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清照《醉花阴》:妾似花瘦,郎心堪怜否


(林,不爱集注,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读诗。欢迎一起走进词人的性灵世界。)

两个人之间的故事,无非是一忽儿在视线,一忽儿在思念。

当他走进了视线,思念便闭上幽锁的门;当他走出了视线,思念便张开宽大的口袋。

短暂的思念是酸甜的劫,漫长的思念是苦涩的难。但是只要能有相聚的拥抱作为答案,那么所有的酸苦都会烟消云散。

01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雾朦胧,云堆积,天灰蒙蒙的,像一张苦恼人的脸。兽形的金炉里,熏香已渐渐消尽。时序又到了重阳,卧在玉枕罗帐,半夜秋气袭来,竟有了彻骨的透凉。

黄昏来临的时候,独自坐在东篱把盏饮酒,菊花的暗香沁满了衣袖。这种情形,你让我怎么能不黯然销魂,当西风卷起帘幕的时候,我看见我的影子和黄花一同消瘦。

李清照的前期作品常用的手法是白描,浅近活泼是它的特点,灵动精巧是她的风格。

字里行间透着极强的画面感: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买得一枝春欲放”等等。

这首词却一改常态,整篇采用了意境渲染、叙事烘托的手法来架构行文,写得十分婉转含蓄,似乎刹那间长大成熟了许多。

上阕是一个白天到黑夜的描写:

灰暗的薄雾浓云,清冷的玉枕纱厨,缥缈的瑞脑檀香,渲染了无聊而阴沉的一天。

这些意象的背后,是空间的静止、时间的消磨;是词人的孤单和落寞。而这天恰好每逢佳节陪思亲的“重阳”啊,于是刹那之间,思念如流水般蔓延。

下阕进入了叙事的环节,东篱把酒独自饮,一个人的节日一个人过。

此时,盛开的菊花却不合时宜地递来阵阵暗香,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共赏,怎不教人愁肠千结、黯然神伤呢!

此时词人的愁苦情愫达到高潮,呼之欲出。然而她又硬生生地吞回去了,漫不经心地描起了风景。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花将谢,人将老,花与人都在一同清瘦。而那乐不思蜀的异乡客,你的心里可曾涌起一点点惜花惜人的爱怜?

02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相关研究人士们莫衷一词:

有人说写于1103年左右,是时赵明诚负笈远游,李清照在家不堪思念,故作词以寄之;

也有人说写于1108年左右,是时赵明诚与妹夫李擢游仰天山。流连忘返,清照独居,重阳赏菊,无人为伴,故作此词。

不管哪一种考据,值得肯定的是,这首词写于李赵二人新婚后不久,恩爱正炽,而对方却要远游。

困在家中的李清照思念中带着些许伤感,伤感中带着些许埋怨,埋怨中带着些许娇嗔。

“人似黄花瘦”,爱花人怜花瘦,有情人怜人瘦,如果彼此不曾住在对方的心理,谁还管你花瘦还是人瘦。

可见,词人这样的嗔痴之语,也是需要懂她的人来在乎,爱她的人来怜惜的。

确实,赵明诚接到此书后,感动得无以复加,马上做出了不同寻常的举动。

元伊世珍《琅嬛记》中记载: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成为一段佳话。才人之间的爱情表达自与旁人不同。李清照需要赵明诚的怜惜,而赵明诚却给了她更多发自内心的钦佩和仰慕。

这世界最美妙的事,莫过于彼此之间的懂得和分享。所以,在此后的日子里,尽管风骤雷击,尽管情淡爱薄,但依然有一种东西永远存在,那就是懂得。

因为懂得,所以彼此尊重,因为懂得,所以举案齐眉。

03

宋人喜摘录词人名句以为称谓。

如秦观被称为“山抹微云先生”,宋祁被称为“红杏尚书”,贺铸被称为“贺梅子”,张先被称为“张三影”,都是因名句而起的名号。

李清照则被人称为“李三瘦”。其著名的三句词是: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其实,“人比黄花瘦”,这个句子的灵感应该并非词人首创,我们可以从多位前人的作品中看见它的影子。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韦庄《菩萨蛮》

唐人的很多作品,都将人与花相媲美,韦庄这首就写得十分明艳。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

“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

秦观大概是最早用“瘦”字来描摹风景的词人之一了吧,他的思路,在美的基础上,又进了一层。

更相近的应该是宋人张素的那首《鹧鸪天》了。

鹧鸪天 怀远

张素

病起楼头月影低。天寒风急雁声稀。可怜妾似黄花瘦,不见人从白帝归。

千里隔,两心知。料因途远故迟回。素猿切莫山头叫,歧路愁添客子悲。

这里,明显地出现了“妾似黄花瘦”的句子。

想来,李清照的灵感与前人的铺垫是分不开的。只是她结尾的三句行文更缜密,情感更细腻,表达更婉曲,从而产生了更高的艺术效果。

所以,明茅暎评曰:

但知传诵结语,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也。《词的》

清代的谭莹评价就更高了:

绿肥红瘦语嫣然,人比黄花更可怜。

若并诗中论位置,易安居士李青莲。《古今词辨》

(林樰熳,海角女子,幽僻好静,喜与古人作伴。业余常做三事:写诗、读诗、说诗,愿我的文字能给您带来一丝清凉,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樰熳小阁自序

    樰熳者,海角女子也。因爱六出清冷曼妙之态,又补五行失木缺火之白,故名之也。数十年浮尘碌碌,并无建树。唯性乖行僻,嗜书眈诗,竟成惯性。

    今欲再辟清虚,重理竹素,寄闲眸于江湖,锁光阴于文字,故造此虚楼幻阁,雾苑云台。若君有意,祈凌波微步,移来共酌一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清照写在秋天的诗词,美妙至极
李清照思念丈夫,写了一首词,最后三句堪称经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婉约词人李清照
千古第一才女的诗词你喜欢那首?*
人在诗中“瘦”,几许惆怅几许忧
走进李清照(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