述人萍姐

引言:

有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包括我自己在写文章时,也会经常告诉那些小姑娘:不要为了爱情盲目选择步入婚姻,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只要两个人开心就好。

可结婚不是,婚姻是两个家族的事,不仅仅要考虑两个人,更要讨得对方家人的欢心。一旦婆媳关系处不好,是会直接影响到婚姻的质量的。

虽说很不想承认,但是现在依旧是个男婚女嫁的社会,结婚就意味着女方要“嫁过来”,而男方是要把女方“娶回家”的。如果买不起房,女方就要嫁到男方家,和男方的家人住在同一屋檐下。

即便和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父母在一起,还会因为琐事吵架,更何况是不熟悉的公婆。当摩擦与矛盾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人人惧怕的“婆媳矛盾”。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在不惑之年告诉我,正确的家庭关系与婆媳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我的家庭里只有我和丈夫”

萍姐是一位80后,今年迈入了四十不惑的门槛,她有一儿一女,很快大儿子要到适婚年龄了,大家都开玩笑说帮她张罗,只有萍姐自己不慌不忙,淡定拒绝了所有“媒婆”的好意:“我儿子的婚事,他自己做主,我只负责把他养大。”

萍姐说:“我不会催婚催生,不过同时,如果孩子有困难了,需要我了,我会帮,但是不会全帮。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我都绝不偏袒,不帮带孩子,也绝不掺和小两口的事。我的家庭里,只有我和丈夫。”

大家都说萍姐只顾着自己,太自私了,可萍姐却有自己的考虑。她认为,现在很多小家庭离婚率上升,就是因为两家老人在里面掺和,管得太宽。儿媳花钱要管,自己想抱孙子,儿媳不想生也要管,搞得家里鸡飞狗跳的。

萍姐说,不管是儿子女儿,结了婚就有了自己的家庭,那就要和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一条心,把自己的小家照顾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两家的老人都少掺和,日子终究要他们自己过。

父母普遍和子女缺少边界感

其实,萍姐也算是从在催婚催生中过来的人,也更加能够深刻地理解婆媳矛盾的根源所在。我们国家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一直都缺少边界感。

2007年火爆一时的影视剧《双面胶》,至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姑娘丽鹃嫁给了来上海工作的农村小伙亚平,在岳父岳母的帮助下,两人买了房结了婚,亚平也一直是个模范丈夫,对妻子嘘寒问暖。

可是这一切在婆婆的到来后,发生了质的变化。婆婆传统思想极其严重,希望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改造儿媳,这和儿媳的现代生活方式完全冲突,矛盾与日俱增,彻底决裂。最后亚平在婆婆的怂恿下,丧失了理智,疯狂地用拳头砸向了丽鹃。

影视剧的结局是好的,可是现实中的真实事件却是个悲剧。这也就成了80后和90后的童年阴影,也是当代人恐婚的初始苗头。

其实,归根究柢,还是这个婆婆与子女没有边界感,总想把儿子儿媳当成自己的归属物,自己事事都要插一脚。

婆婆看到丽鹃的化妆品几百一瓶,瞬间甩脸色;婆婆教孩子说儿媳的坏话,离间孩子和亲妈的感情;甚至在小两口吵架时,婆婆不仅不劝架,还在旁边煽风点火,让儿子下手重点。如果没有婆婆掺和,他们应该是多么恩爱的一对模范夫妻啊!

如何保持父母与子女的界限感?

那么,如何在子女结婚后,让父母保持与子女之间的这种界限感呢?根据萍姐诉说,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没有界限感,关爱也会变成伤害

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看重亲情与联结的社会,但同时,也很缺乏界限感,总是理所当然地把“亲情纽带”连系太过紧密,以至于让这种亲子关系有一种窒息感。

要知道,父母每一次假借“为孩子好”的名义去控制,都有可能在剥夺孩子的自由与自主权,也消耗着孩子的创造与活力。这时候的孩子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而是父母的一个“傀儡木偶”而已。

父母和子女之间其实是一种渐行渐远的关系。每个人成年后,都要学着从生理到心理的同步成熟,做事要深思熟虑,考虑到后果,同时,也要为自己做过的每件事负责。

2.所有不舒服的家庭相处模式,本质上都是边界混乱

尽管女性地位在近几年提升了不少,可是结婚的时候,还是默认女性是要嫁到男方家,而女方家也是默认“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

因此往往子女结婚后的家庭模式是,公婆掺和小两口的生活,一边帮助,一边指手画脚;子女也认为,公婆带孩子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自己下了班依旧可以打游戏喝酒,逛街看电影。

作为子女,家务是自己的,要小两口自己做;孩子也是自己生的,不是给父母生的,父母可以帮忙一段时间,但不可能奉献终身。在生活这件事上,每个人都不可能偷懒,要以成年人的心态从容面对一切属于自己的风风雨雨。

而作为父母,日子终究是要他们自己过的,生活也要他们自己经历的,父母再疼爱子女,也不能让子女事无巨细都依赖父母。我们深爱着他们,但是更希望他们能够独立面对狂风骤雨,遇事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

3.父母与子女最好的关系,是亲近地保持距离

过去我们总一直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称赞父爱深沉可靠,认为母亲与父亲就应该理所当然地为子女付出,无论子女提出怎样的请求,父母都拒绝不了,都应该忘我奉献。

可这也是一种贴标签的行为,过去我都没有意识到父母可以说“不”,其实是可以的。子女需要了解的是,和父母之间没事尽量不要互相打扰,如果我需要父母的帮助,说明情况,他们可能会帮,也可能不帮,都要坦然接受。

子女从孩童蜕变到成年人的成熟,是要更早意识到,自己是要独当一面,撑起父母的天,而不是让父母依然照顾自己。

而萍姐有一儿一女,自然考虑得更多,不偏袒,不帮女儿,也不会帮儿子,无论他们以后谁成家,都要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小家庭,要和自己的爱人一条心,顾好小家,两家的老人都少掺和。自己家也是,当子女结婚,家里就只有自己和丈夫,孩子已经是分离出去的个体了。

父母与子女最好的关系状态,就是亲近地保持距离。这种界限感必须要有,但不是六亲不认,而是要把握好度,不然对谁都不好。

结语:

其实结婚并不是像过去老人说的那样,男婚女嫁,女子嫁到男方家,那就是婆家的人了,在娘家就是客人。结婚应该是男方从自己的家脱离出来,女方也从自己的家剥离,两个人重新组建成一个新的小家庭。

这个小家庭有自己的房子,男方是这个住处的男主人,女方是这个港湾的女主人,两个人相互扶持,无论是养育孩子,还是做家务,一起为这个家努力,共同承担起自己在婚姻中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谁想长大呢?可是,谁都要长大。

双方父母也不要总是去打扰,也不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进行指手画脚,毕竟时代在变化,每个人都是有着独立人格与思想的个体。我们呐,只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到底,这就够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评价萍姐的行为?

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老了,儿女的事有些坚决不能管,管来管去变成“仇人”
逛街遇到前婆婆,被扯住不断诉苦,闺蜜大胆直言:一报还一报!
婆婆乞求儿媳复婚,儿媳怒怼:我不想继续做保姆,伺候婆家4口人
毁了儿子的婚姻,母亲终于醒悟:“人老了,就要懂得安分过日子”
结婚后婆婆声明:不帮忙也不参与,每月赞助3千,但5年后她后悔了
婆婆张姐说,我儿子结婚后,每年都回丈母娘家过年,我不生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